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商鞅找到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让他向孝公举荐自己。
秦孝公是年轻有为的君主,当政以后马上想干一番翻天覆地的事业。他决定对国家做出大改动,但需要一个吴起那样的强人来主持,于是颁布了求贤令,向天下招募贤才——这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习惯后来成为秦国的传统,只要有才干,不论出身、国籍,一概任用。
正是这样一种用人方式,才让落魄贵族商鞅有了直接面见秦君的机会。
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六卷面见秦孝公,先跟孝公谈论“帝道”,也就是上古明君的那些故事,孝公听得瞌睡连连,摆手说:“这都是哪年的事了?跟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什么关系?”等商鞅退下去以后,孝公把景监找来大骂:“你推荐的一个什么人?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景监只好找到商鞅,说兄弟你连累我了,商鞅哈哈一笑说:“没事,等过几天大王怒气消了,麻烦您再推荐我一次,我下次一定说得合他的心意。”
五天以后,商鞅再次面见孝公,这次说的是“王道”,基本上就是孔子的仁义道德那一套,孝公的脸色稍微缓和一点,但仍然不满意。
下来以后,孝公再次责备景监,景监又找到商鞅,商鞅继续笑着说:“再给我一次机会。”
又过了几天,孝公再找到商鞅问政,这次商鞅说的是“霸道”,就是齐桓公以来各位帝王称王称霸的策略,孝公终于表露出兴趣,但仍然没有最终决定。
商鞅知道差不多了,在驿馆等着,果然不久孝公就派人来征召。这次商鞅终于把自己观察到的秦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变法的具体措施等等和盘托出,两人促膝长谈,连续谈了很多天,孝公全神贯注地听着,赞叹不止,当即决定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过后商鞅对景监说:“帝道、王道,大王都不感兴趣,我只能跟他谈论强国之术。今后秦国确实可以强大,但德行终究比不上商、周啊。”
对于战国时代的诸侯来说,国家强大就够了,要仁德有什么用。
这样一种功利性很强的特点也明确表现在了变法的政策里面。
但很多人并不支持商鞅的这些“强国之术”,旧贵族的代表人物甘龙、杜挚等人就坚持说:“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认为国家的旧法度不能轻易修改。
秦孝公放手让商鞅跟他们辩论,商鞅半辈子都在考虑这些问题,思想何等成熟,立即针锋相对地说:“商汤、周武王不遵守古法,所以能称王;夏桀、殷纣因循守旧,反而亡国。怎么能认为旧例就一定值得遵守呢?”
这是一场决定秦国乃至所有国家命运的辩论。好在这是秦国,本来就是半个蛮夷,对于“尧舜禹汤”留下来的那些古礼本来就不太在乎,秦国的旧贵族势力又比较弱小,又经过了秦献公的变法,国民对于变革已经比较适应。而孝公本人又是思想开明的年轻君王。在所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变法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发布了《垦草令》,开始为变法制造舆论。三年以后,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正式在秦国推行新法度。
这是一次非常成熟的变法。每一项政策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完全针对当时秦国存在的问题而制定,因此比之前李悝、吴起的变法更加完善和深刻。
变法的目的就是“强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变法的内容异常广泛,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重农抑商,特别强调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产业,振兴农业就是振兴经济,而经济是国力的基础,是头等大事。
土地制度方面,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废除贵族的世袭制,削弱旧贵族,铲掉这些社会的杂草,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
这些变革措施跟以前的历次变法差不多。如果仅仅这样的话,秦国也只是会走上魏国的老路而已,但接下来的几项措施却是商鞅变法特有的,正是这些措施使秦国成为了一个特殊又恐怖的国家:
推行严厉的法令,严格控制社会,对民众的自由作出最严厉的限制。例如登记户口,禁止出门旅游,禁止收容外来人口,甚至禁止父子兄弟等一家人住在一起。
把山川湖泊收为国有,防止民众依靠这些资源牟利;禁止买卖粮食,对所有商品征收重税,对商业发展给予最严厉的打压,民众要谋生只能靠种地。
统一思想,压制文化,禁止游说讲学,禁止思想的传播和交流,使民众陷入极度空虚和愚昧的状态,永远埋头当苦力。
禁止奇装异服,一切声色娱乐都不许有,连喝酒吃肉都要打压,迫使民众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让民众互相监督,实行连坐制度,一人犯罪全体受罚。
奖励军人,制定严格的军功等级,按照军功赏赐爵位,平民翻身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战场上拼命杀敌。
公元前350年,秦国又推行了第二轮商鞅变法。鉴于之前楚国变法受到旧贵族反抗的教训,孝公命人在咸阳修筑新宫殿,然后迁都到那里,这样就彻底摆脱了旧贵族势力的束缚,可以更好地把新法推行下去。经过前后两轮变法,秦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活力消失了,一切都统一起来,人们不再有个性,不再有思想,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不停地创造财富来供养国家机器。整个国家被君王牢牢攥在手中,变成了一台恐怖、高效而强大的战争机器。
这台机器运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强!更强!
这样的国家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是法家眼中的理想社会。
商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按自己的想法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法家“盛世”。
同样开心的还有秦国的统治者,他们看着一片繁荣的秦国大地,以及土地上日夜劳碌的秦国百姓们,心满意足,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盛世”。
然而老百姓呢,谁考虑过他们的感受?没有!没人会考虑!史书上一句“秦民大悦”便轻描淡写地带过了。
可是人们真的“悦”吗?实际上,这样的“盛世”对于秦国民众来说可能更像是一场噩梦,他们被绑在自己祖祖辈辈生长的土地上,失去了最基本的自由,也失去了一切快乐和欲望,人生只剩下无休止的劳作。
而从民众身上压榨出来的强大生产力,最终变成秦国对外扩张的原动力,它将如同钢铁洪流一样向四面八方推进,把秦国人的痛苦撒播到各国人民之中。
所以这也是天下人的噩梦。东方各国以后会感受到的。
当然大国国力的提升肯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变法的成果要很多年以后才能逐渐反映到军事实力上。
以秦国现有的军事实力,主要的目标仍然是从三晋那边虎口夺食,河西地区仍是主战场。
而对于三晋,特别是魏国来说,秦国的威胁只是一方面,眼前他们最可怕的敌人还是东方的齐国,新登基的齐威王也是一个雄武的君主,几乎在商鞅变法的同时,齐国也开始推行自己的新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