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妇科学术经验集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概述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概述

在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派众多,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正是各家学派兴起、争鸣的结果。学术流派是中医理论产生的土壤、发展的动力、传播的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任何一个医学流派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它在医学上促进新的内涵更新和延续,医学流派是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医学史上,不仅延绵不断地存在过众多的医学流派,还出现过许多医学流派互争雄长的局面,其结果是医学流派得到发展的同时医学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医学流派也是医学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各流派的争鸣与渗透,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
中医的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在辨证施治中很重要,因此中医传统医学非常重视地域医学研究。中医地域医学,是以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出发点,根据当地中医学运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特色进行归类的学术流派划分方式。因此由于地理气候不同、人文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差异,中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医学流派,如孟河医派、岭南医派、永嘉医派、新安医派、齐鲁医派等。不同地域医学流派的崛起,促进了中医学术进步、繁荣和发展;医学流派的争鸣与交融,是构成当代中医学术研究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岭南医学”这一名称,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当时只局限于专指岭南地区医药史料。后来,岭南中医药工作者在总结岭南地区应用中医药特色时,也开始用“岭南医学”作概括。但岭南医学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其实已经有千余年历史了。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民俗风情,使岭南医学在众多特色各异的流派中流光溢彩。当代岭南医学流派在学科方面更呈多元化发展,在岭南中医妇科、儿科、皮肤科、针灸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和地域特色。可以说,岭南医学是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泉,岭南中医妇科是岭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岭南中医妇科,首先要从了解岭南医学开始。
一、岭南医学形成的背景
(一)岭南医学的形成因素
岭南炎热、潮湿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岭南地区特有、多发的疾病,而岭南医学的目的就是结合岭南的疾病谱及人群的特殊体质,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形成以研究岭南地区药物、医疗、保健为主要目的医学流派。岭南医学流派作为一个地域性的医学流派,随着广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科属、别具一格的特点。
1.地理气候因素
岭南,在传统上是指越城、大庚、骑田、都庞、萌渚五岭以南的地区,涵盖如今广东、海南及广西部分地域,原为古越族居住之地。岭南地处祖国之南,北有五岭,南濒南海,山地、丘陵、平原、海洋多种地貌并存,河流众多,台风频至,雨量充沛,常年潮湿。岭南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天气炎热,年平均气温较高,高温时间长,四季不显,动植物资源丰富。岭南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点,孕育了开放创新、兼容多元的岭南文化,也决定该地区疾病谱的特殊性。陈昭遇《太平圣惠方》提到岭南的气候、地理对疾病的影响:“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热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伤人”。“四时常花,三冬无雪”正是岭南气候特点的概括。春夏多雨,天热地湿,人处湿热之气交织中,病症有特点,治疗法则也与北方地区有所不同。
2.经济文化因素
历史上,岭南荒芜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被中原人视为荒蛮之地。在岭南文化发展的汉越文化融合期,岭南地区经历了3次汉民移民高潮,移民者主要为士族、被贬仕官、逃避战乱的中原人。晋代的中原移民,给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医学,并与岭南本土医药相结合,推动了岭南医学的发展。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医药学术被带入岭南,结合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群体质,因地因时制宜,变通应用,又一次促进岭南医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医药学派。
岭南地区海洋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吸收外来医学文化较早也较充分;岭南地区的环境适合动植物生长,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等发展,种类繁多,中草药资源丰富,形成独特的“南药”、“海药”系统,岭南医药业形成了民俗化、药膳化的特点,药材业非常发达。岭南地区商业气息浓厚,因此岭南中医界人士作风务实,相对中原来说医学理论探索较少,多从临床上探索,力求“效、廉、便”。
3.体质因素
岭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独具岭南特色的风土人情,人的体质禀赋、饮食用药习惯亦不尽相同。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对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居民的生活习惯与疾病关系进行了描述:“岭南地偏而土薄,无寒暑正气。阳常泄故冬多暖;阴常盛故春多寒。阳外而阴内,阳浮而阴闭,故人得病多内寒而外热,下寒而上热也。”“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因岭南人长期在暑热环境下劳作,患病多与火、湿相关,人们长年喜凉食、海鲜,常喝“下午茶”、“夜茶”、“老火汤”,且有熬夜的生活习惯,加之过度服用凉茶,导致脾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脾肾虚弱的体质。岭南特定的气候地理、人文习俗环境决定了岭南人群的特定体质,有阳热、湿热偏盛、气阴两虚和脾气虚兼有痰湿的特点。因此,岭南地区妇女带下、腹痛、不孕等症多见痰、湿、热、虚之证候。
岭南地域特有的地域环境、经济文化以及岭南人特异的体质禀赋,成就了独特的岭南医学。岭南医家对地域性疾病研究所产生的丰富文献资料,使中医药学理论认识上更注重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以及事件因素的影响,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使中医药学更加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岭南医学流派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临床特色,丰富了中医临床的风格,并以其对传染性疾病的证治、针对地方人群体质的辨证体系、独特的岭南本地中草药运用,增加了地方性的应用经验,是整个中医药学的一个突破。
(二)岭南医学流派的发展
1.萌芽时期——秦汉
自远古以来,中原与岭南就有一定联系,可以说岭南医学是源于中原医学的,当时岭南与中原相对比较落后,史料记载并无医家及著作。秦汉,尤其是两晋以来,中原人士多次南迁,中原医学也随之流入岭南。从西汉初年古墓中曾发现朱砂和可供煎药预防疾病用的铜熏炉,后来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后,也发现了中药、捣药工具及装药丸的银盒。这些考古的重大发现,证实岭南地区医药历史至少已经有两千年了。同时也可以看出,岭南医学是继承了诞生于中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体系,同时又与岭南的土著民族、南越人民族医学相结合而发展的。
2.形成时期——明清
岭南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历史上第一次开发,医学上也开始出现了一批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医学人物,主要是支法存、仰道人、葛洪、鲍姑等。支法存与仰道人擅长治疗脚气病,支法存擅长治疗热带寄生虫病,著《申苏方》五卷,立法原则为“温和不损人”。葛洪写下了中医第一本急诊专著《肘后备急方》。葛洪定居罗浮山,他的妻子鲍姑是医学史上第一个女灸家,善于就地取材及用艾灸为人美容。从晋唐时期的医家及著作可看出他们对岭南地区常见多发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程度,具有一定科学性,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成就和民间疗法。宋元时期印刷术的发明使岭南三部医著得到了保存和传播,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宋代起,岭南就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医家。释继洪的《岭南卫生方》中提出了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疾病特征,是研究岭南地区传染病的重要文献。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岭南医家达到389人。随着岭南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提高,清政府开始逐步重视,一大批医家从中原江浙等地南下,促进了岭南医学事业的发展。在这种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岭南医家不仅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而且还善于吸收外来医学的长处,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岭南医药文化,中医药事业开始崛起。从历代岭南中医药文献的比较中,清代文献占56%,而历代岭南医家的比较中,清代医家占46%。可见岭南医学虽然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真正第一次获得较大的发展,是在明清时期。
3.成熟时期——近代
近代岭南医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变化,出现了不同科属、别具一格的岭南医家学术流派,按学科分类有生草药类、内科综合类、伤寒金匮类、温病瘟疫类、骨伤科类、妇科学类、儿科学类,针灸学科类、眼科类等。生草药类中,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赵寅谷《本草求原》、肖步丹《岭南采药录》、胡真《山草药指南》都是岭南医家运用本地生草药防治疾病中的实践经验所作出的总结;内科综合类是一批学识较为全面的医家,如刘渊、谢完卿、黄岩、何梦瑶、郭治等,他们的著作都是侧重于内科的综合性医著,其中何梦瑶与郭治两人在学术上的见解不同,展开了学术争鸣的局面;温病瘟疫类的名家医著较多,有结合岭南地区特点与叶、薛、吴、王四大温病学家学术的潘名熊、陈任枚、刘赤选、郭梅峰等;岭南的骨伤科在人民群众中有崇高的威望,它以精确的理伤手法和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骨伤科用药著称于世,名医有何竹林、蔡忠、管镇乾、李干才、梁财信等;岭南近代的妇科学家有鹤山吕楚白、南海谢泽霖、澄海蔡仰高等;岭南儿科素有优良传统,近代程康圃《儿科秘要》、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也是儿科医家医著;近代岭南著名针灸医家有周仲房、曾天治、卢觉愚,学术最有成就者当推卢觉愚,20世纪30年代就将针灸经穴与神经系统做出比较精确的对比,直接从西文医著中翻译资料,这是当时我国中医界第一人。
4.繁荣时期——现代
当代岭南中医药学者在总结岭南地区应用中医药的特色时,逐渐开始用“岭南医学”来做概括。自1986年邓铁涛和靳士英在广东医史分会成立大会上作了《略谈岭南医学之特点》的报告以后,“岭南医学”一词才正式受到各方面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其后于1988年和1992年,在广州先后召开了两届“岭南医学研讨会”,参会的有两广、海南、港澳和新加坡等地的医家学者,极大地推动了岭南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多年来,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中医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全面振兴和发展广东省中医药事业、产业和文化,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并于2006年1月召开“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制定了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随着众多中医名家的继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岭南医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岭南地区中医的发展,当代岭南的医学出现了百花争鸣的繁荣局面。纵观岭南医学流派发展的各个时期,以其特有的本地医学特色在中医理论及临床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对于海外岭南华侨和周边东南亚国家的中医药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广阔的国际化前景。
(三)岭南医学特点
岭南医学作为地域性医学,源于我国传统医学,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岭南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民风民俗,形成了具有岭南风格的独特的地域性医学。岭南医学着眼于南方多发、特有疾病的防治,用于吸取民间经验和医学新知,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逐渐形成以岭南地区常见多发病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岭南地区医疗、药物、保健为主要对象的岭南医学流派。著名老中医吴粤昌提出,岭南医学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区域性、务实性、包容性四个特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也曾经提出了岭南医学的三个重视:重视岭南地区的多发疾病;重视岭南地区的特产药材和民间经验;重视吸收新知。
二、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和发展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是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历史发展的沃土。岭南妇科形成因素也包括地域、文化、体质因素等。
1.地域因素
岭南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征,决定了该地区疾病谱的特殊性。岭南地区北靠五岭,南临南海,中有珠江,多种地貌并存,河流众多,常年潮湿;受热带亚热带气候影响,天气炎热,四季交替不显。陈昭遇在《太平圣惠方》中提到岭南土地炎热潮湿,湿热之气容易侵入妇人体内,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
2.文化因素
岭南文化中的宗族繁衍思想深入群众,为中医妇科发展提供民众需求空间。延续后代,重现家族人丁兴旺是岭南人们的主要需求,这成为岭南中医妇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代至现代,岭南经历了西方殖民者侵略和各种战乱,人民生活颠沛流离,人口锐减,因此提高人口出生率,解决后代繁衍问题更突显出其重要性。岭南中医妇科针对岭南妇女体质用药组方,治疗常见妇科疾病,提升妇女身体素质,运用日常药膳调养以保证妇女正常怀孕生产。
3.体质因素
岭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独具岭南特色的体质禀赋、饮食用药习惯。元代释继洪在《岭南卫生方》中提到“岭南地偏而土薄,无寒暑正气。阳常泄故冬多暖,阴常盛故春多寒”。因岭南人长期在暑热环境下劳作,患病多与火、湿相关,且久劳伤肾。另岭南地区夏长冬短,人们长年喜凉食,常喝“下午茶”、“夜茶”,经常熬夜;受温病学派的影响,岭南居民形成了常服凉茶防病的习惯,若过用凉茶,寒凉伤胃,导致脾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脾肾虚弱的体质。而岭南种植业及海产品丰富,人们喜食糯米及海鲜等黏滞湿热之品,加重了脾胃不运、湿热内生。岭南特定的气候地理、人文习俗环境决定了岭南人群的特定体质,有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或阳盛血热,或气阴两虚,或多种证型夹杂的特点。因此,岭南妇女妇科病常见湿、热、虚之证候。感受湿毒、热毒,湿热阻滞胞宫而罹患带下病、经行发热、崩漏、痛经等病;而气滞痰瘀、湿瘀互结以致癥瘕为患亦多见;又岭南人多湿困脾土,脾气易损,可见妊娠恶阻;脾不运化,痰湿内生,则见不孕症、梅核气等疾患。
(二)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
1.萌芽时期
岭南妇科始于晋代,广东省名中医吴粤昌在其《岭南医征略》中提到关于岭南医家医案的文献资料,是“起于晋代,但不能据此认为晋代以后岭南始有医家”。岭南医学是中原医学与本土医学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晋代中原人的南迁,岭南医学开始逐步完善。早在晋代岭南医家就在妇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零散记载于文献中。晋代岭南名医支法存,本为胡人,流寓广州定居,在其《申苏方》中载有“药子一物方”、“疗妇人百病诸虚不足方”,都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剂。葛洪是与支法存同时代的岭南名医,著有《肘后救卒方》等书。在现存的《肘后救卒方》中妇科方剂约有六十三首,主要治疗疾病有妇人脐下结物、乳病、前阴病、产后病、带下病等。明代罗浮山人著《菉竹堂集验方》,其书中种子门收录了十七条种子验方,妇人门收录三十三条妇科验方,分别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不孕、胎漏、胎动不安、妊娠恶阻、难产、产后腹痛、赤白带下、崩漏等妇科疾病。
2.发展时期
宋元时期到明代时期,岭南医学开始涌现出如嘉兴罗浮山人、福建熊宗立、松江冯时可等一批著名的岭南医家。罗浮山人之《菉竹堂集验方》“中分固精、种子、妇人、小儿等三十门,详细介绍了药物组成、制备方法、服用方法及疗效,其中种子门收录了种子验方,妇人门收录妇科验方,分别治疗崩漏、痛经、不孕、胎漏或胎动不安、难产、妊娠恶阻、赤白带下、产后腹痛、少乳等妇科疾病;书中记载药的丸散剂多用蜜制,用酒或盐水送服。书中使用黑豆、糯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认为黑色入肾,取其补肾之意;书中雀卵菟丝子丸、全鹿丸等,分别用雀卵、鹿肉及雄鸡等血肉有情之品入药,由此可见古人重视就地取材的特点,而且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补益精血。福建建阳熊宗立《妇人良方补遗大全》在《妇人大全良方》基础上补遗九门二十四卷,新增固真丹、醋附丸、内补当归丸、凌霄花散、杜牛膝散、大油煎散、牡丹散、异功散、治血崩方等多首经验方。
3.成熟时期
清代以来,岭南妇科名家辈出,岭南中医逐渐发展成熟,但各医家自立门户,尚未有系统的流派传承脉络。根据《岭南医征略》、《广东中医育英才》、《岭南医籍考》等书统计,清代岭南医家在妇科方面有心得体会的医家有32人,妇科专著或含妇科内容的医著20余种,比如何梦瑶的《妇科良方》、何守愚《广嗣金丹》、萧绍端《妇科微旨》、冯秉枢《保产备要》、竹林寺《妇科秘方》、郑海组《妇科辑要略论》等,均对妇科有比较系统的论述,标志着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内容涉及种子、调经、产育等多个方面,岭南中医妇科在清代处于较兴盛发展时期,不仅名家增多,且在理论水平上也有系统提高,如何梦瑶强调辨证用药,阴阳调和。临证四诊合参,特别重视月经的问诊;重视情志致病,强调养肝柔肝的重要性;重视岭南地域特色,根据岭南人的体质辨证用药。何守愚强调优生优育,注重妇儿保健,提出种子先调经,适时交合;受孕后安静养胎,调节饮食;注重把握临盆时机;产后注意调养,慎房事。刘渊善用补肾健脾治疗妇科病,且重视情志不畅对于脏腑的损伤。何守愚强调种子要调经。但可惜目前很多清代专著已经失传。
4.繁荣时期
民国以来,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吕楚白、吕安卿、谢泽霖等著名的妇科医师,吕楚白编写了《妇科纂要讲义》,谢泽霖编写了《妇科学讲义》,郭梅峰虽然是温病名家,也精通妇科。吕楚白深入经典,学继前贤,认为调经以调气为要,且善用花药治疗妇科疾病。谢泽霖调理妇科疾病重视冲任,同时根据岭南特点,重视湿邪、热邪在疾病中的作用。郭梅峰用冲任奇经的理论来解释妇人经、带、胎、产、杂诸疾,治疗疾病注重顾本,且善用气味芬芳之花药疗妇人疾。
新中国成立以后,岭南地区中医妇科进一步发展趋于专业化,出现了罗元恺、蔡仰高、罗次梅、李丽芸等岭南妇科名医。罗老提出的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概念以及天癸可能相当于性腺内分泌激素的观点,标志着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潮汕蔡氏妇科重视脉诊,注重地方草药的应用,对带下病及崩漏有独到的见解,临床疗效明确。李丽芸教授进一步完善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善于补肾调经以种子,在治疗生殖系统感染疾病方面,强调祛湿利浊的重要性。
综上,岭南中医妇科起始于晋代,当时的岭南医家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治疗妇女经带胎产杂诸病的方剂;清朝以后,精专于妇科的岭南医家开始增多,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妇科学文献,它们或为妇科专著,或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医著当中,基本都对妇科有比较系统的论述,能够独立成篇,这标志着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民国时期,比较系统的妇科教材的编著开始出现,说明了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新中国成立以后,岭南中医妇科已经向专业化发展迈进了一步,罗元恺教授提出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以及天癸相当于性腺轴及性激素的观点,标志着岭南地区妇科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