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创伤负压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病例4 小儿全身多处较大面积烫伤

患儿,男性,8个月。

主诉:双臀、右侧上下肢及躯干开水烫伤3小时。

病史:2014年7月14日10时左右,患儿坐在地板上玩耍时,抓倒刚注满开水的暖水瓶,烫伤右上肢、右侧躯干、双臀及右下肢。伤后未予处理,约3小时后赶来我院就诊,立即收入院治疗。患儿伤后一直哭闹,未尿,就诊时精神不振,哭声弱,口唇干燥。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时哭声响亮,母乳喂养,生长发育正常。常规接种疫苗。家族中无遗传性、过敏性及急慢性传染病患者。

入院查体:体温37.8℃,心率110次/分,呼吸29次/分,体重8.7kg。一般情况可,营养发育正常,痛苦貌,精神萎靡,眼窝稍凹陷,口唇黏膜干燥。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右手、右臂屈及尺侧、右肩、右侧胸腹、双臀和右下肢外侧呈Ⅱ度烫伤表现,局部红肿,表皮大部分脱落,残留散在水疱及疱皮,创面较多黄红色血浆样液体渗出,创面基底外周区鲜红、中心区红白相间,其中右臀创基呈白色、触痛不明显,创面总面积13%。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3.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41.10%。血生化示钠、钾、氯基本正常,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降低。

入院诊断:1.热液烫伤全身多处,总面积13%,浅Ⅱ度6%,深Ⅱ度7%;2.等渗性脱水。

治疗过程:

1.全身治疗 ①入院后即补液防治脱水,每天输冷冻血浆50ml,连用2天;②经验性选用美罗培南抗感染,包括围术期连用3天;③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

2.创面处理 入院后经补液治疗初步纠正患儿脱水状态后,即行创面清创包扎,先依次用0.05%醋酸氯己定、等渗盐水溶液消毒、冲洗创面,再清除异物、游离及半游离疱皮,引流水疱,然后再依次消毒、冲洗创面,吸去创面液体后外敷莫匹罗星软膏-紫草油纱布,无菌敷料包扎。

伤后48小时,患儿体温在37.0℃左右,创面清洁、明显消肿、渗出减少(图1-1-13、图1-1-14),遂在全麻下行创面清创、去痂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消毒、铺巾后首先清除创面表面异物、渗出物及坏死表皮,应用辊轴刀刮(深Ⅱ度偏浅)或削除(深Ⅱ度偏深)创面浅层坏死真皮,右臀部烫伤临界Ⅲ度、削痂较深,刮或削除深度以见到保留真皮断面稀疏、缓慢出血点为标准,然后抗生素-等渗盐水冲洗创面2~3次、纱布垫湿敷、更换手术巾,术中出血约10ml。清洁并干燥创周皮肤,贴附黏性薄膜以保护皮肤;创面处贴附2层网状银离子敷料。然后选择适当大小聚氨酯敷料相互桥接覆盖整个创面,范围达创缘外2~3cm已贴附黏性薄膜的皮肤,其中右手指间以聚氨酯敷料相隔,拇、中指裸露。剪裁黏性薄膜覆盖聚氨酯敷料并超出其边缘3~5cm,放置2个密封垫吸盘并连接积液罐管路,设置负压创伤治疗仪-100mmHg实施连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图1-1-15)。

图1-1-13 伤后48小时,右上肢、右侧躯干、双臀及右下肢烫伤创面

图1-1-14 伤后48小时,右手及右臂烫伤创面

图1-1-15 伤后48小时,右上肢、右侧躯干、双臀及右下肢NPWT

图1-1-16  伤后第9天、NPWT 7天后,右上肢、右侧躯干、双臀及右下肢创面

术后第1天,体温波动在37.4~38.6℃,之后患儿体温及血常规检查正常,精神、饮食、睡眠好。伤后第9天、术后第7天,在全麻下行创面清创换药术,去除负压材料后见创面清洁、微湿,浅Ⅱ度和深Ⅱ度偏浅手术创面基本愈合,深Ⅱ度偏深削痂创面上皮化明显,右臀部削痂创面少许坏死组织、上皮化稍差(图1-1-16、图1-1-17),清创至创面微出血后外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rhGM-CSF)-银离子敷料,无菌敷料包扎。伤后第16天、清创换药术后第7天,全部创面愈合,愈合创面发红、较多皮屑(图1-1-18、图1-1-19),遂转为创面康复及瘢痕防治。

随访:2014年10月15日即创面愈合后2个半月随访,患儿浅Ⅱ度和深Ⅱ度偏浅愈合创面有色素沉着或脱失改变;深Ⅱ度偏深愈合创面稍红,但无明显瘢痕形成;右臀部临界Ⅲ度愈合创面约0.5%瘢痕形成,略高出皮面,外观红色,质地较软(图1-1-20)。

图1-1-17 伤后第9天、NPWT 7天后,右手及右臂创面

图1-1-18 伤后第16天、清创换药术后第7天,右上肢、右侧躯干、双臀及右下肢愈合创面

图1-1-19 伤后第16天、清创换药术后第7天,右手及右臂愈合创面

图1-1-20 创面愈合后2个半月,右上肢、右侧躯干、双臀及右下肢愈合创面

专家点评:

小儿烧伤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属高发人群,约占同期住院烧伤患者的1/3左右;②热液烫伤最多,且多为小面积浅度烫伤,其中最初接触热液或接触热液时间较长的部位又多为深度烫伤,这些散在的深度创面保守治疗愈合较慢、常遗留瘢痕增生;③常见多部位烫伤,患儿对换药治疗及疼痛恐惧、抗拒,加之活泼好动,导致换药时长、困难,包扎敷料容易脱落,给患儿及家长造成很大痛苦及精神压力;④频繁的换药刺激容易使患儿发生心理和情绪障碍,甚至造成长期心理阴影;⑤小儿皮肤再生修复能力强,但皮肤嫩薄、附件少,烫伤创面予及时、正确处理,修复愈合较快,若一旦感染则极易加深导致愈合迁延、瘢痕增生;⑥小儿体液主要是组织间液所占体重比例较高,烫伤后渗出严重,加之调节功能发育不全,既易造成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又使创面渗液积聚影响愈合。因此,如何改进创面处理方法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对小儿烧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例系婴儿,多部位深、浅Ⅱ度烫伤,深Ⅱ度创面散在且深、浅不一,总面积13%并发等渗性脱水,属中度烧伤,亦符合上述临床特点。临床上,对此类小儿烧伤早期是否削痂、植皮治疗存在困难选择。原因包括深Ⅱ度偏浅创面可自愈不留瘢痕、削痂深度难以把握、手术创伤、家长接受度、术后手术区与非手术区(浅Ⅱ度创面)换药时间差等,因此更多做法是先保守换药治疗,待较浅创面愈合,再残余创面扩创植皮。虽能使创面修复愈合,但存在换药频繁、创面可能加深、疗程较长、可能终需手术、患儿及家长痛苦、创面愈合质量欠佳等诸多缺点。本例患儿治疗特点包括:①首先通过纠正脱水、低蛋白、防治局部及全身感染使病情稳定。②对深Ⅱ度创面,仅刮或削除其表浅坏死组织,保留濒死状态的变性真皮,刮或削除深度以见到创面稀疏、缓慢出血点为标准,包括清创后浅Ⅱ度创面,全创面实施VSD。③2次在全麻状态下进行较为全面、彻底的外科清创,伤后第9天清创至创面微出血后外用rhGM-CSF。其结果是:①创面处理次数少,包括首次清创包扎在内仅3次,VSD期间患儿状态良好,减少了对患儿的刺激、减轻了治疗工作量。②全麻状态下在实施与更换VSD的同时,不但解除了患儿创面处理的痛苦,而且能够比较全面、彻底的清创,而良好的创基是创面修复愈合的基础。③创面愈合时间短、愈合质量高,深Ⅱ度面积/总面积达(7/13)%TBSA,而全部创面愈合时间仅16天,2个半月随访仅右臀部临界Ⅲ度创面有约0.5%TBSA瘢痕形成。治疗中的不足包括:①在患儿脱水状态初步纠正后,即应在继续液体疗法的同时行创面清创、去痂及VSD,可进一步减少创面处理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②对右臀部烫伤临界Ⅲ度、削痂较深创面,应移植刃厚自体皮,可有效减轻局部瘢痕形成。

笔者认为,本例患儿疗效良好,尤其是大部分深Ⅱ度创面无明显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VSD,亦包括全麻、表浅去痂、有效清创等配套技术的应用。炎性渗出液积聚、创面暴露脱水、组织细胞水肿等是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显示,VSD能够为创面营造一个有效封闭、渗出液实时引流、微湿微酸和一定压强的修复愈合环境,适度负压状态下具有显著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增加组织血流灌注、减少细菌含量、刺激细胞增殖等作用,从而加快创面愈合。烧伤后组织的淤滞损伤区似处于一种濒死状态,局部干燥或感染极易使其演变为凝固坏死组织使创面加深,本例患儿表浅去痂后保留濒死状态的变性真皮,负压状态下局部组织血流灌注的显著增加,可能使濒死状态的变性真皮获得复苏、存留皮肤附件的上皮再生,从而避免或减轻了瘢痕形成。

小儿烫伤后应用VSD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用VSD前,应在麻醉下清除全部异物、渗出物及坏死表皮,刮或削除创面浅层坏死真皮,清创前后均予充分消毒、冲洗,对较深创面宜移植自体皮。②小儿皮肤嫩薄,应贴附黏性薄膜以保护创周皮肤;为利引流通畅及上皮化生长,创面处贴附2层网状银离子敷料。③对手、足部创面,应用聚氨酯敷料分隔指(趾)间,然后敷料、薄膜包裹、密封整个手、足;为观察血运变化,应勿包裹指(趾)端。④对创面较大需要多块聚氨酯敷料覆盖者,需确保相互间密切桥接,以使负压均匀分布。⑤一般认为,采用前48小时连续、之后间歇(5分钟开/2分钟关)、-125mmHg负压模式疗效最佳,对年龄过小者应适当降低负压绝对值。考虑到小儿好动、创面跨度大,对本例患儿使用2个密封垫吸盘、设置-100mmHg压力值实施连续VSD。⑥连续监测,确保负压材料密封和有效负压引流,发现泄漏或堵塞及时处理。⑦VSD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创面失液量信息,对烫伤面积较大尤其是体液渗出期患儿,应观察记录引流量变化,以供补液治疗参考。

综上所述并结合笔者相关治疗经验,对中、小面积Ⅱ度烫伤尤其是多部位烫伤患儿,予初步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即应在全麻下行创面清创、表浅去痂、较深创面植皮术及VSD,持续VSD 7~9天,大部分创面可愈合或趋于愈合;之后仍在全麻下去除负压材料,有效清创后改为常规换药,约7天后可望全部创面愈合。具有创面处理次数少、患儿及家长痛苦小、创面愈合时间短、偏深创面愈合质量高等显著优点。

(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