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检查环节沟通
与门诊患者相关的医学检查科室主要包括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病理科等,以及一些专科特色明显的特殊检查,如心脏疾病特殊检查、神经系统疾病特殊检查、妇产科特殊检查等。它们是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的技术支持系统。由于高科技成果不断在医学检查领域广泛应用,这些检查的作用不仅仅限于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而且还能运用现代化治疗手段,完成对患者的系统诊治,在预防疾病、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门诊从事各种检查的医务工作者,身份各异,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理疗师等,各种学习经历的人员均有,加之其专业背景不同,医学知识储备不同,社会阅历各不相同,在检查环节与患者沟通时的方法、技巧,以及主动性等各不相同。
一、检查环节沟通的意义
医学检查在临床实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辅助地位逐渐向主导地位转移。作为“窗口”单位,检查环节的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沟通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可谓意义重大。
(一)增进患者对检查环节的认识与配合
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患者认为能给自己看病、治病、开药的临床医生比较重要,认为检查环节的医务人员不懂医、只是操作机器的,因此容易忽视他们的重要性,对检查环节的工作人员很难表现出与对门诊接诊医生同等的尊重。就诊就检前,很多患者及家属会从各种渠道获取与检查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比较杂乱、笼统、模糊,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由于缺乏对医学知识全面系统的了解,对疾病的特异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对检查的期望值过高,过度依赖和相信检查对其疾病的判断作用。如某些费用不菲的检查仍然诊断不清,或需要进一步做一些较贵的检查时,患者容易产生不满,从而引发纠纷。尤其在影像学检查中,常有高龄、重症、创伤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不同、自身疾病等认识不清,在检查中常表现为沉默少语、无助、烦躁、激怒,严重影响医患之间顺畅沟通。
(二)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获得正确的检查结果
由于各检查部门都是为全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服务的,每天面对成百上千的待检患者,他们面临患者的压力远远大于门诊诊室的压力。因此,他们大多数时候关心的是如何快速地为患者做完检查,有时候往往忽略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忽略安抚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显得不耐烦,而患者此时往往?感觉自己没有受到重视而心存抱怨,或者是因害怕、焦虑等情绪而在检查中配合欠佳,如此时检查医生在指导其配合过程中语言生硬,则极易引发患者不满甚至投诉,这样就很难得到正确的检查结果。因此检查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维护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掌握沟通的技巧,态度要和蔼,理解患者的心情,体谅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作答,消除患者检查前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在检查前自然放松。
二、检查环节沟通的内容
检查环节是门诊诊疗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重要的窗口,所有检查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必须遵守医患沟通中共性的原则,尤其是遇到就检高峰或排长队时,应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对患者的不满情绪和大声抱怨,应冷静应对,保持克制与尊重,必要时应改变场所再进行沟通,避免影响到其他患者。下面具体谈谈在检查前、中、后环节的沟通事项。
(一)检查前的沟通
检查前的沟通一般由接诊医生完成。接诊医生应告诉患者做这些检查对患者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做这一检查,可能存在的风险是什么?以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思考自己需要做怎样的决定。正式检查前,检查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应正确使用称谓,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如对老年人称大爷,同龄人根据工作性质称师傅或老师等,让患者感觉到自己受关注、重视,从而产生信任感。检查人员切忌以貌取人,认真聆听患者的讲述,不能流露出厌烦的表情或言语,切忌用粗暴的语言打断患者。当患者表达疑虑和不解时,及时予以解答,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医生用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必要时借助于实物、图谱、标本、模型等对照讲解,增加患者的感性认识,取得患者对检查过程的理解和支持,让患者明白你在为他服务,并需要他的配合。如在检查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常见的不适如穿刺带来的疼痛、机器的噪声、暴露检查部位),在检查前就应向患者交代清楚,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因不适而中断或放弃检查。
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为例,理想影像图像的获得与患者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必须重视检查前的医患沟通。在检查前,应确认患者处于接受检查的合适状态,如常见腹部超声(消化系统、腹部大血管、肾血管等)必须空腹;经腹部的妇科超声(输尿管、膀胱、子宫附件等)必须充盈膀胱,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需要体内无金属植入物,做增强CT检查时要向患者确认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等。根据检查项目的不同,检查人员应有针对性地核实;作为患者,必须如实回答,否则会导致图像不清晰,得出错误诊断,或者对检查仪器和患者身体带来损害。部分患者也许是第一次检查,对检查过程不了解,心里紧张害怕,检查人员一定要和患者进行简单交流,语气和蔼,既能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也能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与病情的轻重缓急,临床医生的检查目的和要求,弄清本次检查的项目、部位、方法,同时讲解大概的检查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检查中与检查人员应配合的步骤和环节。
门诊患者接受最多的是医学检验。合格的受检标本是得到准确检验结果的前提,对门诊患者来说,合格的受检标本与患者的配合、患者的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必须重视检查前的医患沟通,可以通过交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候诊区域张贴公告、在相关网站进行宣传、或做成科普宣传册等方式进行。比如,有些检验结果和患者进餐与否有关,如静脉血糖;有的需要患者在标本采集前避免剧烈运动,如白细胞计数;有的检验项目需要与患者特定的生理状态相关,如月经周期、妊娠状态等;以及患者受检前的药物服用情况等,这些内容对接受检验的患者特别重要。对于自采集标本,如尿液、粪便标本,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告知患者正确的留取方法。需要在标本采集前有效告知,否则容易因检验结果与临床指标明显不符合引发纠纷。
(二)检查中的沟通
检查中应尽量使患者处于放松配合状态,为患者创造顺利完成检查的良好条件。比如:磁共振检查成像方面具有多种优势,但其噪声大、耗时长,且处于检查床中有一种幽闭感,有些患者感觉很难受,因此可以在机房中配备耳机,这样既能减少噪声刺激又能听到一些放松的音乐,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不适感;对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如年龄偏小、无法自主的老龄患者等,酌情允许其家属陪同进入检查室,以增加安全感;比如在门诊常见的超声检查,当需要暴露相应检查部位,尤其是一些隐私部位时,检查人员的语言要轻柔,使用比较客气语言方式,并配合动作,为患者拉上隔帘,以示尊重。
门诊检查很多都是与患者面对面完成的,检查中检查人员应对患者保持适当沉默。检查人员的态度和举止,在患者眼中看来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患者会把检查人员的笑脸理解成检查结果很乐观,把检查人员的皱眉头或叹气声联想到病情很严重。因此,检查人员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不恰当或不经意的肢体动作或语言传递给患者错误的信号。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因多种原因,患者或其亲属情绪激动,检查人员应以温和的态度保持沉默,让患者及其亲属有一个调整情绪的时间,但沉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陷入僵持而无法继续交流。
(三)检查后的沟通
检查完成后,检查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报告领取的方式,报告领取的时间。对于在检查中进行了特殊医疗处置的患者,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特定的时间内观察患者,如在影像学检查中使用了造影剂,检查完毕后应对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对于检查结束后患者就能拿到报告的项目,较常见的是患者主动向检查人员咨询检查结果是否正常?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检查人员应留有余地和区分对象。检查人员在跟患者解释检查结果时一定要有分寸、留有余地,不能给出“结果完全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等结论,否则一旦发生意外,由于患者及其亲属没有思想准备,会造成纠纷;作为检查人员,在回答患者问题时,对患者的病情了解并非全面,因此,无论患者结果如何,都应委婉地告诉患者,自己的意见只是根据这个检查得到的单一结果,需要请接诊医生结合病史资料、其他的检查检验结果综合判断。对个别缺乏就医道德的患者或其亲属,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行事并有防范的准备。
三、案例分析
患者,女,30岁。到心电图室做心电图检查。为患者检查的是一位男医生。患者走进检查室后,医生说,“躺到床上去,把衣服撩起来”。患者随即躺到了检查床上,并将外衣撩起,剩下一件内衣。医生很不以为然的说:“全部撩起来。”患者有些害羞,动作迟疑。医生不耐烦的说,“后面还有很多患者呢,你快一点。”患者有些害怕的说:“全部啊?内衣也要吗?”医生显然已经失去了耐心,说: “叫你全部撩起来,不撩怎么安电极片?”医生一边说一边动手将患者的衣服全部撩起。患者当即觉得羞愤交加,随即投诉医生。
1.分析
(1)检查前,未和患者做充分的沟通,包括告知患者检查的方式、注意事项等。
(2)检查医生未能充分考虑患者和自己的性别因素问题;未做到男医生在为女性患者查体时应有第三人在场的原则。
(3)在沟通的过程中,医生未能及时察觉患者的疑虑情绪并进行安抚,反而采用了较粗暴的沟通方式。
2.建议
(1)在检查前,检查医生应该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交代检查的方式、注意事项等。
(2)在检查过程中,检查医生应及时发现患者的疑惑或不良情绪,并根据这些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必要时进行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