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丙型肝炎的消毒方法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血制品、静脉吸毒、使用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对复用的介入性医疗用品进行可靠的消毒灭菌非常重要。其他途径导致的病毒传播也可通过消毒灭菌等措施来控制,如防止通过理发、修脚工具等传播HCV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要防止输血和血制品的传播,应加强献血员的管理,并注意采供血操作过程的安全,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要防止HCV在家庭中的传播,应注意个人卫生,用具分开使用,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要防止性生活中经过体液的感染,与丙型肝炎患者同房时应使用安全套;要对医疗废物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有实行集中处置的区域或单位应采取可靠的消毒措施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应特别注意损伤性医疗废物的风险;对丙型肝炎患者活动过的场所,必要时可依据国家标准《传染病疫源地消毒总则》的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一、复用医疗器械的处理

复用医疗器械应依次经过清洗、消毒和(或)灭菌程序。修脚工具等也宜按此程序处理。各流程基本要求如下:
(一)收集
复用医疗器械使用后直接置于专用容器内待处置。使用的容器、工具每次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二)分类
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三)清洗
1.基本原则
(1)医疗器械须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洗,器械的关节应打开清洗,管腔器械应冲洗管腔。
(2)精密医疗器械的清洗,应遵循器械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3)常规的医疗器械可手工清洗;精密、复杂器械和有机物污染较重的器械手工清洗达不到要求时应考虑机器清洗。基层医疗机构按实际情况配备清洗设备、用品。
(4)医疗器械的清洗应包含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个步骤。
2.机器清洗
 按照清洗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应尽量采用机器清洗。
3.手工清洗
(1)准备:
选用与医疗器械材质、尺寸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避免器械磨损;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清洗用具、清洗池等应每天清洁与消毒。
(2)冲洗:
将医疗器械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3)洗涤:
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或其他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去除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4)漂洗:
洗涤后,再用流水冲洗或刷洗,去除清洁剂和污物残留。
(5)终末漂洗:
应用纯净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4.消毒与灭菌
(1)耐热耐湿的医疗器械选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消毒灭菌。
(2)选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不宜为侵入性的。消毒剂应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在有效期内。应定期清洗、消毒用于浸泡消毒、灭菌医疗器械的容器。
(3)不耐热的器械可以采用低温灭菌器进行灭菌。
1)环氧乙烷灭菌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具有不损害灭菌物品且穿透力强等特点。使用时应按照环氧乙烷灭菌器生产厂家的操作使用说明书规定,根据灭菌物品种类、包装、装载量与方式不同,选择合适的灭菌参数。①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浓度增加,可使灭菌时间缩短。②控制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和物品的含水量,一般以相对湿度在60%~80%为好。③菌体表面含有的有机物越多,越难杀灭。在无机盐或有机物晶体的微生物,用环氧乙烷难以杀灭。
2)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过氧化氢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纯品稳定性好等优点。其原理是依靠过氧化氢的氧化能力达到灭菌目的。影响其灭菌效果的主要是作用部位过氧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
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甲醛对所有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菌芽胞。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影响因素较少,且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基本无损害。甲醛自然扩散的能力较差是其缺点之一,特别是甲醛有致癌作用,这是许多医疗机构对其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通过灭菌腔体内的真空状态和持续的负压状态较好地解决了这些缺点,可用于不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具有安装、操作简单,监测方法可靠等特点。
4)过氧乙酸灭菌器:过氧乙酸作为一种灭菌剂主要依靠其氧化能力进行杀菌,具有灭菌效果可靠、灭菌速度快等优点,但传统的过氧乙酸腐蚀性强,属于易爆的高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存在很多不便,对眼及皮肤损害严重,不适用于手工浸泡法消毒灭菌。过氧乙酸灭菌器多采用腐蚀性较低的新型过氧乙酸对内镜进行消毒或灭菌,具有安装、操作简单,消毒效果较可靠等优点。
5.干燥
(1)首选专业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70~90℃。
(2)压力蒸汽灭菌器若能设置干燥程序,应运行干燥程序使医疗器械干燥。

二、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一)地面
一般情况下,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消毒可选择0.1%含氯消毒剂、0.1%过氧乙酸或1000~2000mg/L的季铵盐拖地。拖把应专区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干燥保存。
(二)物体表面
一般情况下湿式清洁,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消毒可选择0.1%含氯消毒剂、0.1%过氧乙酸或1000~2000mg/L的季铵盐擦拭,消毒作用10~15分钟。若有明显污染,应立即用消毒干巾或消毒粉覆盖,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50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于污染表面,使消毒剂覆盖浸没污染物,保持15~30分钟。

三、手卫生

手卫生是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消毒洗手、消毒手揉搓、洗手、手清洁、外科手消毒等。许多调查和前瞻性研究都证明了医护人员污染的手在医源性感染中的重要角色。以输献血为例,提供患者安全的血液需要很多步骤,包括筛选合格的献血者,无损伤地采集血液,检测血液是否受到HIV、HBV、HCV、梅毒螺旋体和疟原虫等病原体的污染,将血液转化为血制品,血液和血制品的发放、将血制品用于患者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都与手卫生密切相关,手卫生对于血液和血制品的安全至关重要。促进手卫生的策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指南、计划与作业指导书。
2.教育和促进。
3.洗手设施、洗手消毒液和手护理。
4.实验室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可靠的评价指标。

四、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处理

传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等可能具有感染性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当地卫生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1.剩余标本(如组织器官、动物尸体),检验后的废弃标本及其容器(如塑料袋、纸袋)应尽量焚烧处理。
2.液体废弃标本可用121.30分钟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3.金属、玻璃容器及夹取标本用的工具,干热160.2小时或湿热121.15分钟压力蒸汽灭菌处理。亦可用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没,消毒作用30~60分钟。消毒后冲洗干净,干燥备用。
4.对于不具备集中收集处置的医疗机构,对血液污染的物品可采用加热消毒或消毒剂浸泡的方法进行处理,对注射器及其他锐器先毁形后消毒处理。

五、生物安全柜的处理

(一)生物安全柜内表面消毒
每次使用前后,需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工作台面和内壁需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消毒剂应能杀死安全柜里所有可能的微生物。一般可用0.2%~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作用10~15分钟,或用75%酒精擦拭消毒作用至酒精干燥。消毒后,还须用净水再次进行擦拭。
在生物安全柜中发生有生物学危害的物品溢出时,应在安全柜处于工作状态下立即清理。要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并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气溶胶的生成。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需进行消毒和(或)压力蒸汽灭菌。
(二)甲醛熏蒸法消毒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以及更换过滤器之前,必须清除污染。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甲醛蒸汽熏蒸。应该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清除生物安全柜的污染。
清除Ⅰ级和Ⅱ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染时,要使用能让甲醛气体独立发生、循环和中和的设备。可使用甲醛蒸汽发生器来进行安全柜的熏蒸,其使用参照厂家说明书。另外,也可将适量的多聚甲醛(空气中的终浓度达到0.8%)放在电热板上面的长柄平锅中(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控制),然后将体积多于多聚甲醛10%的碳酸氢铵置于另一个长柄平锅中(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控制)。在柜外将该平锅放置到第二个加热板上,在安全柜外将电热板接上插头通电,以便需要时在柜外通过开关电源插头控制盘子的操作。如果相对湿度低于70%,在使用强力胶带密封前部封闭板之前,还要在安全柜内部放置一个开口的盛有热水的容器。
将放有多聚甲醛平锅的加热板接通电源,在多聚甲醛完全蒸发时切断电源,使生物安全柜静置至少6小时;然后接通放有碳酸氢铵平锅的加热板,使其蒸发后切断电源;接通生物安全柜电源两次,每次启动约2秒,使碳酸氢铵气体循环,静置30分钟。使用前应擦掉生物安全柜表面的残渣。

六、疫源地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用各种消毒因子杀灭患者污染的各种媒介上的病原体,从而达到消灭疫源地的目的。患者离开医院后,必要时采取疫源地消毒。常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对一般物品表面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剂的浓度一般为1000~2000mg/L,作用15分钟。对一般物品进行浸泡消毒时,可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对受到血液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时其用量较大,一般需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张流波 朱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