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行动
行,停停走走中奔向目标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象形字。本义:道路。彳,小步也;亍,步止也。《康熙字典》:“《广韵》适也,往也,去也。”
走在一定的道路上,是行,否则就是盲动。道路可以引申为计划和方向,不按照一定的设想和理性的规划,在一定的方向和道路上行走则常常具有盲目性。
在教育孩子问题的行动上,常常有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有路径无方向,随波逐流,看起来每天忙忙碌碌,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做,这不能叫行动。另一种有方向,无计划,这样的教育行动,常常就是唱高调说理念,而不能有效地落实自己认同的教育道理,这也不能称之为行动。
知进知止,方为行,否则就是冲动。前进是动力和能力的体现,它是一个人向前冲的状态,它能促使我们把事情做成。但前进的过程中包含止,止是一种智慧,它体现了我们尊重规律,在审时度势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适可而止地前进。
教育孩子需要方向,也就是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无论现在的理论怎么强调个体价值,怎么尊重儿童的主体性,都不能否认教育在方向上的选择与确定,因此,前进要不断通过停顿、放缓脚步来修正正在前进的道路与方向的关系。
教育孩子,特别是家庭教育,需要在停停走走中接近目标。
动,让目标更清晰,更靠近
《说文》:“動,作也。从力,重声。”形声字。本义:行动;发作。《康熙字典》:“《增韵》动,静之对。”
我们在对行动的“行”的分析中,强调了作为道路的“行”的目标和路径的重要性,强调了没有目标、没有准确路径的行动是盲动,是冲动。
但是我们如何能形成目标,形成准确的行进道路呢?它不是拍脑袋的过程,不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在行动中发现规律,把握当下的情境,形成恰当的方向和路径的一个辩证的互动过程。
动起来,会让我们的心理感受和状态围绕动产生变化。这是思想与行动一致原则的体现,当我们还没有感觉,没有灵感,状态不好,情绪没有调整到位的时候可以先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慢慢地,生理激素就会进入状态,我们的思维和感觉都会随着动起来,逐步靠近我们所需要达到的状态。
很多作家说,不是有了灵感才开始写作,而是要把每一天的写作时间先安排好,到了时间就坐下来,提起笔或者打开电脑就开始写作。有了写作的状态和姿势,慢慢地灵感就会形成。所以“动起来”是我们获得灵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大多数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很多时候不把一件事想得完美就不愿意动手去做。但很多有成就的作家或者创作者的亲身体验是,只有动手去做,灵感和创意才会形成,也才会丰富。正如有作家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一样,快写慢改,正是此理。
动起来,让目标更清晰,让我们和目标更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