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一、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中医学无RA对应名称,总结历代医家对疾病发病特点的描述,本病属“痹证”范畴,在文献中又被称为“尪痹”、“顽痹”、“历节”、“骨槌风”等。
《素问·痹论》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以及发展演变均有系统描述和记载。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除此风寒湿痹,还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之五体痹和久而不愈内舍五脏的五脏痹。
汉·张仲景在《金医要略·卒中历节篇》中提出“历节”之名,并细述为“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条目提示本病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羸弱,营卫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或因起居不调,或因劳倦内伤等,进而导致卫外不固,并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发为痹病。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寒入络脉,气乘填塞阻逆”以及“湿热入络而为痹”。对久病不愈提出了“久病入络”的病机概念。
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治疗均离不开外感六淫邪气以及痰瘀内伤。由于前辈医家的深入探索,以及临床中药物治疗的反复验证,后代医家在前辈的基础上,对于RA的研究得以不断创新。
二、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认识
焦树德教授依据《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之意,将风寒湿邪日久入肾伤骨,症见关节疼痛剧烈、骨质受损、关节变形、僵直挛缩、屈伸不能者命名为“尪痹”,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已明确规定类风湿关节炎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为“尪痹”。将尪痹分为肾虚寒盛证、肾虚标热轻证、肾虚标热重证,主张治疗以补肾祛寒为主,祛湿、散风、化瘀、强壮筋骨、通利关节等法,标本兼施。
路志正教授主张从脾胃论治风湿病,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顾护调理胃气,以对抗外邪内伤致脾胃失调引起的RA。总结临证经验提炼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系统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
朱良春教授擅长运用虫类药如土鳖虫、僵蚕、蜈蚣、全蝎等搜剔通络,治疗顽久痹证,合用更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王永炎院士针对RA的病机提出了“新病入络”的概念,认为RA是“新病入络”的代表病证,络脉的病理生理功能是“新病入络”的先决条件,“久病入络”是RA的病理转归,RA病变的主要渠道与枢纽在于“病络”的观点。
三、我们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正气不足是尪痹发生的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尪痹发生的外因。内外邪气交争,痹阻脉络,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病变初起病位在肌表、肌肉、筋骨,以实证为主;随病邪性质及禀赋的不同而有区别。如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湿邪,易从阴化寒,发为风寒湿痹。素体阳盛,感受风湿热邪,发为风湿热痹。本病缠绵迁延至中期,痰瘀乃生,痹阻经络,病位渐深,晚期病久气血耗伤,脏腑受损,形成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甚者导致脏腑痹,病变难治。
总之本病病位在筋骨肌肉关节,与肝肾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不足为主,标实以风寒湿热为主,亦可兼见痰瘀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