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制饮片临床鉴别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药生制饮片临床鉴别应用》一书主要是为临床医生提供生、制饮片处方区分使用依据的专著,同时为中药工作者和研究生、本科生提供参考。其成书依托于我们承担的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课题“19种生熟异用饮片临床规范使用研究”(编号:201107007)。该课题是2011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研究重心前移”的指示,将炮制研究成果紧密联系临床,为临床服务的精神而立的。重点针对饮片生熟不分、生熟混用、随意替代等现象,深入研究饮片炮制前后的性状与药性、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变化等内容,进一步找出生、制饮片的各种差异,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课题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云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大连大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品种:①生泻熟补:何首乌、地黄、决明子、五味子、黄芪、桑螵蛸;②生行熟止:蒲黄、茜草、延胡索;③生峻熟缓:大黄;④生燥熟补:白术、苍术、人参;⑤生打熟补:三七;⑥生散熟疏:柴胡;⑦生祛湿、熟壮阳:巴戟天、淫羊藿;⑧生杀虫、利水,熟止咳:百部、桑白皮。

课题组还就生熟易混饮片对全国主要的省、市、县各级医院,药店,饮片厂等进行了调查,编者亲自调查了几家北京的大医院,饮片厂以及一些地方医院。调查发现省级以上及三甲医院用药比较规范,炮制品种全,基本没有随意替换现象。但小医院的炮制品根本不全,随意替用现象严重,如生、炒酸枣仁功用相近,但仍有用生酸枣仁醒睡的,药房没有生酸枣仁时就付炒酸枣仁,其不知越睡越多也;更有甚者,药房没有炒薏苡仁竟然让患者自己回家炒;多数种子类饮片不捣碎就给患者入煎剂等。这些现象都是促成本书编写的要因。

“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一大特点,但是近年却有所忽略。原因是多家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没有开设中药炮制学课程,使得年轻中医对炮制和饮片临床生熟异用情况了解较少,加之关于饮片生熟异用方面的参考书也很少,故此,急需编写一本能反映生熟饮片研究成果和应用的好书。在课题中期检查时,有专家认为课题研究内容很好,正是临床所需要的内容,有必要整理编写专著。于是,编者有了将课题内容在原来编写《鉴别手册》的基础上扩展出书的想法,通过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同时整理各承担者近年的研究内容,加上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融入——此书诞生了。

本书编写以临床常用中药为主,收载生饮片205种,加上其炮制品将近500种饮片,基本涵盖了临床常用饮片。编写宗旨是为临床服务,切忌从书到书,拾人牙慧,粗制滥造。书中有多处创新点:首次采用生制饮片对照、鉴别使用列表形式进行比较,并逐项进行注释,是本书的第1个亮点。但对于临床医生关注度不高的内容未加注释,如检查和浸出物等。增加了药物代谢、不良反应和毒性等内容,直接注释。对生制饮片的化学成分、薄层和液相的差别及含量测定等做了简单注释,供临床医生参考,因为化学成分是饮片治病的物质基础。对临床医生关注度高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

首次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变化等方面结合药性和功用来论述炮制作用,开创了炮制作用解析的新模式,是本书的第2个亮点。

首次将生制饮片纳入不同复方进行比较研究,继而将方中的生、制品互换来深入研究其差别,从复方的角度阐释生制饮片作用的异同,是本书的第3个亮点。

首次对生制饮片的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关系进行归纳,并形成框图,使应用者对炮制的变化与功效和药理作用的关系一目了然,便于选择和区分使用生制饮片,是本书的第4个亮点。

新炮制理论的提出,是本书的第5个亮点。如白术的炮制理论“减酮减燥、增酯增效”;柴胡的炮制理论“生解表,原油原苷;制疏肝,减油转苷”等。

为了便于应用,本书仍按中药学功效以生品分类,又为了方便比较,炮制品一般不单列,亦不列入目录,但在对照表和注释中均对生品和炮制品进行比较,利于鉴别应用。在索引中同时列入生制饮片,便于查阅。同时将常用的生制饮片彩色图片列于书后,便于参考。

中药炮制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减毒存效、减毒增效或减副增效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是因为炮制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化学成分有升高也有降低的,有转化的也有没变化的,总之炮制所致饮片化学成分的变化是极其深奥的,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深入研究,才能全面揭示炮制的原理。只有当炮制原理清晰并建立新炮制工艺的时候,炮制的特色才能变成优势。我们将继续遵循“禀雷公之法,扬炮制精华”的宗旨,进行探索与创新。非继承无以创新,非创新无以发展。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药炮制学科一定会开创出新的道路。

本书颇具创新点,属于大胆的尝试,甚至有牵强之处,但意在抛砖引玉,推动中药炮制学科的进步。

本书由贾天柱、许枬、高慧、史辑、鞠成国、陈晓霞、林桂梅、张凡统稿及校对。附录由鞠成国整理。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课题立项和经费支持,感谢陆建伟、孙丽英等悉心指导。感谢课题论证、运行和验收的专家。编者团队在出色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之外,还成就了本书的编写出版,实为投桃报李之作。

感谢所有课题承担者及其单位,感谢本书编写者付出的劳动,感谢本书引用文献的作者。

时间紧迫,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祈望同道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贾天柱

2015年6月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