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齐鲁两国的恩怨还没了结。
乾时之战,齐国打败鲁国,逼鲁国杀了公子纠以后才撤兵。
但事情还没完,齐国仍然盯着鲁国,随时准备再去打劫。
这时的齐国仍然延续齐襄公时代对外强硬出击的政策。第二年齐桓公不顾管仲的反对,又一次发兵去攻打鲁国。如果说乾时之战还有国内争位这个理由的话,这次的战争就是纯粹的侵略。也许桓公是想通过这一战来给自己立威,而鲁国是最近又最好欺负的对象。
齐襄公和齐桓公都是鲁庄公的舅舅,但两人对鲁国的态度却有明显差别。鲁庄公拼命地奉承齐襄公,又有文姜在中间斡旋,所以齐襄公后期基本把鲁国当成自己的小弟了。而齐桓公则不太吃这一套,该侵略就侵略,不留情。
鲁庄公去年在乾时被杀得狼狈逃窜,回来以后痛定思痛,仔细研究对付齐国的方法,对于齐国这次的入侵,他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这本来是一次普通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然而因为一个人的加入,却意外地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
鲁国有个叫曹刿(guì)的隐士,是周文王的后人。他听说齐国入侵的消息,就主动去求见鲁庄公。
他问庄公:“大王准备怎么抵抗齐国的军队?”
庄公回答:“衣服饮食,我不敢单独享受,都会跟周围的人分享。”
曹刿回道:“小恩小惠只能遍及周围的人,老百姓仍然不会尽力帮您。”
庄公又说:“寺庙里的祭品,我不敢有任何短缺,对神明一直保持诚心。”
曹刿回道:“这点诚心根本不够,神明不会因此就保佑您。”
庄公又说:“国家的大小事务,不管能不能办好,至少我全部尽力去办了。”
曹刿这才说:“这才真正是国君该办的事。既然您有这样的态度,应该可以和齐国交手了。打齐国的时候请叫上我一起。”
于是庄公带着曹刿向前线进发。
公元前六八四年正月,齐鲁两国军队在长勺对决。
春秋早期的战争,大家都很讲究“礼仪”,战场上的规矩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先找一大片空地,两军面对面列好阵势;然后双方击鼓,前、中、后三军,中军、侧翼分别前进;碰头后集体打一架,哪边先扛不住后退了,哪边就输了。
庄公看到阵势已经列好,就想下令击鼓;曹刿却说:“等一等!”
齐国那边已经击鼓了,齐军如同潮水一样涌过来,鲁国这边却只是拿盾牌硬顶着。箭如飞蝗,齐军冲了一会冲不过来只好停下。
庄公看到有机可乘,又想击鼓;曹刿却还是不让。
齐国第二次击鼓前进,再次冲击鲁国的防线,还是没能冲破。
齐国只好第三次击鼓,再度冲过来;曹刿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庄公下令鲁军击鼓前进。
鲁国军队撤掉盾牌,发一声喊,一起涌出去。齐军没想到他们会突然杀过来,顿时抵挡不住,阵势开始散乱,有零星的士兵已经开始后撤。
庄公想发令追赶,曹刿又说:“再等等。”他亲自下车去看了看,又上车登高望了片刻,才说:“现在可以出击了。”
于是鲁军大肆冲击。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
鲁国意外地打赢了这场战役。
这是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事后曹刿向庄公分析这场战役,说出了中国军事史上那段著名的理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是战场上一种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战术——积极防御,避其锋芒,等敌人耗尽了士气再出击。这种思想也可以用在一切战斗包括格斗、商战甚至职场竞争中。
至于为什么不马上追击敌人,曹刿的解释是:为了避免中埋伏,要先看清楚情况。看到敌人车辙乱了、军旗也倒了,这才确定敌人的确是败退了,才可以去追击。
这又涉及另一种常用战术——诈败诱敌和识别敌人的诈败。这种战术及其变种,在战争中有无穷无尽的应用。
他的这些理论在当时是很重大的发明。从此以后,各诸侯国在战争中就越来越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各种各样先进的战法被研究出来,战争也就越来越变成了智力水平的较量。
不过我们也不该过于夸大战争技术的作用,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花架子。长勺之战鲁国能获胜的一个主要原因,恐怕是因为齐桓公刚刚结束了长期流亡生活回到国内,这时离他回国才大半年,手下的军队基本上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君臣之间、军官和士兵之间的配合都还很生疏,像鲍叔牙这些人恐怕都是第一次指挥军队,交学费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长勺是在鲁国境内,鲁国有地利优势,且鲁国又为这次战争做了充分准备,这也是他们获胜的原因。
长勺之战给刚刚上位的齐桓公当头泼了一瓢冷水。他的外甥告诉他,做一个大国国君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接下来他需要更加的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才能做好齐国这艘大船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