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eonatal pulmonary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RDS),主要表现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病率与胎龄成反比,也可发生于糖尿病母亲婴儿及剖宫产儿。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引起的,PS缺乏使肺泡表面张力增高,肺泡萎陷,肺不张,形成肺内动-静脉短路、右向左分流,导致严重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损害肺泡和肺血管,最终导致血浆蛋白和细胞渗入肺泡、沉着并形成透明膜;同时缺氧和酸中毒损害全身各器官系统,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
早产儿,尤其是孕周<35周的早产儿,由于肺不成熟,PS缺乏,易发生本病。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较高,可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肺成熟和PS分泌,虽然婴儿体重较大,但肺不成熟,发病率亦较高;选择性剖宫产儿由于无应激反应,激素水平较低,同时肺液排出减少等,亦易患本病;此外,有围产期缺氧、家族中曾有同样病史等均为发病的高危因素。
早产儿未应用产前激素治疗的发病率:孕龄<28周,发病率60%;孕龄28~31周,发病率40%;孕龄30~34周,发病率15%;孕龄≥34周,发病率5%。产前激素的应用可以相应减少发病率的50%。
【诊断】
1.症状
多为早产儿,生后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若有围产期窒息史,可能更早发病。
2.体征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其特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并伴呻吟,鼻翼扇动,吸气性三凹征,发绀但吸氧不易缓解,严重者呼吸减慢,节律不整,矛盾呼吸和呼吸暂停。由于严重缺氧和酸中毒,患儿可出现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体温不升、心功能衰竭、休克等。体格检查有双肺呼吸音减低,深吸气时听到细湿啰音应警惕合并肺水肿或肺出血。病情于24~48小时达顶峰,若无呼吸支持,多于3天内死于呼吸衰竭。
3.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典型表现为肺容量减少,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伴支气管充气征。X线表现与临床病情程度一致。依据X线表现分为四期(级):
1)Ⅰ期:
两肺细小颗粒网状阴影,分布较均匀,心影清楚,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
2)Ⅱ期:
两肺见较大密集的颗粒网状阴影,肺透光度减低,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3)Ⅲ期:
全肺透光度明显减低,呈磨玻璃样,横膈及心界模糊,支气管充气征明显。
4)Ⅳ期:
全肺野一致性密度增高,完全变白,膈面和心影看不见,支气管充气征更明显或消失(发生肺水肿或出血)。
(2)泡沫稳定试验:
对怀疑可能发生RDS的病人生后30分钟内取胃液0.5~1ml加等量95%酒精于试管内,用力振荡15秒钟,静立15分钟后观察试管内泡沫多少。
(-)无泡沫;(+)试管液面周边1/3有小泡沫;(++)试管液面周边>1/3至整个管周有一层泡沫;(+++)试管周边有泡沫层。
(-)支持HMD诊断;(+)或(++)可疑;(+++)可排除HMD。
(3)动脉血气分析:
示低氧血症,伴(不伴)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
4.鉴别诊断
(1)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宫内感染或分娩时感染B族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或败血症,症状和胸片与HMD有时不易鉴别,应注意有无胎膜早破或母孕末期及产时感染史,患儿有无感染中毒症状,做血常规、CRP、血培养等以资鉴别,对怀疑者应同时应用青霉素治疗。
(2)湿肺:
生后早期的呼吸困难表现难以与RDS鉴别。但本病呼吸困难呈一过性,无进行性加重趋势,通过监测临床表现及复查胸片以助鉴别。
(3)新生儿肺出血:
患儿出现反应弱、气促、呻吟、发绀、呼吸困难等,体格检查肺部可闻及细湿啰音,严重者口、鼻流出血性物,或经气管插管可吸出血性物。胸部X线检查显示斑片状阴影,严重者可有“白肺”。
【治疗】
1.支持治疗及护理
应按早产儿加强护理。
(1)保温:
将患儿置于暖箱式暖台中,可监测体温,又便于抢救和护理,维持患儿体温36~37℃之间。
(2)水、电解质平衡:
因患儿有缺氧、复苏抢救的过程,为防止发生NEC,应适当延迟经口喂养。如患儿已经排胎便,肠鸣音正常,一般情况稳定,可给鼻饲喂奶,每次2~3ml,每2~3小时一次。然后根据患儿耐受情况每天增加奶量,按每次增加2~5ml为宜,不足部分经静脉补充。
HMD患儿对液体的负荷耐受差,液体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动脉导管开放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因此应控制液量。生后3天之内液量应控制在60~80ml/(kg·d),3天后可渐增至80~100ml/(kg·d),但还要根据患儿代谢情况以及不显性失水丢失的多少而增减液量。生后1~2天就可加用氨基酸液和脂肪乳剂,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
(3)维持血压和血容量:
应连续监测血压,在发生肺出血、颅内出血、NEC、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时,血压可下降。应给予扩容,同时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5~10μg/(kg·min),静脉输入,使收缩压维持在40~50mmHg以上。
(4)抗生素:
因宫内肺炎,尤其是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易与HMD混淆,且机械通气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应给抗生素治疗,以后应定期做痰培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氧疗和机械通气
氧疗目的:维持PaO 2在60~80mmHg。出生体重>1500g,X线表现为Ⅰ~Ⅱ期病变的患儿,可用鼻塞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应用和保持正压的持续性。CPAP的压力5~8cmH 2O,FiO 2以维持PaO 2 60~80mmHg即可。
(1)机械通气指征(具以下任何一条):
1)用CPAP压力>8cmH 2O,FiO 2 80%,PaO 2<50mmHg。
2)反复发作呼吸暂停。
3)严重Ⅱ型呼衰,PaCO 2>70mmHg。
4)X线胸片Ⅱ~Ⅲ级以上病变,并且发病较早,进展较快。
5)体重<1500g。
(2)呼吸机参数初调参考值:
FiO 2 60%~80%,PIP 20~25cmH 2O,PEEP 4~6cmH 2O,呼吸频率30~40次/分,吸/呼比1∶(1~1.5)。用呼吸机后应定期复查血气,根据血气调整呼吸器参数。
(3)注意事项:
1)病初期病情最重,往往需要较高的条件,若FiO 2已达95%,PIP 30cmH 2O,PEEP 6cmH 2O,PaO 2仍偏低40~50mmHg,SaO 2 85%~90%,PaCO 2偏高55~60mmHg,这是可允许的,不必再增加压力,避免产生气压伤。
2)48~72小时后,病变逐渐恢复,此时应及时降低呼吸器参数,先降低对病人危险大,容易引起合并症的,如FiO 2和压力。
3)HMD初期肺部无合并感染和肺不张的,可减少注水、拍背吸痰的次数,避免过多刺激患儿及注水多而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
4)无合并症的患儿,一般在3天后病情好转,可逐渐降低呼吸器参数直至撤离呼吸器。撤机后可继续用鼻塞CPAP辅助呼吸,便于病情进一步恢复。
5)影响呼吸器撤离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有气漏、肺部感染、肺出血、颅内出血、动脉导管开放。慢性并发症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软化或狭窄等。以上并发症使得用机时间延长,或撤机后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因此应积极预防。
3.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
目前国内外已有数种不同制剂。天然PS(猪肺或牛肺PS),首剂120~200mg/kg。还可应用第2或3次(一般不超过3次),间隔6~12小时,剂量100~120mg/kg。药液通过气管插管注入,给药后即予手控气囊加压给氧,使药物深入肺泡,尽量减少给药造成的一过性低氧血症及心动过缓。治疗有效者1~2小时后呼吸困难减轻,血气改善,胸片好转,可降低呼吸器参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如病情出现反复,可再给第2或3次。
【并发症及处理】
1.新生儿气漏
由复苏或正压通气引起,需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尤其给药后应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及时下调机械通气参数,防止气胸的发生。必要时做胸腔闭式引流(详见相关章节)。
2.新生儿肺炎
如呼吸机相关肺炎。做痰培养,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院内感染。
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于早产儿长期应用呼吸机、氧疗、液体过多等引起,治疗参见“早产儿慢性肺疾患”章节。
【预防】
1.产前预防
做好孕妇保健,避免早产,对不可避免的早产,可在产前1 周~24小时之前给孕母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如地塞米松5~10mg/d,连用2天。
2.产后预防
对高危新生儿,可生后30分钟内给予气管内注入PS100mg/ kg,预防本病。
(董世霄 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