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女科上卷
带下
白带下 一
【原文】
夫带下 [1]俱是湿症。而以 “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带脉 [2]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故病带者,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 [3]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酒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注解】
[1]带下:“带下”一词,最早见于 《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妇科经、带、胎、产等诸疾,因为这些疾病均发生在带脉以下的部位。狭义带下是指从女性阴道内流出的分泌物,它又有生理与病理之别。生理性带下是指当女子肾气充实,天癸成熟,脾气健运,任脉畅达,带脉健固之时,阴道内有少量透明或色白无气味的黏性液体,在月经前后、排卵期、妊娠期量略有增多,它具有润泽阴户,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 “带下病”的名称。
[2]带脉:起于季肋,围腰一周,如束带状,故称带脉,功能约束诸经,约束胞胎。
[3]白带:指妇女带下量多,色白或黏稠或稀薄如涕如唾,不能禁止者。
【评议】
带下病总的病因病机,是湿邪为患,带脉不能约束所致。主要是由于肝郁乘脾,脾土受伤,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湿浊下注,带脉失约所致。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一般分为非炎性和炎性两种,非炎性带下病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偏高或孕激素水平偏低而雌激素相对偏高使黏膜中腺体细胞分泌增多;或者盆腔充血类疾病如盆腔肿瘤、盆腔瘀血综合征均可使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组织渗出液增多而致。炎性带下病主要由于抵抗力低下或病原体直接侵入外阴、阴道所致,或者内生殖器炎症分泌物直接浸润宫颈、阴道所致。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非炎性者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阴道清洁度Ⅰ~Ⅱ;炎性者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Ⅲ~Ⅳ,或查到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或其他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病原体。
完带汤为 《傅青主女科》所述的第一病第一方,方药组成紧扣病机,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上,尤其稍佐舒肝之品,肝之疏泄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脾土地气上升,使脾气健运则湿气消,白带自无。此方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治疗脾虚湿注之带下病。方中人参、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苍术、白术、陈皮健脾燥湿,行气和胃;柴胡、白芍养血柔肝,升阳除湿;车前子利水除湿;黑芥穗入血分,祛风胜湿。全方肝、脾、胃同治,具有健脾升阳除湿之效。
完带汤主要治疗白带,临床多用于治疗非炎性带下病,或炎性带下病趋于好转之时,当然要结合局部及全身症状病证结合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