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肺络病证治
第一节 肺络病辨证分型
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结构,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沟通脏腑联系的重要组织。循行于体表部位的阳络以及循行于体内的阴络,紧连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分支共十四条,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由十五络分出更细的“孙络”;可见络脉遍布全身,沟通脏腑、表里,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内经》中便有对“络”的记载,但《内经》列举的内容较为简单且未提出具体辨证论治方法。这对后人的研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内经》为我们打开了通往络病的大门,引导着后人不断地探索与发展。
近二百年来西方医学兴盛,对肺部解剖将气管分为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这不仅佐证了中医中“肺朝百脉,主司呼吸”的描述而且结合中西医知识使我们意识到加深对“肺络”的研究的重要性。现就肺络辨证论治论述如下。
(一)肺络辨证概述
辨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方法,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四诊方法对收集的症状与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病名、病因、证候诊断。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详述了以“脏腑”“六经”为辨证出发点的辨证思维模式,并创制许多千古名方,至今仍指导临床治疗。形成了中医内伤杂病和外感热性病的辨证纲领,仲景虽重“六经”但仍详述了“络”之病变。开篇即提出“五邪中人,各有法度……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提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皮肤……络脉空虚……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阐述了辨络脉的重要性及麻木不仁的临床表现。随着清代温病学派的崛起,又出现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三焦辨证”,络病辨证是在认识中医学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络病相关证候存在,并将收集到的络病症状、体征等有关络病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判断络病所在的部位、病因、病机、病变趋势,从而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络病辨证是中医学又一新的辨证方法,虽四诊所查与传统辨证无异,但有别于其他宏观辨证方法,其特殊意义在于对病变位置的深入分析,为当今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辨证方法开辟了新思路,提高了中医在疑难病治疗上的明确疗效。
(二)肺络病辨证
肺络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之肺络包括行于表和布于里的别络、浮络及孙络。如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所记载:“盖络乃经脉之支别,如肺之经脉,循鱼际尺泽腋之间,即其间见之络脉,乃肺之络。”狭义之肺络是指分布于肺系之中的络脉。肺居胸中,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是参与血液循环的重要脏器,《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即百脉朝会于肺,通过肺呼出浊气,吸入清气,并在宗气的作用下“浊气归心、行气于府”,将自然界的清气“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肺主宣肃,《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即指肺之宣发功能而言;其肃降功能有助气机之下降,保持脏腑之间气机的协调运动,《素问•经脉别论》中有“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论,同时肺气下行归根于肾,与肾主“纳气”共同完成呼吸运动,并合胃气之和降,以实现“通调三焦水道”,协助水液代谢及排出。故在《类证治裁•喘证论治》提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综上所述并结合肺络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以虚实病机分类为总纲,本书将肺络病机分为络伤肺虚、肺络失约和邪伏肺络三大类。
1.络伤肺虚证
(1)络伤气虚证:
肺为人体气体交换场所,所聚宗气又主宰着人体的生理活动,《灵枢•邪客》有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所以络气一虚则出现肺络不荣之证,正如《灵枢•本神》所言“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故当络伤气虚时则表现为气短少气,咳喘无力,动则益甚,咳痰清薄,声低语怯,时有神疲倦怠,面白,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弱或右寸脉大。
(2)络伤阴虚证:
肺阴亏虚为主要临床表现,兼有虚热伤络的表现。肺为娇脏,肺阴不足易致虚热内生,相傅无制,龙雷之火上灼肺络,同时水道失调,肾水无以上灌于肺,津为热灼则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稠,肺络受灼,络伤血溢则痰中带血,咽干,身形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内经》所谓“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张仲景也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列出了虚热肺痿的名方,当见到“咳逆上气,咽喉不利”时应“止逆下气”用麦门冬汤治之。故临床表现为声嘶咽干,身形消瘦,五心烦热,干咳,少痰或质地黏稠,不易咯,痰中或带血,或有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苔薄,脉细数或弦细。
(3)络伤血虚证:
当血液不充,血行迟滞所表现的一类证候则为血虚证。而由于肺之血络以行营血,养本脏,化生神气,故络伤血虚证多伴有络脉气虚,故表现为肺络气血两虚的证候。同时络脉之中血少行迟,多兼见瘀滞的表现。还有,络脉空虚,外邪易中,而从整体来讲,络伤血虚其临床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主要表现有:咳而无力,无痰或少痰,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鼻干,嗅觉减退,鼻内黏膜萎缩,头晕目眩,上肢麻木,轻度疼痛,蚁行感,或感觉过敏,或局限性的乏力,舌淡,脉细。
2.肺络失约证
(1)肺络壅塞证:
《内经》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在《素问•咳论》中又有“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从肺脉上至于肺……邪因而客之”,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提出“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曰风寒……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所以足见风、寒、热、燥之邪最易伤人肺络,故仲景提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即医治之。”
在临床上络受风寒之邪表现为微恶寒,轻度发热,可兼有咳嗽,咳痰,痰白质稀,鼻塞流清涕,无汗,舌苔白,脉浮紧;风热之邪伤络者表现为咳嗽,咳痰,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身热,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燥邪伤络者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黏稠难咯,口唇干燥,鼻目干涩,或有胸痛咯血,舌红苔白或黄,脉数或大。
(2)肺络绌急证:
《素问•举痛论》曰:“脉寒则缩踡,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邪侵袭络脉导致络脉废而不用,络脉缩踡,加之内有伏痰(《不居集》:伏痰,略有感冒,便发哮嗽,呀呷有声),外邪引动,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因于寒性收引,故肺络拘急不舒,伴有形寒肢冷,面色晦黯或青紫,口唇发绀,舌紫暗苔白滑,脉滑数或弦数,其喉间“呀呷”音或者“水鸡”音。因先天禀赋,胎养不利,劳逸失常等因素造成体质差异导致了肺络对某些外邪出现“质化”(外邪入侵人体发病之后,疾病的演变随着人体气血阴阳的偏盛与偏衰的差异,而发生病证性质变化)。正如《灵枢•论勇》中所讲:“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乃病。”所以肺络绌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气促,喉间可闻及哮声,或有胸闷憋气,气短不足以息,或咳嗽不止,伴有或不伴有胸闷烦满,汗出,面赤,可见口唇发绀,甚则脉络怒张,奇脉走形,舌紫暗,苔白滑,脉沉紧或弦紧,甚则浮数。
(3)肺络弛张证:
“弛张”顾名思义即为松弛失约,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了“近因劳烦,令阳气弛张,致风温过肺卫以扰心营。欲咳心中先痒,痰中偶带血点。不必过投沉降清散,以辛甘凉理上燥,清络热”的观点,故肺络弛张是一种肺本络因某些致病因素而致松弛失约,而致咳喘迁延不愈等症状。其致病因素包括痰饮伏肺、寒气上逆、温邪犯肺、素体禀赋不足(叶天士所言“襁褓吸入温邪”)或久病肺虚等病因,致肺不敛降,气还络间,络气胀满,肺络弛张,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正如《医醇 义》中所总结的:“肺为气之脏,居于至高……肺气壅塞……故虚满而喘咳。”故其临床表现多为久咳气喘,气短不足以息,咳唾黏痰或脓痰,胸膺呈桶状,乏力纳差,甚则烦躁目脱,舌淡无苔,脉浮大。
(4)络破肺伤证:
百脉朝会于肺,肺中亦布满脉络,故肺络为多气多血之络,气血阴阳交感较其他络脉为甚,若邪气使肺失清肃,损伤络脉则会造成咳嗽咯血,其轻者常见痰中带血,重则纯血鲜红量大,甚则危及生命。不同致病邪气所致络破肺伤的表现并不相同:伤于燥邪则常见咳痰量少黏稠,痰中带血;毒热内侵则咯血紫黯甚则色如铁锈,腥臭异常;痰热损肺者表现为咳黄浓痰带血或咯血势急量大;阴虚内热伤及肺络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并伴有胸闷气促,五心烦热,夜间盗汗等表现。总的来说,肺本脏之阴络数量极多、管腔细小,络网密集,故本络损伤之时总体表现为咳嗽咯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夹有泡沫,或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
3.邪伏肺络证
(1)痰凝肺络证:
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可见痰浊之邪易集聚于肺本络,造成清气在络脉中无法自由汇为宗气,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所言:“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以及《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仲景在《伤寒论》记载阳虚水泛上逆而咳,“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使用了真武汤以温阳化饮,无不印证了临床痰凝肺络证所表现的咳嗽,胸闷,咳而加重,痰多而黏,色白易咯,或黄稠量多,或咳唾清稀涎唾,时有发热口渴,饥不欲食,手足麻木痿软,二便不利,舌淡苔白腻,脉滑。
(2)血瘀肺络证:
因于卫外不固,温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卫,致肺热气闭,肺络痹阻,肺失宣肃,外邪入里化热,损伤肺本络使肺本络缩踡,热邪熏蒸,血瘀于络,内外合邪使肃降无权,最终导致“肺热络瘀”的发生。甚则出现“肺虚络瘀”,原因在于首先肺通过其宣发、肃降的功能将卫气输布于全身以发挥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来保护温煦营养机体,根据前文所述由于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邪毒侵袭而使卫气受损,卫气不固从而致使肺气虚,促使邪气稽留于体内,正邪反复交争而致肺气更虚,推动无力,宣肃不利,导致津液与血液运行不利,壅滞于肺络;再有热灼伤肺络,脾气受损,脾虚不运,子盗母气,凝津成痰,痰阻气机,气机不畅,郁而化火,郁火损伤肺络;或有卫气失于温煦,肺中清冷,无以温化津液,水液停滞生成痰浊而使肺络郁闭而最终产生痰瘀气阻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所谓“无虚不滞”。最终因肺虚及肾导致肾气不纳,气浮于上而致虚喘动甚,阴损及阳,心阳失主,阳气受累,阴阳两虚,以致水气凌心的喘脱,终至肺肾心之元气暴脱,神明失用,呼吸殆停。正如喻昌在《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所说:“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肾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其临床表现久咳,咳而无力,痰白;气短喘促,动则喘甚,吸气尤难;或痰中带血,咽干或声嘶,时有胸闷、乏力,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舌暗红或有瘀斑,脉虚弱或沉细,尺弱或涩,久病患者可见胸痛,伴有呼吸喘促,口唇发绀,甚至猝死。
(3)肺络成积证:
《难经•五十六难》:“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杨玄《难经集注》中对《难经》解释曰:“息,长也。贲,鬲也。言肺在膈也,其气不行,渐长而通于膈,故曰息贲。一曰:贲,聚也,言其渐长而聚蓄”。其脉形可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肺脉急甚,为癫疾……微大,为肺痹……滑甚,为息贲上气”。由古代文献可见“肺络成积证”与今世肺部肿瘤的病理表现有相似之处,故当“病久入络”未及时医治或素体禀赋不足等原因使邪气集聚在肺络,如《血证论•瘀血》说:“瘀血在经络脏腑间,则结为癥瘕”,出现癥瘕结于肺络临床表现为喘、胸闷、憋气,眼闭不欲睁开,健忘,或有恶寒发热,干咳少痰,或咯血,形体消瘦,气急乏力,口咽唇干燥,皮肤有针刺感或蚁行感,舌暗红少津,脉细数或滑数;甚则咳嗽持续不解,痰液甚多,胸闷气急,逐渐加重。
(4)热毒滞络证:
何为“毒”?在中医学中“毒”的概念比较宽泛,泛指一切峻猛邪气,大致可包括某些药物的药性或药物非常规计量,在《素问•脏气法时论》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以及自然界中的致病因素或者与其相关的病理产物。《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邪窒既久,壅而成毒”以及“口鼻吸入秽浊。自肺系渐干心胞络……疫毒传染之症”。再有某些病症,如温毒、丹毒、疮疡、肿毒等。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顺传经络者……必熏塞经络内窍……须得芳香。气血久郁。必致疡毒内攻。”在临床上无论是外界毒邪直袭机体还是邪侵蕴久成毒,都会影响脏腑功能及气血运行,就肺而言,在生理上,“肺为娇脏”且肺开窍于鼻,毒邪从鼻入直袭肺络,故外来毒邪最易损伤肺络;在病理上,因风寒燥火以及痰浊易损伤肺络,同时毒邪入侵而内外合邪出现蕴久成毒之象。其邪深入血络,络气痹阻,气机壅滞,升降出入失司。喘咳频作,痰瘀胶结,痹阻络脉,蕴久化为热毒,毒损肺络,耗伤正气,败坏形体,继而又常加重病情,使得络病病势缠绵,病情迁延,渐成久病痼疾。所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热病之瘀热,留络而为遗毒”明确了毒损肺络的严重性。故临床常见起病急骤,突然寒战高热,咳嗽气急,继则高热或但热不寒,气促胸满,喘急鼻煽,咳痰黄稠或铁锈色,或痰中带血,舌红绛,苔黄,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