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探『秘』篇 便秘原因探析
一、大便形成的脏腑
(一)西医学中的胃肠及大便
便秘是由于人体胃肠消化、吸收、排泄器官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所致。因此要探讨便秘的发生原因,还得先明白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饮食物,在胃肠是经过怎样的过程消化、吸收,形成大便进而排泄出来的生理过程。
消化道器官
1.食物在胃肠中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生理过程。
(1)消化:
是饮食物在消化道,即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生理过程。
消化具体有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方式。正常情况下,两种方式的作用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
机械性消化:
是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饮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生理过程。
化学性消化:
是通过唾液腺、食管腺、胃腺、肠腺、肝和胰等消化腺分泌的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和大肠液等消化液将饮食物消化的生理过程。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分解饮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使之成为小分子物质,便于人体进一步吸收。
(2)吸收:
是饮食物经过消化后,其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生理过程。胃肠的神经和胃肠激素在消化与吸收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不能被消化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终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3)消化器官与消化吸收
1)口腔:
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饮食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一般是10~20秒钟。食物在口腔内被咀嚼、被唾液湿润之后,形成食团,便于吞咽。由于唾液的作用,饮食物内的某些成分在口腔内还会发生某些化学变化。因此饮食养生讲究从容和缓,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好处多
好处一:细嚼能使唾液大量分泌,能够帮助胃的消化。如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助消化,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最新研究还证实,唾液具有使致癌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作用,即3,4苯并芘及烷化烃、烟油,鱼和海味的焦糊物等,其对细胞的致突变性在30秒内可完全丧失。
好处二:细嚼可使食物磨碎,从而减轻胃的负担。
好处三:缓咽能够避免吞、呛、噎、呃等现象的发生。
好处四:细嚼慢咽可以稳定情绪,避免急食暴食现象。
2)胃:
吞咽后的食团通过食道进入胃,开始胃内的消化。胃内的消化包括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胃黏膜是一个复杂的分泌器官,它能够分泌出盐酸、胃蛋白酶原和黏液等。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反应的液体。胃液中的盐酸(即胃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首先,胃酸与消化作用密切相关: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后者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可把一些磨碎的蛋白质消化;盐酸进入小肠后,可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进一步促进消化和吸收;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其次。胃酸可杀死随饮食物一起进入胃内的细菌、病毒,对于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性消化:
胃壁肌肉的机械运动不仅磨碎食物、使饮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同时可逐步地将食糜排至十二指肠。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一般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即有部分食糜被排入十二指肠。不同食物的排空速度不同,对于混合饮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
胃酸过多、酸度过高与胃炎或溃疡病发病有关
因为胃壁是由蛋白质所构成,只是胃黏膜本身具有保护屏障,可防止被消化。如果该保护屏障被破坏,就会引起胃炎或溃疡病。一般认为,过高的胃酸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因而是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胃酸分泌并非多多益善,胃酸分泌过多、胃液酸度过高,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3)小肠: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段,长度为20~25cm,这个长度大约是本人12根手指并拢的宽度,故名十二指肠,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注入肠中。十二指肠以下是空肠和回肠,因为空肠的消化和吸收力强、蠕动快、肠内常是排空状态,所以叫空肠;回肠则因其回运环转而命名。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即开始小肠内的消化与吸收,这是整个消化吸收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食糜在小肠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成为可以吸收的物质。大部分营养成分和水在小肠被吸收。空、回肠的黏膜具有很多皱褶和绒毛,可大大增加吸收面积。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随食物的性质而有不同,一般为3~8小时。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吸收过程基本完成,剩余的食物残渣被送入大肠。
2.大便在大肠中的形成和排泄
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还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的贮存场所。大肠的运动与排便过程关系密切,大肠的运动少而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为迟缓,这些特点对于大肠作为大便的暂时贮存场所是适合的。
大肠还能分泌大肠液,大肠液的主要作用在于其中的黏液蛋白,它能保护大肠黏膜和润滑大便。大肠液的分泌主要由食物残渣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引起,所以进食太少或食物过于精细而缺乏残渣,是引发便秘的众多因素之一。
大便的形成: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在10小时以上。在此过程中,食物残渣中的一部分水分被大肠黏膜吸收,同时经过大肠内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形成大便。
大便的成分:大便中除食物残渣外,还包括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分泌物和大量的细菌及其残骸,约占大便的1/3。此外,机体代谢后的废物包括由肝脏排出的胆色素衍生物,以及由血液通过肠壁排至肠腔中的钙、镁、汞等的盐类也存在于大便中,同时随大便排至体外。
大便的排泄:大便形成后到达直肠,达到一定量时,刺激机体神经感受器而产生便意,大便即从肛门排泄而出。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大便在大肠中形成和排泄的生理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介绍:
(1)大肠的生理结构
大肠,一般由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组成。
1)盲肠:
是大肠的起始部分。盲肠长6~8cm,因有一膨大的盲端而称为盲肠,向上连升结肠,向左通小肠的回肠,后内壁有阑尾的开口。
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一般长7~9cm,管腔狭小,仅有0.5cm左右,形如蚯蚓(又称蚓突),上端与盲肠连通,下端游离并闭锁。
关于阑尾的认识误区
盲肠炎就是阑尾炎。
盲肠的位置与阑尾紧紧相邻,盲肠炎和阑尾炎在症状上有些相似,所以阑尾炎和盲肠炎容易混淆。但无论从生理还是病理来说,两者都是不同的两个疾病。但是阑尾在盲肠的出口发炎,炎症蔓延到盲肠又会形成盲肠炎。
阑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退化的器官,没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切除阑尾对机体无不良影响。
现代西医学近年来对阑尾的功能有许多新的认识:一是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属于免疫器官;二是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和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等。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掌握阑尾切除术的适应证。
吃完饭后马上运动会把食物掉到盲肠里,容易引起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病因是阑尾管腔阻塞,而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是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粪石、异物、食物残渣、蛔虫则是较少见的病因。吃完饭后,食物进入胃内,需要做进一步地消化和吸收,由胃完全排空需4~6个小时,然后食物排入十二指肠和空肠、回肠,经过3~5个小时,食物残渣才到达阑尾腔附近。所以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饭后运动
饭后运动的禁忌:饭后运动不会得阑尾炎,但饭后还是不能进行打篮球、跳高、跑步等剧烈运动,否则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若在这时剧烈运动,势必使骨骼肌“抢走”许多血液,造成消化道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也会显著减少,由此常会引起消化不良。
饭后正确的运动:原则上,锻炼有素的人,在饭后半小时可以开始做些轻微的运动;不常运动的人,休息时间应当更长一些。如果身体有病,特别是胃肠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各种正式的锻炼和剧烈的比赛,最好是在饭后1.5小时后开始进行。
2)结肠:
为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部分的大肠,因其外观有结突而命名。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升结肠跟盲肠相连,为从右下到右上的部分;横行延伸的是横结肠;从左上到左下的是降结肠;最后一部分呈“乙”字形弯曲,所以称为乙状结肠,乙状结肠下接直肠。
3)直肠:
是末段部分的大肠,因其直行而命名,长15~16cm,下端以肛门终结。直肠在小骨盆内,与它相毗邻的盆腔器官因男女而不同: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为子宫和阴道。因此,医生指诊时,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等。
肛门周围有内、外括约肌环绕,括约肌为既能收缩又能松弛的肌肉,可协助排便。
(2)蠕动与分节运动:
由小肠传送到大肠的食物残渣基本上处于流体状态,进入大肠后,水分被渐渐吸收,性状也在不断改变。从升结肠到横结肠,食物残渣由半流体到粥状;从降结肠到乙状结肠,就有了一定的形状;到乙状结肠就形成了大便。
食物残渣之所以能在大肠内被逐渐传送下去,是由于大肠具有蠕动与分节两种运动形式。
蠕动运动:
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组成,如同蚯蚓的运动一样。由于蠕动,大肠中的食物残渣被渐渐向前推移,在肠腔内传送。还有一种形式为“逆蠕动”。由于逆蠕动,食物在肠内发生反流,这样有利于其中的水分被充分吸收。
分节运动:
这是肠腔的一部分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收缩。
肠管蠕动和分节运动协调地有机结合,使食物残渣不断被送到乙状结肠和直肠。肠道的运动是受自主神经支配的。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交感神经使肠部的血管收缩,抑制肠的运动;副交感神经使肠部的血管扩张,激发肠的运动,即副交感神经有促进排便的功能。
大肠运动速度与便秘
肠内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以适当的运动速度被输送下去,这个“速度”也与便秘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身体运动不足或精神因素等原因,可使大肠蠕动减慢。含水的食物残渣在肠内移动的速度相应减慢则滞留时间延长,水分则被过多吸收,大便就会变得坚硬而形成便秘。
(3)促进排便的机制:
排便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1)大便向直肠推进:
通常,人的直肠是空的,没有大便。在正常情况下,肠道总的蠕动每天发生3~4次,使大便迅速进入直肠,扩张并刺激直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发生便意。
2)大便在直肠排空:
排便动作受到大脑皮层和腰骶部脊髓内低级中枢的调节。通过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及膈肌收缩通力合作,将大便排出肛门。
排便以前,首先要产生便意,便意主要在直肠产生。但排便不仅和直肠有关,而是由下面所述的各种组织器官的相关功能相互协调、配合完成。
胃-直肠反射:
指食物进入胃中后,胃发生扩张,信号被传入大肠,大肠发生反射性收缩,进而促进大便从乙状结肠被送入直肠。因为肠的总蠕动常由胃-直肠反射引起,所以排便常发生于进食之后。
在空腹进食时,也就是说在早餐后,“胃-直肠反射”引起的肠蠕动会更强烈,所以吃早餐有助引起便意。此外,早晨起床时和运动时,相关动作的刺激也可促进大便从结肠被送入直肠,产生便意。经常性的不吃早餐,未能启动胃-直肠反射,致使肠蠕动不充分,很难引起便意,特别容易导致便秘。
直肠-结肠反射:
指排便信号从直肠送入结肠,结肠则把大便进一步送入直肠。
直肠-肛门反射:
指产生便意后,紧接着就会发生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发生排便。此时腹肌收缩,腹压升高,可以顺利地排便。
以上胃-直肠反射、直肠-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叠加在一起,协调进行,大便即被顺利地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直肠对大便的压力刺激具有一定的阈值(即刺激量),当大便的积滞量达到此阈值时就可引起便意。饭吃得太少,进食量不足,粪便积累不足,未达到阈值,难以引起便意,也会导致便秘。
排便动作受大脑皮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意识可以加强或抑制排便。如果经常克制便意,譬如没有如厕的时间,或是由于痔疮的疼痛而忍着不去排便,就会使直肠渐渐对粪便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这也是产生便秘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4)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大肠中定居着数百亿个细菌,同时细菌还要不断地分裂、繁殖、死亡。大肠内的细菌主要来自食物和空气,经口腔入胃,最后到达大肠。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对一般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细菌在这里可以大量地繁殖。
1)大肠细菌的“功”:
大肠细菌的“功”有分解食物与合成维生素两方面。
分解食物:
大肠内的细菌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糖、脂肪、纤维素和蛋白质,产生氨基酸和脂肪酸。糖与脂肪的分解产物有乳酸、醋酸、二氧化碳、沼气、脂肪酸、甘油、胆碱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有 、胨、氨基酸、氨、硫化氢、组胺、吲哚等,其中一些成分由肠壁吸收后还会送到肝脏解毒。
合成维生素:
大肠内的细菌能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这些维生素由肠内吸收后,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备受注目的是大肠杆菌,它是肠内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具有合成维生素、预防癌症、激发肠功能的重要作用。
2)大肠细菌的“过”:
据估计,大便中死的和活的细菌占大便固体重量的20%~30%。大肠细菌的“过”主要为产生毒素。大肠中细菌和腐败食物产生的毒素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被机体吸收后可使人慢性中毒,内脏功能也会因毒素的作用而发生障碍。
大肠细菌与“自身中毒”
有人提出“大肠是百病之源”的理论,即人体的许多疾病尤其是肠癌等恶性疾病,甚至人的衰老进程都与大肠中产生毒素、“自身中毒”有关。
人如果两天以上没有大便,就可积存6.5kg左右的宿便,而粪便在大肠中储存12个小时以上,会产生22种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被肠道不断吸收后就有可能致癌。长期、反复便秘,使肠内细菌和腐败食物不能及时排出,毒素为细菌的增殖和侵袭铺好道路,会大大增加自身中毒的机会,加速衰老的进程。
医学家们曾对13个国家人口的排泄物抽样研究后发现,排泄物越多,将来患上恶性疾病,尤其是肠癌的概率就越低。
(5)膳食纤维与大肠功能:
膳食纤维,即食物中纤维素,其对大肠功能和大肠疾病发生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的重视。
大量事实证明,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有增进健康,预防便秘、痔疮、结肠癌等疾病的作用。
食物中纤维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大部分多糖纤维能与水结合而形成凝胶,从而限制水的吸收,并使肠内容物容积膨胀加大,有助于排便。二是纤维素多能刺激肠运动,缩短大便在肠内停留时间和增加大便容积,既有助于减少宿便,也可促进排便。三是纤维素可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率,减少含能物质的摄取,从而有助于纠正不正常的肥胖。
有人将膳食纤维誉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营养素之外的“第七大营养素”。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谷物杂粮、蔬菜和水果,也是预防便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中医学中的脏腑及大便
中医学认为,大便的形成与排泄,不仅与大肠功能有关,而且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便秘属于大肠病,但便秘的发病除与大肠有关外,还与其他脏腑有关系。
1.大肠是具传导功能的脏器
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素问·灵兰秘典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意思是说大肠是传导食物残渣,并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从而变化成糟粕、排泄出大便的脏器。
2.其他脏腑与大肠传导功能
大肠传导变化糟粕,形成与排泄大便,不仅与大肠本身的功能有关,还与胃、小肠、脾、肺、肾等脏腑功能的帮助有直接关系。
(1)胃气通降与大肠传导功能:
饮食物经口腔入胃,由胃下传小肠,不断地被消化吸收,最后将糟粕、大便通过大肠末端排出体外,这种食物和食物残渣不断下传、最终变成大便而排泄的过程,在中医学首先被认为是“胃气”即胃这一脏器功能的“通降”或称“降浊”的作用。胃气的通降功能,实际上涵括了大肠对糟粕、大便的排泄作用。
(2)小肠受盛功能与大肠传导:
大肠是小肠的延续,《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也就是说小肠具有接受盛贮、转化饮食物,并区分出营养物质和食物残渣的功能,而食物残渣要交由大肠而变成大便、排出体外。
(3)脾气升清与大肠传导变化:
中医学所说的脾有对饮食物加以消化并且吸收精微营养的作用。脾对精微营养的吸收称为“升清”作用。脾气的升清功能有助于大肠对食物残渣中水液的吸收。
(4)肺气肃降与大肠排泄糟粕: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两条经络联系,互为表里,关系非常密切。
肺有“宣发”和“肃降”两种作用,其中肺气“肃降”即向下向内运行、内收敛降,有助于大肠排泄大便。而大便不通、便秘,即大肠传导、排泄糟粕功能失常,也会引起肺气“肃降”功能失常、“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这就像电影《红高粱》中主题歌唱的那样:“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是说喝了酒之后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协调,上下通气,既不会发生咳嗽,也不会发生便秘。所以中医认为,大便畅通无阻、排泄正常,就不会发生“肺气上逆”的咳嗽病证。
(5)肾气固摄与大肠排泄糟粕:
肾脏开窍于前、后二阴,前阴指尿道,后阴即是肛门,肾有“固摄”的作用,即主管大小便排泄。老年人常因肾气虚衰,而“固摄”作用不足,所以容易发生便秘或腹泻等大便排泄失常的病证。
总之,大肠的传导变化功能,除与小肠的受盛、下传有关外,还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升清、肾气的固摄等作用有关。此外,肝气协调脾胃的运动、促进脾胃的运化以及分泌排泄胆汁,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心主神志,神志可支配行动,与大便的正常排泄相关。便秘的产生,除与大、小肠功能失调有关外,还与胃、脾、肺、肾、肝、心等脏腑功能有关。
3.“魄门亦为五脏使”解析
中医学有“魄门亦为五脏使”的理论,该理论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五脏别论》。
魄门即是肛门,指大肠的末端;“魄”通“粕”,肛门是排泄糟粕的门户,所以称肛门为“魄(粕)门”。使,作“使役”“支配”“作用”理解。
“魄门亦为五脏使”是说,代表大肠的魄门、肛门,它的功能受到代表全身各个系统功能的“五脏”来支配;反过来说,大肠、肛门排泄大便功能正常,即大便通畅,就表明全身各个脏腑的功能正常。
“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魄门”大肠与“五脏”相互使用、关系密切,这个理论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①大便秘结不仅是大肠功能本身的病变,也与其他脏腑病变有关:如情志不调,忧思恼怒,肝气郁结,可影响大肠、肛门排泄大便,出现排便困难。②治疗便秘,不仅要调治大肠本身,更要考虑改善其他脏腑的功能:如年高体弱、肾阳虚衰者的便秘,要采用补肾助阳的方法,可用苁蓉通便口服液等调治。③治疗便秘或采用通便的治法,也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其他疾病:如小儿肺炎后期咳嗽,多伴有便秘,此时如果治疗便秘或采用通便的治法,大便一通,咳嗽常能很快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