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药物治疗指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药理作用特点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一)药理作用机制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first-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 2类受体(D 2、D 3和D 4)、毒蕈碱样M受体、α肾上腺素受体(α 1和α 2)和组胺受体(H 1)。对D 2受体的阻断被认为是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机制。以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可以产生明显的神经阻滞效应,表现出抗幻觉、妄想,抑制条件性回避行为以及镇静、降压、镇吐、降低体温等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抗精神病药对患者的行为表现、情感反应以及认知活动存在明显的药理作用。既能控制协调性或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又能对退缩、淡漠、自闭的患者产生激活、振奋作用,消除幻觉、妄想、联想障碍等精神病性症状。在治疗剂量下,对智能无损害,共济失调或构音障碍少见。
中脑脚间核周围的A10神经元发出DA能纤维投射至伏隔核、嗅结节、杏仁核等边缘区域结构,形成中脑边缘通路。将DA微量定位注入嗅结节、伏隔核,可使大鼠活动增加,电刺激边缘区域结构可产生幻觉和思维障碍,并能被抗精神病药所拮抗。中脑A9和A10神经元的DA纤维投射至颞叶和前额叶皮质构成中脑皮质通路,长期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该脑区的DA更新率增高不产生耐受性,而典型抗精神病药抗幻觉妄想的作用亦无耐受性,提示与药物的抗精神病药作用有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边缘区域结构长期的病理生理观察证实,前额叶及颞叶和其他边缘系统的损害与精神症状有关。因此,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可能是介导药物抗精神病药作用的解剖部位。
(二)与受体相关的安全性评估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4个主要多巴胺能通路为:中脑皮质(mesocortical)通路、中脑边缘(mesolimbic,A10区)通路、下丘脑漏斗结节(tuberoinfundibular,A12区)通路和黑质-纹状体(nigro-striatal,A8和A9区)通路。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对中脑-大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通路的D 2受体阻断效应。但对这些通路的过度拮抗会对认知和行为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在大鼠实验模型中表现出对环境的淡漠、行为抑制和情感性反应的明显减弱,并且抑制其对环境的逃避和其他习得性行为。对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来说也表现出可卡因滥用倾向,可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的迟钝或减退,即药源性认知缺陷综合征(neuroleptics-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 syndrome),此症状很难和精神分裂症疾病本身的原发性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相鉴别。
对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D 2受体的高水平阻断(超过80%)时,经投射至基底节后,可引起运动障碍和锥体外系反应,包括静坐不能、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不能。高水平的D 2阻断还可以引起急性肌张力异常、紧张症、僵硬、蜡样屈曲等。
对下丘脑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能系统的明显阻断后,催乳素的释放增加,高水平的催乳素,加上卵泡刺激素和黄体激素的降低常常导致女性月经紊乱(闭经)、男子乳腺发育、泌乳、骨密度降低、性欲受损和男性勃起不能等。
其他的一些受体拮抗作用表现为:拮抗胆碱M受体表现为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窦性心动过速、QRS延长、谵妄、认知损伤、开放性青光眼和嗜睡;拮抗α 1肾上腺素受体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Q-Tc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眩晕和镇静;抗α 2肾上腺素受体可引起鼻黏膜充血和男性射精抑制;拮抗组胺H 1受体可导致过度镇静、嗜睡和体重增加。抗精神病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对神经认知的损害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损害较为明显,阻滞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传递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不良影响。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和合并使用对抗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对记忆、学习和其他认知功能都会有不良作用。主要表现为过度镇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受损和谵妄。在治疗的早期因阻断组胺及胆碱受体出现过度镇静和迟缓之后会逐渐耐受。抗胆碱能作用是药物引起谵妄的主要原因,由于谵妄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高于20%),在老年人群,对抗胆碱能作用敏感,在用药时应当十分小心。
2.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s)是由于抗精神病药过度拮抗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的D 2受体而引起。当多巴胺D 2受体的阻断或药物对D 2受体的占有超过78%~80%时,EPSs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高效价药物如氟哌啶醇等药物易发生EPSs。患者对急性锥体外系反应易产生耐受性,抗胆碱能药可阻断基底节中抗精神病药所致的DA更新率增高,从而改善急性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症状,对边缘系统没有此作用。
(1)药源性类帕金森症(drug-induced parkinsonism):
往往发生在用药早期,发生率约为15%,以女性和超过40岁的中、老年患者多见,老年患者可因淡漠、抑郁或痴呆而误诊。主要临床表现为动作缓慢或者运动不能、静止性震颤及肌张力增高。开始常表现为运动过缓,体征以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多见,严重者有协调运动能力的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脸、粗大震颤、流涎和皮脂溢出。
(2)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
一般发生于治疗的早期,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和儿童比女性更常见。特别是带有氟基的经典抗精神病药(丁酰苯类、哌啶类、哌嗪类药物)较易引起肌张力增高。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双眼上翻、斜颈、吐舌、面肌痉挛、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常见的有动眼危象、颈-面综合征等。常误诊为破伤风、癫痫、癔症等,如曾有近期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病史者常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3)静坐不能(akathisia):
发生率可达20%~40%,多发生于开始用药的第2~3周,以中年女性为多,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或静卧、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走,可伴有不自主运动、自伤或攻击行为。易被误诊为精神病性激越或精神病症状加剧,而增加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导致上述症状进一步恶化。静坐不能是直接导致患者服药的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并且增加患者自杀发生的风险。
(4)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
一般在服药3个月后才可能发生,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40岁以上人群明显增多。TD作为神经系统最难解决的问题,常为不可逆转的症状,其年发生率估计在非老年人群为5%,老年人群达30%,长期大剂量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引起持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其临床特征为不自主的和有节律的刻板运动,睡眠时常消失,情绪激动时则加重,严重程度不定。最早的症状常是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即“口-舌-颊”三联症,重者可致构音不清、影响进食;也可表现为肢体的不自主摇摆、舞蹈指划样动作、手足徐动或四肢和躯干的扭转等。此外,抗胆碱能药物常用于减轻EPSs,同时却引起许多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口干、便秘、谵妄和记忆障碍,甚至加重TD。
(5)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
恶性综合征的发生率仅为0.5%~1.5%,是一种少见的而又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锥体外系综合征,肌张力高,自主神经调节异常,体温过高,意识改变,并可能伴随有肌肉溶解症和肾衰竭。最常见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氯丙嗪和氟奋乃静等药物治疗时,但氯氮平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也可导致恶性综合征的发生。目前认为恶性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为:药物剂量加得过快、用量过高、非口服途径用药、患者存在脱水、营养不足、合并躯体疾病以及气候炎热等。实验室检查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明显升高,这不是确诊的必要条件,但CK的变化与症状的严重性一致,故可作为临床疗效的动态观察指标。其处理原则为:应首先停用抗精神病药,同时给予积极的支持性治疗,使用肌肉松弛剂丹曲林和中枢多巴胺激动效应的溴隐亭来缓解肌强直和高热等症状。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治疗初期以直立性低血压较常见,一般发生于用药后第一周内,与药物阻断了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而躯体尚未建立有效的代偿机制有关。另外主要是造成心律不齐,以吩噻嗪类药物为最明显,而氟哌啶醇在这方面的影响较少。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可造成窦性心动过速。
低效价吩噻嗪类药物对心脏具有直接负性肌力作用(negative inotropic action)和奎尼丁样抗心律失常作用,所导致心电图的改变,包括Q-T间期和P-R间期延长、T波变平、ST段下降,硫利达嗪导致的心电图改变较为常见,包括Q-T和T波改变。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少见,一经发现,宜停药并作对症处理。高效价抗精神病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少。
4.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因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阻断了多巴胺中脑-结节漏斗通路的D 2受体,抗精神病药的DA拮抗作用,解除了下丘脑DA神经递质对催乳素释放的抑制作用,使动物和人的催乳素分泌增加。由于腺垂体在血脑屏障的外面,故低剂量抗精神病药就可引起催乳素分泌增加。例如,小剂量的舒必利就可以使血浆催乳素水平升高,但其水溶性高,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较大剂量才能发挥抗精神病药的药理活性。
此外,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可导致女性患者乳溢和闭经及性欲减退,男性患者出现乳房增大和泌乳,并抑制睾酮生成。由于抗精神病药导致的催乳素分泌增多的效应很少产生耐受性,但停药后血浆催乳素的水平很快就恢复正常。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能导致血浆高催乳素症,能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
大多数抗精神病药,尤其是低效价高剂量的药物可引起体重和食欲增加,氯丙嗪可以降低前期糖尿病(pre-diabetic)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及葡萄糖的耐受性。
5.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既有外周抗胆碱能作用,又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因此,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较为复杂,而抗组胺(H 1受体)和抗5-羟色胺(5-HT 2)作用更增加了复杂性。抗精神病药的抗胆碱M受体作用包括对心脏、眼、胃肠、汗腺、唾液腺等副交感拮抗作用。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瞳孔散大,视物模糊,抑制胃液分泌及胃肠蠕动,可产生便秘,可引起平滑肌肌张力降低,长期过量服药时易发生麻痹性肠梗阻,降低汗液和唾液的分泌,患者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尤其并发前列腺炎的患者,可出现急性尿潴留。硫利达嗪的抗M作用最强,常可抑制射精,对勃起无影响,故男性患者用药常受到限制。一般认为,抗精神病效价越低抗胆碱作用越强,否则相反,如氯氮平和硫利达嗪M拮抗作用最强,高效价低剂量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利培酮等M拮抗作用最小。详见表2-1。
表2-1 抗精神病药和其他药抗胆碱(M)作用强度的比较
注:EC 50为受体竞争结合试验半数有效抑制浓度。M受体拮抗剂为 3H-QNB(quinuclinidyl benzilate)。EC 50越小,其亲合力越高,抗M作用越强
由于氯丙嗪的α肾上腺素能阻断作用,常使患者的瞳孔缩小,而其他吩噻嗪类则引起瞳孔散大。氯丙嗪抗α作用与直立性低血压有关。高效价的吩噻嗪的哌嗪亚类、氟哌啶醇和利培酮很少有抗肾上腺素能作用。低效价高剂量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镇静、食欲亢进、体重增加,以及低血压可能与它们的抗组胺(H 1)作用有关。吗茚酮抗组胺作用弱,一般不引起食欲亢进和体重增加。
6.药源性抑郁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也常导致药源性抑郁的发生,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和兴趣,悲观,但临床评价时较为困难,因为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可出现抑郁、焦虑等临床表现。充分评估后,可适当地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治疗,避免自杀等问题的发生。
7.造血系统影响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造血系统的不良作用较少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0.1%~0.7%,属于免疫有关的变态反应,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所致的比率最高。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多数预后良好,严重而处理不当者可能造成死亡。
8.皮肤症状
以过敏症状多见,大多发生于治疗的第1~4周内,一般表现为红色丘疹,一般在暴露部位出现如手与面等,可扩及躯干,呈对称性分布,严重者可发生疱疹,剥脱性皮炎和皮肤糜烂等,应及时发现,及时停药。
另外,氯丙嗪等吩噻嗪类药物可导致患者对光过度敏感,在角膜、晶状体和皮肤上形成紫灰色素沉着,多发生于热带生活的人群和女性中。
9.肝脏损害
氯丙嗪等所致的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生率为0.1%左右,临床上应与传染性肝炎相鉴别,停药1~2周后可恢复,而无黄疸性肝炎较之更为常见,多为一过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往往无明显症状,多能自行恢复,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可给予保肝治疗。
10.对癫痫阈值的影响
许多抗精神病药均能降低癫痫阈值,某些低效价吩噻嗪类药物尤其是氯丙嗪能降低癫痫阈值而诱发癫痫发作或增加癫痫发作的程度,而高效价的哌嗪亚类和硫杂蒽类(如氟奋乃静、硫噻吨、氟哌啶醇和氟奋乃静)致癫痫作用较弱,用于治疗伴有癫痫的精神病患者时可能相对较为安全,丁酰苯类致癫痫作用不一致,难以预测,吗茚酮致癫痫作用最小。氯氮平致癫痫作用明显,且存在量效关系。一般来讲,癫痫发作与患者癫痫病史或癫痫素质有关,因此,未治疗的癫痫患者或酒精、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药物撤药的患者,应该慎用氯氮平、低效价吩噻嗪类以及硫杂蒽类等抗精神病药,癫痫患者需用抗精神病药时,应该注意药物的选择,剂量中等,并合用抗惊厥药。
11.其他经典抗精神病药
使用至今,尽管在妊娠妇女中还未发现明确的致畸胎作用,但应慎重。
(三)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以使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血药浓度增加、诱发癫痫、加剧抗胆碱能副反应;可以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下降;可以减弱胍乙啶等抗高血压药的降压作用,增加β受体阻断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的血药浓度,增强其降压作用;可以加强其他中枢抑制剂如酒精以及利尿剂的中枢抑制作用。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一)药理作用机制
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较其更明显地影响边缘系统和额叶皮质区神经化学活动,而对纹状体影响甚弱,其在临床作用方面表现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症状,而EPSs显著减少。同时其药理学特点存在显著的多样性或异质性,如奥氮平、喹硫平在化学结构上与氯氮平较为相似,而利培酮和齐拉西酮的化学结构与氯氮平截然不同,但却具备“非典型性(atypicality)”的关键特点,高5-HT 2A拮抗成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特征。
尽管在各种临床研究中有关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获得改善和疗效提高的程度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别,但目前认为阳性症状的改善方面至少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当。有关精神分裂症早期病程的研究发现,约70%患者在阳性症状发作前即已发生或存在阴性症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原发性阴性症状是否有效一直存在争议。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突出的阴性症状是否具有肯定的疗效仍不能确定。此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认知损害的疗效也尚未确定,目前的研究也显示,由于在统计学意义上非常有限且缺乏认知研究的标准常规,不同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认知的不同类型改善可表现出显著差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抗抑郁作用可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发生,改善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研究证实,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对抑郁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这种抗抑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对D 2受体都有阻断作用,在治疗有效剂量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对脑内D 2受体阻断率可达70%,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对脑内的D 2受体阻断率仅为45%。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大都不同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5-HT 2A/D 2受体阻断的高比率特性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重要特征,除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外,都仅对多巴胺D 2受体产生较弱的亲和力,并且与5-HT 1A,2A,2C,3,6,7、NE α1,α2受体产生较强的亲和力,部分还具有调节谷氨酸受体的作用。但氨磺必利的发现,说明5-HT 2A和D 2联合拮抗并非阴性症状缓解或低EPSs易患性的唯一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热点研究逐渐转移至多巴胺系统与其他重要神经递质系统的相互作用方面,目前存在假说有多巴胺-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及多巴胺-谷氨酸-5-羟色胺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多受体靶点的协调作用,目前存在几个假说概括如下:
1.5-羟色胺2A受体与多巴胺D 2受体高阻滞比假说
研究证实,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增加大脑前额叶皮质DA的释放,对边缘系统伏隔核没有作用,这与5-HT 2A/D 2受体阻断的高比率有关,5-HT系统和DA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调节作用,DA是5-HT 2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可直接激活5-HT 1A、5-HT 2C和5-HT 3受体,DA神经元表达上有5-HT 2A受体,5-HT和DA系统在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因此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明显地改善阴性症状及很少出现EPS的症状。根据这种5-HT 2A/D 2受体联合阻滞理论,成功地获得了利培酮及舍吲哚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现有的多数药物都具有5-HT 2A/D 2受体高阻滞的特点,这类药物的主要有三环类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和链类齐拉西酮、哌罗匹隆、利培酮、阿立哌唑,其中多数链类药物具有5-HT 1A受体激动作用。利培酮对5-HT 2A受体和D 2受体的亲和力都比氯氮平强,对NE α1,α2受体和对组胺H 1受体有较低的亲和力,在较低剂量即可改善阳性及阴性症状,在高剂量时可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对于更年期女性,其催乳素水平升高的水平甚至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有研究认为阿立哌唑的药理作用与内源性DA功能水平有关,当治疗中脑边缘系统的DA神经元功能亢进引起的阳性症状时,它可以减弱DA功能,治疗中脑皮质系统的DA神经元功能低下引起的阴性及认知症状时,它可以增强DA功能。
2.多巴胺D 2和D 3受体拮抗假说
D 3受体是一种DA神经末梢的突触前受体,散在分布于伏隔核,其作用为调节DA的合成和释放,故在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和药物成瘾的疾病发病过程中都有D 3受体的参与。目前认为D 3受体拮抗作用能促进前额叶皮质释放乙酰胆碱,有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临床上证实对D 2和D 3受体有拮抗作用的氨磺必利、瑞莫必利和舒必利等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一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D 3受体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氨磺必利是选择性边缘系统D 2和D 3受体有拮抗剂,对D 1、D 4和D 5受体亚型及非DA受体无亲和力。低剂量时阻断突触前D 2和D 3自身受体为主,通过消除突触前抑制而使突触间隙的DA量增加从而缓解阴性症状。高剂量时主要阻断突触后受体,使DA结合位点减少治疗阳性症状。故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各个阶段都有效,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和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
3.多巴胺D 1受体激动-D 2受体拮抗双重作用与病因假说
脑内DA功能不平衡的病因假说指出,患者阳性症状的靶区在皮质下的结构即伏隔核和中脑腹侧被盖区。这些区域的D 2受体功能亢进导致精神病性阳性症状的出现,故凡是具有D 2受体拮抗作用的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而患者的阴性症状是由大脑前额叶皮质的D 1受体功能低所致,D 1受体激动剂能改善学习记忆障碍,而D 1受体拮抗剂使此功能下降,并且存在剂量相关性。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改善前额叶皮质的D 1受体功能而起到改善患者阴性症状的作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既能改善前额叶皮质的D 1受体功能低下,又有具有抑制D 2受体功能亢进的作用,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正在研发的新药左旋千金藤啶碱(L-stepholidine,L-SPD)属四氢原小檗碱类似物,这一天然产物已被证实有D 1受体激动-D 2受体拮抗双重作用,能快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无明显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镇静的特点,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热和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4.多受体相关性假说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还与5-HT 1A受体有关。很多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都有一定的5-HT 1A受体激动作用,其对疾病的改善程度也取决于5-HT 1A受体激动作用的强弱。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可能与脑内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增强有关,有研究表明NE α1受体拮抗剂可增强经典D 2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疗效,氯氮平的强效抗精神病活性与其NE α2受体拮抗作用也有一定的关系。也有研究表明,由于DA和乙酰胆碱可以改善患者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增加前额叶皮质的乙酰胆碱的释放,对改善损伤的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动物试验证实,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能增加小鼠前额叶皮质内的乙酰胆碱的释放,可能与D 3受体的拮抗有关。因此,脑内DA神经系统的平衡可能与5-HT,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等多种神经递质相互调节作用有关。除此之外,关于谷氨酸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认为,谷氨酸也参与了众多递质之间的协同作用。
(二)安全性评估
1.锥体外系症状(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s)
存在于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病期的治疗中,急性EPSs包括帕金森症、急性肌张力障碍和静坐不能以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危险性显著减少,各种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实践都已证明,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和氨磺必利在高剂量时静坐不能发生率增加,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特别在以氟哌啶醇作为对照药物时更为确切,而氯氮平、喹硫平在临床治疗中EPSs的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性。但有学者认为,来自RCTs的研究多以氟哌啶醇为对照药物,且治疗剂量有过高,可能导致EPSs发生率过高的评价。
2.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
因对结节-漏斗部DA神经元的相对高选择性作用,及对多巴胺D 2受体的强有力的阻断,以氟哌啶醇、硫利达嗪和氯丙嗪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常易导致治疗中血清催乳素升高,部分患者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如女性闭经、泌乳和性欲减退,男性乳房增大和勃起困难。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中,利培酮和氨磺必利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率相近,氯氮平、奥氮平和喹硫平则很少有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部分研究认为,有关高催乳素血症与临床生殖系统和性功能异常表现的相关性,二者并不平行,即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升高与生殖系统症状之间并不成正相关,因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血清PRL明显升高也未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而另一些患者血清PRL未明显升高却又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生殖系统症状的产生与患者本身的易患倾向密切相关。
3.Q-Tc间期延长等心律失常
长期临床治疗中,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上市前和上市后的临床试验中发现,舍吲哚因具有导致Q-Tc间期延长发生的高危险性而被撤回重审,齐拉西酮也因Q-Tc间期延长而进行扩大样本的多种药物平行对照的双盲试验被证实发生率极低才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氯氮平也有导致心肌炎症或损害并引发Q-Tc间期延长的风险。至今为止,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和氨磺必利尚未发现引起临床致死性Q-Tc间期延长的病例报道。
4.体重增加及代谢障碍
随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发现氯氮平和奥氮平增加体重和代谢障碍发生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包括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高脂血症和脑卒中危险性,利培酮、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则轻、中度引起体重增加,各种代谢障碍并发症的危险性相对较低,而齐拉西酮对体重的影响,来自RCTs的资料分析,仅轻微增加体重,与安慰剂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尚需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
5.其他
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或减少症、癫痫发作、直立性低血压和一些常见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也常作为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三)药物相互作用
抗酸药影响抗精神病药的吸收。吸烟可以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卡马西平通过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明显降低氯氮平血浆浓度而使精神症状恶化;或增加氯氮平发生粒细胞缺乏的危险性。某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可抑制肝脏药物代谢酶,增加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或加剧。

(李丽君 王传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