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咽炎
杨某,男,62岁。1991年7月2日初诊。化工学院。
春雪严寒,导致感冒,主为咽喉俱病,刻下急性症状逐渐消失。但咽头干痛严重。幸今天痛有减轻,而奇干难润,伴以烧灼感。狂饮不择温凉,鼻腔也有干感。今天在较平稳阶段。
检查:咽后壁干燥如纸,粘膜大片萎缩。舌苔根部有些,前半无苔,脉细。
医案:年开六秩,本已天癸竭而津液告怯之金秋,因此津液之先劫后耗,干燥之来事在意中。治当增液汤加味。
生地10g 麦冬10g 沙参10g 黄精10g
芦根30g 玉竹10g 白芍6g 天花粉10g
玄参10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9月6日诊。
时历两月,除齿痛辍药之外,基本上服上方无歇,总的情况改善良多。在此期间一度感冒,但程度、病期、恢复都大大轻于曩昔。今天以齿病之后,所以并非最佳状态。咽干不重,干中之痛已无。痰不多而粘稠。
检查:咽后壁大片萎缩的粘膜表面稍转滋润。舌薄苔,脉细。
医案:顽疴虽未言愈,但已平稳。好在慢症变化无多,可以裁订较长治程,方药取培土以生金,金旺而水生手法。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麦冬10g 沙参10g 天竺黄6g
玄参10g 甘草3g 7剂煎服
闻某,女,55岁。1991年8月9日初诊。机电学院。
两月前开始,咽喉疼痛,徘徊于甲状软骨之上,其痛游走不定,伴以异物感,进食顺利。痰量奇多,咯之不难。胃纳奇差,失眠也较重,这一周来下午有低热。
检查:咽后壁粘膜大部分萎缩,舌根乳头稍有充血感。舌薄腻苔,脉平有濡意。
医案:痰浊之证,生于气滞,滞从湿成,湿因久涝久雨而得。治从化浊消痰入手。
陈皮6g 半夏6g 天竺黄6g 胆南星10g
藿香10g 佩兰10g 焦苡仁10g 六曲10g
苏梗6g 茯苓10g 5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13日诊。
奇多之痰,明显减少。甲状软骨处不舒适也似乎缓解一些。异物感游走无定处。低热有减轻。失眠也有改善。
检查:咽后壁萎缩的粘膜有润感。小血管扩张充血。喉(-)。舌根部乳头肥大一些。舌薄苔映黄。脉平偏细。
医案:凭二陈香燥烈气,症状改善奇速,当然为中的之矢。但津枯之证只可一而不可再也。者番裁方,撤二陈,取甘麦。
天竺黄6g 川贝母10g 苏梗10g 佛手6g
地骨皮10g 大枣5枚 小麦12g 六曲10g
藿香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8月23日诊。
药进9剂,低热消失,诸症在平稳中改善,食已有味。
检查:咽后壁粘膜萎缩者稍有润意。舌薄苔,脉平。
医案:“肝急脏躁,气怯痰多”,经治之后,虽有好转,但脾虚生痰是其终产证也。治取异功散加甘麦大枣汤主之。但咽炎一症,亦不可“王顾左右”。
太子参10g 茯苓10g 陈皮6g 天竺黄6g
大枣5枚 小麦12g 苏子1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甘草3g 7剂煎服
钱某,男,35岁。1992年8月9日初诊。南京。
慢性咽炎10多年,咽头微痛,主为异物感,常以有痰样物附丽潴留,频频清嗓。干不严重,偶或出现发音失泽(多见于感冒时)。近8个月来口腔溃疡不断出现。
检查:咽后壁70%的粘膜已萎缩,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艳红。舌薄苔,脉平。
医案:病属萎缩性慢性咽炎,即中医所谓“慢喉痹”。年历10年,伏根已久,但充血丹红。良以近来杂以暑热之火使然。古人俱投养阴法以生津,但事实上迹近“不灌根柢仅霖枝叶”而已。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麦冬10g 玄参10g 青蒿10g
金银花10g 白茅根10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9月3日诊。
上方进服25剂,左侧诸症明显减轻,右侧则巍然不动。咳出痰偶然夹有血迹,在此期中溃疡似乎没有出现。
检查:咽后壁所见同前,但似乎滋润一些,充血轻些。舌少苔,边有齿痕,脉细。
医案:慢性咽炎稍有改善,以顽症而言,已感来之不易。总之,漫漫长程,恨少费氏长房之缩地,姗姗进步全恃铁杵磨针以回天。裁方步迹前旨。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知母10g 玉竹10g 麦冬10g
玄参10g 甘草3g 7剂煎服
王某,女,72岁。1993年3月5日初诊。南大。
鼻病咽病,作已多年。近来两个月喉部作胀及不舒服,偶有些疼痛、干燥,求饮不勤。痰多而稠,清嗓可咯。涕血多时,今天很多。咳嗽已两个月,吃药即止,停药又咳。
检查:两侧立氏区破碎。咽后壁粘膜萎缩,但不充血。舌薄苔,脉细。
医案:高龄津竭,肺燥金枯。时值初春木旺之际,故而夙恙中又加新病。治以益金为本,清火为标。
百合10g 生地10g 熟地10g 桑白皮10g
玄参10g 沙参10g 赤芍6g 黄芩炭3g
丹皮6g 甘草3g 7剂煎服
黄芩油膏1盒,外用涂鼻腔。
二诊,1993年3月16日诊。
药后咽干失舒缓解多多。唯偶然作痛之感依然未见改变。涕血已没有,咳嗽也很少。
检查:咽后壁粘膜仍有萎缩感,立氏区粗糙、充血,已无破碎。舌薄苔,脉细。
医案:一经轻清轻补,诸症日趋向愈,例当原方深入。
熟地10g 生地10g 百合10g 桑白皮10g
沙参10g 麦冬10g 佛手6g 落得打10g
丹皮6g 甘草3g 7剂煎服
唐某,男,40岁。1993年2月16日初诊。水产研究所。
咽头失舒,并有鲠介之感,进食顺利,为时已两年之多,偶有胸闷,咽部有阵发性疼痛奇干,外侵于上腭,求润而饮,喜热,难受时经常清嗓以求舒。
检查:咽后壁粘膜出现大片萎缩现象,伴以充血,喉咽(-)。舌根组织稍有肥大感。舌苔厚腻如付粉,舌质淡,脉平有涩意。
医案:脾失厚载之德,升化精微无权,因之理应润之而反有干感;脾主肌肉,咽后壁之萎缩,当然咎责于脾。脾气欠沛则清阳不升,而浊阴不降,故而查无病变而喉头鲠介两年。方取醒脾理湿。
厚朴花3g 青皮6g 藿香10g 佩兰10g
山楂10g 六曲10g 苏梗10g 苍术3g
桔梗6g 六一散12g 7剂煎服
二诊,1993年2月23日诊。
药进7剂,未见反应。自感白腻之厚苔有所改善,胸闷已舒。
检查:咽部充血消失,其它(萎缩)如上诊。舌薄腻白苔,脉平。
医案:症状虽改善无多,证则痊扉已启,弥漫之湿浊渐化,必须清肃后,再事健脾。
藿香10g 佩兰10g 厚朴花3g 陈皮6g
半夏6g 六曲10g 枳壳6g 苏梗10g
白术6g 鸡苏散12g 7剂煎服
三诊,1993年3月2日诊。
药后变化不大。
检查:萎缩的粘膜稍感红润。舌苔已净化,脉平。
医案:痊愈遥远,正在发轫之初。如能坚持进药,终不致失望。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百合10g 沙参10g 玄参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3年3月16日诊。
咽头作鲠改善许多,胸不太闷,咽已不干燥,清嗓已没有。
检查:咽后壁稍感滋润,舌薄腻苔,脉平。
医案:病去大半而自诉“无变化”,何其要求之奢耶。仍从醒脾裁方。
太子参10g 山楂10g 六曲10g 焦苡仁10g
白扁豆10g 白术6g 茯苓10g 车前子10g
六一散12g 桔梗6g 7剂煎服
五诊,1993年3月30日诊。
咽头鲠介轻而仍难舒服,胸闷得畅,脘胃部有胀感,右侧有痛感。
检查:咽后壁已滋润,污红仍存在。舌薄白腻苔,脉有涩意。
医案:中州痰浊,再度重来,大有设障于喉科痊愈之途。欲求咽病之愈,必须扫除此障。
藿香10g 佩兰10g 山楂10g 焦苡仁10g
六曲10g 枳壳6g 茯苓10g 六一散12g
白术6g 桔梗6g 7剂煎服
六诊,1993年4月13日诊。
胸闷脘胀伴痛明显减轻,咽头鲠介也式微。自感左侧软硬腭交替处肿痛。
检查:咽后壁同上诊。舌苔在化中,脉平偏细。
医案:胃气初醒,仍拒滋粘。暂取醒脾健土,以策平稳。
藿香10g 佩兰10g 山楂10g 六曲10g
茯苓10g 白术6g 陈皮6g 玄参10g
桔梗6g 鸡苏散12g 7剂煎服
七诊,1993年7月6日诊。
经治百天,效不明显,咽头鲠介,比未治之前稍稍减轻,舌根两侧之恙,轻痛留恋难去,张口达三指时加重一些。睡时有干感,不引饮也可过去。
检查:咽后壁粘膜大片萎缩已明显改善,充血消失。舌根两假乳头轻度肥大。舌薄苔,质胖,脉平。
医案:弥漫充斥之粘滋湿浊之邪,总算苦战百天而幸告消彻。后期处理,健其脾以扫尾,理其气以息痛。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焦苡仁10g
山药10g 香附6g 陈皮6g 乌药6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八诊,1993年7月20日诊。
药进14剂,干燥、异物感比以前轻些,疼痛基本上消失,但张口之际左颞下颌关节疼痛及牵制感毫无改善。
检查:咽后壁又见改善。舌薄腻苔,脉平。
医案:脾气一醒,诸恙次第式微,但蹯踞左之风邪,仍然鞭长莫及,今则关注及之。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桑寄生10g
防风6g 独活6g 羌活3g 丝瓜络10g
陈皮6g 油松节2个 7剂煎服
九诊,1993年8月3日诊。
现在主症之干基本解决,异物感已不明显。左颞之牵制疼痛仍较严重(过去有多发性关节炎)。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及粘膜萎缩显然减轻且已滋润。舌蒲苔,盾淡白,脉细。
医案:喉科之病,接近告痊,但左侧颞颌关节炎接踵而至,裁方取药,不能不转移重点。
羌活3g 独活6g 防风6g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桔梗6g 功劳叶10g
桑寄生10g 甘草3g 7剂煎服
王某,男,45岁。1994年3月1日初诊。南京轧钢厂。
咽病起于去夏,主症奇干泛恶,饮水求润,不择温凉,伴以异物感而难受。自感胃中有冷气,腹中抽搐;四肢关节畏寒。胸膺作闷,有时呼吸似有困难。在疲乏时倍形加重。
检查:咽后壁污红、干燥少液,粘膜开始萎缩,小血管扩张。舌中央少苔,两侧滑苔,脉偏细。
医案:咽炎达萎缩之症,津枯出于生化无源,取培土生金手法。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百合10g 山药10g 沙参10g 京玄参10g
麦冬10g 甘草10g 7剂煎服
二诊,1994年3月15日诊。
以半年多咽炎来诊,取用培土生金方剂,14剂后而刻下奇干已润许多,泛恶亦相应改善,异物感仍有,但减轻,腹部抽搐感接近消失,胸膺痞闷渐舒,呼吸亦无明显的困难。唯胃中冷气、四肢关节失温,依然故我。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仍然为散在性增生,斑状充血,萎缩的粘膜已呈滋润。舌薄苔,质有红意,脉平。
医案:培土生金一法有效。根据进程例应香砂六君,但后壁飞丹,舌露红意,多少有些枘凿。不过权衡之后尚须斗胆取用,稍有龃龉,谅无大碍。
木香3g 砂仁3g 党参10g 白扁豆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玄参10g
百合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4年3月29日诊。
咽干程度轻而难以全润,有痰能豁,泛恶已不明显,胸闷渐舒,胃中冷气轻些,四肢关节失温现仅局限于两肩部。
检查:同上诊,舌薄苔,脉平。
医案:取用香砂六君,求温之胃,需凉之咽,尚能双双接受。处方纵然吹疵较多,但尚无枘凿之感。
木香3g 砂仁3g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沙参10g 百合10g
桔梗6g 天竺黄6g 7剂煎服
四诊,1994年4月12日诊。
药进14剂,咽干仍停留在进步之中,胸闷改善,胃中冷气也好多,肢节失温逐变转暖。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虽然有部分颗粒仍饱满,但枯槁情况改善。舌薄苔,脉平偏细。
医案:胃病咽痛骈作,不过标本显然有泾渭之分。当然治胃在先,治咽在后。
木香3g 砂仁3g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仙茅6g 玄参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