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地。
生制栀子鉴别使用表
续表
注释
【炮制方法】
栀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1,2]。
焦栀子:
取栀子碎块,大小分档置锅内,用文火炒成焦褐色或焦黑色,取出,放凉,即可[1,2]。以色泽、浸出物及栀子苷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焦栀子炒焦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参数为:180℃,炒30分钟[3]。
栀子炭:
取栀子碎块,大小分档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成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放凉,即可[1,2]。以栀子炭的性状,栀子苷和鞣质的含量、凝血作用效果为评价指标,对栀子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参数为:200℃,炒10分钟,喷水少许后,再炒1分钟至干[4]。
除焦栀子和栀子炭外,还有炒栀子和姜栀子。
【性状差异】
栀子表面为红黄色或棕红色,略有光泽;种子为深红色或红黄色。焦栀子表面颜色加深,呈焦褐色或焦黑色;种子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栀子炭的表面呈黑褐色或焦黑色[1,2]。(见彩图13)
彩图13 栀子(1)焦栀子(2)
【炮制作用】
栀子,味苦,性寒。因苦寒清降,归心、肺、三焦经,故主泻心火以除烦,且能清泻三焦火邪,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还兼具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可用于黄疸的治疗。栀子炒焦后,其寒性有所缓和,偏入血分,故可清血分郁热。多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等症。栀子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故《寿世保元》中亦有“栀子,生用清三焦实火,炒黑清三焦郁热”的论述[1,2,5,6] 。
栀子中的环烯醚萜类(如栀子苷)成分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保肝作用,而二萜苷类(如西红花苷)类成分也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保肝和利胆的活性。在栀子的炮制过程中:栀子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可发生分解、聚合等反应而使含量降低,而二萜苷类成分则在加热的作用下亦可发生苷键裂解作用而导致含量降低,上述两种情况也都随着炮制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使其程度加深。这也解释了为何炮制品中清热泻火的相关作用较生品降低。此外在炮制过程中,具有止血和镇静作用的鞣质及西红花酸(二萜苷元)的含量增加[7],也说明了栀子炮制后凉血止血作用增强的原因。
另外,栀子中具有解热作用的栀子苷,其在种仁中含量较高,是种皮中的4倍[1,2,5,6,8],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栀子“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药理作用】
一、栀子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栀子的乙醇提取物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9]。
2.镇痛、抗炎作用
栀子中的栀子苷及西红花苷均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和渗出,对炎症晚期的组织增生和肉芽组织生成亦有抑制作用;同时栀子苷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化学物质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可明显升高小鼠对热板刺激的痛阈值[10]。
3.抗氧化作用
栀子中栀子苷、西红花素、总皂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明显提高损伤的内皮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活性[11]。
4.保肝作用
栀子苷对正常小鼠肝微粒体内CYP4502E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增强肝脏内谷胱甘肽还原酶(GR)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对CCl4致急性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抑制四氯化碳肝中毒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增加肝脏内GSH的含量[12]。
5.利胆作用
栀子中的栀子苷和西红花苷可明显增加大鼠胆汁流量,改变胆汁成分,阻止胆固醇结石的形成[13]。
6.抗焦虑作用
大鼠群体接触实验证实栀子提取物及栀子苷均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大鼠群体接触时间[14]。
7.降血脂、抗血栓作用
栀子中的西红花苷及其代谢物藏红花酸可明显抑制胰脂酶的活性,可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栀子苷及其代谢产物京尼平可抑制体内血栓因子及血小板聚集,显著延迟生化反应中大鼠股动脉血栓闭塞时间,抑制磷脂酸酶的活性,达到抗血栓作用[15]。
8.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栀子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TNF-γ诱导的NF-κB活性和黏附分子表达以及单核细胞和内皮的接触,从而可能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等脉管疾病的治疗。西红花酸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可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6]。
9.抗肿瘤作用
栀子苷具有抑制亚致死量强度X射线的致癌变作用,能减少高强度有害的X射线对细胞的伤害。西红花苷对白血病、结肠癌、卵巢癌、扁平细胞瘤和软组织肉瘤等也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西红花酸也具有较强的抑癌、抗癌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藏红花酸具有破坏肿瘤细胞中DNA、RNA的合成及其抗氧化功能有关[17]。
10.抗病原体作用
栀子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栀子提取物还具有明显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可上调IFN-γ mRNA的表达有关[18]。
二、栀子炮制品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栀子不同炮制品的乙醇提取液均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的强弱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说明栀子加热炮制后解热作用减弱[7,19]。
2.抗炎作用
栀子、炒栀子水煎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栀子的抑制作用强于炒栀子,而焦栀子无此作用,说明栀子加热炮制后抗炎作用减弱[7,20]。
3.镇静作用
栀子不同炮制品的水煎液均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镇静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焦栀子>炒栀子>栀子,说明栀子加热炮制后镇静作用增强[7]。
4.凝血作用
焦栀子水煎液可明显缩短实验小鼠的凝血时间,具有较好的凝血作用,而栀子、炒栀子的水煎液在同等剂量下无凝血作用[7,21]。
5.保肝作用
焦山栀水煎浓缩液对兔结扎胆管后的胆色素出现轻度抑制作用[7,22]。
【化学成分】
栀子
主要成分有环烯醚萜苷,如栀子苷;二萜类化合物,如西红花苷、西红花酸;有机酸,如绿原酸等。另外还含有黄酮和皂苷类成分[23]。
焦栀子
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降低,鞣质及西红花酸的含量明显增加。
栀子炭
环烯醚萜类以及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明显降低,而鞣质的含量明显增加。
【高效液相色谱异同点】
由栀子炮制前后HPLC谱图(图6-10)可见[7,24],栀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在质和量上均具有较大的不同,该方法可用于区别生制品栀子。
图6-10 5批生栀子(A)及焦栀子(B)炮制前后HPLC鉴别色谱图
(产地由上至下分别为:江西抚州、江西宜春、湖南衡阳、浙江金华及湖北)
3.栀子苷;4.西红花苷-Ⅰ;5.西红花苷-Ⅱ
【含量测定】
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栀子(焦)项下【含量测定】方法[1],生制栀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见表6-7。
表6-7 栀子、焦栀子及栀子炭中的栀子苷、西红花酸和鞣质的含量(%)
【药物代谢】
对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在小肠及其各部位的吸收动力学研究表明,栀子苷在大鼠整段小肠内均有吸收,尤其在十二指肠中吸收速率最大。而在小肠部位的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药物的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外,可能还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因素[28]。大鼠口服栀子苷或栀子提取物后,体内主要以京尼平硫酸盐的代谢形式存在,血流中检测不到栀子苷和京尼平原形成分。栀子水提取物的吸收显著优于经剂量校正的京尼平口服,提示可能是由于栀子苷在胃肠中分散良好,被肠部微生物逐步分解成京尼平后,通过肠上皮细胞而渗透吸收[25]。而大鼠口服西红花苷同样吸收不良,可在肠道水解转化为西红花酸吸收,血浆中未检测到原形成分,主要通过粪便排泄;多剂量重复给予西红花苷未出现富集现象,提示西红花酸体内极易代谢[26]。
【毒性】
栀子临床毒性尚不明确。栀子粉末及水煎液长期毒性实验未发现任何严重的毒性反应[27]。但大鼠单独给予京尼平后存在明显的急性毒性。大鼠连续3天大剂量灌胃,可导致肝重增加,肝指数增大,ALT、AST活性增高,TBIL含量增加,光镜下可见明显肝细胞肿胀、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形态改变,提示栀子苷是栀子肝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给予栀子提取物后,经剂量校正,同等剂量未见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发生[28]。大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栀子苷,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显示有毒性时-效、量-效关系;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肝毒性机制之一[29]。
【生制栀子成分、药效与功用关系归纳】
由栀子炒制前后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环烯醚萜苷、二萜苷及鞣质的变化是引起栀子生制品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其变化关系如图6-11所示。
图6-11 生制栀子成分、药效与功用关系图
(单国顺)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31-232.
[2]贾天柱.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1-102.
[3]程合丽.栀子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5.
[4]张彤,马玮芸,陶建生,等.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栀子炭炮制工艺[J].中国药师,2007,10(4):322-324.
[5]叶定江,原思通.中药炮制学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3-364.
[6]叶定江,张名伟,姚石安.中药临床的生用与制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8-40.
[7]徐苹.焦栀子炮制机理及质量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8]刘怡,陈磊,张留记.不同产地栀子皮和栀子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1):81-83.
[9]石军译,油田正树.山栀子的药理[J].现代东洋医学,1983,4(1):42.
[10]朱江.栀子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0,31:198-200.
[11]Wu HK,Fen-PC,Shun-CY,et al.Geniposide activates GSH S-transferase by the induction of GST M1 and GST M2 subunits involving the transcrip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of MEK-1 signaling in rat hepatocytes[J].Toxicol Appl Pharmacol,2005,208(2):155-162.
[12]张立明,何开泽,任治军,等.栀子中京尼平甙对CCl4急性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理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6):669-672.
[13]孙旭群,赵新民,杨旭.栀子苷利胆作用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5):33-36.
[14]Toriizuka K,Kamiki H,Ohmura NY,et al.Anxiolytic effect of Gardeniae Fructus-extract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 from Kamishoyosan(KSS),a Japanese traditional Kampo medicine[J].Life Sciences,2005,77(24):3010-3020.
[15]Koo HJ,Lee S,Shin KH,et al.Geniposide,an anti-angiogenic compound from the fruits of Gardemia jas minoides[J].Planta Med,2004,70(5):467-469.
[16]邓远雄,钱之玉,唐富天.西红花酸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草药,2004,35(7):777-781.
[17]Hsu HY,Yang JJ,Lin SY,et al.Comparisons of geniposidic acid and geniposide on antitumor and radioprotection after sublethal irradiation[J].Cancer Letters,1997,113(1-2):31-37.
[18]Shi YJ,Huang Y,Cui XL,et al.Effect of the gardenia extracts-T9 on viral replication and IFN-γ mRNA in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infected mice brains[J].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2009,25(1):41-46.
[19]张学兰,孙秀梅,刘玉荣,等.炮制对栀子部分成分及解热作用的影响[J].中药材,1995,18(3):136-139.
[20]张学兰,战旗,王苓,等.栀子及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6):416-417.
[21]盛萍,白杰,张冰.栀子炒炭止血活性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研究[J].中药材,2008,31(1):23-25.
[22]张学兰,孙秀梅,刘玉荣.栀子不同炮制品护肝作用比较研究[J].中成药,1996,18(2):18-19.
[23]娄素卉.中药材栀子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陈红,程再兴.炮制前后栀子饮片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6):1044-1045
[25]Akao T,Kobashi K,Aburada M.Enzymic studies on the animal and intestinal bacterial metabolism of geniposide[J].Biol Pharm Bull,1994,17(12):1573-1576.
[26]Xi L,Qian ZY,Du P,et al.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crocin(crocetin digentiobiose ester)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in rats[J].Phytomedicine,2007,14(9):633-636.
[27]Sato S,Kitamura H,Chino M,et al.A 13-week oral dose subchronic toxicity study of gardenia yellow containing geniposide in rats[J].Food Chem Toxicol,2007,45(8):1537-1544.
[28]Hou YC,Tsai SY,Lai PY,et al.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genipin and geniposide in rats[J].Food Chem Toxico,2008,46(8):2764-2769.
[29]Yamano T,Tsujimoto YJ,Noda T,et al.Hepatotoxicity of gardenia yellow color in rats[J].Toxicology Letters,1988,44(1-2):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