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汇函:全3册(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霍乱治方

藿香正气散  治四时不正之气,寒疫时气,山岚瘴气,雨湿蒸气;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胃风吐泻,中湿身重泄泻;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或饮食停滞,复感外寒,头疼憎寒;或呕逆恶心,胸膈痞闷;或发寒热无汗者。

紫苏 一钱半  陈皮 一钱  厚朴 姜制,一钱  藿香 二钱  半夏 一钱 白术 一钱  茯苓 一钱  桔梗 一钱  大腹皮 一钱  白芷 一钱  甘草 炙,一钱

上切,一剂,生姜、枣煎服。

霍乱转筋,加木瓜;腹痛,加炒芍药;寒痛,加官桂;冷甚,加干姜;饮食不化,心下痞闷,加香附、砂仁;米谷不化,加神曲、麦芽;肉食不化,加山楂;心下痞,加枳实、青皮;中暑冒风,加香薷、扁豆;时气憎寒发热,加柴胡、干葛;发热,加麦门冬、淡竹叶;口渴作泄,小便不利,合五苓散;湿热相搏,霍乱转筋,烦渴闷乱,合黄连香薷散;心腹绞痛,加木香;若频欲登圊,不通利者,加枳壳。

按:霍乱之疾,未有不由内伤生冷、外感风寒而致也。余用藿香正气散治之,百发百中。一岁之内,常治百人,未有不效者。但有热者,须加姜炒黄连;寒甚,加干姜,万无一失。又腹痛者,加桂;痛甚者,去藿香,加吴茱萸。小便不利,加茯苓。如干霍乱,加枳壳、茯苓、官桂,最佳。

加减薷苓汤  治霍乱身热口渴,此热暑中也。

猪苓七分  泽泻 七分  白术 三分  赤茯苓 一钱  黄连 五分  香薷 七分  干葛 七分  天花粉 二钱  甘草 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如热极,加知母、石膏;泄极,加升麻、黄芩、滑石;腹痛,加芍药炒五分、桂三分,寒痛亦如此。

按:上方治霍乱,属热者宜之。

理中丸  治转筋霍乱,上吐下泻,肚腹痛;及干霍乱,俗名绞肠沙;并真阴寒证,手足厥冷。嘉靖甲子年间,梁宋之地,人多患此,自脚心麻至膝,死者不胜其数。时大方伯赵公出示此方,患者咸蒙其惠,因述以广其传。

人参 干姜 火炒  白茯苓 去皮  甘草 炙,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重一钱。细嚼,淡姜汤送下。忌食米汤。此即理中汤改为丸,取土能塞水之义。若仍前汤,则不效矣。

按:上方治霍乱,属虚寒者宜之。

阴阳汤  治霍乱吐利腹痛,服药即吐,无法可施。

用百沸汤半碗,井泉冷水半碗,合而服之,即安。

百沸汤  治霍乱吐泻,因饮冷或冒寒,或失饥,或大怒,或乘舟车,伤动胃气,令人上吐下泻不止,头晕眼花,手足转筋,四肢厥冷,用药迟缓,须臾不效。

吴茱萸 五钱  木瓜 五钱  食盐 五钱

上三味同炒焦,用百沸汤煎,随病人冷热服之。

按:上方治霍乱,专攻之剂。

干霍乱者,俗名绞肠沙。其证因宿食不消,心腹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挥霍撩乱,所伤之物不得出泄故也,死在须臾。急宜多灌盐汤探吐之,令物出尽,却服理中汤,更刺十井出血,并委中出血。

盐姜汤  治干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痰壅腹胀。

一两  生姜 切,半两

同炒色变,以童便两盏,煎一盏,分为二,温服。

麦门冬汤  治霍乱已愈,烦热多渴,小便不利。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陈皮 半夏 小麦 甘草 麦门冬 乌梅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补聂久吾先生医案 出《奇效医述》

小儿吐泻,其证不一,最宜详审。有因伤食吐泻者,有因感寒停食而吐泻者,夏月则有因伏暑吐泻者。伤食吐泻者,其吐有酸气,其泻粪状如糟粕,亦有酸臭气,此宜消导之;感寒停食而吐泻者,或食后感冒风寒,则其食停滞不化;或脾胃先受风寒,而后饮食,则其食亦停滞不化;或饮食后,误食寒冷之物,则其食亦停滞不化。虽致病不同,其为感寒停食则一也。此宜发散,而兼消导。然此吐泻,或多胸腹刺痛,即霍乱吐泻是也。治法亦同伏暑吐泻者,小水必不利,必兼烦渴,当以暑治之。吐甚者,煎香薷散调益元散;泻甚者,煎四苓散调益元散,须斟酌用之。然而吐泻交作,最是小儿危证。若其屡作不止,则不论何因,皆当用参、术等急救胃气。不惟伤食停食者,当急救之。即伏暑者,亦当急救之。盖其初虽有暑气,而多吐多泻之后,则热气已散,而胃气骤虚,若不用温补急救,恐中气顿绝,则虚痰上涌,而须臾告变矣。且多吐之后,胃气大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反有面赤头痛,身热作渴,而似热证者。俗医不知其理,误认为热,而投以凉药,杀人如反掌,甚可畏也。故治吐泻,而药不中病者,与其失之寒凉,宁其失之温补。失之温补,犹可救疗;失之寒凉,其祸甚速,多不及救也。

加味平胃散  治伤食吐泻。

苍术 米泔水浸  厚朴 去皮,姜汁炒  山楂肉 各六分  陈皮 去白 青皮 麦芽  香附 米炒  砂仁  小川芎 各四分  甘草 炙,二分

生姜三片,水钟半,煎七分。分二三次缓缓服。

藿香和中汤  治感寒停食吐泻。

藿香 紫苏 炒香附 制苍术 制厚朴 山楂肉 小川芎 各六分  羌活 砂仁 麦芽  白芷 陈皮 去白,各四分  炙甘草 二分

生姜三片,煎法、服法俱同前。

香薷散  以下三方,伏暑、吐泻用。

大花香薷 三钱  白扁豆 炒,去壳,打碎  制厚朴 各一钱

水煎,候微温,调益元散二钱半。

四苓散

赤茯苓 去皮  猪苓 泽泻 各一钱二分  白术 八分  木通 车前子 微炒,各五分

水煎,候温,调益元散二三匙。

益元散  治狂言、燥渴、饮水不止者。

滑石 六两,飞过  甘草末 一两

每服二钱,灯心汤下

钱氏白术散  吐泻已久,虚火作渴者,用此方神效经验。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 干葛 各五分  南木香 二分

老生姜一片,水一钟,煎半钟,温服。

参砂和胃散  治虚寒吐泻。

人参 砂仁 研碎  制半夏 各四分  白术 去芦,刮去皮,炒  白茯苓 刮去皮,五分  藿香 陈皮 各三分  炙甘草 二分  煨姜 去皮,三片

同煎服,即愈。

姜米汤  吐多而胃气欲绝者,用此安胃。

老生姜一块,重一两许,煨熟去皮,研烂。用水一碗,陈米二撮,同入瓦罐内煮清汤。候温,用小酒杯少小渐服,其呕自止。如无陈米,食米亦可。

凡吐泻交作者,止吐为急;吐而不泻者,治法俱同上。

小儿暑月水泻方 治小儿暑月水泻,小便赤涩,或全不小便者。

赤茯苓 猪苓 泽泻 各一钱  木瓜 五分  白术 六分  木通 八分 车前子 略炒,四分  灯心 一围

水二钟,煎一钟。入盐少许,令药微白咸味,饥时服之,小便自利,其泻立止。

治小儿脾泻 ,其泻每日只溏粪一二次。然病由脾虚,久而不治,多不可救,宜用参术散,加山药、炒扁豆治之。

方见《痘虚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