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与休息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病室安静、整齐;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单间隔离;患儿宜卧床休息。
2.饮食 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应少食多餐,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对于无法进食者,遵医嘱鼻饲流质或补充静脉营养物质,保证营养供给。
3.发热的护理 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及时记录;体温超过38.5℃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药物降温;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鼓励患儿多饮水,以防虚脱。
4.皮肤的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给予温水擦浴,穿着柔软、清洁的纯棉内衣,保持床单平整、干洁、无渣屑;小婴儿要加强臀部护理,勤换尿布,预防臀红;及时为患儿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5.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生命体征,中枢系统感染的患儿还要观察囟门、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做好心理护理。
7.健康教育 为患儿及家长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合理安排患儿饮食和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
(张炎 张克玲)
二、败血症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年龄,有无皮肤或黏膜的破损,有无疖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有无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等。
2.评估患儿的临床表现 评估患儿的精神、意识、生命体征,有无发热或体温不升,有无呕吐、腹泻、皮疹、黄疸、关节肿痛、少尿或无尿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如血常规、血培养等。
4.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系统。
【护理措施】
1.遵循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 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3.发热的护理 当体温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以保暖措施;当体温过高时予以冷敷、温湿敷或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
4.皮肤的护理 勤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避免患儿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5.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生命体征。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发花、四肢凉、心率快、血压低,应警惕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6.用药的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注意用药的时间、方法和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抗生素大多有肾毒性,患儿少尿或无尿时慎用。
【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2.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和活动,增强体质。
(张炎 张克玲)
三、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年龄、疾病史,起病前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感染史,有无中耳炎、乳突炎、颅骨骨折;是否存在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等。
2.评估患儿的临床表现 评估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生命体征,有无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检查患儿的囟门大小、有无膨隆,有无脑膜刺激征。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如脑脊液、血常规等。
4.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系统。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较高,重视对患儿家长的评估,是否有焦虑、恐惧的心理。
【护理措施】
1.遵循一般护理常规。
2.室内光线柔和,限制陪伴与探视,减少外界刺激;患儿卧床休息。
3.饮食 根据患儿体重和营养状态,以及所需热量,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注意营养均衡,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对于频繁呕吐的患儿,应少食多餐,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对于无法进食者,遵医嘱鼻饲流食或补充静脉营养物质,保证营养供给。每日记录出入量、每周监测体重,以便评估患儿营养状况。
4.发热的护理 定时监测体温变化,观察降温效果;以降低脑耗氧量,防止发生惊厥。退热出汗时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燥;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以保证机体需要。
5.昏迷的护理 做好皮肤的护理,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定时翻身、按摩皮肤,防止压疮;为患儿拍背,促进排痰,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做好患儿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6.用药的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及镇静剂;如甘露醇需要在半小时内输注完毕,注意用药后患儿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地西泮能够抑制呼吸,给药后要监测患儿的呼吸变化。
7.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囟门、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1)如患儿惊厥发作,立即置压舌板或舌垫于患儿上下牙齿间,取侧卧位,适当给予约束,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应警惕是否存在脑水肿,遵医嘱立即给药。
(3)如患儿出现意识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循环和呼吸系统障碍、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警惕脑疝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8.心理护理 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护理,给予关心、爱护,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2.指导家长坚持对患儿进行智力训练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张炎 张克玲)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年龄、疾病史、接触史,发病前4~5天,有无全身不适、恶心、疲乏、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评估患儿的临床表现 患儿有无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咽痛“三联症”;有无肝脾肿大、黄疸、皮疹等表现。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如血常规、EBV抗体检测、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等。
4.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系统。
【护理措施】
1.遵循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与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病室温湿度适宜;实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的传播;急性期卧床休息2~3周,限制活动量,脾肿大的患儿要避免剧烈活动,护理操作、触诊动作要轻柔以免发生脾破裂。
3.饮食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咽部肿胀、疼痛不愿进食的患儿,给予患儿温凉易吞咽的流食,鼓励患儿少食多餐。
4.发热的护理 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及时记录;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以防虚脱。
5.皮肤的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予温水擦浴,穿着柔软、清洁的纯棉内衣,保持床单平整、干洁、无渣屑;小婴儿要加强臀部护理,勤换尿布,预防臀红;及时为患儿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6.用药的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注意用药的时间、方法和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静脉滴注更昔洛韦应注意有无皮疹、瘙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7.病情观察 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意识、面色、四肢末梢循环情况;重症患儿警惕神经系统疾病、心肌炎、心包炎的发生;咽部肿胀的患儿,应注意有无呼吸及吞咽困难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
【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2.合理安排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教育患儿及家长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因淋巴结消退比较慢,可达数月之久,应注意观察,如发现颈部淋巴结肿痛、体温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张炎 张克玲)
五、病毒性脑炎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年龄、疾病史,有无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的病史,有无病前或同时发生的腮腺炎、麻疹、水痘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无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等。
2.评估患儿的临床表现 患儿有无发热、恶心、呕吐,以及发热前数日或发病时有无皮疹;年长儿有无头疼、肌肉关节痛、精神萎靡;婴幼儿有无易激惹、不安、目光凝视等。
3.了解检查结果 如脑脊液检查、脑电图等。
4.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系统。病毒性脑炎起病急,病情变化较快,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大,患儿及家属可能存有一定的焦虑、恐惧的心理。
【护理措施】
1.遵循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与休息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病室安静,室内光线柔和,限制陪伴与探视,减少外界刺激;患儿卧床休息。
3.饮食 根据患儿体重及营养状态评估患儿所需热量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清淡。对于无法进食者,遵医嘱鼻饲流食或补充静脉营养物质,保证营养供给。每日记录出入量、每周监测体重,以便评估患儿营养状况。
4.发热的护理 定时监测体温变化,观察降温效果;退热出汗时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燥;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以保证机体需要。
5.昏迷的护理 做好皮肤护理,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定时翻身、按摩皮肤,防止压疮;为患儿拍背,促进排痰,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做好患儿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6.用药的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及镇静药;如甘露醇需要在半小时内输注完毕,注意用药后患儿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地西泮能够抑制呼吸,给药后要监测患儿的呼吸变化。
7.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囟门、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变化,早期预测病情变化。
(1)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囟门及瞳孔改变,频繁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说明有脑水肿,可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镇静剂,并拉好床挡,适当约束患儿。
(2)如患儿意识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循环和呼吸系统障碍、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应警惕脑疝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给氧装置、吸痰器、硬脑膜下穿刺包及侧脑室引流包、脱水剂如甘露醇、呼吸兴奋剂,随时根据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治疗和护理。
8.心理护理 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护理,给予关心、爱护,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2.指导家长坚持对患儿进行智力训练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张炎 张克玲)
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年龄、疾病史、接触史、起病原因;有无营养不良。
2.评估患儿的临床表现 有无发热、厌食、多汗、体重减轻、疲乏无力、慢性腹泻、口腔感染、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有无反复或持续的感染,有无呼吸困难、缺氧等肺部感染的表现。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如病毒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辅助检查如肺部X线。
4.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系统。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为慢性全身消耗性传染病,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患儿及家长易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护理措施】
1.遵循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与休息 患儿单间隔离,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病室安静、整齐,室内光线柔和;如果病情允许,患儿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如果病情重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应限制活动或卧床休息。
3.饮食 给予患儿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普通饮食,少量多餐;不能进食的患儿给予静脉补液及静脉营养。
4.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翻身、按摩,以防压疮发生;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使患儿口腔清洁舒适以增加食欲。
5.预防感染 对患儿采取保护性隔离,遵医嘱输注免疫球蛋白,以减少感染机会,有利于控制感染;腹泻患儿要认真观察肛周皮肤是否有破溃或发炎,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软布轻轻擦干后,局部涂凡士林,防止发生糜烂,同时遵医嘱应用止泻药物;卡氏肺囊虫病患儿,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深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协助患儿排痰。
6.用药的护理 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应用较多,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强,如骨髓抑制、头痛、恶心等,用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及能否耐受。
7.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疲乏、盗汗、消瘦;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周测量体重;观察患儿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注意痰液的性状;观察患儿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观察患儿皮肤、黏膜的病损情况,如口腔黏膜溃疡、白斑、皮肤斑丘疹、疱疹、瘀斑;了解患儿有无腹泻及排便的次数、量和性状。
8.心理护理 了解患儿的需要与困难,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鼓励患儿面对现实,树立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做好患儿家长的工作,指导家长要正确对待患儿,多给予关怀和温暖,多与其沟通,解决其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
1.开展宣传教育,普及AIDS的病因和感染途径的相关知识,采取正确的自我防护措施。
2.由于目前AIDS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预防和控制机会感染是减轻患儿痛苦、缓解病情、延长生命的重要措施;应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预防感染的措施、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张炎 张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