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的方法
病原生物或条件致病性生物侵入宿主机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或传染,也就是机体与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突破机体的防御作用,在机体内一定的部位定植、增殖并蔓延扩散,产生临床症状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能致病的生物称为病原生物。毒力(virulence)表示致病性强弱,通常用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表示。
病原微生物通过黏附素的黏附作用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定植后的微生物进一步增殖,释放内、外毒素或其他毒性蛋白和酶如多种细菌产生的溶血素、杀白细胞素、透明质酸酶等。也有一些微生物如伤寒沙门菌、结核分枝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等侵入宿主细胞形成胞内寄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而病毒感染进入细胞后通过脱壳,直接将DNA或RNA在细胞内进行复制、转录,也由一些病毒将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形成前病毒。造成宿主细胞正常代谢紊乱,甚至死亡。
病原微生物除了直接引起宿主损伤外,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入侵的微生物进行免疫应答,导致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肝内血管、肾小球基底膜等,导致Ⅲ型变态反应的发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干酪样坏死等。
病原体通过合适的途径进入机体后,可以被机体清除,也可以定植进一步繁殖,根据病原体毒力的强弱和机体的防御能力不同,感染后可以出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持续感染和带菌状态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是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运用各种技术寻找病原体感染的依据,达到确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