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黄帝内经》:络脉学说基础理论之基石

时光流淌,时至秦汉时期,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已然在自然、社会科学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并涌现出医和、医缓、扁鹊、仓公淳于意等一大批名医,随着人类解剖知识与中医临床技能方面的积累,络脉学说也汲取了充足的养分得以萌发,诞生了第一部有关络脉病变的医案集——《诊籍》,另外《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源头,对于络脉学说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内经》首次创立经络系统,明确“络”的概念及属性分类,并提出关于“络”的诸多概念;确定了“经络”流注、循行规律;阐述其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发展特点;并辅以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后世络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首次明确“络”的概念及属性分类
“络”字反复出现于《内经》中共计331次,其中《素问》169次,《灵枢》162次,其中包含有诸多以“络脉”为核心的概念。书中首次明确“络”的概念,即《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可见络脉犹如网络,内达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肌腠溪谷,纵横交错,沟通内外,络脉虽为经脉的分支,但其循行与功能与之仍有区别。同时首次用阴阳属性对络脉进行分类,《灵枢•百病始生》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素问•经络论》载有“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其中阳络指在表在上的络脉,如“浮络”;阴络指在里在下的络脉,即脏腑隶属之脉。除此之外,《内经》还提出诸多相关概念,如浮络、血络、盛络、结络、肺络、心络、肝络、脾络等,为后世络脉学分支的延展指明了方向。另外张景岳览《灵》《素》之珠玑后,在《类经》中提出著名的“血脉在中,气络在外”的思想,从而开启了以气血划分络脉属性之先河。
二、确定络脉循行规律
《灵枢•经脉》中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外。”可见经脉大多行经于脏腑较深部位,为里;络脉大多行于浅表部位,沟通内外,能达经脉所不至。按照支络—别络—孙络—浮络顺序,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局限到广泛,层层分布,遍达全身,呈网状扩散,布散气血。
三、阐述络脉生理功能
《内经》通过一系列黄帝与岐伯对话,阐述诸多有关络脉生理功能,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津血互渗,渗灌气血,沟通表里经络,通融营卫气血,助经环流。
1.津血互渗
津血同源,二者在布运过程中不断互渗互化,润泽周身,即津液可入于络而充血脉,血液亦可出于络而荣肌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血络论》道:“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意为中焦营气如同雾露布撒大地般流注于人体的肌肉缝隙,并渗入孙脉,加上津液调和,奉心而化赤;刚饮水时水液渗于络脉,尚未与血调和,因而血出时有水液夹杂。可见,络脉为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重要场所。
2.灌注气血
《灵枢•痈疽》云:“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灵枢•脉度》云:“阳脉荣其脏,阴脉荣其腑。”《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小针解》言道:“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都明确指出络脉灌注气血的生理功能,气血充盈则灌注于络脉,络脉作为桥梁与枢纽环节,将气血运至周身,内达脏腑,外至肌肤、关节、筋骨,使脏腑得养,肌肤有荣,关节润资,筋骨强健。正所谓“血气之输,输于诸络”。
3.沟通表里经络
络脉之枢纽作用不仅体现在沟通气血,还表现在联络表里经脉。《灵枢•经脉》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别走阳明也”“手少阳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别走太阳也。”可见络脉分支极其广泛,补充了经脉循行之不足,加强表里经脉的沟通。
4.通融营卫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营气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精粹部分,行于脉中,具营养作用;卫气乃慓悍滑利的部分,不受脉道约束,行于脉外,具保卫作用。但营卫之气并非毫无关系,《灵枢•营卫生会》有“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说法,营卫之气不断通过络脉,相互贯通,融汇,互根互用,平调阴阳,濡养机体。《素问•气穴论》中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营卫。”《灵枢•经脉》曰:“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总而言之,营气虽行脉中,但经脉充盛时亦可入于络;卫气虽行脉外,但慓疾走窜也可入络中,络脉作为中间环节通融营卫气血,助其营养、卫外之功效。
5.助经环流
除上述功能外,在病理条件下,络脉还能够助经行血,代偿原有功能,充分体现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灵枢•动输》云:“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问:当突然遇到邪气侵袭,或遭遇严寒,而导致邪滞于四末,而四末乃阴阳会和之处,营卫循行的必经之路,为何营卫还能循环往复运行呢?岐伯用简短的表达告诉我们,其实阴阳经脉相互沟通有2种通路,即阴阳表里经脉直接互通(会于四街),或通过络脉相联系,当邪在络脉时,阴阳经脉仍然可以通过四街来维持通畅,保持经气相输如环;反之,当邪气由络传经,四街壅塞时,则络脉也可以代经环流营卫。
四、指明络脉病因病机特点
1.络病病因分类
《内经》认为络脉病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外感邪气:
《灵枢•九针论》道:“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可见四时外淫均可通过皮肤、腠理,内传客于络脉。
(2)七情内伤:
《素问•血气形志》云:“行数惊恐,经络不通。”即惊吓、恐惧等多种情志因素也可致络脉不畅。
(3)饮食、劳逸失度:
《灵枢•百病始生》曰:“卒然多食饮……用力过度,则络脉伤。”平日饮食不洁,起居无常,房劳过度等均可致络脉瘀滞或空虚。
2.络病主要病理因素及病机变化
《内经》中络病的病机变化大致分为虚、实两种。“络者,以通为用”,多种病理因素客于络脉,均可导致络脉阻滞不通、络脉损伤(实),甚或络脉空虚不荣(虚),进而产生诸多病理变化及机体不适。主要病理因素有邪闭络结、气机阻滞、血脉瘀阻、津液停聚、络脉损伤,最终导致痛证、积聚、痹证、水肿、厥证、不仁的诸多证候。同时《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寥寥数字,却为后世“久病入络”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记录诊断、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后世谓之“医家之宗”,为我们奠定了临床诊断疾病的基础,即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提出视诊、扪诊的络脉诊法,并提出一系列络病的治疗原则及刺络放血、灸络、缪刺等方法。
1.络病诊断方法
望诊,作为四诊之首,对于络病诊断意义颇大,《灵枢•经脉》道:“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常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素问•痿论》:“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正是由于络脉位于浅表部位这样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显而易察,通过望络脉的颜色可诊断疾病。另外,脉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断方法,在络病诊断方面也别具一格,《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开诊脉断络病之先河。
2.络病治疗原则
《内经》针对络病提出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血病调络,络病活血:
《素问•调经论》云:“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认为血分疾病当从络脉方面着手治疗。《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有:“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决,乃开泄也,络病最常见的病机为血瘀,故当逐瘀通络,都深刻反映血与络之间的密切联系,临床治疗上应相互为用。
(2)泻实补虚:
《灵枢•脉度》道:“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这种“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正治”思维不仅在络病治疗方面,对中医其他病证的治疗也有深刻意义。
(3)络病通之:
《素问•三部九候论》道:“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刺其出血,以见通之。”明确指明刺络放血以通络脉,而这种“通络”思想对于后世络病治疗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