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血糖代谢基础

一、糖、血糖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一类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的有机化合物。糖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约占食物总量的50%以上,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于糖。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还包括一些单糖及双糖。双糖及多糖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水解为单糖才能在小肠上段被吸收。

血糖即人体血液中的糖,其主要形式是葡萄糖(glucose,Glc)及糖原(glycogen,Gn),大多数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葡萄糖是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糖原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肾糖原等,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与糖原都能在体内氧化并提供能量。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后者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保持血糖稳定在一定水平,以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能量需求。

二、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一)血糖的来源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2.肝糖原分解,这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

3.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等均能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这是机体在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来源。

(二)血糖的去路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在体内各组织中氧化分解并提供能量,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

2.在肝脏、肌肉等组织内进行糖原合成备用,这是血糖的次要去路。

3.在体内转变为其他形式的糖及其衍生物,如核糖、氨基糖和糖醛酸等,进而发挥其生理功能。

4.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

5.当血糖水平过高时,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即可由尿液排出。

三、血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一)糖的无氧分解

体内组织在无氧或缺氧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在胞浆中分解产生乳酸和少量ATP的过程,这个代谢过程常见于运动时的骨骼肌,因与酵母的生醇发酵非常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过程。

参与糖酵解反应的一系列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糖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均在细胞质中进行。根据反应特点,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磷酸己糖的生成(活化) ;第二阶段为磷酸丙糖的生成(裂解) ;第三阶段为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并释放能量(氧化、转能) ;第四阶段为丙酮酸还原为乳酸(还原)。

糖酵解途径中有3个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是这一途径的三个调节点,它们分别由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所催化,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是这一分解途径中的主要调节点。通过糖酵解,1分子葡萄糖可转变为2分子乳酸,同时伴随着2分子ATP的产生;而从糖原开始,1分子葡萄糖单位糖酵解成乳酸并可净产生3分子ATP。

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

1.在无氧条件下,如剧烈运动或在高原活动时,可迅速提供能量,供机体需要。

2.可作为某些细胞(如成熟红细胞、视网膜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在不缺氧条件下的能量来源。

3.可作为某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贫血、大量失血及严重心肺疾病等)机体获得能量的方式。

4.既是糖的有氧氧化的前过程,也是糖异生作用大部分逆过程。

5.当糖的无氧分解过度时,可因乳酸生成过多而造成乳酸酸中毒。

(二)糖的有氧氧化

体内组织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及能量的过程。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其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胞浆中进行,为丙酮酸的生成;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中完成,为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coenzyme A,CoA)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完成,为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1.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是最重要的阶段。其主要特点为:

(1)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的彻底氧化过程,草酰乙酸在反应前后并无量的变化,TCA中的草酰乙酸主要来自丙酮酸的直接羧化。

(2) TCA是能量的产生过程,1分子乙酰CoA通过TCA经历了4次脱氢(3次脱氢生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即NADH+H+,1次脱氢生成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即FADH2)、2次脱羧生成CO2,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产生12分子ATP。

(3) TCA中枸橼酸合酶、异枸橼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反应的关键酶,是反应的调节点,其中最重要的调节点是异枸橼酸脱氢酶,最主要的调节因素是ATP和NADH的浓度。

2.糖的有氧氧化途径的生理意义

(1)人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通过糖的有氧氧化获取能量,所以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

(2)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总枢纽。

(3)糖有氧氧化途径与体内其他代谢途径有着密切的联系。

(4)糖有氧氧化和无氧分解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当肌肉组织供氧充分的情况下,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产生大量能量供肌肉组织活动所需。缺氧时,则以糖酵解为主。

(三)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

又称磷酸己糖旁路,即以6-葡萄糖开始,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这一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它的功能不是产生ATP,而是产生细胞所需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特殊物质,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和5-磷酸核糖等。这条途径存在于肝脏、脂肪组织、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红细胞等组织中。代谢相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中。

磷酸戊糖途径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氧化阶段,6分子的6-磷酸葡萄糖经脱氢、水合、氧化脱羧生成6分子5-磷酸核酮糖、6分子NADPH和6分子CO2

第二阶段为异构阶段,6分子5-磷酸核酮糖经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异构成4分子6-磷酸果糖和2分子3-磷酸甘油醛回到下一个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部位在胞浆,反应底物为6-磷酸葡萄糖,NADPH、5-磷酸核糖是其重要反应底物,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是整个反应的限速酶。

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提供NADPH,其作为体内多种物质生物合成的供氢体,脂肪酸、胆固醇和类固醇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均需要大量的NADPH。

(2)提供5-磷酸核糖,为核苷酸、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

(3)三碳糖、四碳糖、五碳糖、六碳糖及七碳糖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互相转换。

(四)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糖原主要以肝糖原和肌糖原两种形式存在,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肝糖原主要是为了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而肌糖原则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1.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

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组织的胞浆中。其过程主要包括: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

(3) 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4)α-1,4-糖苷键式结合;

(5)糖链分支的形成。

2.糖原的分解(glycogenolysis)

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其过程主要包括:

(1)糖原的磷酸化;

(2)在脱支酶的作用下转移葡萄糖残基并水解1,6-糖苷键;

(3) 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4) 6-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只是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由于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6-磷酸酶,所以生成的6-磷酸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以提供能量。

3.体内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的调节

体内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主要受到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激素的调节: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肌肉;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主要调节肝脏中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平衡。糖原合酶与糖原磷酸化酶分别是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的限速酶,二者的活性不会同时被激活或同时抑制,它们通过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两种方式进行活性的调节。

(五)糖异生

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异生主要发生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内,其原料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糖异生的反应过程基本上是糖酵解反应的逆过程,糖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则分别由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

1.糖异生的阶段

其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脱羧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一阶段主要由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

(2) 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这一阶段主要由1,6-二磷酸果糖酶1催化;

(3)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这一阶段主要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糖异生过程中四个关键酶催化的反应是其主要调节点。

糖异生与糖酵解是互为调节的两条逆代谢途径。当体内糖充足时,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活性会增强,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活性会减弱;当体内糖不足时,两类酶活性发生相反的变化。机体通过改变酶的合成速度、共价修饰调节和别构调节来调控关键酶的活性,以达到最佳生理效应。

2.糖异生途径的生理意义

(1)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在饥饿情况下保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补充糖原储备;

(3)通过乳酸循环达到乳酸再利用;

(4)促进肾脏排H+,调节酸碱平衡。

四、血糖水平的调节

人体需要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以保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稳定的血糖水平对某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至关重要。如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糖供能。

人体血糖不稳定的原因主要包括:①上呼吸道感染;②各种严重的疾病所造成的机体应激状态;③降糖药使用不规范或用量不足;④进食过多高脂高糖食物;⑤长期排便不畅,饮水不足;⑥气候变化,特别是骤冷骤热;⑦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血糖水平的调节,血糖水平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其调节机制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当血液中的血糖水平上升时,会刺激体内胰岛素释放以降低血糖;当血糖水平下降时,则会引起体内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的释放以升高血糖。通过激素调节机制,使体内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一)胰岛素

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它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紧密结合后,才能产生生理效应。其作用机制有:

1.促进葡萄糖转运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

2.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抑制肝内糖异生。

5.减少脂肪动员。

(二)胰高血糖素

是体内升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其作用机制有:

1.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

2.抑制酵解途径,促进糖异生。

3.促进脂肪动员。

(三)糖皮质激素

可引起血糖升高,肝糖原增加。其作用机制有:

1.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分解产生的氨基酸转移到肝进行糖异生。

2.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点为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3.在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其他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间接抑制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

(四)肾上腺素

是强有力的升高血糖的激素,主要在应急状态下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肝和肌肉的细胞膜受体、cAMP、蛋白激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

(五)生长激素

主要通过刺激糖异生来升高血糖。

此外,神经调节在血糖水平调节上也起着一定作用。当血糖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并出现饥饿感时,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来提高食欲,以增加进食并索取能量;进食后血糖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又会发出指令使食欲减退,从而减少进食以避免血糖过度升高,并最终达到维持血糖水平动态平衡的效果。

五、血糖水平的异常

正常血糖浓度是3. 9~6. 1mmol/L之间。在血糖调节机制出现失代偿后,即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低血糖是指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 9mmol/L;而高血糖是指空腹血糖高于6. 1mmol/L,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高于7. 8mmol/L,当血糖浓度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可出现糖尿。

(一)低血糖

主要见于以下六种情况:

1.胰性因素,如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功能低下等。

2.肝性因素,如肝癌、糖原积累病等。

3.内分泌异常,如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4.肿瘤因素,如胃癌等。

5.饥饿或不能进食。

6.降糖药物过度,尤其多见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二)高血糖及糖尿病

主要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1.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Ⅰ型(胰岛素依赖型)及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血糖正常而出现糖尿,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肾小管对糖的吸收障碍。

3.生理性高血糖和糖尿可因疾病应激及情绪激动而出现。

(三)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

为口服葡萄糖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情况下,体内存在调节糖代谢的机制,可保证一次性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持续升高。通过OGTT,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早期诊断糖尿病。

OGTT具体方法: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75g无水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时(必要时可在3小时)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小时),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正常人在服糖后1/2~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在2小时左右恢复正常。在OGTT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糖水在5分钟内服完;②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③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④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

(四)糖代谢分类及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诊断标准

见表Ⅰ-2-6-1、表Ⅰ-2-6-2。

表Ⅰ-2-6-1 糖代谢状态分类

注: 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

表Ⅰ-2-6-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只有相对应的2小时毛细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 2小时血糖≥12. 2mmol/L; IGT: 2小时血糖≥8. 9mmol/L且<12. 2mmol/L

(黄淑云 邵燕)

参考文献

1.姚泰,吴博威.生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赵水平.临床血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章成国.缺血性脑卒中与五大危险因素.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4.杨文英.重视预防,规范管理——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 (2) : 121-122.

5.Resnick N,Yahav H,Shay Salit A,et al.Fluid shear stress and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Prog Biophys Mol Biol,2003,81(3) : 177-199.

6.Krizanac Bengez L,Mayberg MR,Janigro D.The cerebral vasculature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the role of shear stress in vascular homeostatis and pathophysiology.Neurol Res,2004,26(8) : 846-853.

7.van Gieson EJ,Murfee WL,Skalak TC,et al.Enhanced smooth muscle cell coverage of microvessels exposed to increased hemodynamic stressesin vivo.Circ Res,2003,92(8) : 92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