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疾病谱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稳居我国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及疾病负担第一位的心脑血管病的病因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2013年《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发表的“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鉴于动脉粥样硬化为系统性疾病,即一处血管病变会引发和(或)伴发其他血管异常,心脏、大脑、肾脏、周围动脉及视网膜动脉血管会同时或相继发生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D)作为老年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重要原因,而颈动脉狭窄>50%也同时被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因此该建议提出在对CAD的诊断中必须对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对于影像学检查有明显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同时评估是否患有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可能性。《中国心血管报告2011》指出,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慢性病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未来10年,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其中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2010年到2030年,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的疾病负担预计增长近50%。有研究者推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数有可能达到总死亡数的36%。
危险因素防控遇瓶颈。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持续生长将显著减少或堵塞动脉的血流,斑块也易于变脆及发生破裂,从而诱发血栓的形成及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和免疫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中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弥散性、多灶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的病理基础; AS本身不足以致病,斑块破裂或腐蚀后继发血栓形成是其决定因素,而AS斑块的不稳定性或破裂是许多临床急性综合征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大量医学研究已证明,AS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尿酸血症、吸烟、肥胖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策略是“高危策略”和“人群策略”并举。此外,研究还表明,危险因素聚集在同一个人身上,其致病作用协同放大,加速AS进程。多种因素可造成自发性的AS血管损伤,然而这些已经建立的危险因素并不能解释全部AS的发病,仍然存在其他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如何抑制AS的发生发展一直是医生关注的热点,也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血管动态变化为新的干预靶点。尽管目前已经确立了危险因素学说,即危险因素可预测大部分血管性疾病风险,但是危险因素不等于血管性疾病发病,危险因素并不等于病因。危险因素学说还不能起到全方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需要更有效的手段,比如检测血管变化。在功能学上以及解剖形态上动态观察血管变化,可进一步明确AS的发展过程,以及血管变化与血管性疾病发病的关系。影像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实现了动态监测血管,最简单无创的就是B超,CT、MRA、DSA均是检测血管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药物试验有乙酰胆碱试验、麦角新碱试验。临床影像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跨越了一个时代,从仅关注危险因素变为更多地关注血管本身的动态变化,这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进一步的意义。他汀类药物可延缓血管病变进展,METEOR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减小血管内-中膜厚度; REVERSAL、ASTEROID、SATURN等研究也均显示,强化他汀治疗可延缓甚至逆转冠状动脉斑块,这些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工作30年,亲身感受人类疾病谱的演变和近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对人群的危害;加之近年重点研究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的探讨,从20世纪90年代重视脑血管病的临床症状学、本世纪初期的单一危险因素(如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高血脂、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到重视多重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的干预。本世纪以来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理论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大量临床实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取得了很多新成果,产生了很多新概念、新理念。但与此对应的AS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知识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国内相关书籍的短缺使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缺少可供参考的专业书籍,作为基层对此领域兴趣浓厚的专业医务人员有义务也有责任作些尝试。本书邀请四十多位临床医生结合国内外最新前沿和各自多年研究经验,力争比较全面地阐述AS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本书分为基础和临床两大部分,共十六章。基础部分有:人类血管的解剖组织学(黄淑云、邵燕)、循环系统的生理基础(黄淑云、邵燕)、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黄淑云、邵燕)、心脏的血液供应(许兆延、梅百强)、肾脏的血液供应(肖观清、谢超、李国德)、动脉粥样硬化(张国华、曾桄伦)、血管检查(李国德、谢坚、卢敏艳、赖玉琼、徐志锋、张仙海、潘爱珍、高明勇、朱彬等)等七章;临床部分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杜朴、陈静娟、罗韶辉、冯华海、王玉凯、章成国、李国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许兆延、梅百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谢超、肖观清、李国德)、动脉粥样硬化性视网膜病变(朱敏、李国培)、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朱峥嵘、罗灿华)、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陈劲松、许雪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谢海群、袁大华、张虹桥)、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康复(彭小文、周惠嫦、陈丽珊、张盘德)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护理(彭伟英、邝景云)等九章。全体编委历时一年有余,加班加点,经数次修改和校对,终成书稿;力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关AS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较全面又实用的基本理论和诊疗预防措施。
上医医未病之病。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笔者再次呼吁医务工作者重视危险因素、重视预防,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拐点”的早日到来献一份爱心、出一份力。由于水平限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道、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章成国
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