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对应激的处置方法
由于应激反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客观地存在,对人们的心身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性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应激处境采取对策进行干预,尽量引导良性应激因素对人们的激励,避免不良应激因素对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对应激的处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自然、社会应激现象的思想准备
人们生活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环境中,生活在万象众生的社会环境中,随时都面临着大自然和社会发出的各种挑战,各种应激因素不断地发生,人们也在不断地应对、不断地克服各种应激而改造着大自然、促使社会向前发展。纵观社会历史的变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大自然和社会应激性环境的。既然应激因素在社会环境中随时存在,我们就要充分做好随时面对应激性环境挑战的思想准备,在突发性应激事件中,有无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要做到有备无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就能使突发性应激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二)作好自我调节、保持内环境稳定
世界卫生组织对现代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机体没有疾病,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处于至臻完善、良好的一种状态。说明一个人不但要有强壮的体魄,更需要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善于处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紧张、繁忙的生活、学习中作好自我调节,做到有张有弛,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减少生活中各种应激带来的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一个人如能经常在充满各种应激因素的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就能不断积累处置应激环境的经验,提高自己适应各种应激的阈值水平,同一应激事件,不同的人其反应是不一样的,关键就在于个人的整体素质和经验,而素质和经验是可以通过锻炼来强化的。一个人只要经常实践、不断学习、善于总结,就能在突发的应激事件中做到遇事不惊、险中求稳、稳中求胜。而极少参加社会实践的人,在突发的应激事件中,则必然惊慌失措、乱中出险而致成大祸。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能决定一个人对突发应激事件作出什么样的认知和评价,不同的价值观,对事件就有不同的评价,也就会引起不同的应激反应和结果。正确的价值观能使人顾全大局,善于解决应激事件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在突发的灾难性事件环境中使人能树立起坚定必胜的信念,它可以使受灾人员在救助人员到来之前不失去信心。在处理家庭环境因素(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和社会环境因素(邻里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时更显得尤为重要。
(五)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
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是指当个人遇到突发的不良性应激事件或困境时,他的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他所在的工作单位、党团组织、工会妇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团体、福利组织,或当地政府部门等给予物质上的支持,特别是给予精神上、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在一项社会支持与分娩后并发症的研究中发现,单独研究妊娠、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时,三者之间的关联并不明显,而将三者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时,则会发现社会支持少的一组患者90%会出现并发症,而社会支持多的一组患者则只有33%出现并发症。说明在个体遇到突发应激事件时,善于调节自我固然重要,但离开群体、离开家庭社会支持网的帮助,是不可能真正应对好社会应激环境的。一个人在绝境中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特别是在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就能使他萌发出十倍的动力,百倍的信心,产生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可以说是一个立体多维的结构,它包括了物质上的支持、道义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支持,这些多维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人的创伤应激反应能起到极大的缓冲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躯体与精神上的应激创伤。
(六)求医问诊
在应激反应中,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减压,以尽快脱离不良性的应激环境。如通过积极努力和自我调节仍不能摆脱困境时,或已出现一些疾病先兆,特别是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一定要积极地寻求心理咨询,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防止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和不应有的生理性疾病。
(七)政府行为
在大自然灾害(海啸、地震、火灾、洪灾)、各种突发灾难事故(车祸、房屋垮塌、矿难)、传染病(SARS、禽流感)流行的时期,各级政府进行积极救助是非常必要的。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宽、协调能力强、资金及物质来源充足,对灾后的群众转移,灾民生活问题和医疗问题的解决,清理和保护灾难现场的国家财产,恢复生产、生活设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在2006年1月8日公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总结了历次灾难事件的救治经验,并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作法,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预案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突发公共事件对受灾群众所造成的危害,保护了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从应激的层面分析,各级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一个范围广泛的、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各级政府的救助行为对创伤应激环境中人们的精神、心理状态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减压、缓解调节的作用。
(吴渝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