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感觉系统

感觉(sensory)是感受器所接受到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感觉包括两大类:特殊感觉(视、听、嗅、味)和一般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特殊感觉已在脑神经一节中叙述,本节只讨论一般感觉。一般感觉可分为三种:①浅感觉。指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来自皮肤和黏膜。②深感觉。指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③复合感觉。又称皮质感觉,指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重量觉等,为顶叶皮质对各种深浅感觉分析、比较、综合而形成。
一、解剖及生理
(一)各种感觉传导径路
各种一般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均经三级向心的神经元及其纤维通路把刺激传向中枢,感觉纤维末梢感受器→后根神经节(Ⅰ级神经元)→脊髓后角或延髓背部的薄束核和楔束核(Ⅱ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Ⅲ级神经元)→大脑皮质中央后回感觉中枢。其中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相互交叉,因此感觉中枢与外周是交叉关系(图2-18)。
1.浅感觉
(1)痛觉和温度觉传导径路(图2-19)。
(2)触觉传导径路(图 2-20)。
2.深感觉
Ⅰ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肌肉、肌腱及关节内,中枢突随脊神经根进入脊髓,在同侧后索内上行组成薄束和楔束,终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在此更换第Ⅱ级神经元后,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内侧丘系,再上行经脑干到达丘脑,并在丘脑腹后外侧核部更换第Ⅲ级神经元。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至皮质中央后回。
(二)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
脊髓内部感觉传导束分为传导深部感觉的纤维束,包括薄束、楔束和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传导浅部感觉的纤维有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图2-18 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图2-19 痛觉和温度觉传导径路
图2-20 触觉传导径路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薄束的起点较低,在第5胸节段以下占据全部后索,在第4胸节段以上只占后索的内侧半,其外侧为楔束。后索由内向外,依次由来自骶、腰、胸、颈部的纤维排列而成。
2.脊髓小脑后束
位于脊髓外侧索边缘的后部,上行止于小脑皮质,传导来自肌腱、关节的反射性本体感觉冲动。其纤维排列是来自腰部的在后方,来自胸部的纤维居中,颈部的在前方。
3.脊髓小脑前束
位于脊髓外侧索的边缘,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上行止于小脑皮质。排列大致与后束相同,即来自骶部的纤维在后方,依次向前为腰、胸和颈部的纤维。脊髓小脑前、后束发生病变时,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
4.脊髓丘脑侧束
位于外侧索的前部,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经白质前连合交叉,上行止于丘脑。脊髓丘脑侧束的纤维排列由内向外依次为来自颈、胸、腰、骶部的纤维。其功能是传导痛、温觉。
5.脊髓丘脑前束
位于前索,在脊髓丘脑侧束的前内侧,经白质前联合交叉,上行止于丘脑。此束的纤维排列定位与脊髓丘脑侧束基本相同,其功能为传导粗略触觉和压觉。
(三)节段性感觉分布
每一脊神经后根的输入纤维分布于一定的皮肤区域,这种节段性分布现象于胸段最为明显。上下肢的感觉分布比较复杂,但仍有节段规律(图2-21)。一些典型的节段分布关系特别有助于临床定位诊断,如乳头平面为T 4、脐平面为T 10、腹股沟平面为T 12及L 1。上肢的桡侧为C 5~C 7、前臂及手的尺侧为C 8及T 1、上臂内侧为T 2、股前为L 1~L 3、小腿前面为L 4~L 5、小腿及股后为S 1~S 2、肛周鞍区为S 3~S 5
每个感觉根或脊髓节段支配的一片皮肤感觉,称为皮节。绝大多数皮节是由2~3个后根或节段重叠支配,脊神经的感觉分布区常比相应的脊髓节段低1~2个,故当确定脊髓损害的上界时,须从体检的感觉平面向上提高1~2个节段来计算。
图2-21 脊神经节段
周围神经在体表的分布与脊髓的节段性感觉分布不同(图2-22,图2-23)。脊神经的前支在颈部和腰骶部形成臂丛、腰丛、骶丛,通过神经纤维重新组合,从这些神经丛里发出多支周围神经,每支周围神经里含有多个节段的脊神经纤维。
图2-22 体表的节段性和周围性感觉支配(前面)
(四)周围性感觉支配
若干相邻的脊神经前支在颈部和腰骶部组成神经丛,如颈丛、腰丛和骶丛,再通过神经纤维的重新组合和分配,从神经丛发出多支周围神经,每支周围神经,含多个节段的脊神经纤维,因此周围神经病变在体表的感觉受损区域没有脊髓病变时表现出的呈节段分布的特点。
二、感觉系统损害的临床症状和定位诊断
(一)临床表现
感觉障碍可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两大类:
1.抑制性症状
感觉径路破坏时,其功能受到抑制,出现感觉缺失(anesthesia)和感觉减退(hypesthesia)等。一个部位各种感觉缺失,称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称分离性感觉障碍。
2.刺激性症状
感觉传导径路受到刺激或兴奋性增高时出现的症状,表现如下:
图2-23 体表的节段性和周围性感觉支配(后面)
(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指轻度刺激而产生强烈的感觉。
(2)感觉过度(hyperpathia):
感觉的刺激阈增高,有五个特点。①潜伏期长,刺激开始时不能立即感知,必须经历一定时间才出现感觉;②感受性降低,兴奋阈增高,即刺激必须到达较强的程度才能感受到;③刺激呈暴发性,所感受到的刺激呈现一种剧烈的、定位不明确的、难以形容的异样感觉;④扩散性,刺激有扩散的趋势;⑤出现“后作用”,刺激停止后在一段时间内仍有刺激存在的感觉。见于周围神经或丘脑病变。
(3)感觉倒错(dysesthesia):
指对刺激的错误感受,如轻划皮肤而有疼痛的感觉,冷刺激误以为热刺激。
(4)感觉异常(paresthesia):
指未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异常感觉,如麻木、蚁走、瘙痒、重压、针刺、冷或热、肿胀、电击、束带感等,其发生的范围具有定位价值,往往为主观的感觉症状,而客观检查无感觉障碍。
(5)疼痛(pain):
是感觉纤维受刺激的表现,是躯体的防御信号。检查时应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频率、加重或减轻的因素等。常见疼痛有以下四种。
1)局部疼痛(local pain):
疼痛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如神经病变时的神经痛。
2)放射性疼痛(radiating pain):
中枢神经、神经根或神经干刺激性病变时,疼痛不仅位于病变局部,而且可扩展到受累神经的支配区。如神经根的肿瘤或椎间盘突出压迫发生的疼痛。
3)牵涉性疼痛(referred pain):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痛觉过敏或有疼痛的感觉,称牵涉性疼痛。
4)灼性神经痛(causalgia):
剧烈的烧灼样疼痛,多见于正中神经或坐骨神经损伤后。
(二)定位诊断
感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为定位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图2-24)。
图2-24 各种感觉障碍的分布
1.周围型感觉障碍
一般有三个特点:①周围神经病变在感觉受累的同时往往有运动、肌营养和反射障碍等;②肢体远端部位常最早受累,呈手套、袜套样分布;③如病变限于某一神经的特殊支干,也可发生该神经支配区以感觉障碍为主的表现,如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
2.根型感觉障碍
脊神经后根可因压迫、炎症而产生刺激性症状,表现为根痛,大致按神经根的分布扩散。如病变在胸根,典型症状是“束带样痛”。根痛在咳嗽或喷嚏时加重,常见于脊髓髓外肿瘤、椎间盘脱出等。
3.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白质传导束病变时所发生的感觉障碍,称为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表现为病灶水平1~2个节段以下分布区内的感觉障碍。
4.偏身感觉障碍
如有偏身感觉障碍,定位诊断方面应考虑的部位有:①脑干病变:延髓和脑桥病变时,可产生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病灶同侧面部感觉消失,对侧半身感觉消失。如病灶高达中脑并超过三叉神经交叉水平,则不再出现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仅有病灶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缺失。②丘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痛觉减退常较触觉、深感觉障碍为轻,可出现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③内囊病变:内囊受损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常伴有偏瘫和偏盲。④皮质病变: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在中央后回及旁中央小叶附近,支配躯体的关系自下而上依次排列为口、面、手臂、躯干,为头足倒置的支配关系。由于皮质感觉区域广,病变往往只损害其中一部分,表现为对侧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的感觉减退或缺失。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是出现精细性感觉障碍,如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皮质感觉中枢的刺激性病灶可引起感觉性癫痫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