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我国血液透析和CRRT发展史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国四位现代医学先驱、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后相继改称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沈克非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朝鲜战争志愿军医疗总顾问)、中山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黄家驷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朝鲜战争志愿军手术队总队长)、中山医院内科主任林兆耆教授(一级教授、朝鲜战争志愿军第三医疗队队长)和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熊汝成教授(二级教授、朝鲜战争志愿军第七医疗队队长)提出开展血液透析研究。195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研制成功套筒式人工肾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肾衰竭,随后天津于1957年开展血液透析治疗。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市相继在中山医院成立上海市人工肾攻关小组和上海市人工肝攻关小组,并于1973年研制成功平板型透析器和血透机,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1975年开展血液灌流治疗肝昏迷,1984年在我国开展第一例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治疗,1986年开展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并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学习班,使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全国各地不断普及推广和提高,目前国内的CRRT治疗已与国际全面接轨,技术成熟,应用普遍。廖履坦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肾脏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主要是有关肾病患者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救治和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的处理等,20世纪70年代初正式由心内科转入肾内科,并担任肾内科主任。廖教授在攻读心内科研究生期间的课题主要为心血管病急救、心源性休克以及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导致的心脏问题,因此转入肾内科后廖教授一方面致力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国内最早开展了一系列血液净化新技术,组织召开全国性学习班和学术会议20余次,成为我国现代血液净化技术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和重要的推动者,为我国血液净化技术的普及、发展和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得益于在心血管内科期间扎实的临床和科研培训,廖教授在危重肾脏病及肾病心血管并发症防治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工作,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在一系列重大医疗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40余年来,CRRT技术及方法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性发展:动-静脉技术由泵驱动的静脉导管技术取代;中心静脉双腔导管的应用;碳酸氢盐透析液的应用;新抗凝方法的应用;生物相容性更好的透析膜问世;专门用于CRRT机器的设计和投产。这一系列技术进步促使CRRT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重症AKI的治疗水平,使不能耐受传统血液透析的危重患者能得到及时而安全的治疗。
2000年以来,CRRT从单纯的肾脏替代治疗转变为“多脏器支持疗法(multiple organ support therapy,MOST)”。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往往不是死于急性肾损伤,而是死于心、肺、脑、肝等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与器官衰竭的数量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临床治疗时应该针对患者整体,而不能将各个器官分割、独立看待,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监护领域的目标也由此转变为多脏器支持治疗。
1995年,第1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会上确定了CRRT的定义,即“采用持续24小时或接近24小时的长时间、连续性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此后CRRT国际会议(www.crrtonline.com)每年在圣地亚哥举办1次,现已成为全世界CRRT学者学习、交流和争鸣的重要舞台。1982年,意大利Ronco教授发起了一年一度的维琴察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提出重症肾脏病学(critical care nephrology,CCN)的概念,并每三年举办一次重症肾脏病学会议。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中华肾脏病学会透析和移植学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廖履坦教授担任第一届和第二届学组组长,并于1984年召开血液净化专题学术会议,在1986年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在国内介绍CRRT技术,随后基本每年召开血液净化专题学会会议。2013年开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肾病与透析研究所每年与国际血液透析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modialysis,ISHD)联合举办上海血液透析国际会议和上海国际急性肾损伤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论坛(AKI&CRRT Shanghai Forum),为我国CRRT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图1-1)。2013年3月和6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牵头的“上海市急性肾损伤协作网”和“中国急性肾损伤协作网”相继成立,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急性肾损伤防治水平的提高和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
图1-1 CRRT大事记
(王一梅 丁小强 Claudio Ro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