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血崩
血崩昏暗 六
【原文】
妇人有一时血崩 [1],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者。人莫不谓火盛动血也,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亦能取效于一时,但不用补阴之药,则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以致经年累月不能全愈者有之。是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方用固本止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 白术一两,土炒焦 黄芪三钱,生用 当归五钱,酒洗 黑姜二钱 人参三钱
水煎服。一剂崩止,十剂不再发。倘畏药味之重而减半,则力薄而不能止。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惟补血,又不止补血而更补气,非惟补气而更补火。盖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而速生。况黑姜引血归经,是补中又有收敛之妙,所以同补气补血之药并用之耳。
若血崩数日,血下数斗,六脉俱无,鼻中微微有息,不可遽服此方,恐气将脱不能受峻补也。有力者用辽人参 (去芦)三钱煎成,冲贯众炭末一钱服之,待气息微旺,然后服此方,仍加贯众炭末一钱,无不见效。无力者用无灰黄酒冲贯众炭末三钱服之,待其气接神清始可服此方。人参以党参代之,临服亦加贯众炭末一钱冲入。
【注解】
[1]血崩:崩,最早见于 《素问·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血崩是指经血非时 (不按正常月经周期)暴下不止,阴道出血量多而势急,又称为崩中、经崩。血崩一病主要是月经周期严重紊乱,甚至没有周期,有时停经日久而忽然经血大下,往往被误认为是闭经。而经血大下之后又淋漓不止者,称为漏下,崩与漏互相转化,故概称崩漏。
【评议】
《素问·阴阳别论》首先提出 “崩”的病因病机为 “阴虚阳搏”,后世医家如王冰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认为 “阴虚阳搏”是指 “阴脉不足,阳脉盛搏”;马莳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曰:“阴虚阳搏者,亦指尺寸而言也,尺脉既虚,阴血已损,寸脉搏击,虚火愈炽,谓之曰崩,盖火逼而血妄行也。”陈素庵 《素庵医要》补按曰:“血崩症,虽有内伤、外感,总以 《内经》阴虚阳搏为主……所谓阴虚者,肾水衰也。阳搏者,心火亢也。水亏火旺,水不能制火,心火独亢,迫血下行,而致暴崩也。”现今多认为血崩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血崩的发病主要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肾-天癸-冲任生殖轴不稳定,而以肾的功能不稳定为主,导致冲任损伤,子宫蓄溢失常。西医疾病的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归入血崩范畴。
固本止崩汤药味虽少,但药简力宏,紧扣虚火盛而动血之病机,治疗遵循傅青主 “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之原则。方中熟地黄为君药以滋阴养血,谨遵 “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之意;白术亦为君药以健脾益气而资血之源;生黄芪与人参共为臣药以补气培元,升阳摄血,共奏气旺能生血摄血、养血生津之效,以遵 “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之法。当归为佐药以补血;黑姜为使药,一者引血归经,使补中有收,二者色黑入肾有补肾止血之效,三者为舟楫,载药下行以使药力缓缓停留于下部胞宫达到止血之目的。本方配伍,滋阴补血以治本,补中有收以治标,标本兼治,气血两顾,共奏滋阴益气养血、收敛止血之功。
固本止崩汤主要治疗脾气虚之气血两虚血崩,临床多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之阴道流血量多之时,必要时结合现代医学运用诊断刮宫术以止血并进一步明确诊断是无排卵性功血、有排卵性功血还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阴道流血。
若大出血几天后,在六部脉象上已不能够摸到,只是看到患者鼻中微有气息,那么不能够马上服用固本止崩汤,恐怕阳气虚脱不能耐受峻补,即我们常说的虚不受补之意。若患者脉象有力可用辽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止崩,冲服贯众炭末以清热止血。待气息稍微恢复后,即可服用固本止崩汤并加服贯众炭末以止血。若脉象无力者,则用无灰黄酒冲服贯众炭末以温经止血,待患者气息恢复后再接服固本止崩汤。若无人参可用党参代替,服用时加服贯众炭末以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