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化学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概述
一、发生机制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恶心、呕吐则是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剧烈的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极大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临床肿瘤科不容忽视的问题。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可自行终止,也可接着干呕。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昏、流涎、面色苍白、冷汗、心动过速和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干呕是横膈和腹肌的痉挛性运动所致,一般发生在恶心时,最终常引发呕吐。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
(一)恶心、呕吐的生理学过程及机制
恶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表现为胃部不适和胀满感,常为呕吐的前奏,多伴有流涎与反复的吞咽动作;呕吐是一种胃的反射性强力收缩,通过胃、食管、口腔、膈肌和腹肌等部位的协同作用,迫使胃内容物由胃、食管经口腔急速排出体外。恶心、呕吐可由多种迥然不同的疾病和病理生理机制引起,两者可相继出现,也可不相互伴随。
恶心、呕吐的生理学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恶心、厌食、头痛、心动过速、出汗、流涎、肠鸣消失、胃肠张力和蠕动减弱、十二指肠肌张力增强,可伴或不伴有十二指肠反流。第二阶段表现为干呕,突发性的膈肌、胸腔和腹肌的收缩运动,此时胃上部放松而窦部短暂收缩。第三阶段表现为呕吐、膈肌下降、腹肌收缩、胃窦部持续收缩、贲门开放等一系列运动,致腹腔内压力升高,使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经口腔排出体外。
(二)化疗诱导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机制
化疗药物诱发恶心呕吐的机制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者认为,整个过程主要是由呕吐中枢调节控制的。一般认为,呕吐中枢位于脑干的小细胞性网状结构,它一方面接受来自喉咽部、胃肠道、纵隔和高级皮质中枢的刺激,另一方面又接受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CTZ)的信息,这两条途径都能兴奋呕吐中枢而产生呕吐。
目前普遍认为,CINV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细胞毒药物损伤消化道上皮黏膜,刺激肠道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入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第二,细胞毒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刺激CTZ,进而传递至呕吐中枢引发呕吐。CTZ于第四脑室底的尾端,血脑屏障较为薄弱,也有文献认为此处缺乏血脑屏障。第三,心理精神因素直接刺激大脑皮质通路导致呕吐,此类多见于预期性CINV。
随5-羟色胺(serotonin,5-HT)受体阻滞剂和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临床应用,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于现有止吐药物的反应性欠佳。这提示可能存在诱导呕吐的其他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图1)。
图1 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三)CINV相关的神经递质
与CINV相关的神经递质有5-HT、P物质、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
近年的研究认为,5-HT是在急性CINV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5-HT受体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广泛分布。体内90%的5-HT存在于整个胃肠的嗜铬细胞中。5-HT受体(M受体)在外周神经系统分布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节后的神经元和纤维、肠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元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集中于最后区和孤束核的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末梢。5-HT通过5-HT受体介导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化疗呕吐反射。5-HT与5-HT受体结合,刺激传入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和大的内脏神经),产生信号到呕吐中枢、CTZ或两者兼有,产生呕吐。
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结合神经激肽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起重要作用。P物质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激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NK-A(neurokinin-A、A物质、神经激肽A)和NK-B(neurokinin-B、神经激肽B)共属于速激肽家族。该递质由神经细胞和胃肠道内分泌细胞产生并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等周围组织器官中,通过与3种G蛋白耦联的神经激肽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它们分别为NK-1受体、NK-2受体和NK-3受体。其中P物质与NK-1受体的亲和力最大,因而NK-1受体又称为P物质受体。P物质与5-HT共存于嗜铬细胞中,此外还存在于脑干中与呕吐有关的两个重要部位——孤束核和最后区。由于嗜铬细胞、迷走神经、孤束核、最后区均是化疗呕吐产生的关键部位,据此推测P物质可能参与呕吐。P物质在动物模型中可产生呕吐。临床前试验显示,选择性抑制P物质可产生潜在的止吐作用。P物质存在于胃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和脑干呕吐环路,静脉注射P物质引起呕吐,应用NK1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细胞毒化疗药物所致的呕吐,提示P物质很可能是致吐内源性配体。
不同的呕吐类型中,各种介导呕吐的神经递质的重要性不同。例如,顺铂化疗后8~12小时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