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创造
创,做敢于突破自我的人
《说文》:“创,刅,伤也。”金文象一个躺着的人,手上脚上都有小竖,表示一个人受了创伤。本义:创伤,伤口。《康熙字典》:“《孟子》创业垂统。又伤也。”
从本义引申开来,“创”有“突破”的意思,所以凡事有所突破也可以称为“创”。
教育具有创的意义,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与过去告别开始的,延续惯性不是成长,而是重复。每一次的个体成长都可以看成是创造,每一次的创造又都建立在破的基础上。
孩子的成长不会像宣传得那么罗曼蒂克,也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而是充满着各种冲突和纠结,甚至会有情绪和焦虑。
孩子不会天生就听话,不听父母的教导不是孩子在与父母对抗,而是孩子很难与过去脱离甚至诀别。
他们每次和父母的冲突就是一次对过去自我的冲击,会形成一定的“创伤”,而后续的对“创伤”的修复与再平衡就是成长。
如果没有新的滋养,“创伤”就是伤害,教育就是带领孩子撬开过去的“坚冰”,形成新的“冰层”。成长就是一层层新的“冰层”叠加与交错的状态。
创,还有开始的意味。创作为开端,是必经的过程,其一旦开始了就会有新的生长。
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过程就是系统反思自己过往的成长经历并探寻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的过程,开启学习就是开启和过去的对话,就是开启改变。为了家庭,每一代父母都应该从学习开始,做帮助孩子勇于改变自我的引路人和自我生命的突破者。
造,围绕目标培养新事物
前面谈了“创”字,有开启和突破的意思。但仅有突破作为开始还不够,还需要有新的建设,这就需要造。
《说文》:“造,就也。”形声字。本义:到;往某地去。《康熙字典》:“《易·乾卦》大人造也。”
造是创的目的,只有打破、告别、突破,没有建设、产生、成就,那么打破就是破坏,就是伤害。
造,有方向。在“创”的时候就应该有方向,否则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开创,就会犯盲动主义的错误。
很多时候,因为对现状不满意,不少人都会急于摆脱现状,草率地“开创”。如有人对婚姻不满,就快速离婚,然后开启一段新的感情,他以为打破旧的关系,开启一段新的关系,就能有新的生活,其实不然。因为这类人对前一段婚姻认识不清,新“造”的婚姻生活,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生活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不幸还会到来。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有父母觉得生养第一个孩子没有教育经验,再生一个就能解决在教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反而会给自己增加新的压力,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未知的变数。因为不是有了第二个孩子,父母的教育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升。
我们只有对以前的人、事和发生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反思才会产生新的目标,这样的新目标也才会合适、恰当,由此开启的新生活也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适合自己的,否则就有可能是“造”。造,有过分折腾的意思。如果目标不清、思路不明,所做的一切可能就仅限于“折腾”,这在教育改革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