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诊断性心导管检查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因其病因学不同,造成不同类型的心血管异常。一部分疾病因心脏、血管解剖畸形所致,如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等;一部分疾病因各种原因导致电生理异常。因此,心导管检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一部分心导管检查侧重于心血管解剖畸形的诊断,如20世纪推广的心腔内心音图、现今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心血管造影;一部分则侧重于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异常的评估,如心内电生理检查、心脏血管血流动力学评价等。
心腔内心音图是使用顶端带有微拾音器的心导管送入心脏大血管腔内接收心音振动波从而记录到心腔内心音图,以判断心脏杂音或异常心音的起源,有助于心内分流、反流性疾病诊断。1954年以来,Soulie、Moseovitz等先后用不同方法进行心腔内心音图的描计,并于1963年由陈灏珠教授在国内首先应用。在当时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等疾病诊断中发挥其作用,但之后随着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性心血管检查技术的准确性提高,目前已基本被临床淘汰。
20世纪80年代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使大部分结构性心脏病得到比较准确的诊断,受声窗限制,超声心动图对于一些复杂先心、主肺动脉畸形等观察有限。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即将对比剂在X线照射下快速注入血流,从而显示血液流动的顺序,以及心脏大血管的充盈情况,进一步了解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形态。
选择性心腔/血管内造影可从多体位、多角度清晰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同时还可进一步获得相关血流动力学资料。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目前仍是检查此类疾病的“金标准”,主要用于两方面:其一,复杂或复合畸形的诊断;其二,某些心血管疾病外科术后疗效评价。鉴于超声心动图、心脏CT/MR等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血管造影检查的部分功能逐渐被替代。
此外,一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如法洛四联症体肺分流术后,需要行升主动脉选择性造影或选择性体肺分流血管造影,观察肺动脉发育情况及有无吻合口的狭窄或阻塞等;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狭窄Glenn术后,需行上腔静脉造影,观察腔静脉进入肺动脉的血流情况及有无吻合口狭窄,并可同时测量腔静脉及肺动脉相应部位的压力等。
冠心病为心脏多发病,周围血管疾病亦为临床常见疾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作为冠心病检查的“金标准”,可准确显示冠状动脉先天性发育畸形及后天各种原因导致的狭窄病变,尤其对一些冠状动脉弥漫性钙化、严重心律不齐或房颤的病变中,冠状动脉造影准确性明显优于冠状动脉CT检查。近年来将超声技术应用于心导管检查而产生的血管内超声技术则更加精确地评估到血管断面的病变结构特点。
常规的体表心电图检查为心脏不同部位心电情况的综合反映,为克服这一局限性,更好地了解心脏局部的电生理特点,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应运而生。心腔内心电图或心脏电生理检查即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内,通过电生理记录仪显示和记录波形。心律失常作为临床常见病种,以心脏电生理异常导致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为特点。20世纪60年代陈灏珠教授在国内将单支电极导管记录局部腔内心电图,以协助诊断心律失常,了解电生理结构异常的确切部位。此后逐渐发展为将数根带电极的心导管置入右房、右室的不同部位,记录体表、右房、右室心电图,按不同程序以电刺激起搏心脏,再作记录,综合不同部位的心电特点判断心律失常类型、指导治疗,即我们目前常用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了解窦房结、房室传导系统功能、旁道传导束的定位、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和病灶定位,成为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植入电子装置或外科手术治疗前必须施行的检查。
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查即将导管插入不同的心脏大血管腔内获取不同部位的压力情况,可进一步以示踪剂浓度梯度、变化推测心脏排血量、周围血管阻力等。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心导管血流动力学评价几乎是所有外科手术前的“金标准”。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检查技术的发展,心导管血流动力学评价逐渐被无创性心脏检查手段所取代。目前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治疗前,如经皮球囊成形术、经皮瓣膜置换术、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等。此外,在一些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中,无创检查评估血流动力学仍存在局限性,为准确判断此类心脏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心导管检查仍为术前常规的检查项目。
随着疾病病因学检查的不断进展,心内膜心肌活检逐渐发展并用于更加准确地判断心脏超微结构。心内膜心肌活检早期并广泛用于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监测。此外尚无其他的绝对适应证,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特殊性及风险/获益比值,其最终诊断需要与患者临床表现、无创性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常用于一些特殊的扩张/肥厚型心肌病,如蒽环霉素诱发的心肌病,以及心脏肉瘤、巨细胞心肌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