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维持的第一强国
国际社会的焦点仍然在三晋,他们和周边国家的混战还没有停息。
而魏国第一强国的地位也在这样一种混乱局面中艰难维持着。
楚悼王末期,赵、楚联手夹击魏国,不仅对魏国造成沉重打击,赵国自己也摇摇欲坠。危急中的魏、赵两国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两国摒弃前嫌,握手言和,三晋再次在表面上联合起来。不过这一次,赵国的地位就高得多了,三晋联合体从魏国带两个小弟,变成了魏、赵双雄相爱相杀的格局。
公元前380年,齐国发兵攻打燕国,打下燕国的桑丘。
这侵犯到了赵国的利益,赵国提出请求,三晋又一次组成联军抗击齐国。三兄弟联手,再度表现出天下无敌的战斗力,迅速打退了齐国的侵略。
两年以后,齐国卷土重来,想找回场子,结果又被三晋打退,直接攻进齐国本土,一直打到灵丘才撤军。
这几次战争说明三晋,特别是魏国,依然拥有傲视天下的实力,不管是齐国还是楚国,暂时都还没法与他们争锋。
但三晋毕竟不是一个国家,不可能真正统一步调,所以也没法把这种实力转化为实际的收益。几年的战争打下来,基本上大家都在原地踏步,丝毫没能改变自己被齐、楚、秦三方夹攻的恶劣局面。
其中反而是最弱小的韩国捡了大便宜。
从立国开始,韩国就专心致志地啃郑国和宋国这两块硬骨头,想尽快把它们吞掉,以打开向外的通道。这个思路是对的,但问题在于韩国的实力实在太弱,甚至跟郑国都基本打成平手,况且还有楚、魏等国在竞争,要吃掉这两个小国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终于在公元前380年以后,韩国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首先是吴起被杀,楚国变法终止,楚肃王展开大清洗,全国上下鸡飞狗跳,对外暂时处于防御姿态。
紧接着齐国也出了大事,田午弑杀自己的哥哥齐侯剡,自立为君,是为田齐桓公,齐国也陷入短暂的混乱状态。
赵国更是遇到大麻烦,二十多年前被消灭的中山国再次复国,直接威胁赵国本土,赵国焦头烂额忙着灭火。
魏国也很忙,除了跟赵国时不时地“打情骂俏”以外,趁着楚国内乱的机会,在前375年,他们发起对楚国的袭击,双方在榆关展开激战。
正好郑国内部也发生了“太宰欣”的动乱,国力严重下降。
所以韩哀侯抓住这个机会,派出大军攻打郑国,一鼓作气吞掉了这个重要的老牌诸侯国。
位居天下中央的郑国,立国四百三十一年,前后二十六君,经历了无数次血腥的战乱,在晋、楚、齐三大国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到现在,如此苦难深重又坚强的国家,却灭在了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手上,实在是世事难料啊。
韩国随后把首都迁到新郑,国土大幅扩张。但他们仍然处于各国包围中,地理条件仍然是各国最恶劣的。
对于韩国这次吃独食的行动,魏、赵都来不及反应,他们正在处理北方中山国的威胁。
之前公元前406年,一代雄主魏文侯派军队远程奔袭,消灭了中山国,中山桓公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之后可能被封到中山的故土上,小心翼翼地接受着魏国的统治。
公元前381年前后,魏、赵大火拼,两败俱伤,中山桓公趁机发动故国遗民造反。
中山国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他们的国土挨着赵国,却被魏国统治。现在魏、赵正在全力对决,楚国的军队甚至把魏国本土拦腰砍成两半,这种情况下,魏、赵双方都没有能力阻止中山遗民的反叛,中山遗民的复国战争很快大获成功。
中山桓公赶走魏国占领军,接纳遗民,收服故土,继续以顾城为国都,重新建立了中山国。
等魏、赵从战乱中抽身出来的时候,新的中山国已经屹立在他们身旁,他们只能重新开启消灭中山国的工程。
对于中山复国,最紧张的是赵国,这个蛮夷之邦紧挨着他们,双方又是世仇,肯定不可能和平共处,所以赵国第一个出手。公元前377年和376年,赵敬侯两次发兵攻打中山国。
据说被灭国之前的中山桓公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不理朝政,不恤民力,才招致了亡国的祸患。现在重新登基以后,历尽磨难的中山桓公已经变成了一个勤勤恳恳的有为之君。
另一方面,现在的魏国已不复当年勇了,国力有了很大的下降,赵国连年征战,也是疲惫不堪。
所以双方一交手,赵国立即发现形势跟当年不同。这个刚刚从废墟上恢复的国家,战斗力竟然相当强悍,自己虽然国力和人口都远远超过他们,却从他们手上占不到任何便宜。
同一时期,魏国可能也有所行动,也打过中山国,但还是没能获胜。
在这个关键时刻,穷兵黩武的赵敬侯突然去世。他当政十年,年年都在发动对外战争,虽说这是赵国拓展生存空间必需的步骤,但如此频繁的战争,肯定会大量消耗国力。而且跟魏国翻脸也是很不明智的举动,直接造成了三晋被外人围攻的局面,所以这几年魏、赵国力的大幅下滑,赵敬侯有很大的责任。
他的儿子赵成侯登基,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强势向南方出击,当然首要任务还是除掉中山国这个眼中钉。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国内的公子胜跟赵成侯争夺君位,赵国内乱爆发。
这下可就便宜中山国了。中山桓公心里乐开花,一面下令全国积极备战,一面提拔乐池担任大将,准备对赵国开战。
乐池是乐羊的孙子,乐舒的儿子,因此史书上记载的中山国君把乐舒做成肉羹给乐羊吃的故事不一定真实。
公元前374年春天,中山国反客为主,派乐池主动进攻赵国,彪悍的狄人军队所向无敌,一路打下了灵寿、番吾、房子等重要城邑,恢复了许多被赵国侵占的领土。这以后很多年,赵国在跟中山的战争中都占不到便宜,可见他们的武力之强。
中山桓公随后把都城迁到灵寿,并且修筑长城防范中原国家的打击,中山国自此进入全盛时期。
赵、魏等国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了中山复国的事实,中山国也因此成为跟战国七雄并立的第八个强国。
另一方面,赵国的主要扩张方向还是在中原,卫国依然是他们眼里的大肥肉,必欲吞之而后快。
公元前372年,卫慎公过世,卫声公继位。这时候魏国正在联合燕国、鲁国、卫国等一起进攻齐国,赵国趁这个机会发起突袭,瞬间攻入卫国国内,接连打下卫国七十三座城邑(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张,卫国未必有这么多城池),准备一举吞并这个国家。
这是公然挑衅。魏武侯大怒,马上带领诸侯联军掉头打向赵国,不仅把他们赶出了卫国,还攻入赵国本土,最后在北蔺大败赵军。这给了赵成侯当头一棒,赵国南侵的步伐也只好放慢下来。
不过这也看出魏国的对外战略之混乱,基本上是逮谁就打谁,四面出击,没有一套明确的扩张计划,这方面他们比韩、赵都差得远,可以说是七雄里面最盲目的。而且他们不善于谋略,什么“借力打力”“拉一派打一派”,这些花样在魏国的外交账本上是不存在的,他们秉承祖先的传统,以赳赳武夫的姿态在国际上暴走,把铁拳砸向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所以魏国虽然有天下第一的国力,却被自己硬生生浪费掉了,没能把这种国力转化为实际的利益。
连年战乱对国力的损耗确实很明显,魏文侯多年励精图治的结果,正被魏武侯悄无声息地消耗掉,这一切都注定:在战国历史上,魏国这个“霸主”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公元前370年,一辈子都在马背上打天下的魏武侯病逝。死前两年他在打赵国,死前一年还在打楚国,他一生的作为确实当得起一个“武”字,可以说为国家耗尽了心力,可惜并没有给魏国带来什么积极的东西。
魏武侯的离世带来一个出人意料的严重后果——当初秦献公受到魏武侯的帮助回国争位,临走之前,曾当面向魏武侯表示感激,保证在魏武侯在世的时候不跟魏国发生冲突。
所以魏国这些年才可以无视西部大后方,全力以赴地在中原争夺霸权。
但仔细分析起来,从两国的休战中真正受益的其实是秦国。魏国四面出击的这些年,秦国人却在和平状态中静静建设自己的国家,加上秦献公的变法,秦国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不紧不慢地追赶着东方各国。
现在魏武侯离世,秦献公的保证已经自动作废,秦人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参与到中原大乱斗中来。
公元前370年前后,秦国悄然登上了中原争霸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