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节 风药的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凡药均有所偏,所谓“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风药亦不例外,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也存在某些偏性甚至毒副作用。医者临证应用风药治病,既要充分利用其偏胜发挥疗疾之效,又不应忽视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古代本草及近现代中药学著作都对此类药物的弊端与禁忌有过诸多论述,值得我们引起重视。不过历代有关风药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需要我们全面分析,客观评价,认真对待。
一、风药使用禁忌的辨析
宋代药学家寇宗 曾指出:“注释本草,一字亦不可忽,盖万世之后,所误无穷耳。苟有明哲之士,自可处治。中下之学,不肯考究,枉致沦没,可不谨哉?可不戒哉?”长期以来,围绕风药的使用宜忌出现不少偏激不实之说,常令后学望而生畏。编者认为,一些本草药物著述对此类药物使用禁忌的过分强调,是导致风药运用日益减少的又一重要原因。仔细阅读古今文献有关风药使用禁忌的论述,存在若干概念混淆之处,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特殊用法与一般用法
如前所述,风药的功用甚多。如今《中药学》著述以“解表药”命名,功用主治突出发汗解表作用,所讲禁忌也是立足于发汗而言。如:“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引自《中药学》教材,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下同)这种表述给人的印象,似乎凡是用了解表药就必然引起发汗,用量大了则可能大汗亡阳、伤阴,却并未讲明各种相关条件。这是不够严谨的。讲禁忌应当明确所指是一般用法,还是特殊用法。二者不应混为一谈。
编者认为,风药的运用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发汗乃是风药诸多功用中的一种特殊用法,主要用于祛邪外出以治疗外感表证。风药用后汗出与否,涉及治疗对象之体质、证候与药物配伍、用量、煎法、服法以及将息法等多方面因素。欲达汗出目的,需要配合一些辅助措施,尤其是温覆取汗一环十分重要。以发汗力量最强的麻黄为例,在与桂枝等配伍组成的麻黄汤中,张仲景特地在方后注明“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医宗金鉴》云:“麻黄虽为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若不加温服覆被取汗,则不峻也。”李士懋先生指出“临床上常见予麻桂剂,病者并不出汗,甚至有的连服多剂亦不出汗”,认为“必须具备发汗的必要条件,方能汗出”。因而提出“辅汗三法”,即连服、啜粥、温覆。并云:“余在临床中,虽常用发汗剂,若未予辅汗三法,常无汗出;若加辅汗三法,则可汗出。”(《汗法临证发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李士懋先生之言,反映了临床运用发汗剂的客观实际。
据编者观察,除了发汗解表这种特殊用法外,风药的一般用法,即用于升阳举陷、开郁散火、通窍启闭、畅气调肝、活血通络、布津润燥,以及在其他各类方剂中配伍增效的应用,凡是未采用辅汗方法者,一般不会引起汗出;有时即使重用也未必汗出,何至于大汗亡阳、伤阴?教材中笼统讲“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是欠准确的。
综观古今文献中有关风药的禁忌,多是着眼于用其发汗不当的危害,尤以对麻黄的禁忌为甚。如《本草害利》曰:“汗多亡阳,能损人寿,戒之戒之!春深夏日,以至秋初,法同禁。惟冬月在表,真有寒邪伤营见证者宜之。若非冬月,或无寒邪,或寒邪在里,或风伤于卫等症,虽发热恶寒,不头痛身痛而拘急,六脉不浮紧者,皆不可用。”照此说法,其运用空间所剩无几。现代有学者在“中药合理应用讲座”中提出:“解表药是主治表证的……如遇病程长且脉沉属于内伤证者,当慎用解表药。里证误用解表药,可耗散正气,贻误病情。”[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7]这里显然是将解表药与发汗混为一谈了。其实脉沉也好,内伤证也好,里证也好,都不是风药的禁区,而是风药一般用法的主治范围所在,甚至气虚自汗者亦需风药配伍使用,如玉屏风散之用防风,黄芪建中汤之用桂枝、生姜。读者应当全面分析,才不至陷入一偏之见,作茧自缚。
(二)复方禁忌与单味药禁忌
其次,讲禁忌还应当分清所指是单味药还是复方,注意明辨下面两点。
1.复方禁忌不能等同于单味药禁忌
仔细考察历代用药禁忌,其中不少论述属于风药所组成解表剂的禁忌。如“无汗不得用桂枝,有汗不得用麻黄”,实际上是指桂枝汤、麻黄汤而非桂枝、麻黄。众所周知,药物的功用与禁忌,往往随配伍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以麻黄为例,《伤寒论》中麻黄与桂枝等药配伍组成麻黄汤,用于“无汗而喘”之风寒表实证;与石膏等药配伍组成麻杏石甘汤,用于“汗出而喘”之肺热壅盛证。可见“有汗”仅是麻黄汤的禁忌,而不一定是麻黄的禁忌。正如《本草正义》所说:“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他如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亦是指桂枝汤而非桂枝。读者须当明辨。
《中药学》教材提出:“汗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文中所述显然源于《伤寒论》汗家、疮家、淋家、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说,但《伤寒论》中所指应为麻黄汤一类辛温发汗峻剂,而非单味麻黄,更不是泛指一般解表药。临床上对于上述气血津液亏损而患有外感表证者,解表药常常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是适当选择配伍扶正之品。
2.单味药禁忌不适用于复方配伍
另一方面,文献中提出的各种用药禁忌,不论禁用或慎用,均是就单味药而言,不应理解为一概不宜,复方配伍当不受此限制,关键仍然在于配伍。因为中药绝大多数是作为复方使用的,单味药存在的一些弊端,通过合理配伍,并不难化解。如《本草新编》云:“药单用则功专,同用则功薄……夫麻黄,发汗之药也,制之太过,则不能发汗矣。”
如川芎一味,不少本草著作中均有“久服则走散真气”的记载,而《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诸家本草,多谓其能走泄真气,然无论何药,皆有益有弊,亦视用之何如耳……虽系走窜之品,为其味微甘且含有津液,用之佐使得宜,亦能生血。”《本草新编》亦谓:“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必须以补气、补血之药佐之,则利大而功倍。”
又如辛温解表药忌用于风热表证的问题,“中药合理应用讲座”中认为:“若风热表证误用辛温解表药,一可导致汗出过多,阴液损伤,二可因药性温热反助温热之邪,加重病情。若风寒表证误用辛凉解表药,药性之寒凉可以冰伏邪气,使邪困于表,不得发越,延误病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7]但这也是仅就单味药而言,复方配伍中辛凉用于风寒表证、辛温用于风热表证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号称辛温解表第一药的麻黄,编者经验,如与石膏等配伍组成麻杏石甘汤,或以少量加入桑菊饮中,用治某些风热表证,收效甚捷,并未见到伤阴助热之弊。
《删补名医方论》论升阳益胃汤云:“羌、防辈为散,不知佐于参、芪中,即为补中升也。近世之医,一见羌、防辈,即曰发散不可轻用,亦不审佐于何药之中。皆因读书未明,不知造化别有妙理耳。”可见,单味药禁忌与复方禁忌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二、风药副作用的讨论
历代文献有关风药副作用的记载甚多,如“风药皆燥,燥复伤阴;风药皆散,散复伤气”(《类经》)。归纳诸家所述,主要有辛散耗气、辛燥伤阴和升阳助火三个方面。其中有切中肯綮的,也有言过其实的,需要仔细分析。
(一)辛散耗气问题
风药耗气之说由来已久,诸家本草记载甚多。如《本草求真》:“凡表药多有损于脏腑气血。”《药性解》论防风:“能泻上焦元气。”《本草新编》论羌活:“虽散风邪,而实能损正,邪随散解,正亦随散而俱解矣。”甚至李东垣亦有“诸风药损人元气”之说。足见这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风药何以耗气?编者认为,首先在于风药大多性味辛香,类似理气药。其鼓舞、疏通气机作用如果太过,难免对人体正气有所损伤,使用时应当有所节制。故东垣主张“如病去,勿再服”。《本草新编》解释说:“辛散之物多用,则真气有伤,亦可暂用而不可久服。总之去病即已,不可因其效甚而纵用之。”这些论述是有道理的。
其次,是虑及风药的发汗作用。《温病条辨》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发汗太过,容易造成阳气的消耗。前人对风药弊端的重视远胜于理气药,原因当在于此。因此,临床使用风药解表发汗时,需要格外小心。张仲景提出“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为后世提供了使用汗法的典范,值得师法。临床使用风药发汗解表应以汗出邪去为目的,中病即止,不可过汗。尤其对于体弱表虚之人,更应加以注意。正如《本草发挥》引张洁古云:“薄荷能发汗,通关节,解劳乏……新病瘥人不可多服,令人虚汗不止。”
需要指出的是,前面已经谈到,发汗解表仅是风药诸多功用中的一种特殊用法。多数情况下,复方中使用风药并不会导致汗出,故其耗气作用不宜过分解读。由于风药品种众多,发散力量各异,“可暂用而不可久服”之说也不应一概而论。如菊花、桑叶之与麻黄、桂枝,显然应当区别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风药大师李东垣尽管告诫“诸风药损人元气”,却广泛使用风药治疗各种元气虚弱之证。李东垣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习以甘温益气药配伍风药组方,常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补益中气,少配升麻、柴胡引领阳明少阳之气上行,或用防风、独活、羌活等辛温之品鼓舞阳气上升。其补中益气诸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均体现了这种配伍方法。说明小剂量风药与甘温益气药联合使用,能使阳升气壮,不仅不会耗气,反而有助于益气。故又有“风药壮气”一说,为后世所师法。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的加减补中益气汤,就是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少遣防风、升麻于方中,意在增强其升发清阳之力,以健运中气、固藏门户。可见风药耗气之说,应当正确看待,不应理解为气虚不宜。
(二)辛燥伤阴问题
风药多燥,为历代医家所公认。从药物性味来看,辛温之品自不待言,其温燥之性可与苍术、陈皮、草果等燥湿药并论;即使辛凉之品,基于“风能胜湿”之理,亦有一定的燥性。故风药辛燥伤阴的副作用,值得引起重视。当然,风药伤阴受到密切关注还有一层原因,便是其发汗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发汗太过不仅耗伤阳气,而且损伤阴津。这是使用汗法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由于自身属性与发散力量的不同,各种风药的燥性也各不相同,应当区别对待。大体来说,辛温风药的燥性胜于辛凉风药,但也有例外。例如防风,辛燥之性就不太强,因而有“风药中润剂”之称。
清代温病学家特别重视津液的存亡,因此对于风药辛燥伤阴的问题尤为重视。不仅对辛温之品视为畏途,辛凉之品亦严加防范。盛行一时的“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说,便是典型代表。由于强调太过,反而引起了不少争论,值得我们反思。后面将再作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风药辛燥,却并非燥证禁药,关键仍然在于配伍与用量。如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治宜滋阴清热,但往往仍需使用风药。李东垣治消渴,多于滋阴生津、清热泻火之中配用少量风药,借其升发清阳之力,使滋阴生津药得以升腾布散,则津液易生,又制滋阴药之腻滞碍胃。《东垣试效方·消渴门》治消渴的7首方剂,均能体现这种配伍。如生津甘露饮子治上消大渴,饮水无度,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清热养阴生津;辅以黄连、黄柏、山栀清热泻火,当归、麦冬、杏仁养血生津润燥;再用风药升麻、柴胡、白芷等以升清布津。清凉饮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口干舌燥,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其配伍亦相仿。和血益气汤治口干舌燥,以石膏、黄连、知母清胃泻火;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润燥;桃仁、红花活血以除燥结;伍风药柴胡、升麻、羌活升清阳。使清阳上升,津液乃生。谓:“此药生津液,除干燥,生肌肉。”其运用风药的高超技巧,值得后学师法。
(三)升阳助火问题
升浮上行是风药的一大特色,升发清阳、升提举陷是风药的重要功用。应用风药的这一属性时,不仅要认清升阳的适用对象,还要明辨升阳的禁忌范围。风药升阳使用不当,容易导致气火上攻之害。一般来说,气机下陷者宜升,气机上逆者不宜升;火郁于下者宜升,火炎于上者不宜升;清阳不升者宜升,阳亢于上者不宜升。但是这些主要是就治法而言,对单味药具有针对性,复方通过配伍加以平衡则不受限制,故不应机械看待。
以滋阴著称的朱丹溪虽在《局方发挥》中批评滥用香燥之药,但其论治阴虚燥热并不忌辛燥升散,还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妙用风药的宝贵经验。如对于“肾水真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轻手其脉数实,举手弦紧或涩……或渴”之阳脱阴燥证,以小剂量防风、羌活、升麻、柴胡、川芎等风药与黄芩、黄连、黄柏、知母、当归、黄芪等相伍(《丹溪手镜·崩漏》),取其升阴液以上济心火,且能引火热之邪从上而散,而无伤阴助火之弊。诸药配合,达到升阴散火,益气生血而止血的功效。
前人对风药升阳助火之弊十分重视,提出过不少警示。以影响甚大的“柴胡劫肝阴”之说为例,叶天士引自张凤逵《伤暑全书》,原是针对小儿暑疟用药而发,含有对当时医者滥用柴胡纠偏之意。此后一些医者盲从而畏用柴胡,致使柴胡在温病中的应用范围一度大为缩小,以至于后世又有不少人对此说提出批评,形成围绕柴胡临床应用的学术争鸣。赞同者如《本草新编》云:“用柴胡以提气,必气虚而下陷者始可。至于阴虚火动之人,火正炎上,又加柴胡以升提之,火愈上腾,而水益下走,不死何待乎?此阴虚火动,断不可用柴胡,不更可信哉?”反对者如徐大椿:“此说何来,此老终身与柴胡为仇何也?”现代中医界亦多持否定态度。如《中华临床中药学》认为:“从柴胡应用看,其不当为劫肝阴之品。”编者意见,正确运用柴胡,主要取决于辨证是否准确,方药是否切中病情,配伍是否合理,剂量是否得当。张锡纯说:“若遇阴虚者,或热入于血分者,不妨多用滋阴凉血之药佐之;若遇燥热者,或热盛于气分者,不妨多用润燥清火之药佐之。”诚为经验之谈。
综上所述,对于风药耗气、伤阴及升阳助火三方面的副作用,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认真对待,又不应过分畏惧而因噎废食。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伍,正确把握用量及使用时间,仍然可以用于某些气虚、阴虚及火热上炎之证。李东垣曾经提出有治病用药的“本法”与“权法”:“大抵饮食劳倦内伤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用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是其本法也”,“权者,临病制宜之谓也”,“当临时制宜,暂用大寒大热治法而取效,此从权也,不可以得效之而久用之,必致难矣”。临证运用风药时,应根据病人病情、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且要“中病即止”,不可偏执。
三、风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现今《中药学》有关解表药使用的注意事项多是针对用于治疗表证发汗而言,难免有所局限。本书综合各家论述,结合编者应用体会,提出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
1.风药多为辛散温燥之品,单用、重用、久用,有耗气伤阴之虞,应加以防范。尤其对于阴虚气弱者,宜辨证选用较为平和的风药,并需配合益气养阴之品,注意用量比例,长期使用更需谨慎。
2.有表证者使用风药发汗时,须多饮水(冬季啜热稀粥),并卧床休息,同时适当添加衣被,以助出汗。正确掌握服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对年老体弱患者尤须谨慎,并注意配伍扶正之品。
3.风药作引经报使或配伍增效用时,一般药味不宜多,用量不宜重,以免喧宾夺主。
4.风药品种甚多,性能功用有别,使用时要注意根据病情合理选用适当药物。
5.个别风药有一定毒副作用,使用时应当留心,正确把握剂量、配伍及煎服方法,尽可能趋利避害,扬长补短,达到既能祛邪却病,又不至于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目的。
6.风药多属芳香轻扬之品,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