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合作学习理论与护理教育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学习合作学习理论有助于护理教育者探讨如何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促进学生良好认知品质等的形成。本节主要介绍斯莱文合作学习理论。
一、合作学习理论简介
(一)合作学习理论的产生及主要代表人物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习的思想。合作学习研究的兴起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合作学习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较多,如美国的斯莱文教授、约翰逊兄弟、卡甘博士,以色列的沙伦教授等。
(二)合作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小组为基础,以学生交往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策略体系。即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主要观点包括:
1.互相依赖
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指每位学生与其他组员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依赖、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配合,共同成功。它强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同伴,所有成员必须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2.人人尽责
是合作学习的保证,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3.社交技能
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指在合作学习中,所有学生都能够相互信任、进行有效沟通、学会共同活动,并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往技能,合作学习才能顺利开展。
4.协同互动
是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是通过一系列交往互动来实现的。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同发展。
5.情感分享
是合作学习的价值。通过交往合作,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情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从而对其情感态度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
二、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理论
斯莱文(Robert Slavin,1951—)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是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一)斯莱文及其研究
斯莱文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是他与同事在1986年为改善处境不利学生成绩所做的“全员成功”的研究。他们在美国巴尔的摩对比了一所采用“全员成功计划”的小学生与一所附近学校的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加“全员成功计划”的学生在常规阅读时间之外都配备了辅导教师,并参加了具有弹性成绩分组特征的阅读课程。课程和教学重视学生的语言发展和学会学习的技能;强调家庭的配合和协助;学生以小班化的形式接受个别化的辅导;强调合作学习和掌握学习的策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则按照具体的教学指导手册进行教学。结果参加“全员成功计划”学生的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斯莱文合作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获得某种奖励及认可而在一起学习,小组的成功必须依赖于每位小组成员的努力。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时,相互间的团结和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和互爱。
1.合作学习的三个要素
斯莱文教授提出了合作学习中小组目标、个体责任和均等的成功机会是合作学习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1)小组目标:
小组目标是指个人目标的达成与小组目标的达成休戚相关,小组成功是个人成功的前提。小组的共同目标将小组内部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和小组的集体利益统一起来。
(2)个体负责:
指的是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都要保证自己掌握所教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小组目标,不能有一个人落伍。他指出,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小组,但个人学习仍然十分重要。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必须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都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学会对小组集体负责。
(3)均等的成功机会:
指无论学生原有的基础如何,对小组做出贡献的机会都是同等的,且所有学生的努力都可以得到认可,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可能也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他认为成功的均等机会是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背景知识和技能水平方面存在差异的异质班级中显得尤为重要。
2.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合作学习的实施主要为学生小组学习,其中成绩分阵法、游戏竞赛和切块拼接法改进型是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三种操作方式。
(1)成绩分阵法:
是开发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其流程包括:①全班教学:教师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讲解和介绍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开展下一阶段小组学习的兴趣。②小组学习:在全班教学后,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研究。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其构成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力求小组成员在成绩、性别、家庭背景、能力、个性特质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教师发给每个小组有限的学习资源,要求各小组通过相互讨论、提问、检查的方式掌握这些资料。小组成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掌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的同时帮助小组同伴也掌握这些内容,并做好测验的准备。③独立测验:在小组学习之后,教师给每位学生分发试卷,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以测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④小组认可:教师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每个学生在自己过去分数的基础上得到的个人提高分,然后将小组成员的个人提高分相加构成小组总分,再除以小组成员数,得到每个小组的分数。最后将各组成绩情况进行通报,使学生认可成绩优异的小组,并给予一定形式的小组奖励。
(2)游戏竞赛:
教学流程与成绩分阵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以每周一次的“小组竞赛”代替了成绩分阵法中的“独立测验”。小组竞赛的方法为:教师按照每位学生的能力或原有水平抽取各组成员,组成能力同质的各个竞赛小组,每位学生代表各自小组参加竞赛。竞赛游戏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在全班教学阶段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切块拼接法改进型
其教学流程包括:①合作小组学习:将学生分为5~6人的异质小组进行活动,学生学习事先就已经分割成片段的学习材料。②专家组讨论:各小组中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组成专家学习小组,他们在专家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所要学习的那部分内容,直至掌握为止。③小组报告:专家们在学会之后返回其所在的合作小组,分别将自己所学的内容教给其他成员。每位学生在承担部分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必须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④检测和小组认可:测试每位学生对所有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事实、概念、原理等学习目标,不适于技能掌握类的学习目标。
(三)斯莱文合作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明确学习目标
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护理教师必须向学生解释学习任务,明确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应将学习目标具体化,采取适当方式确保个人责任的落实,使预期的小组行为具体化,使学生清楚怎样完成学习任务,以确保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共同努力以达成小组目标。
2.合理进行分组
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要认真设计,可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性别、爱好、守纪状况等将学生混合编组,保证分组的异质性、均衡性,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尽可能多的不同观点,扩大知识面。分组后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并由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增进学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以形成一个稳定而相互信任的学习团队。
3.激发学习动机
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相信自己享有和别人一样的学习机会和成功的机会。通过对集体成果的评定,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动机和愿望。利用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采取“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提高小组的内聚力。
4.鼓励人人参与
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并完成一系列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学习任务,如理解、解释、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赋予含义、组织数据和评价所学知识的相关性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等。在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得出学习结果。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依赖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赖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的问题。要防止学生将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或“差学生搭便车”的小组模式。教师则应通过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了解学生的角色状况和学习水平。
5.合理组织调控
在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中可能出现闲聊、开玩笑、冷场等情况,需要教师合理地进行调控,以防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若碰到此种情况,教师可以施加一定的压力,要求所有学生为追求小组的共同目标都做出应有的贡献。
6.总结反思评价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教学后要对学习进行全面评价,及时表彰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成功,并总结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的成功与不足,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给予具体指导,促使每个小组均进行反思,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