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疼痛科的建立与发展
(一)世界疼痛医学的发展史
现代疼痛治疗起源于美国。1961年由美国疼痛治疗的先驱者、著名麻醉科学教授Bonica于华盛顿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床疼痛中心”。随后1962年日本东京大学麻醉科山村秀夫教授,在东京大学创办了日本第一个“疼痛门诊”。由此拉开了现代疼痛治疗的序幕。1973年5月,华盛顿大学麻醉学教授Bonica召开一个由多个学科的疼痛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生参加的会议,讨论成立一个致力于疼痛的研究和管理的专业组织。Bonica的愿景是提供一个平等的、跨学科的国际论坛,普及疼痛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科教育,提升患者的护理水平。国际疼痛学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Pain IASP)成立于1974年5月9日。1975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疼痛学会,以后每3年举行一次会议。1975年出版了PAIN杂志,1984年在荷兰鹿特丹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疼痛治疗会议,出版了 PAIN CLINIC杂志,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议,在此期间还召开过国际癌症疼痛治疗会议。2002年8月,在国际疼痛学会 (IASP)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了基本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目前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日本,疼痛诊疗被规定为医院的一项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疼痛诊疗中心和疼痛科遍及各级医院,形成网络,有疼痛诊疗医生考试和管理制度,负责疼痛医生的注册、年检、考试和监督。IASP出版了《疼痛诊疗中的必备条件》,并不断更新。
为唤起全球人类对疼痛的关注,造福千千万万疼痛患者,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 (IASP)确定每年十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世界疼痛日 (Global Day Against Pain)”,并冠以一个主题,成为一个年度即“世界疼痛年 (Global Year Against Pain)”关注的焦点。举办疼痛日活动就是要传递必要的信息。自提出“世界疼痛年”的概念以来,先后确定了如下主题:缓解疼痛是一种权利 (2004~2005);儿童疼痛 (2005~2006);老年人疼痛 (2006~2007);女性疼痛 (2007~2008);癌痛 (2008~2009);肌肉与骨骼相关疼痛 (2009~2010);急性疼痛 (2010~2011);头痛 (2011~2012);盆腔痛 (2012~2013);头面痛 (2013~2014);神经病理性疼痛 (2014~2015);关节痛 (2015~2016)等诸多主题。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医务人员不能想当然地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的疼痛强度做出武断论断。对患者而言,疼痛一方面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的信号,另一方面又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医师而言,疼痛既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机制,也是疾病的症状。急性疼痛常伴有代谢、内分泌甚至免疫改变,而慢性疼痛则常伴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需要及早给予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不仅仅在于疼痛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慢性疼痛中,长期的疼痛刺激可以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使疼痛疾病的进展愈加难以控制。而及早控制疼痛,至少可以延缓这一过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患者而言,慢性疼痛也不仅仅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体验。调查研究显示,慢性疼痛可以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使患者无法参与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随着社会对疼痛的愈加重视,2000年,美国第106次国会把2000-2010年定为“疼痛控制与研究的十年”;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2002年第10届IASP大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医学界当前普遍认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疼痛的终点站是大脑,大脑功能不能维持的时候,疼痛就会减低甚至消失,比如昏迷和麻醉状态下就感觉不到疼痛。同时也为了唤起广大医务人员对患者疼痛治疗的重视,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在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将疼痛作为第5生命体征,进行正确评价。1.在实施疼痛干预措施的一定时间内,以评价疼痛的变化和镇痛措施的效果。2.任何预期可能引起痛苦的措施、行为之后,以评价疼痛的程度。3.慢性疼痛的持续过程中。4.每一次新的疼痛出现时,以正确认识和评价疼痛。这一概念经国内十余年不懈推广,目前已被大多数与慢性疼痛存在较多交集的科室,如疼痛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骨科所接受,在体温单中加注了疼痛的评估栏,记录患者疼痛强度。
(二)中国疼痛科的建立与发展
IASP的成立大大促进了各国疼痛的研究和临床的交流,各发达国家均成立了相应的机构。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疼痛医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倡导下,成立了中华疼痛研究会,并于 1992年成立了IASP中国分会 (CASP)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韩济生院士担任主席,由此开创了国内疼痛医学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麻醉科医师专门投身于疼痛诊疗事业,成为开创我国临床疼痛医学的先锋,较为普遍地开展了疼痛治疗工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外疼痛学术会议的召开及疼痛学专著、专业杂志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疼痛医学已取得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引入大量的国际先进疼痛介入治疗技术,使临床疼痛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韩济生院士长期从事刺激镇痛原理研究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为中国疼痛学科摇旗呐喊,长期坚持,开创了我国疼痛学科新纪元,使得我国在世界疼痛医学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二十年来,在韩济生院士的带领下,CASP团结了基础与临床人才,在规范诊疗技术、培养专门人才及引领学科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2007年7月16日,在我国疼痛医学发展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原卫生部经过长期调研,签发了关于《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项目的通知文件,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27”。据此,将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开展“疼痛科”诊疗服务。这一决策,不仅对我国广大慢性疼痛患者是极大的福音,对世界疼痛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无论如何,从关心广大疼痛患者的人权上来说,中国已经明显走在世界前列。
疼痛科的建制这一创举带来的只有赢家,没有输家。最大的赢家是广大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科的建立丝毫不影响患者就医的格局,原来到各科就诊的患者一切如常。差别在于:以往久治不愈、投医无门的疼痛患者,现在有了一条新路;各科医师遇到顽痛难治的患者,现在可以介绍到疼痛科就诊。当然,疼痛科医师并非百病皆治。疼痛医师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慢性疼痛患者。
疼痛科学的内涵是运用临床、影像、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化学等方法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科室。其中微创介入是疼痛学科的核心技术,在疼痛诊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以药物、物理因子等为主的疼痛科综合治疗,则是疼痛学科的基本诊疗平台。疼痛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一个由多学科医师组成的疼痛科,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哈佛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是,这位领导的原有专业并不重要,可以是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医师,重要的是能把各方力量团结成一个战斗集体,共同为顽固难治的疼痛患者解决问题。医学院校逐渐开设疼痛学课程;各地关于疼痛医师专科化培训的要求提上议事日程;建立一个良好的疼痛医学继续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在疼痛科建制和疼痛医师大量涌现的基础上,创建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水到渠成了。
自从原卫生部227号文件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九年,疼痛科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二级以上的医院纷纷建立起疼痛科,以北京为例,从原先不到10家发展到62家 (截止到2015年末),普遍购置了射频机,臭氧机等专科医疗设备,常规开展神经阻滞、关节穿刺、神经射频等治疗手段。但我们也要看到问题所在,表现在:①疼痛学科的社会认知度尚不够,不只是患者,甚至部分医务工作者也不清楚疼痛科的诊疗范围;②疼痛学科从业人员来源广泛,缺少专科培训,很多从业者缺少基本阅片能力、临床诊疗思维,将慢性疼痛诊疗理解为单纯镇痛;或者将疼痛诊疗当成副业,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慢性疼痛诊疗,要知道,疼痛科发展了数十年,其专科性已经非常强,不投入全部热情和精力难以专业化;③一部分疼痛治疗技术缺少严格的对照研究结果,经不起循证医学的检验。这里,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在发展中进步与完善。一方面要看到疼痛科成立后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订立行业规范与指南,加强专科人才培训,做好监管及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