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儿骨科学(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一般体格检查

矫形外科的诊断不仅靠矫形外科方面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全身检查。
如何识别躯干及肢体畸形?检查者应仔细观察肌肉、骨、关节畸形的表现,明确变形的类别以及畸形的部位。尝试能否用某一检查试验来表达。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可先回答如下问题:①属骨、关节还是软组织畸形?②畸形的轻重程度如何?③是固定的还是可经主动或被动矫正的畸形?④什么原因导致的畸形?⑤是否并发痉挛、局部压痛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患儿需脱去衣裤,青少年最好披一件长袍,进行如下检查:
(一)站立姿势
从前、后、侧方全面观察;四肢和脊柱有无明显畸形,脊柱生理弧度是超过正常还是减少,骨盆有无倾斜。从侧面观,肩部是否向前超过骨盆、头、肩胛、肩、臀、腘窝位置;髂嵴水平;躯干是否向一侧倾斜(枕后经第7颈椎的垂线应通过臀中沟);有无一侧臀部突出;如有脊柱侧弯,患儿弯腰后从后方观察其曲线突向哪一侧。同时观察椎体旋转和胸廓变形的情况。椎旁肌肉痉挛时会发生脊柱活动受限,称拾物试验阳性(图3-1)。此外还要检查脊柱前屈、后伸、侧方弯曲及旋转运动。
图3-1 拾物试验阳性体征的外观
1.川德伦堡(Trendelenburg)试验
让患儿先用一侧下肢站立,再换另一下肢站立。正常情况下,一侧下肢站立,对侧髂骨翼升高,表明同侧臀外展肌的收缩功能良好。若对侧髂骨翼下降(川德伦堡征阳性),表明臀外展肌力弱。
2.下肢力线判定
有无膝内、外翻,足内、外?翻,足弓过高、扁平或正常下肢负重力线如何。正常情况下,身体重心从髂前上棘经髌骨中点向下达足部中心,即第二跖骨处。
(二)步态
人类最主要的运动目的是借助两足迈步,移动身体。走路的动作是有节律的不怎么费力的活动。但是依赖于姿势、前庭功能和定位反射的完整。患儿情况允许时,让患儿蹲下,然后起立,单腿站立,足跟站立,然后走、跑,观察步态。如果孩子走路不合作,可以把他抱到房间的对面,孩子总是很快走回或者跑回父母的身边。
向前迈步可分成两个阶段;站立阶段和移动阶段。站立阶段,足与地面接触,单侧下肢负重。从足跟着地到足趾落地。站立阶段又有三个组成部分:足跟着地,全足着地和足趾着地。移动阶段足不着地,体重由另一下肢负担,由足趾向前推动后离地开始到下肢向前移动到足跟落地以前为止。移动阶段也有三个组成部分:加速、移动和减速。
所谓步态就是身体重心从失去平衡到恢复平衡的移动。当用负重的下肢向前移动时,重心也向前移动,趋向于向前跌倒时,向前迈动的下肢立即停止,转变为站立阶段。另一侧下肢再向前移动。反复交替形成步态(图3-2)。
成人身体重心在第2骶椎的前缘——相当于总体高的55%水平面上。正常人的步态,身体重心的起落为一规则的曲线,在垂直面波动范围为4cm左右。曲线的最低点系足跟着地阶段,最高点为中立性全足着地阶段。行走时重心的水平面上有侧方偏移。两侧总移动距离大约也是4cm,朝向负重侧的肢体偏移。向侧方移动的最大限度是在中立性全足落地阶段。身体重心上下和左右活动是结合在—起的,可描出一“双正弦曲线”。
决定步态的因素:
1.骨盆旋转
正常步态,骨盆有左右旋动。转动是朝向前进的一侧,即下肢向前移动时骨盆同时前旋。旋动的角度,从中心轴一侧约4°,总共旋动约3°。骨盆系一硬环,故实际旋转是在髋关节,即在站立阶段时髋关节有内外旋。髋关节旋转受限时则影响步态。
2.骨盆倾斜
正常迈步活动时骨盆也有向上的倾斜。骨盆处于水平位时,如负重的肢体对侧向下倾斜即为川德伦堡征阳性。作用于髋关节的倾斜角度,平均为5°。由于骨盆的倾斜,不负重侧的膝关节必须屈曲松弛。骨盆倾斜使身体重心降低,借助于重心下降和屈曲的膝关节的钟摆运动,走路时可节约能量消耗。
3.骨盆向侧方移动
当体重从一侧负重下肢移到另一负重的下肢时,骨盆在水平位向侧方活动。如双侧下肢相互平行,双髋关节移动轴心距离中心点7cm左右。胫骨和股骨的角度和髋关节的内收可减少侧方移动4cm左右。因此骨盆是垂直向前的移动。
4.站立阶段的膝关节屈曲
站立阶段足跟落地时,膝关节完全伸直以支持体重。在此以后,膝关节立即开始屈曲,直到完全落地,此时膝关节约屈曲15°。中立性全足落地以后不久,膝关节又伸直,同时立即再度屈曲。这时足跟离地进入移动阶段。站立阶段开始时,膝关节伸直,以后放松屈曲,最后又伸直,故称“膝关节双重交锁”。膝关节屈曲减少重心的垂直移动,从而也减少能量消耗。
图3-2 单纯向前迈步的步态分析
迈步长度:一侧足跟落地和对侧足跟落地之间的距离,此时为双侧下肢负重;跨步长度:指同侧足跟落地到同侧足跟再次落地的间距;站立阶段:一侧单肢负重;对侧下肢向前游动阶段:一侧足跟离地,该侧下肢向前游动的阶段
5.膝关节的活动
足跟落地,踝关节背伸时,膝关节呈屈曲状。当向前迈进后踝关节再次抬高。足跟和膝关节运动结合在一起,如此踝关节抬高在很大程度上为屈膝活动所削弱。
6.足和踝关节的活动
踝和膝关节的活动与重心前移是密切相关的。一侧下肢足跟着地时,踝关节背伸、膝关节完全伸直,随即,足跖屈,推动身体重心向前移。足落平以后,足跟再抬起,向前推移,当足跟抬起时重心再向前移。
上述六种因素,某一项加大,可由另一些活动减少而代偿。六项因素的联合动作使身体重心向前平稳移动。
迈步时的肌肉活动:运动当然需要某种动力。下肢起动,加速和减速的动力借助肌肉。同时惯力和重心引力也是参与活动的附加因素。
经肌电图研究,显示迈步时的肌肉动力作用为时甚短,而长时间借助于惯性向前。一般肌肉的作用只限于肢体的加速和减速。
正常迈步活动时,肌肉动作只占移动阶段的10%(移动的减速阶段),包括腘绳肌、背伸肌、胫前肌、髋内收肌和外展肌,再依次为臀大肌和股四头肌。所有这些肌肉活动达到高峰时,相当于足在站立阶段开始或结束前的10%时间。足跟落地后则减弱。只有小腿肌腹的动作不是在这个阶段。小腿肌腹作用在中立性全足落地和推进阶段。在此阶段它是唯一起作用的一组肌肉。站立阶段的最后10%,小腿肌腹作用下降,背伸肌、髋内收肌起主要作用,同时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也发挥作用。步态中的双足着地瞬间,体重由一侧肢体转向另一侧肢体。总之,活动的60%是站立阶段(全部或部分负重),40%属移动阶段(移动的肢体不负重)。
简而言之,在走路过程中,是由一侧肢体负重(站立阶段——足部落地),而另一肢体负责向前活动(移动阶段——肢体移向另一新的地点)。正常步态全部过程表明为同侧足跟和足趾的交替负重并向前推移,即体重由迈步向前的足跟支持,以后是全足,直到足跟抬起,最终是前足负重。除骨盆、髋和膝的协调配合动作之外,还有上肢的摆动——当一侧下肢向前推移时,另一侧上肢同时向前摆动。
临床上观察步态是很重要的。步态异常有特殊诊断价值。检查时先让小儿正常走路,再用足跟和足趾走和跑。有时还要让患儿上下楼梯。怀疑有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时,要让患儿定单线,即用一侧足置于另一足尖前的姿态沿一直线向前走路。还可要求患儿在睁眼和闭眼的情况下,向前和向后各走几步,还要向侧方横行和绕椅子走路,有时还让孩子快走和急停。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有时可从患儿走路的声音变化而得到线索。走路时擦地声常意味着足下垂,擦地声有时也是痉挛性步态的特点。打地声多为共济失调。观察和分析患儿的鞋子磨损部位也很重要。患儿若用支具、拐架,要观察如何具体使用。
临床步态检查非常重要,还可以用仪器分析、研究步态。通过摄像机记录患儿的行走过程,再进行步态分析。还有更复杂的仪器设备可以用来步态分析,例如,动态肌电图可以分析肌肉的运动情况,运动描记仪可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这些方法都需要正常情况的对比。
目前,更着重于通过分析氧消耗、心率变化来评估步态的功效。在过去,更多地注意运动的有效性,而较少关注力学的变化。
步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对临床的作用仍有一些争议,但不容置疑的是,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
步态异常的原因:
1.肌肉无力
系步态异常最常见的原因。肌肉无力的部位和程度决定跛行的类型。
臀中肌是髋关节的主要外展肌。正常情况下,单侧下肢站立,同侧臀中肌使对侧骨盆抬高,从而负重侧的髋关节和躯干保持平衡。臀中肌麻痹时,若以麻痹侧下肢负重站立,对侧骨盆则下垂(川德伦堡征阳性),走路患侧负重时,麻痹的臀中肌不能稳定骨盆。患儿走路的每个步态的站立阶段,躯干均向患侧倾斜,身体重心跨过臀中肌麻痹侧的股骨头以代偿外展肌的力弱。步态中的站立阶段,身体重心总是向麻痹侧倾斜(图3-3)。
臀大肌是髋关节的主要后伸肌。臀大肌麻痹的患儿,患侧肢体负重时,躯干总是向后过伸,使身体重心移到髋关节轴线以后。这种代偿是防止髋关节的被动屈曲。
股四头肌是膝关节的主要伸肌。股四头肌对爬楼梯和稳定膝关节非常重要。股四头肌力弱的患儿平地走路时有时可接近正常,不发生膝关节屈曲问题。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膝部的负重中心是在关节的前方,从而膝关节在站立阶段仍能伸直。膝关节如有屈曲畸形,躯干不向前弯则不能保持膝部的伸直。这是用转移重心来平衡肌肉无力的另一例子。
股四头肌完全麻痹同时伴有膝关节屈曲畸形和臀肌力弱,则患儿只能用手压住患侧大腿前方才能走路。
图3-3 臀中肌跛行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负责步态站立阶段的最后(向前推进)动作。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麻痹时,患儿呈足跟行走的步态。迈步向前推进力减小:胫骨在距骨上后移。正常情况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充分收缩后,可将足跟提起用足趾负重。连续提足跟动作十次以上,仍能充分伸屈踝关节,躯干也不向前倾。垂足步态系因足背伸肌麻痹。在步态的移动阶段,下肢向前移动时,足不能背伸。
由于不能对抗地心引力和对抗小腿三头肌群的作用,造成足下垂。患儿洗脚时需用力屈膝和屈髋外旋并抬起下肢才成。垂足步态主要造成在移动阶段的运动障碍。
2.骨与关节的结构性畸形
下肢短缩是否发生跛行取决于其短缩的程度。下肢短缩2cm左右可借骨盆倾斜而不显跛行,但可看出患侧肩、髂嵴和髂前上棘低。另一种代偿的方式是患侧足下垂,或健侧较长的下肢屈髋或屈膝。下肢短缩引起的跛行,由于体重移向短缩一侧的下肢,故头、肩和骨盆发生倾斜。
下肢关节强直可造成病理步态。跛行的类型与该关节强直和强直在什么位置有关。髋关节强直时,走步的移动阶段骨盆主要借腰椎移动。膝关节僵硬时,借提高骨盆而使足部在移动阶段离地。
踝关节强直时,其步态不易与正常者鉴别。
所谓避痛性跛行是患肢骨关节疼痛,走路的站立阶段缩短,在负重时出现避痛性“快捣步”。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失去臼内的正常位置而跨于其上,使臀中肌的肌力减弱,患儿的步态为“臀中肌跛行”或称为川德伦堡步态。
3.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可产生各种不同的步态,有的是该病特有的,举例如下:
(1)痉挛性步态:
痉挛指肌张力过高,腱反射亢进,肌牵拉反射增强,与对抗肌力失去平衡而出现的畸形。痉挛性麻痹或为单侧或为双侧,可引起典型跛行。患儿可出现足趾对足趾,足趾对足跟或平足步态。并发胫后肌强直的,则有足内翻;腓骨肌强直时则有足外翻。
痉挛性麻痹患儿出现剪刀步时,髋关节内收,内旋肌包括内侧腘绳肌紧张,一侧膝关节交叉于另一膝关节之前,互相摩擦,同时可能出现川德伦堡步态。走路时患儿上肢也失去正常的移动。上肢的姿势呈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内旋,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拇指内收,其他手指向掌侧屈曲。后天性痉挛性麻痹患儿,肩关节也可能外展,胫前肌收缩力增强,肌力平衡和协调动作受损。轻型病例不能走单线,重症者只能扶双拐走路。检查时应当注意有无相互矛盾的动作。仔细观察患儿爬动的方式。鞋子磨损部位可提示足趾走路情况。拖着脚走步的摩擦声音也是其特征。
(2)不协调的步态
1)脊髓共济失调步态:
系脊髓或脑干固有通路障碍所致。小儿常见于周围神经炎或脑干病变,成人多系脊髓痨、侧索硬化症。引起失调步态系失去体位感和方向感。在睁眼走路时,患儿步态借助于视力的感受并不显示异常。但重症患儿则采双足分开的宽基底步态,先用足跟着地,然后用足趾负重,并出现磨地声响或双响步态。有时根据这种双响步态足以诊断脊髓性失调。仔细观察患儿在走路时是用眼盯住地面和自己的脚。如要求患儿闭眼走路,则不知向何处迈步,而无法走路。
2)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无论睁眼和闭眼均呈现失调。这种失调系因小脑和其连接系统受损。患儿有宽基底的步态,不稳、不规则且不能沿单线走路。有全身性抖动和肌肉颤动。这种步态见于小脑疾病。若病变只限于一侧小脑半球,出现向患侧倾斜。
Friedreich共济失调兼有脊髓性和小脑性失调的特点,原因系病变波及后束、脊髓小脑束、侧索和小脑,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眼球震颤明显,以及其他肌肉骨骼异常,这些可协助诊断。
(3)营养障碍性步态:
多见于肌肉病变,如肌营养不良。患儿常因不能跑步或不能上楼梯而来就诊。在站立和走路时腰椎生理前突加大,要靠晃动髋关节走路,即加大骨盆倾斜和骨盆旋转用来代偿力弱的臀肌。上述过分使用躯干和上肢的步态称为“企鹅”步态。患儿从平卧起立十分困难,必须先翻身,然后用上肢支持跪起,再用手压住膝关节上方,两手交替压到髋关节前,才能逐渐站起,称Gover征。其机制是股四头肌和臀大肌无力,不用手压住大腿无法起立。上楼梯时也常需用同侧手协助下肢的动作。
(三)畸形
畸形的不同表现以及确切部位需予以测定,源于软组织、骨或关节;严重程度如何;属于固定性畸形,还是经自动或被动活动可得到矫正;产生畸形的因素是什么;有无肌肉痉挛,有无局限性压痛以及活动时的疼痛;对成角畸形要测量它的角度,并像测量关节运动一样加以记录。有时还需做其他方面的客观测量,如膝外翻,把髌骨摆向前方,两膝相遇,伸直膝关节测量两侧内踝之间的距离称“踝间距”;相反,膝内翻患儿使两踝靠拢后测量“膝间距”。
最好用画图或照片留影记录畸形,备日后对比。
有些特殊检查可表达畸形的程度:
1.髋关节的固定畸形
有时会由骨盆的动作所掩盖。因此,在检查髋关节的被动活动时应仔细观察骨盆。髋关节屈曲畸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因骨盆前倾和腰椎生理前突加大而变得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托马斯试验,即让患儿平卧,将健侧下肢充分屈曲,大腿前方靠紧胸壁,从而使腰椎变直。如此,骨盆则恢复正常体位。此时患肢股骨屈曲与床面所呈角度乃是畸形的真正角度。如脊柱强直,或在站立姿势下髋关节屈曲畸形已很明显,或二者同时存在,患侧膝关节必有一定程度的屈曲,只能足趾落地。这表现有明显的下肢短缩。
2.Ober试验
用于测定髋关节外展挛缩的程度。令患儿侧卧,健侧在下,并使下面的膝髋高度屈曲以使腰椎变直。检查患侧下肢时,先屈曲膝关节90°,再屈曲髋关节90°,然后外展髋关节,最后使髋过度后伸和高度内收。在检查过程中膝关节始终保持90°屈曲。若大腿只能与检查台平行,则说明髋关节有外展挛缩。正常情况下,患侧大腿能达到水平线以下(图3-4)。
3.肢体的短缩和延长
患儿直立,双侧足跟着地,双足靠拢,伸直膝关节。下肢长度变化可对比腘窝和臀部横纹观察有无异常。其次,可用双手拇指置于患儿髂前上棘,对比两侧骨盆的高度。还可用不同厚度的木块放在短缩一侧下肢的足下,使骨盆两边高低一致。然后观察已知厚度的木块,得出该侧下肢的短缩程度。但是此检查法可因骨盆有畸形而有误差,骨盆会有萎缩变形。
为了精确测量肢体的长度,还可让患儿平卧,用皮尺测量。首先,要把两下肢的位置摆成对称的体位。下肢“真正长度”的测量方法是从髂前上棘的下缘到内踝下缘或足跟的跖侧(要求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外表长度”是下肢功能性长度。测量方法是从脐量至两内踝下缘(图3-5)。这种测量方法已把骨盆的倾斜考虑在内。髋关节内收会导致畸形一侧的下肢“外表长度”短缩。相反,髋关节外展畸形同侧下肢“外表长度”延长。
无论大腿还是小腿的长度异常,均应分别测量。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可用作测量起止点的标志。屈曲膝关节45°时内侧关节间隙很容易摸到。
测量上肢全长的方法为,先将患儿肘腕手指放于中立0°位置,从肩峰后方顶点到中指的顶端。上臂的长度是从肩峰后顶点到尺骨鹰嘴突尖端。前臂的长度是从尺骨鹰嘴量至尺骨或桡骨茎突。
小腿周径要在其最粗部测量。大腿周径要在两侧同等已知高度处测量,如髌骨上缘以上数厘米处或髂前上棘以下数厘米处。上肢全长、前臂和上臂的周径也要取指定的相同水平部位测量以供比较。
4.成角和(或)内、外翻畸形
成角一词系指畸形以下的远端与近端的位置关系。内翻指肢体远端部分向内与身体的中线成角,而外翻指成角远离身体中线。例如,肘外翻即前臂肘关节远端向外偏离中线;肘内翻即向内朝向身体中线。髋外翻系股骨颈干角度大于正常(30°左右),即股骨干自股骨颈以下有远离中线的成角。髋内翻则相反,其股骨颈干角往往小于90°。
图3-4 髋关节外展挛缩的Ober试验
图3-5 下肢的真正长度和表面长度测量
A.正常;B.内收肌挛缩;C.外展肌挛缩
(四)关节活动范围(ROM)
对关节活动的描述:
屈曲(flexion):从0°起点弯曲关节。
伸展(extension):伸直关节回到0°起点。
过度伸展(hyperextension):与关节正常屈曲相反的动作或指向头和躯干后方弯曲。常见于肘或膝关节(也指关节伸展超过0°起始位)。
外展(abduction):指肢体从躯干中线向外的动作或指肢体头或躯的外侧倾斜。
内收(adductipn):肢体向躯干中线的动作。
旋后(supination):前臂或手旋转动作使手掌向上或朝向身体前方。
旋前(pronation):手掌向下或向躯干后方的动作。
内翻(inversion或varus):向内翻动,多见于足部的距下关节。
外翻(eversion或valgus):向外翻转的动作。
内旋(internal rotation):向躯干轴线内侧转动。
外旋(external rotation):向躯干轴线外方转动。
正常情况下,关节活动范围因年龄而异,婴儿期关节活动范围最大,之后逐渐减小。测量和记录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应该统一。以关节为活动的圆心,测其活动范围。统一规定关节伸直位为零度“起始点”,而不称为180°。如肘关节伸直为0°,屈曲到直角则为90°屈曲。
测量关节的运动范围应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两方面。检查关节运动范围时动作要轻柔,否则会引起患儿疼痛。患儿肢体先放在舒适的位置,一般应该用量角器测量,有时可用目测估计。值得注意的是,用量角器测量也会因骨性标志不清或软组织肥厚、萎缩和测量时局部压力不同等缘故而有误差(图3-6~图3-8)。
屈曲一般指关节折回的动作,即远离零度“起始点”的体位。伸展和过度伸展两个名词的界限应予明确。与屈曲相反的动作不一定都是正常范围以内的,如肘、膝关节的过伸。内收动作是指朝向身体轴心的活动。外展运动则是远离身体轴线的活动。此动作在腕关节则描写为尺偏和桡偏。旋后是指手掌转向身体前方或手掌向上,旋前是手掌转向身体后方或手掌向下。内翻一词系指关节向内侧翻转,如足的距下关节的内翻,即是抬高足内侧缘的动作。外翻为相反的动作。内旋和外旋则不言而喻。
典型的枢纽关节是指关节只能在一个平面上自由动作,如肘关节和膝关节即是。肘关节伸直时定为零度“起始点”。肘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为屈曲0°~150°,伸展150°~0°,过伸从0°起测量,一般为5°~15°。过伸运动并非每人都有。肘关节活动受限可作如下表示:肘屈曲30°~90°或肘30°屈曲畸形可屈曲至90°。
髋关节有三个方向的动作,检查髋关节应注意骨盆有无旋转或倾斜。检查时要一手置于髂前上棘以了解骨盆在什么时候开始转动。让患儿平卧于硬板床上,先使对侧髋关节充分屈曲腰椎变直,再检查髋关节的屈曲挛缩。正常情况下,髋关节可从0°屈曲到150°。屈曲受限可用描写肘关节的方法表示:髋关节屈曲30°~90°,或髋关节屈曲30°畸形,可进一步屈曲至90°。
图3-6 肘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A.正常:伸从0°开始屈曲到150°,有时可过伸15°;B.活动受限:记录为伸30°至屈90°
图3-7 髋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A.屈髋测旋转;B.伸髋测旋转;C.测髋关节外展度
图3-8 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A.中立位即0°,固定肩胛骨以限制肩胸动作;B.肩外展;C.肩肱和肩胸联合动作可外展到180°
其次,患儿仍平卧,检查髋关节在屈曲状态下旋转,髋和膝关节各屈曲90°。大腿前方要面对髂前上棘,与检查台呈垂直的位置。测量内旋时,以大腿为轴,将小腿远离身体中线即髋内旋。外旋是以大腿为轴,将小腿向中线旋转。
最后,检查髋关节的内收和外展活动。测定髋关节外展时一定要注意髂前上棘的位置。一手按住骨盆,逐渐使髋关节外展以了解骨盆有无活动。从0°开始记录外展的度数。测内收时,需先将对侧下肢提起,以使患侧下肢能从其下通过。此外,还可以在下肢伸直位测量髋关节旋转动作。最好取患儿俯卧位检查。膝关节屈曲90°,小腿与两髂前上棘的连线垂直。此时,小腿向外落,系髋关节内旋,向内落系髋关节外旋。髋关节伸展运动也取俯卧位检查,或在患儿腹下置一薄枕垫,或将对侧下肢屈曲于检查台的尾端。伸直下肢或屈膝位时检查髋关节的伸展角度。检查髋关节伸展时脊柱下段也会有若干度的活动。
检查肩肱关节应先固定肩胛骨。肩肱关节和肩胸关节联合动作能外展90°,并上举上肢至180°。此时肩胛骨向上和向外旋转。
(五)肌力测定
肌力可分为运动肌力和静止肌力两种。运动肌力指改换体位的力量;静止肌力系对抗外力的力量。运动肌力可借对抗检查力或地心引力的动作来检查。测定静止肌力可借检查者对抗患儿某一特定部位的指定动作查出。“力弱”一词系指肌力减弱,而麻痹则为肌力完全丧失。
肌肉力弱不仅表现在运动肌力和静止肌力两方面,而且还包括容易疲乏,运动速度慢、不规则、笨拙、颤抖、不协调和不能做精细的动作等。
对肌肉力弱还应进一步明确属于广泛的力弱还是局限性的力弱。广泛性(或全身性)的肌肉力弱多见于肌肉病变,如肌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中毒、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类型的肌炎和重症肌无力等。局限性肌肉力弱要进一步检查是哪个肌肉,是否为同一神经支配的肌肉,系脊髓神经某一节段所支配的肌肉或某一种动作的肌群力弱。严重者甚至发生某一个肢体无力,即丧失运动功能。某一肢体无力称为单肢麻痹,一侧肢体无力称“偏瘫”,双下肢无力称“截瘫”。此外还有“四肢麻痹”。
肌力弱还应测定其程度、特点和原因。具体地讲要测定肌无力是属于弛缓性还是痉挛性,是否合并知觉改变,反射有无改变,肌肉萎缩的程度,有无假性肌肥大,有无肌肉震颤,肌收缩一段时间,是否产生静止性挛缩。由于对抗组肌肉麻痹,肌肉静止性挛缩,即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则不能恢复原有的长度。如脊髓灰质炎后遗肌肉挛缩可造成骨和关节的畸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畸形是否会进一步产生其他肌肉无力。另外,检查时留心被动或自动运动时是否引起疼痛。还应仔细检查运动受限或不能运动是否为麻痹的结果,有无自主或不自主的肌肉痉挛、关节肿胀及纤维性或骨性关节强直。最后,应酌定肌肉无力是可逆性的还是已经完全麻痹。同时,应该考虑肌腱转移手术能否改善其功能。
对肌肉力弱的程度应客观地评定级别并加以记录,供日后进行比较。肌力可根据其能否运动关节、肢体以及对抗阻力和地心引力定为如下6级:
0级
肌力完全消失,无收缩,肌电图检查无电位变化。
1级
肌肉收缩力微弱,仅有抖动,关节不能活动。
2级
肌肉可以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3级
肌肉收缩可以对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
肌肉收缩可对抗一些阻力,比对侧差。
5级
肌肉可对抗阻力,与对侧相同。
检查婴幼儿的肌力比较困难。明显的肌肉无力可在其自主活动时和游戏时从旁观察,3~6个月的小婴儿还可给予诱发Moro反射来检查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