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识理论
对PTSD发生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除了从神经生物、生理学角度试图对PTSD加以解释之外,一些心理学流派也对PTSD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说,如心理动力学派、学习理论、认知学派。
有关PTSD的认知理论发展较为完善,是目前能够对PTSD做出较好解释和预测的理论。认知理论有一个类似的假设:认为个体在头脑中存在一套关于整个世界和社会的模型及信念。这些信念包括:死亡和疾病不会轻易降临在自己头上,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会轻易动摇,自己有能力实现生活目标等。当创伤经验提供的信息与预存的模型难以相容时,个体就回会试图同化这些与预存模型不一致的新信息。如果新的信息能够融入预存模型,则信息加工顺利完成;如果新的与创伤有关的信息不能与其现存的模型整合,则信息加工难以完成,导致诸如PTSD的病态创伤后反应。
一、社会认知理论
PTSD的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偏重于创伤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强调创伤事件及其后果会造成广泛的影响,个体将创伤经验整合于预存模型需要经历艰巨的重新调整过程。社会认知理论主要有Horowitz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理论(stress-response syndromes theory)和Janoff-Bulman的认知—评估理论(cognitive-appraisal theory)。
(一)应激反应综合征理论
精神病学家Horowitz是研究PTSD的一位先驱。他是第一个强调创伤对包括自我、世界、未来等广泛信念产生影响以及认为改变认知对PTSD症状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个体是否罹患PTSD取决于创伤事件的严重性,而非个体对创伤的易感性,这也为DSM-Ⅲ中PTSD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Horowitz的理论认为,压力下典型的应激反应包括两个阶段:侵扰性记忆、情绪、行为等的重复出现以及回避、否认等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Freud的观点。Horowitz认为个体面对创伤事件的第一反应是“大哭”(crying out),即反抗和否定,第二反应才是试图接受创伤信息,并将其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加工的原动力具有一种完形倾向,将新信息整合进预存的认知模型是一种心理本能。由于创伤事件所提供的信息与个体自我图式之间的不一致以及在该时期的信息超载等原因,个体往往不能以原本正常的方式将创伤信息与其思维内容相匹配。为了缓解紧张状态,其心理防御机制便开始起作用,把创伤信息压抑到无意识中,个体往往会经历一段麻木和否认时期,试图避免创伤记忆。此时的创伤事件不能得到充分的加工,也不能被整合到自我图式中,是被暂存在一个被Horowitz称为“激活记忆存储”(active memory storage)的独立记忆系统。然而,个体的心理本能需要把新旧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协调,这就直接导致了心理防御机制崩溃,这也就意味着创伤记忆会以闪回、噩梦等方式激活而进入意识。也就是说,激活记忆存储的固有特征就是自动地在意识水平上重复自身的内容,直到加工完成,该过程便产生了闯入性记忆。其出现有助于将创伤性事件的记忆融入到已存在的图式性知识。但是,自发式激活与试图避免创伤性场景的行为相冲突,因此导致了闪回和避免该记忆二者之间的摇摆。如果个体能够对自我结构进行调整,使其与新信息相一致,那么创伤信息的加工便能得以完成。当避免机制十分强大时,创伤性材料就不会得到完全的加工,该信息加工失败也就意味着部分创伤信息依然保持在激活记忆中,没有得到完全的整合。
Horowitz认为应激反应分为3个阶段:①初始阶段。为创伤事件的痛苦和愤怒、伤心、悲痛而出现过度换气等表现;②否认阶段,对创伤事件强制性回忆的防御。受害者对创伤性事件出现记忆缺损,对创伤事件的线索不予注意并以幻想来抵消创伤性事件的真实性;③强制阶段。为高度警觉、过分惊吓、睡眠和梦的障碍,强制性反复出现的与创伤有关的思维内容和迷惑。若这3个阶段未完成,则导致顽固性的创伤后反应,即PTSD。
Horowitz的理论较为全面地解释了个体的应激反应。他的关于完成倾向、强迫回忆和否认内在过程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PTSD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他的理论清楚地说明了个体对创伤的正常反应如何会变成慢性的病态反应。但是一些研究者对该理论提出一些质疑:①个体差异问题,为什么一些人会出现PTSD,而其他人在经历了类似的创伤事件,却只表现出轻微障碍或完全没有表现出症状?它也难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在经历创伤事件之后很长一段时期表现正常,而后才出现PTSD;这个理论未对此进行探讨。②关于预存图式结构,这个理论也没有说明本质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去整合来源于创伤经验的新信息;③虽然Horowitz的理论清楚地描述创伤后反应的时间进程,但远不能确定所有的受害者起初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否认,也不能确定他们从此之后在否认和强迫回忆两种状态之间摇摆。④Horowitz虽然强调社会支持等因素的重要性,但他没有在理论中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发挥作用,也未说明如何区分避免行为与成功恢复所导致的闪回减少。
(二)认知─评估理论
Janoff-Bulman的认知-评估理论主要关注了个体预存图式模型的性质。提出了碎片假设(shattered assumption),强调个体信念,认为“生活一向顺利,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世界是公正的、合理的,自己不会受到伤害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己有足够能力面对挑战”等观念的持有者,往往受创伤影响最严重。个体之所以出现PTSD就是因为他们关于世界的某些最基本的信念破灭了。创伤经历不会破坏既往就“持有消极观念”个体已有的信念,相反,还可能更强化其消极信念。Janoff-Bulman认知-评估理论的独到之处在于说明了个体关于世界的预存模型和假设与创伤有关信息不协调的方式。但是,此理论缺陷是它未解释个体旧有信念与创伤信息相冲突的内在机制,也没有说明这些预存模型是如何表征的以及这些模型的破碎是怎样一个过程。另外,按照Janoff-Bulman的观点,具有精神障碍病史的人,应较难罹患PTSD,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易受伤害,对自我看法相对消极,他们的预存模型不大可能为创伤经历所击碎,相反,创伤经历应更可能强化他们的信念。但事实是具有精神障碍病史的人,更可能在创伤事件后出现应激障碍。如何解释此类个体PTSD的高发率,是认知-评估理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是另一个有关PTSD的认知理论,其侧重点放在了创伤造成的威胁上,即创伤有关的恐惧,关注创伤信息是如何在认知系统中表征以及随后又是如何被加工的。较有代表性的信息加工理论是Foa等(1992)的情绪加工理论(Emotional processing theories);此外,还有Chemtob等(1988)的认知活动理论(cognitive action theory)和Creamer等(1992)的认知加工理论(cognitive processing theory)。
(一)情绪加工理论
Foa情绪加工理论的基础是早期恐惧网络,这个恐惧网络包括创伤事件的刺激信息、个体对创伤在认知、行为和心理上的反应信息、将刺激与反应相互联结的信息。该理论包括三个核心成分:①创伤记忆、创伤事件前和事件后的事件表征;②加工图式;③创伤后自我及他人的反应。三个成分彼此相互作用,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表现类型及程度。
该理论的具体解释为:①认为创伤体验的记忆表征为碎片式结构。Foa和Riggs强调创伤造成了信息认知加工过程的严重破坏或偏倚,导致记忆存储受损,继而引起记忆编码或巩固过程的失衡。Foa和Rothbaum假设创伤记忆可能具有“刺激-危险”的联想特征。无论刺激与创伤的相关度大小如何,都被个体判定是危险的,这就解释了为何创伤后个体的“危险性模糊化”可引发反复闯入体验。②认为创伤体验的记忆表征为图式结构,创伤经历破坏了现有的图式结构,引发“侵扰”、回避等症状。如果个体图式与创伤事件内容无差异,就会进一步巩固这种图式。③认为创伤后个体的反应范围包括有效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果反应在创伤过程中被证明无效,会建立“世界是危险的理念”,从而引发“侵扰”。
PTSD出现闯入性记忆症状是由于诱发性刺激(创伤遗留物)会激活恐惧网络,使网络信息进入意识。回避症状的出现则是因为力图压抑和避免这种网络激活的结果。只有恐惧网络被成功的整合进已有的记忆结构,才能够解决对恐惧网络的激活,进而对它进行修正,解决创伤问题。但有一些因素会使整合出现困难,如创伤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使得恐惧网络难以整合进预存模型;高强度事件会干扰创伤发生时的认知过程,这种干扰会使恐惧网络变得支离破碎,很难整合进入组织有序的模型。系统成分间激活扩散的强化,会产生持久的恐惧以及重复体验感。据此理论,PTSD个体要减少“侵扰”现象,就需要将新信息不断整合到预存网络系统中。当系统信息与已有记忆结构完全整合时,PTSD的症状就会削弱或消失。任何导致信息加工资源扩大的因素(如创伤事件的强度),都会干扰整合过程的进行。
Foa及其同事的情绪加工理论对解释PTSD症状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考虑到了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创伤以及创伤后认知水平对症状的影响。相对于Horwitz和Janoff-Bulman的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能更为有效地解释PTSD的内在认知过程,突出了对创伤事件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等因素,而且还强调个体对创伤事件归因和解释的作用。该理论还认为,与创伤经验不相容信息的可用性是整合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个观点,可以用来解释社会支持在创伤事件的作用,解释了PTSD暴露疗法为什么会有效。但仍有一些PTSD症状无法通过恐惧网络理论得到解释。比如,Foa等人将恐惧网络的表征描述为单一水平的,这就难以解释否认、麻木、心因性健忘等症状。解释这些现象,需假定存在更高水平的表征,因为这些表征与记忆中的信息无关。Foa等用“意识”一词来指代这一水平的表征,但仍存在的问题是:意识是以网络还是其他某种认知结构来表征的。此外,情绪加工理论未探讨预存模型如何通过网络进行表征、如何整合新的信息以及为什么有些人出现恐惧网络而另一些人则未出现等问题。
(二)认知活动理论
Chemtob等基于对越战老兵的研究提出了PTSD的认知活动理论。该理论与Foa的情绪加工理论相似,但更为详细地分析了恐惧网络的结构,将其视作一个平行分布的层级系统。Chemtob等认为,PTSD患者恐惧网络的持续激活,使患者处于一种紧急逃生的功能状态,而这个状态属于对灾难情境中的适应行为。恐惧网络的持续激活,导致过度警觉和强迫性回忆等症状。由于该理论主要基于与战争有关的创伤,其对创伤的描述显得过于狭隘。另外,与Foa的理论一样,它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一直保持紧急逃生的行为模式,而另一些人则不会出现。这个理论也没有探讨其他重要因素对PTSD的影响,如归因、社会支持等。
(三)认知加工理论
Creamer等综合了Horowitz理论的主要观点和Foa、Chemtob的网络结构概念,提出了PTSD的认知加工理论。Creamer认为,恐惧网络必须经过激活过程,然后才能得以平复。他们将此称为网络消退过程(network resolution processing),这一概念类似于Horowitz所提出的完成倾向。但Creamer的消退与Horowitz的完成有一定的区别:Horowitz认为,患者起初表现为麻木和否认,之后是不断在强迫回忆和否认-麻木两种状态之间摇摆;Creamer等则认为,起初的强迫回忆,在一定强度上可作为其后网络消退的指标,高水平的强迫回忆预示会有较好的消退,而低水平的强迫回忆则意味着预后不良,病程会较长。Creamer等通过对办公室枪击案受害者的纵向研究,支持了上述预测。但也有研究发现,患者出现高水平的强迫回忆时往往预后不良。Cremer理论以一些纵向研究结果为依据,对PTSD的愈后作了明确的预测,这是其独到之处。但除此之外,前述理论的一些缺陷,在这个理论中依然存在。
(四)Ehlers和Clark的认知理论
经典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如何解读外界信息是引发其负性情绪的最主要原因。Ehlers和Clark由此认为,必然存在某种加工过程使个体在创伤事件过去一段时间后仍存在持续的恐惧。他们对此提出的解释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对创伤事件和事件后果的认知评价以及创伤记忆如何与个体已有的自传体记忆的整合。前者可引发持续存在的害怕、悲伤等情绪和“侵扰”现象,后者则出现选择性记忆障碍以及感知觉图像和情绪的无意记忆特征。
Ehlers和Clark的理论强调了对创伤事件的不良认知加工过程,认为闯入性记忆的出现源于对创伤事件的编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创伤事件的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个体对于事件的编码主要有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driven processing)和数据驱动加工两种方式。如果个体对于创伤事件缺乏概念加工,主要是数据驱动加工,则创伤记忆很难被个体自觉地、有目的地提取,就有大量的创伤事件的闯入性记忆出现。②创伤事件发生时缺乏自我参照。由于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时不能够将创伤记忆及时融合到个体的一般自传体知识中去,从而出现闯入性记忆。③创伤性分离,即创伤记忆的某些方面与意识的分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创伤记忆的支离破碎。④对“真实性”的错误判断。Ehlers等认为在创伤事件中,个体可能缺乏足够认知能力去正确地判断某些威胁是否真实,从而影响个体对这一威胁的体验和反应。数据驱动加工、缺乏自我参照和创伤分离等不良认知加工方式削弱了对创伤事件的编码,从而形成关于创伤事件的无组织片段记忆。
根据自传体记忆理论,个体有一个自传体记忆库储存日常生活中对一般事件的记忆。Ehlers等认为自传体事件在大多情况下都会融合到个体的一般自传体知识中。该系统信息是按照事件主题和个体人生阶段来组织的,这种事件记忆的组织方式易于基于意义的策略性提取。因此,正常个体通常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会受到自发过去事件记忆的干扰。自传体记忆进入意识水平后,就会与事件的特定信息匹配编码。Ehlers等认为自传体信息的提取存在两种方式,即策略性提取和事件相关刺激的直接激活。Ehlers和Clark认为,个体罹患PTSD时,创伤记忆与自传体记忆的整合过程出现概念驱动加工功能减弱,数据驱动加工增强。由于概念驱动加工减弱,自传体记忆发生编码障碍,与其他自传体记忆不能实现整合,因而产生侵扰。因此,有意提取过程出现障碍,对创伤刺激类似信息的识别发生知觉启动和联想学习效应。知觉启动是指从一般物体中区分出刺激物的能力增强,可能由加工优势或知觉阈限下降所导致。一些本身不具有危险性,但与创伤特征类似的刺激被判断为创伤刺激。个体接受刺激后,产生相关联想,引发情绪、行为等一系列反应。当个体不断注意到那些被误判的刺激时,就会产生重复体验,不断回忆经历创伤的过程,即闪回症状。此外,对创伤事件的无意回忆能间接通过线索驱动提取特征,由于内隐记忆线索无法与其他记忆线索很好的区分,就可能出现个体认为与创伤事件刺激的模糊相似性,从而在背景十分迥异的情况下引发闯入性记忆。也就是说,由于创伤事件记忆的融合较差,较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不能够阻止该记忆的自发、联想式激活,并且在时间上与创伤事件相关刺激出现感知觉启动效应,使得这些刺激成为该事件的自发记忆的线索,形成了强联结,从而大大增加了自发地激活创伤记忆的可能性,表现为大量的闯入性记忆。因此,PTSD患者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创伤记忆未得到详细的阐述和加工,致使破碎的记忆无法融合到一般的自传体知识之中,从而导致了创伤事件的自觉回忆大大受损。该理论还指出闯入性记忆的出现会对个体造成对当前现实的持续威胁感,同时会伴随着焦虑、恐慌等情绪。个体感知到威胁感还会引发一系列试图在短期内降低威胁和焦虑感的认知行为反应,而这些反应会阻止患者的认知改变,进而出现闯入性记忆及其他PTSD症状。
三、双重表征理论
Brewin等综合社会认知和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PTSD的双重表征理论(dual representat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创伤事件会在记忆中形成双重表征:一种表征是个体对创伤的意识经验,其过程是缓慢呈系列分布的,信息容量往往有限,被称为言语通达性记忆(Verbal Accessible Memory,VAM),它可以从自身经历中有意识地提取出来,VAM中包含着创伤情境的感觉信息、所经历的情绪和心理反应以及对创伤事件意义的了解;另一种是对创伤情境的无意识加工的产物,其过程是快速平行分布的,容量大,被称为情境通达性记忆(Situational Accessible Memory,SAM)。当个体处于与创伤的物理特征或意义特征相似的情境时,这种表征将会自动接通、提取或浮现出来。相似背景有可能是内部的(有意识地思考创伤事件),也可能是外部的(在媒体看到或听到类似的创伤事件)。伴随上述两类记忆表征,有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条件性情绪反应,伴随创伤事件同时发生,这些反应编码于SAM中,是创伤事件发生时所经历的特定情绪状态(主要是恐惧,但也有愤怒等情绪)的激活;另一种伴随VAM形成,虽然个体转危为安,但因丧失亲人、身体伤残、流离失所、前景黯然等而产生悲哀、恐惧未来等情绪;由责任归因,还会产生自罪自责(归因于己)和愤怒(归因于人)等情绪,是经历了认知评价加工后产生的次级情绪。
记忆表征形成后,个体会对它们进行有意识的情绪加工。一方面是对SAM的加工,涉及高特异的SAM的激活。其作用是通过提供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详细感觉和生理反应信息(突然闪现),来帮助受害者进行认知调整,从而阻止对SAM的持续激活。每一次SAM进入工作记忆之后,记忆内容就会发生改变,此时相伴随的身体状态良好或其他意识内容的信息会整合进SAM。以后SAM激活时就会伴随较少的负性情绪和生理唤醒。当这种重构持续发生时,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化,此时SAM激活就不会伴有很强的负性情绪和唤醒,从而对创伤事件注意和记忆偏差减少,降低了SAM的通达性,最终阻止SAM的频繁激活。另一方面对VAM有意识的主动的整合和容纳,通过寻找意图、判断原因和罪责等方式,有意识地顺应创伤事件提供的冲突信息。通过对VAM的提取,对创伤事件的意义再评价,再归因,达到新信息与预存模型整合,从而减少次级负性情绪。情绪加工的目的是恢复安全感和控制感,或者对自我和世界的期望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减轻负面情绪。从认知的角度看,创伤实际上就是个体先前那些曾经有效的策略不再发挥作用,必须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来消除这种不一致。情绪加工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创伤事件的严重性及持续时间、事件对受害者的意义以及受害者能否得到适当的社会支持等。Brewin认为此编码过程需要“重复很多次,因为SAM系统中可能有大量额外的创伤信息需要被整合到VAM系统中”,这就解释了闯入性记忆反复出现的过程。
创伤事件表征经过情绪性加工后,会产生三种结果:①整合成功,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此时创伤记忆得到完全加工,创伤记忆表征与个体既往的关于自身和世界的预存模型完全整合,通过恢复控制感、解决创伤信息与已有期望和目标之间的矛盾,使得消极情绪减少,个体能够忍受SAM的侵扰。当威胁再次出现时,个体能够现实地加以评估,不会再表现出PTSD的各种症状;②情绪加工顽固化,这时的认知加工出现偏差,创伤信息与以往假定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个体无法有效整合、加工创伤记忆,与创伤有关的VAM和SAM处于慢性加工过程,出现顽固性持续的高度唤醒和负性情绪。个体处于过度警觉状态,长期沉湎于创伤,为强迫回忆所困扰。由于长期情绪加工影响的泛化,个体还会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怖和回避等次级反应。物质滥用也会作为一种应付反应而出现。因此,在许多情况下,PTSD与沮丧、焦虑或物质滥用的共病很可能反映了慢性情绪加工的效果。③对情绪加工的过早抑制。为了避免再次激活那些令人不快的SAM和VAM,创伤受害者竭力避免思考创伤情境,发展成一套回避模型以监控与创伤有关刺激的感觉输入,不对其进行意识加工,致使情绪加工被过早抑制。从而形成了自动化的回避模式。个体表面上看起来已从创伤中康复,但未经加工的记忆在类似的情境或处于同样的心境下仍会激活。而且研究也表明压抑情绪表达会使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Brewin等(2010)对之前提出的双重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修正。认为SAM主要是由皮层下结构以及其他与感知觉直接相关的脑区所控制,主要存储比较详细的感知觉信息。该记忆系统缺乏海马等大脑结构参与,无法将其所存储的信息进行背景化。因此,个体对于这类的记忆体验就像当前发生一样。控制VAM的脑区则为前额叶和内侧颞叶,主要记录个体的有意识经验,并能将这些信息存放在时空背景中,从而有助于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生活目标的改变。这两个记忆系统可视为是平行的两个部分。在PTSD中这两部分表现为功能异常。个体经历创伤事件时注意力狭窄、海马功能缺失等原因使得大量的感知觉记忆产生,并存储在以感知图像为基础的SAM中,从而造成大量的闯入性记忆。闯入性记忆可认为是一种适应,在该过程中所存储的信息可以再次呈现、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但PTSD患者的回避行为和压抑机制使这些再现信息不能够被个体所注意,也不能够与合适的背景相结合,从而会出现闯入性记忆的持续。
双重表征理论是对各派认知理论的融合,深入探讨了记忆、认知与PTSD的关系。它考虑到了创伤在记忆中的表征问题,强调PTSD与创伤加工之间的关系,将PTSD看作一种对创伤不成功的适应方式。该理论最直接地涉及侵扰和回避,而这两种现象正是PTSD的典型特征。有研究表明PTSD患者在感知和注意过程中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计划、利益、情绪相一致的信息,这些结果均可使用双重表征理论进行解释。双重表征理论所做的进一步的预测是行为疗法仅仅对创伤本身所经历的情绪反应有效果,而认知疗法可以治疗次级情绪反应。因此,当创伤回忆没有引起次级情绪(如气愤或内疚等)时,暴露疗法会更有效。但在使用暴露疗法之前,应该先用认知治疗等技术来治疗次级情绪。双重表征理论做出的一个重要的建议是不能根据主动情绪加工的中断来判定个体已经成功地整合了创伤。因此,表面上出现的明显康复可能具有误导性。这提示在总结PTSD疗效之前,需要仔细评估恐惧回避和注意、记忆偏向,要详细考虑创伤的历史,从而找到情绪加工成功与否的证据。同样,双重表征理论认为存在两类不同的记忆VAM和SAM,但现有量表(如广泛使用的《事件影响量表》)没有体现这两者的区别。这也就暗示了在PTSD的自然、追踪研究或治疗实验中所采用的传统测量结果的方法可能会严重地低估疾病严重程度,还可能会对不同疗法的效果做出错误结论。有些疗法可能只在抑制主动情绪加工和呈现康复现象方面有效,但在完全整合创伤方面无效。同样,原以为与好结果有关的预测因素实际上可能与创伤加工的过早抑制有关。这个理论还主张应该谨慎地设计调查研究,比较PTSD患者与置身于相同创伤但非PTSD个体(包括成功地完成加工的个体和过早抑制加工的个体)的差别。
双重表征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无法解释言语加工使信息有序化、意义化的内在过程。也没有阐明情境记忆如何加工其他形式信息(如视觉记忆信息)以及言语记忆或情境记忆对创伤后分离症状的作用。而且,双重表征理论尚缺乏系统的实证。但它无论怎样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进步,有助于我们理解创伤记忆方面的个体差异,填补创伤受害者记忆研究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