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针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概述

一、筋针疗法的由来

我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观之针灸临床,针灸病谱虽已达近千种病症,但主要还是集中于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1,2],为此近 20多年来,将研究方向立足于以痛症、脊柱相关性疾病为主的临床研究与《黄帝内经》经筋相关经典理论为研究方向。研究发现,运动、神经系统疾病属中医“经筋病”范畴,经筋疗法是一类综合疗法,包括针刺、推拿、中药内服外敷等。
在针灸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中发现,针灸虽对脊柱相关性疾病有一定效果,但见效较慢,而推拿疗法对某些脊柱相关性疾病收效较快,且患者乐于接受,由此开始关注推拿疗法。推拿疗法对脊柱相关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针灸疗法结合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推拿手法分松解手法、矫正手法两大类,㨰、一指禅、揉、按等松解手法对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挛缩具有舒筋解挛的功效,而矫正手法则对脊柱关节的紊乱、错位具有调整、复位的作用。由于矫正手法操作过程中,解剖定位不易掌握,尤其是初学而经验不足者,临床容易出现一些手法意外。1995年、1996年在德国讲学期间,接触了西方整脊疗法。西方的整脊疗法,强调手法的解剖定位,这恰好弥补了推拿手法的某些不足。为此,1997年春,赴日本福冈研修日式整脊疗法,回国后在发扬传统推拿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西方整脊疗法,取长补短,有机结合,研创了“经络整脊疗法” [3,4],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等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并得到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科研经费资助,以“电针加整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为题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关论文 2篇 [5,6],加深了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病变机理及与脏腑、五体间关系的理解。脊柱相关性疾病虽与脏腑虚损有关,但主要表现为体表之筋肉骨脉痹证,治疗时当全面兼顾,调补脏腑为本,舒筋正骨为标。筋之与骨,结构上相连,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彼此影响,筋伤则骨歪,骨损则筋松,故“正骨不舒筋,费力又费劲;舒筋不正骨,徒劳无结果”。强调筋骨同治,先舒筋,后正骨,方能奏效,更认识到舒筋有时比正骨更为重要。舒筋之法,除了推拿的㨰、一指禅、按、揉等松解手法以外,针刺也能达到舒筋解肌进而正骨的目的,且省时省力。为此开始探索舒筋针法。
1983年中医专业毕业,刚好学校成立针灸系而留校任教,在腧穴、针灸教研室工作多年,自感知识结构不够全面。1990年在职报考针灸硕士研究生,有幸跟随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主编杨兆民教授学习针灸学,重点研究刺法灸法学,期间得到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科研经费资助,以“不同灸质、灸量对胃肠道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为题进行动物研究,率先对灸质、灸量与灸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关论文9篇 [7~15],验证了灸质、灸量与灸效密切相关,同时培养了自身科研工作能力。1997年有幸被推荐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继续追随杨兆民教授临床研习,继承并总结了杨兆民教授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 [16~21],2000年获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出师证书”。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在赵京生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古典医籍。感谢杨兆民、赵京生等诸位老师的栽培,为以后筋针的研创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该书的编写过程中更得到了赵京生的指导与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针刺疗法涉及理法穴术等方面,即辨病别型、随证取穴施术等。运动神经系统疾病临证以疼痛与运动障碍为主要病理表现,舒筋针法以镇痛为主要观察指标。如何取穴是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查阅有关数据显示,运动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两类取穴方法,其中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远取主要适用于病程较短的急性损伤类病症,而局部取穴则广泛应用于各类急慢性损伤,即“筋伤”类的病症,突显了《灵枢·经筋》“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舒为腧”、“以结为腧”的筋穴取穴方法 [22]
针刺施术是针刺取效的又一重要因素,包括进针、行针、得气、补泻手法等,但就针刺深度而言,可分为深浅两类。《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为此根据疾病的浮沉,即病位的表里制订相应的针刺方法,如表证浅刺、里证深刺。而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病位涉及皮、肉、筋、骨、脉等五体,皮部位表,骨病在里,筋肉脉居中。为了观察针刺深浅与针效的关系,临床选择了膝骨关节炎作为观察对象,进行了深、浅刺膝眼穴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分组观察,研究发现深刺组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镇痛治疗效果 [23]。验证了《素问·调经论》“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及《难经》“刺营勿伤卫,刺卫勿伤营”旨意,提示针灸临床当辨病别位,分而刺之。筋病刺筋,骨病刺骨。
1995年冬,初次出访德国,德国友人对针刺的镇痛效果深感赞赏,但对“酸麻胀重”之得气的针刺感应较难接受,表示“如无此感觉则完美了”。对此我以“良药苦口”、“外科手术难免损伤正常组织”比喻说明。内心想,“真是老外”,得气乃针刺精髓,得气是针刺“中穴”的标志,是针刺补泻的基础与前提,得气的有无、快慢直接影响针刺疗效,并可预测疾病预后。如无得气,谈何针刺。故临床针刺治疗强调得气与补泻。针刺补泻有单式补泻、复式补泻数十种之多,其中大多涉及难以理解的九六之数。为此对九六补泻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九六的本意是《易经》中阴阳质变之数,而七八是量变之数,针刺补泻的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针刺的刺激量要达到使“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转变,如针下得气之紧涩感为实,采用补泻手法使其产生徐和之谷气感时则达到六泻之义,相反,如针下得气之空虚感为虚,采用补泻手法使其产生徐和之谷气感时则达到九补之义,而非九六之机械之数 [24]。提出了“针下辨气”在针刺补泻中的重要性。
但近20多年来针灸临床呈现出多种浅刺针法,如腹针、浮针等,以及皮内针、腕踝针等,其共性是均以无或轻“酸麻胀重”等得气感觉呈现,却也能明显取得疗效。为此深受感触,对原本的想法产生了疑惑,对究竟针刺是否必需“得气”、“酸麻胀重”是否为“得气”的唯一表现形式、得气与经气的内在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反思。2001年出访墨西哥讲学期间,诊治了一位末期淋巴癌的男性患者。患者因疼痛异常,连哌替啶等均难以止痛而束手无策,为此墨西哥医生转介来诊。由于我不懂西班牙语,难以深入了解病情,但又不能拒绝患者寻求医治,为免影响中医在国外的声誉,我切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中医四诊了解病情的基础上,采用了夹脊穴皮下浅针透刺法,电针治疗半小时。次日是周日,早晨被急切的敲门声唤醒,患者家属告知,针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昨晚能入睡数小时,是近月来最好的睡眠,恳请能周日再次出诊继续针刺治疗。虽患者半个月后离世,但该病例的浅层“无感”针刺也能为临终末期癌症患者减轻痛苦而改善生活质量发挥作用,由此进一步激发了对研究舒筋针法的热情,逐渐对浅刺“无感”针法进行了临床摸索与观察,并对其有关作用机理等中医理论进行了大胆探索。
2004年赴港,从事中医针灸的普及、教学工作,尤其是担任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硕士课程的统筹工作期间,深感针灸教学缺乏自身特色,辨证大多遵循中医内科的思维模式,缺乏切合针灸专科自身特点的辨证方法。中药与针灸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治疗方法,中药的药理效用与针灸的刺激效应其作用机理是完全不同的。为此倡导建立符合针灸自身特点的辨证思维模式,强调针灸辨病以病位辨证为主,结合筋脉、八纲、脏腑、病性辨证,辨清病在经筋、经脉、脏腑,或皮、肉、筋、骨、脉,便于指导取穴施术。如痛症属中医痹证范畴,《黄帝内经》将痹证分为脏腑痹(如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肠痹等)、五体痹(如皮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等)、四季十二筋痹(春夏秋冬配合孟仲季痹)及风寒湿热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中药、针刺治疗方法。而针灸辨证大多遵随中医内科的辨证方法,以脏腑、病性辨证为主,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风痹、寒痹、湿痹、热痹)。虽然针灸提出了辨证取穴,如行痹配血海、膈俞,着痹配脾俞、足三里,痛痹配命门、肾俞,热痹配曲池、合谷等,但验之临床,痹证以病位辨证、局部取穴为主,中医内科的辨证方法却难以指导、应用《黄帝内经》经典刺法。为此提出了针灸辨痹当以五体病位辨证为主,分为皮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并分别选用相应《灵枢·官针》刺法治疗。如皮痹选用毛刺、半刺;肉痹选用合谷刺、浮刺、分刺;筋痹选用恢刺、关刺;骨痹选用短刺、输刺;脉痹选用赞刺、豹纹刺、络刺等。皮、肉、筋、骨、脉五体中,以筋为中心,因皮覆盖于筋、筋包裹于肉、筋附丽于骨、脉循行筋中,故筋病可影响皮、肉、骨、脉而病,反之,皮、肉、骨、脉病也可累及于筋而病,故临床大多表现为筋肉、筋骨、筋脉、筋皮同病。舒筋则可润肤、解肌、正骨、通脉。可见舒筋是治疗五体痹证的关键。由此提出了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痹思维模式,指导诊治经筋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筋肉型、筋脉型与筋骨型,辨证分型,随型施治。
经筋与经脉,是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两个网络体系。《黄帝内经》为了告诫后人,在《灵枢》中将“经脉”、“经筋”分而别之论述。其写作格式相近,依据纵行循布于头面、躯干、四肢的分布特点,分别命名为手足阴阳十二经。经脉循行上下、联络内外,属络脏腑,将人体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且脉道中空,能输送气血,传递信息,是联络内外的营养、信息信道;而经筋,分布体表、联络九窍,布散体腔,网络周身,虽筋中无孔,不能传输气血,却能裹肉着骨,而发挥“主束骨而利机关”,润运九窍,维护内脏位置稳定的作用。经筋伴经脉而行,循布周身,均禀受脏腑气血而用。经脉得血而充,营行脉中,供养全身,协调阴阳。经筋有赖血渗脉外之津、与气行脉外之卫的温养而柔韧运动,进而发挥润固皮肤、裹肉动肌、束骨利关、助动脉道、健运九窍、维稳内脏等功效。可见经脉受营血而养,经筋得卫津而用。虽津血同源,营卫同气,但布散不同,功能有别。经脉为病,主分虚实。淫邪痰瘀,阻滞经脉为实;营血不足,经脉失养为虚。临证理当确定病脉,循经取穴;分清虚实,施针补泻。经筋为病,邪郁卫气,气不布津所致筋急、筋纵,表现为筋痹与腔窍之疾。筋中无孔,不能传输病邪,邪侵袭筋,气津结聚之处即为病痛所在,故以“以痛为输”为取穴原则;气郁筋挛为主要病理改变,故宣导卫气、舒筋解挛为治筋大法。所以,临证当分清筋病还是脉病,筋病调筋,脉病治脉,方能有的放矢,辨病施治。如耳鸣应分清筋性耳鸣、脉性耳鸣,还是脏性耳鸣。筋性耳鸣是由颈项枕颞经筋受寒或劳损,筋挛及耳,耳窍失运所致,当舒筋导气,即可见到“以知为数” [25]之效。脉性耳鸣是因邪阻脉道,气血阻滞,耳窍失充所致,当祛邪通脉,虽效不能“立竿见影”,但切脉可知;脏性耳鸣,乃脏腑亏虚,精血不足,耳窍失养所致,当调补脏腑,化生精血,耳窍得养,方能渐愈。
现今针灸临床,使用传统针刺补泻手法的中医师不多,甚至针刺不辨得气而留针,依赖电针刺激、TDP神灯照射治疗,但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那得气、针刺补泻手法等是否与针效无关,有无存在的必要。本人认为,首先对“得气”要加以重新认识,“酸麻胀重甚至热凉”的“有感得气”并非“得气”的唯一针刺感应,还有“中气穴则针染(游)于巷”的“无感得气”的特殊感应形式。其区别在于前者针刺激发“行于脉中”的营气,后者激发“行于脉外”的卫气。激发营气可调畅脉道气血而治疗脉病(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病),甚至通过经脉与脏腑属络的特殊联系,进而调理脏腑病症;而激发卫气则舒筋散津而治疗筋病,通过筋与皮肉骨脉的特殊联系,进而调治皮、肉、骨、脉病症。针灸临床,主要以治疗运动、神经系统之“经筋”病症为主,而经筋病症是邪郁卫气、气不布津所致。经筋病症,分筋急、筋纵,而无虚实之证,无需针刺补泻;卫为悍气,慓疾滑利,得气以“无感得气”形式体现,故激发卫气,临证无“酸麻胀重”之感,无需施行针刺“补泻”手法而取效。若治疗经脉、脏腑病症,针刺则理当分清虚实,在“有感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方能显效 [26]
经筋理论研究发现,经筋病症,除了经筋分布区域的支痛转筋、运动不利等(运动系统)的筋痹之外,还有涉及维筋病、口僻(神经系统);舌卷、目瞑、耳鸣(五官系统);息贲、伏梁(脏腑系统)等病症。这与经筋布散皮下,包裹肌肉,连接骨骼,深入体腔,联络九窍,受卫气津液濡养,发挥“主束骨而利机关”、稳定内脏、润运九窍的作用有关。一旦筋病常表现为筋性痹证(类似运动神经系统病症)、筋性腔病(类似脏腑病症)与筋性窍病(类似五官九窍病症)。在经筋临床研究中发现,舒筋针法的刺激穴点就是邪郁卫气、气津交结之处,大多表现为筋结与压痛。而皮下为卫气输布之处,皮下透刺则能最有效地激发卫气,卫为悍气,慓疾滑利,其形式以“无感得气”而感应,其效以快速感知而得到验证。这就是经筋治则中提及的“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等,其有关观点相继刊登于《中国针灸》2013年特刊与《针灸临床杂志》2013年第6期、《针灸临床杂志》2014年第2期上。筋针疗法就是在经筋经典理论研读与痛症、脊柱相关性疾病等的临床研究过程中,逐渐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疗法。
为了进一步验证筋针疗法“以知为数”的快速镇痛效果,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的中医临床教研中心,开展了以“针刺对软组织损伤止痛疗效的临床观察”为题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筋针对不同部位的软组织损伤有即刻镇痛效果,并于不同治疗次数均显示有即刻镇痛效果。筋针对软组织损伤治疗前后的即刻镇痛效果达50%左右。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上,宣讲了题为“谈 ‘以知为数’”与“针刺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的临床观察”的两篇论文,得到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有关筋针的临床研究论文相继在《香港中医杂志》《中国针灸》上发表 [27,28]
筋针疗法,即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刺激“以痛为输”为主的筋穴,浅刺皮下,以“无感得气”形式激发卫气,舒筋散津,从而速治筋性痹病与筋性腔病、窍病等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