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概述
公共卫生监测(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应对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事件)的重要对策,是制订和执行各类疾病/事件防制策略和措施的基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理、常规疾病控制及卫生防病规划制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公共卫生监测,可以不断完善疾病/事件防制的策略和措施,从而提高疾病/事件防制的效率和水平;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疾病/事件防制工作的开展将受到限制,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也将成为纸上谈兵,任何疾病/事件的预防、控制都难以取得成功。
一、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
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人群中疾病、健康状态、伤害、伤残或死亡等事件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最早的监测活动是对疾病的发生和死亡进行观察,故称疾病监测。但随着现场疾病防制和健康促进工作的进展,监测内容不断拓宽,不仅是疾病,还包括伤残、健康状态、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因此,疾病监测已逐步发展为公共卫生监测。
(一)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及基本要素
WHO将公共卫生监测定义为“持续地系统地分析、收集和解释健康相关的结局性数据,用来计划、实施和评估公共卫生实践”。因此,无论哪一亚类的公共卫生监测,都包含以下3个基本要素。
1.信息收集
必须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人群中疾病、健康状态、伤害、死亡等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以便观察疾病/事件发展变化的趋势。
2.信息分析
收集的原始资料必须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解释,使之成为可用的信息。例如,疾病的动态分析不仅指疾病的时间动态分布,还包括从健康到发病的动态分布和地域分布;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包括影响疾病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3.信息反馈和利用
经过分析得到的监测信息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和机构,以便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及时制订、调整相关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实施效果。除了这些策略和措施的决策人员和机构,信息反馈的对象还应包括公众。
上述3个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公共卫生监测的本质内容,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公共卫生检测系统。
(二)公共卫生监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和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
前者是指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上级单位被动接受,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即属于被动监测范畴。即责任报告人(如医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上报规范和程序填写报告卡,并逐级上报。这为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各种传染病的分布、长期趋势提供了基线资料。后者是指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定期调查收集某一时间的疾病/事件资料(或者要求下级单位尽量去收集资料)的监测方法。主动监测多是在被动监测的基础上,为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性而开展的监测活动。当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对性病患者、暗娼及吸毒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的监测均属主动监测。
2.病例为基础的监测(case-based surveillance)和事件为基础的监测(event-based surveillance)
前者是监测系统以每一病例个体为观察单位收集信息,如我国的麻疹监测。后者是指监测系统以单起公共卫生事件为观察单位收集信息,如我国已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监测系统。
3.医院为基础的监测(hospital-based surveillance)和社区(或人群)为基础的监测(community-based or population-based surveillance)
前者监测的对象是到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例,因此存在明显的病例遗漏现象。后者是对监测社区内发生的所有病例进行报告和收集,漏报的发生情况较前者低。
4.实验室监测(laboratory-based surveillance)
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或检验获取资料数据并按照一定的规范上报结果的监测活动,既可以作为单独的监测系统,也可以作为其他监测系统的一部分。
5.哨点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
哨点是指为更科学地监测某种疾病的流行趋势,并为该病防制规划和进行干预提供正确的信息而设立的监测点。哨点监测与常规报告监测不同,通常选择一定范围的有代表性的区域,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疾病筛查或报告,以节省费用、确保质量和提高效率。例如,我国1995年在全国23个省市建立了42个国家级艾滋病哨点,到2006年年底已扩展到393个国家级和500个省级监测哨点,该监测系统选择某些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定点、定时及定量的监测。
6.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限制以及某些疾病病例的不典型性,疾病与健康有时并不能严格区分。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如流感,其诊断标准与实际病例的定义相差较远,因此漏诊和误诊无法避免。在一个确定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诊断标准下,通过监测系统确定的病例成为监测病例。我国法定传染病上报的病例大都为监测病例,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和误报。在疾病监测中,监测病例应尽量纳入所有的实际病例。
7.监测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监测病例的统计数字,如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等为监测的直接指标。有时监测的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流行性感冒(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难以区分,则可用“流感和肺炎死亡总数”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8.静态人群( fi xed population)和动态人群(dynamic population)
静态人群又称固定人群(stationary population),指每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大致相等,人口总数长期保持不变。如果一个地区人口有少量出生、死亡、迁出或迁入时,仍可视为静态人群。计算率时可采用观察期的平均人口数作为分母。动态人群是指研究过程中人口频繁地迁出、迁入,人口总数变化和波动较大。此时,计算率需要采用人时(人年或人月)作为分母来计算。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历史和发展
随着公共卫生活动的不断开展,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及其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中。
(一)公共卫生监测的历史
最早的公共卫生监测报告见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人群出生、死亡和疾病登记。19世纪下叶到20世纪上叶,监测主要针对传染病。1968年,WHO正式肯定和采用美国学者于1950年提出的“surveillance”这一名词,并在第2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确定了监测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测的传染病种类不断拓宽,并且逐步涵盖了非传染病乃至整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各类事件。
我国的公共卫生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萌芽期(1978年以前)。这一时期,监测体系主要以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为主,重视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监测和控制。第二阶段是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发展期(1978—2002年)。这一时期的公共卫生监测内容逐渐增多,包括传染病的报告、人口相关资料和行为危险因素等。第三阶段是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完善和巩固期(2003年以来)。这期间,我国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如正式启动医院死因报告系统、结核病专病报告系统、艾滋病专病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系统等。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发展
21世纪以来,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禽流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 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口蹄疫等传染病持续肆虐给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负荷。在建立一个即时报告的基础平台后,公共卫生监测更应当由分散向集中,由单项目监测向综合监测发展,逐步建立一个集多种卫生监测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监测系统,以便更好地收集、分析、反馈和发布信息。
1.发展趋势
公共卫生监测应由单项目监测向综合监测发展。目前,已有为数不少的单项目监测系统,包括单病种监测系统、药物监测系统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等。但是,随着病因模型的发展和公共卫生监测覆盖内容的不断扩展,单项目监测的负担将越来越重。因此,将单项目监测系统合并在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监测系统,将有利于各方面健康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利用。
公共卫生监测应由“独扫门前雪”向信息共享发展。交通及通信工具的迅猛发展,使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交流变得更加便利。正因如此,一个国家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其本身,还会影响周边的国家,甚至全球。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发展的全球化势在必行。
公共卫生监测应由被动监测向主动监测发展。目前,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主要仍以被动收集数据为主,即由下级单位的工作人员按规定向上级主管机构报告。但被动监测的信息收集通常在疾病发生、诊断之后,且存在不少的漏报现象,对未来疾病发展趋势的预测作用有限。所以,主动收集一些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分析与反馈,做到防患于未然,最终达成维护公众健康的目的。
公共卫生监测应由疾病/事件流行态势描述向预警预测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仅仅对疾病/事件流行态势的描述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因此,对疾病/事件的发生流行趋势进行预警预测更有利于指导公众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降低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对维护社会稳定十分必要。
2.发展现状
行为学监测(behavioral surveillance survey,BSS)是针对与疾病、健康或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行为开展监测,是疾病监测范围的拓宽,也属于公共卫生监测的范畴。由于慢性病、伤害、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仅监测发病和死亡不能满足公共卫生工作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为学监测应运而生。它既可用于传染病也可用于慢性非传染病监测。在传染病中,行为学监测的指标主要是与传播途径相关的各种行为,如共用注射器可能是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共同饮用含致病菌的水源可能是肠道传染病暴发的高危行为。在慢性非传染病中,行为学监测的指标主要是一些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的不健康行为,如吸烟、饮酒、久坐、缺乏体育锻炼等。我国的行为学监测开始较晚,1995年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通过贷款才开始在7个城市建立了行为学监测系统,监测的内容包括吸烟、饮酒、食盐摄入、体育锻炼等。
随着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疾病报告和监测系统在信息传递的速度上显得非常缓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公共卫生监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引入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监测信息的形象化。
GIS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利用GIS可以描述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在探索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因素时,GIS可以通过多元分析模型的建立以综合考虑地理要素、经济水平与疾病/事件发生的数量、频率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研究疾病/事件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中显得尤为出色。除了在分布描述中的应用,GIS还可以分析疾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在疾病/事件预测预警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例如,2003年抗击SAS过程中,不少地区就建立了相应的基于GIS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综合征控制预警系统。
三、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与种类
公共卫生监测是发现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公共卫生监测,公众和决策者可以获知疾病的自然史、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等信息,便于下一步干预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一)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总体而言,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疾病、伤害、伤残、健康状态、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从而了解其发生、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制订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等方法,准确评价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
2.了解疾病/事件模式,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对疾病/事件的长期趋势、自然史、发生规模、分布特征和传播范围进行定量或定性描述。
3.及早发现异常情况,识别流行和暴发;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危害。
4.预测疾病/事件流行,估测卫生服务需求。
5.确定疾病/事件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6.通过各种途径,向决策者、公共卫生专家、疾病控制机构以及公众反馈和传播正确信息。
7.评价干预效果,例如疫苗对传染病预防效果的监测。
8.发现新发传染病,例如美国CDC在泰国和肯尼亚开展的国际新发传染病监测项目(international emerging infection disease surveillance program,IEIP)。
实际上,每个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在建立时,目的是不同的,并不包含上述所有目的。建立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必须审慎地分析监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所要获得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一个监测系统的目的和需求越多、变量越丰富,则系统的建立就越复杂,可接受性越差,信息收集的难度越大,成本也越高。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
1.根据监测范围分类
(1)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传染病监测也是疾病防制的常规工作之一。传染病流行病学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发病和死亡水平统计,人群暴发流行状况调查,预防接种及异常反应发生情况监测,人群免疫水平测定,动物宿主和虫媒种群分布及病原体携带状况,病原体种类、亚型、毒力及抗药性等情况,防制措施效果评估和流行预测等。
(2)非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的监测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职业病、糖尿病、伤残、出生缺陷等多种疾病和卫生事件。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发病和死亡水平统计,人群生活方式和行为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地理、气象)和社会环境(人文、经济)因素,饮食因素,基因型及遗传背景因素,确定高危人群以及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效果。
(3)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包括环境监测、营养监测、围生期死亡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计划生育监测及其他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监测内容根据相关监测目的而定。例如,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卫生部门就及时对事发现场的环境和有关医学死伤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
2.根据监测方式分类
(1)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
主动监测和被动检测的定义见本书相关章节。以疾病监测为例,主动监测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安排定期访问(如每周2次,每周或每个月1次)医院人员,以收集是否有某种特殊疾病的新病例,如有,则登记新病例的人口学资料、发病日期、住址以及可能与该病有关的其他资料(个人生活习惯、嗜好、饮食情况、职业等)。每当出现一种新病例,研究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判定是否是流行季节或流行年,一种疾病在一个新地区发生或发现该病正在威胁另一组人群时,都要用这种方法来收集资料。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按照统一要求对某些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进行重点监测,努力提高报告率和报告质量,均属主动监测。主动监测的质量优于被动监测,例如传染病漏报调查就能够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起到很好的校正作用。被动监测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不能包括未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被动检测对于诊断的疾病也可能有错误分类,特别是发生了某种异常的疾病时更是如此。
(2)常规报告和哨点监测:
常规报告时由法定责任人按照国家规定上报,属于被动监测,质量较差。哨点监测则可克服常规报告的缺点,并且节省费用,提高了效率。例如,我国设立HIV/AIDS监测哨点,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HIV抗体检测,从而对我国人群HIV流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
综上所述,各类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基于对其信息的掌握程度,也依赖于对信息的分析和反馈效应。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就是要通过监测的方法,包括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哨点监测、无关联匿名监测(指利用为其他目的所收集的资料,在不识别个人身份的情况下开展监测,以了解人群中疾病或其他卫生问题的流行状况)和记录连接(把两个来源不同的资料连接起来进行分析,组成一组新的信息的过程)等方法,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群体生态学的角度,用概率语言描述、分析、认识疾病/事件,制订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事件的发生,并评价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