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十九场:宣室(四)
宣室大殿内,汉元帝和几位大臣正襟危坐。
小太监高声说道:“宣射声校尉陈汤入殿!宣……”
话音未落,陈汤却已然阔步走了进来。
小太监一惊,吓得直接噎住,没有喊完后面的话。
汉元帝眉头一皱,神色有些不悦。
陈汤大步走来,手提一木匣,腰间挂着一柄长剑。
宣室中站岗的卫兵皆是一怔,有些迟疑地看着汉元帝。
陈汤却像是故意挑衅一般,伸手按住了剑柄,汉元帝的眉头拧得更深了一些。
陈汤行礼道:“臣陈汤拜见陛下!”
汉元帝敷衍得摆了一下手:“爱卿快快请起。”
陈汤洋洋自得地说:“臣有一礼,望陛下笑纳!”
汉元帝挑眉:“哦?”他转头看了眼近侍,“王公公,呈上来。”
陈汤拿起行礼时放在身边的木匣,无视了走到自己身边的王公公,直接把木匣重重地放到了汉元帝面前的案几上,阳光下尘埃扬起,众大臣脸上紧绷,宣室中十分安静。
陈汤伸手示意:“陛下,请。”
汉元帝看了眼陈汤,身体不情愿地前倾了一些,硬着头皮把手放到了木匣上,在众人或殷切或狐疑或恐慌的目光中,打开了木匣。
木匣里面,赫然盛放着一颗血肉模糊的头颅。
汉元帝被吓了一跳,手一松,木匣又“啪”的一声合了起来。
陈汤神情倨傲地问:“陛下可还满意臣的这份厚礼?”
汉元帝努力平静下来,问:“这是……”
陈汤掷地有声地说:“郅支单于的人头!”
汉元帝颤声大笑,面部肌肉都有些扭曲了,假意夸赞道:“爱卿,爱卿果然没让朕失望。”
陈汤朝边上站着的大臣文钧使了使颜色。文钧立刻会意,往前迈了一步,欠身施礼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陈校尉此番大败匈奴,虏敌三千,还带回贼首之首级。其功堪比卫霍,理应封赏。”
汉元帝冷冷地扫了文钧一眼,之后看着陈汤,缓缓开口:“射声校尉陈汤平乱有功,进从事中郎,封关内侯。”
陈汤似笑非笑地行礼道:“谢陛下恩典!”
汉元帝沉着脸一挥袖子:“退朝吧。”
陈汤转身退下,潇洒地甩了下披风,他身上的甲胄随着他的步履发出阵阵脆响。
汉元帝看着他张扬恣肆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退朝后,汉元帝心思郁结,独自走到花园中散心,步履沉重。
毛峰小跑着从后面追上,喘着粗气道:“陛下,陛下留步啊!”
汉元帝转过身来,问:“毛卿何事?”
毛峰站定,略一犹豫后,禀道:“臣,臣想跟陛下谈谈,陈汤。”
汉元帝苦恼道:“眼下,毛卿有何良策?”
毛峰施礼道:“臣以为,陈汤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倘若兵燹再起,陈汤战功再进,只怕……”他微微一顿,看了看汉元帝,“只怕情况会更难掌控。”
汉元帝皱眉道:“朕明白,只是有功当赏,倘若独独不赏他,朕担心把他逼上绝路会更加危险。”
毛峰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这一切关键,还在匈奴。”
汉元帝挑眉问道:“匈奴?”
毛峰点点头:“不错。如今匈奴四分五裂,郅支单于又战死,元气大伤,想必一时片刻不会再挥兵南下。而这,正是我大汉之良机。”
汉元帝眼中一亮,问:“怎么说?”
毛峰分析道:“匈奴,可和不可战。陛下试想,倘若大汉与匈奴签下盟约,弭平战火,陈汤便无仗可打,更遑论加官进爵。”
汉元帝恍然大悟:“毛卿高见啊!但朕只怕……呼韩邪会趁机一统匈奴,并无和谈之意啊。”
毛峰捋了捋胡子,安慰道:“陛下放心,若臣估算无错,半月之内,匈奴和谈的信函便将抵达长安。”
汉元帝闻言微惊:“何以见得?”
毛峰沉声说道:“只因为他们,比大汉更加迫切!”
汉元帝讶然问道:“毛卿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