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临证实践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桂枝甘草汤证

1.临证原理
同太阳病。
2.方剂简介
(1)意义:
应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发汗过度之“心悸”变证是很有名气的。虽然单用此方少见,但以此方扩充加味,临床是常用的。
(2)组成:
仅仅由方名两味药桂枝、甘草组成。
(3)功用:
补益温通心阳。
(4)主治:
《伤寒论》第64条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3.辨证论治
试以《伤寒论》经文第64条具体辨证论治如下:
依据临证原理,确定“心下悸”为主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为误治、性症、体征,以方测证。
“心下悸”,因汗为心之液,由阳气蒸化而成,损伤心阳,不得温养心血心神,而致心悸;“发汗过多”,表证发汗为正治,发汗过多为误治;“其人叉手自冒心,欲得按者”,由于心阳损伤,心失阳气的卫护,则感空虚无主,心中悸动不安,故其人叉手覆盖欲得按之,即“自冒心”,以助其阳,卫护心脏为之;“桂枝甘草汤主之”,以方测证,则知心阳虚导致心悸。以方剂推断病证。
所以综上误治、性症、体征,以方测证,可以确定主症“心下悸”为心阳虚心悸证。
病证已明,治则由生,补益心阳,方选用桂枝甘草汤,主治心悸证。
4.临证笔录
心悸不安证
王某,女,45岁。
病史:
患者主诉心悸动不安半年,源于感冒发热汗出造成体虚而发病。开始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得自主,遇劳则发,近来不累亦发。周身怕冷,手足发凉,胸闷气短。医院检查,未发现心脏器质性异常,予以归脾丸,健脾养心安神,毫无效果。经朋友介绍,来看中医。
中医检查,病史如前,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弱。穿衣甚厚,身缩一团,两手覆盖胸前,似寻温暖而舒适。心想:好一个“心悸证”,汗多伤心阳,恰似《伤寒论》第64条所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选方:桂枝甘草汤加味。拟方:桂枝6g、甘草10g、熟附子(先煎)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患者述说药后特舒服,手足温暖,心悸已愈。投药对路,上方再予四剂,以固其效。
心语:
其实,现在很少运用桂枝甘草汤,但是以此为中心,加以扩展,通阳补阳并用,却常常使用。再结合温阳补气,滋阴养血,那就应用太多了。
低血压心悸证
于某,男,39岁。
病史:
患者心悸20余年,时轻时重,休息好时,血压较正常,心悸消失。劳累以后,心悸阵作,惊恐悸动,心烦不安。近年来,心悸频作,神疲乏力,时而头晕,猛起站立,两目全花,饮食减少,语音低微,手足发凉。患者病情日益加重,有些害怕,认为颇需综合调理,故选择看中医。
中医检查:
测血压90/56mmHg,舌苔薄白,舌质淡,两手肌肤发凉,切脉沉而弱。证乃心脾两虚,阳气不通。山东中医医院刘庆申博士说得好,桂枝辛甘性温,入心助阳,重在通阳。选方:桂枝甘草汤加味。拟方:桂枝15g、甘草15g、党参15g、五味子6g。投一剂,患者服后心悸未现,手足温热,饮食增加,体力渐复。测血压,100/65mmHg,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沉尚有力,方合病证。宗上桂枝甘草汤加味,调理月余,阳气通畅,血压如常,诸症得愈。
心语:
①只用桂枝甘草汤原方药味甚少,不过依此方义组方、扩展应用很多。②附子实质为补阳,桂枝通阳,干姜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