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章 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一、脑水肿
【定义和病因】
脑水肿(cerebral edema)是指脑细胞内或细胞外间隙液体过多,造成的局部脑组织、或全部脑组织的体积增大。根据其发生原因及病理特征,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细胞毒性水肿(cytotoxic edema)、血管源性水肿(vasogenic edema)、间质性水肿(interstitial edema)和渗透压性水肿(osmotic edema),各类型的定义和特点见表1-7-1。
【诊断】
脑水肿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因学分析及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1.临床表现
脑水肿并无特定的临床表现。由于脑水肿造成的细胞水肿、肿胀,会造成颅内压增高以及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即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其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和受累脑组织功能分区相关,可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
2.病因学分析
明确病因,如脑挫裂伤、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有助于判断脑水肿的存在和分型。
3.影像学检查
表1-7-1 不同类型脑水肿的病因和特点
是确定脑水肿的重要检查手段,最常用的是脑CT扫描和MRI检查。MRI检查对脑水肿非常敏感,诊断率高,理论上MRI可以鉴别四种类型的脑水肿。但针对某一特定患者,脑水肿在发生早期,可能是由某一类型的脑水肿引起,而在脑水肿或脑原发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最终会导致神经细胞代谢障碍,此时脑水肿则并非是“单纯”的某一类型,大多数是混合型的,或者是某一类型的脑水肿为主导。对于NICU患者,频繁进行MRI扫描难以实现,所以NICU中诊断和评估脑水肿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是CT平扫。CT扫描速度快,对NICU中需要呼吸机支持等危重症患者尤为方便;但CT扫描是以密度分辨为基础,可以判断水肿的大小而无法区别脑水肿的类型,对脑干病变或水肿的诊断价值较低,这是其缺点。脑水肿的影像学特点见表1-7-2。
表1-7-2 脑水肿的影像学特点
【治疗】
脑水肿的治疗策略包括病因治疗和症状治疗两个部分。
针对脑水肿病因的“直接治疗”,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症状治疗是以减轻水肿所造成影响为目标(如颅内压增高)的“间接治疗”。由于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特点以及脑水肿造成的严重后果,对脑水肿的治疗干预,病因治疗与症状治疗是同步的。由脑积水引起的间质性脑水肿,在使用脱水药物减轻颅内高压症状后,就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暂时性或永久性的CSF分流;另外三种类型的脑水肿均可应用高渗透性脱水药物进行治疗,以暂时缓解颅内高压症状,为针对脑水肿的病因治疗争取时间。治疗脑水肿常用药物的药理机制和适应证见表1-7-3。
表1-7-3 暂时性缓解脑水肿常用的药物
注:+++:显著有效;++:中等有效;+:轻度有效或一过性有效
二、颅内压增高
【定义和病因】
颅内容物对刚性颅腔壁产生的压力,称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正常成人颅腔容积约为1400~1500ml,其内容物为脑组织、血液和脑脊液,其中脑组织体积占75%~95%,几乎不可被压缩;血液容量占2%~11%,其体积变动较大;脑脊液总量约150ml占10%左右,45%在颅腔内,55%在脊髓蛛网膜下腔中。
1.ICP的调节
ICP在生理状态下,通过自动调节机制,保持在一个恒定范围内,以保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及发挥功能。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受神经、体液、血流等因素影响,并且互相作用,其对ICP的影响见表1-7-4。在病理情况下,当脑水肿、脑组织体积增大,或有外来占位病变时,假定人体的血压不变,ICP的增高,必然导致进入颅内血液的减少,CSF的分泌减少,排出增加,通过血液、CSF体积减少来代偿增加的体积,以维持ICP的相对恒定。如果病变继续进展,超过血液及CSF的代偿容积(8%~10%,颅腔容积为1500ml时相当于120~150ml),压力则会向正常脑组织传导,进而压迫正常脑组织,就会导致ICP增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
表1-7-4 影响ICP的生理因素
2.ICP的正常值
正常成人ICP一般为5~10mmHg(儿童为4~8mmHg),正常上限被认为是15mmHg(200mmH 2O),超过这个上限时,称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由于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根据患者的病变性质、进展速度、症状严重程度和耐受性,确定是否对ICP增高进行干预。一般认为,进行干预的临界值是20mmHg。
3.ICP增高的危害
脑组织水肿区域本身,会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造成意识障碍甚至死亡;另一个危害则是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脑水肿区或占位病变的高压,向正常脑组织的低压区传导,使脑组织移位并嵌顿于颅内的硬膜、颅骨等形成的孔隙,形成脑疝;ICP增高,导致颅内血液灌注压力下降,造成受损脑组织及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
4.脑灌注压(cerebra.perfusio.pressure,CPP)与ICP的关系
CPP是维持脑组织正常生理代谢、完成功能的基础,CPP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成正比,与ICP和脑血管阻力成反比,由于在临床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无法准确计算脑血管阻力。因此,CPP可以简单地表达为:CPP = MAP - ICP,这一表达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CP控制的目的,不仅是减少压力过高导致的局部损害以及脑疝,同时还要防止CPP过低(<70mmHg)造成的全脑缺血缺氧性损害。
5.NCCU中ICP增高的常见病因
见表1-7-5。
表1-7-5 ICP增高的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
不同程度的ICP增高会有不同表现,见表1-7-6。
表1-7-6 ICP增高的临床表现
注:上述MAP仅作为ICP升高程度的参照,ICP高低和临床表现的关系并不绝对与上文所述匹配
【诊断和监测】
1.诊断性ICP测定
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际情况进行腰椎穿刺测压,但对ICP明显增高,神经内外科危重症,需要持续进行ICP测量的患者,不适宜进行腰椎穿刺测压。特别是对临床症状或影像学检查已经表现显著的ICP增高征象,腰椎穿刺有促成脑疝的风险,应尽量避免。
2.ICP的监测
NICU中最常用的是有创ICP动态持续监测。
(1)有创ICP监测的部位:脑室内、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硬膜下和硬膜外几个部位。侧脑室内室间孔部置管测压,是有创ICP监测的金标准。
(2)有创ICP监测的方法:脑室内导管法,脑组织内电子传感器法。
1)脑室内导管法:是CSF压力通过脑室导管传导,经过换能器转变为数字信号,显示ICP的压力数值以及波形,是最常用的ICP监测方法。①优点:在监测ICP的同时可通过释放脑脊液来降低ICP;进行CSF生化和常规化验检查;可以反复校准使ICP数值更准确。②缺点:创伤较脑组织内监测法大;技术操作相对复杂;导管相关性颅内感染风险高。
2)脑组织内电子传感器法:是目前常用的ICP监测方法。通过向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硬膜下或者硬膜外置入压力探头,应用光纤或电子导线,监测ICP。①优点:探头及导线纤细,创伤小、操作简单;适合于无法进行脑室导管置入的患者;可同时测量脑组织温度。②缺点:置入探头前一次性校准,无法反复校准ICP值;持续监测时间较长,压力值会有一定的飘移。③脑组织内ICP监测,其微小探头置入部位,一般选择额叶脑组织,或外科手术部位,深度在脑皮质下或者骨板下至少2cm。监测的时程一般不超过14天。
(3)ICP监测的适应证
1)颅脑损伤:①GCS评分3~8分且头颅CT扫描异常(有血肿、挫裂伤、脑肿胀、脑疝或基底池受压);②GCS评分3~8分但CT无明显异常者,如果患者年龄>40岁,收缩压<90mmHg且高度怀疑有颅内病情进展性变化时,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考虑进行ICP监测;③GCS评分9~12分,应根据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是否需要镇静以及合并伤情况综合评估,如患者有ICP增高之可能,必要时也可行ICP监测。
2)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4级)、自发性脑出血体积≥50ml以及出血破入脑室系统需要脑室外引流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实施ICP监测。
3)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可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病情需要及监测需要进行ICP监测。
4)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如合并顽固高颅压者,可以进行ICP监测并脑室外引流辅助控制ICP。
【治疗】
1.NICU中由于患者处于病情危重症状态,影响ICP的因素众多,故应采取综合方法控制ICP,这些措施包括:
(1)纠正低血压和低有效循环血容量状态:通过CVP或Picco等监测血流动力学,避免脑低灌注引起的脑缺血以及后续ICP增高。
(2)控制高血压:一般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之间是合理的。对于原发高血压的患者,在保证脑灌注压的情况下,合理的控制血压于较低的水平,避免因过度脑血流灌注而增高ICP和出血/再出血风险,但对极端高颅压,则可以适当提高收缩压的维持水平。
(3)气道和通气:严密监测血气分析,避免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血气的要求是:PO 2>80mmHg,SaO 2>95%,PCO 2 30~35mmHg。避免过度通气后的脑血管收缩,或通气不足二氧化碳蓄积后的脑血管过度扩张。
(4)镇静镇痛:疼痛与躁动可导致患者处于全身肌肉紧张、血压增高、屏气状态,使ICP增高。保持患者处于Ramsay镇静评分处于3~4分或Riker躁动镇静评分3~4分,有利于ICP控制。镇静镇痛也应适时中断,以动态评估神经系统功能。
2.ICP的控制目标为ICP 5~20mmHg,CPP 50~70mmHg。ICP的监测日趋常用。目前在我国销售的ICP监测仪有强生Codman和Integra的Camino两款产品。其中,二者主要区别为前者为金属丝传导,后者为光纤传导。后者还可以自动储存患者ICP数据,同时可监测脑氧与脑温。采取“渐进分级”的方法,即根据ICP增高的程度和ICP监测目标,首先采取一级方法将ICP/CPP控制在理想水平,在一级方法无效后,渐进采用二、三级方法。
(1)一级方法
1)体位:头位抬高30℃,保持颈部和躯干轴线,通过增加静脉回流来降低ICP;检查是否有气道梗阻、尿潴留、便秘、腹内压增加。
2)引流脑脊液:行脑室型ICP探头监测者,可以根据ICP水平适当通过脑室外引流来辅助控制ICP,需注意脑脊液引流量和速度的合理控制。
(2)二级控制方法:包括短时程过度换气,渗透性药物等治疗。
1)适当应用轻度过度换气:PaCO 2的控制目标为30~35mmHg。
2)渗透性治疗:目标渗透压值为300~320mOsm/L;老年及肾功能容易伤害的患者,目标可为290~300mOsm/L。渗透性治疗可依次选用甘露醇、高渗盐水、利尿剂、白蛋白。对特定的某一患者,渗透性药物对ICP的反应性可能不同,可根据ICP监测,选择降颅压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3)三级治疗措施:包括低温治疗,巴比妥昏迷,外科开颅减压术。
1)体温管理:体温保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脑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当因脑出血、颅脑损伤、自发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弥漫性病变,轻、中度低温治疗(核心温度32~35℃)有助于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轻炎性反应和脑水肿,提高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损伤的耐受性,从而起到神经保护和降低ICP的作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作用已经取得临床共识,但在目标温度控制、低温时程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仍然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2)巴比妥昏迷疗法:通过严密的脑电监测,可使用巴比妥深度镇静,减少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率,降低过高的颅内压。
3)颅骨去骨瓣减压术:采取上述措施后,如ICP持续增高,应及时复查头颅CT扫描,如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或者占位性病变,可采取手术血肿清除,根据术中情况,应用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
(王 宁 陆 夏)
参考文献
1.Winn HR,Youmans JR. 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 6th ed.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Health Science Div,2011.
2.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765-1779.
3.陈孝平主编.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Stefan Schwab,Peter Schellinger,Christian Werner,等.雷霆,主译.神经重症医学.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王辰,席修明.危重症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杨树源,张建宁.神经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