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媒体介绍
东方神医张炳厚
——《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
在世界医林中,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国中医术,不能不说是一门最充满神奇色彩的医道。中医术林林总总,各路高手都独具所长,难分高低。然而,就像崇山中总有奇峰峻岭,森林总有参天巨木那样,中医界的强者高手自然大有人在。张炳厚便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日益光芒四射的一个。他的名字不仅在九朝京城叫响,在东南亚乃至欧美一些国家的患者中也有非凡影响。
笔者曾亲自到他就诊的北京中医医院一瞥。好家伙,那病人比车站买票的人还多!长长的队伍里,有的已经排了几小时。问患者为何如此费时费心,回答是:“让张大夫看病保险,管用,一治就好。几年、几十年的病,用上几个小时的排队时间合得来!”
还有比这对医生更高的评价么!
不知张炳厚先生听到这样的话有何感想。事实上,张炳厚天天听到这样的话。
张炳厚是中医界的一颗闪耀无限光芒的“怪杰”之星。病人们则称他是“神医”。无论是“怪杰”,还是“神医”,他走过的路却是一位普通中医追求者所经历的很平常的轨迹。
张炳厚早年读书时,一次在体育课上头部摔伤,久痛不愈,后经姑母找了一位当地老中医给他针灸,仅扎了一次头就不疼了。于是针灸的神秘引起了他学习中医的兴趣。高中毕业时他第一志愿报的就是北京中医学院。几度寒暑,张炳厚一心想成为医生的宏愿终于实现了。
大学6年,张炳厚已被祖国传统中医的深奥吸引住了。他酷爱自己的专业,记得每逢暑假回房山老家时,乡亲们都登门找这个学生郎中来看病。那时,张炳厚结合老师讲授的知识,参照着书本给乡亲们开方治病,而且效果不错。于是最初的实践更激发了他求知的欲望。他是个有心人,像海绵一样尽量地多吸取中医界老前辈的学问。
张炳厚较长时间跟随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王绵之、祝谌予等10余位名老中医学艺。30年前,他跟刘渡舟教授学习临床的时候,就发现刘老凡在处方中用附子时,必用食指重诊尺脉。张炳厚不解其故,便虚心向刘教授请教。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妇科专家韩玉辉治妇女病有秘方。为了学习医术,张炳厚知道韩老师喜欢书法,将自己收集的一大捆碑文拓片送给韩老师,韩老师如获至宝,高兴之余把治妇科病的秘方传授给他。还有著名儿科专家周慕新大夫治小儿发烧、腹泻有新招,张炳厚坚持每天早晨接他上班,同行时边走边请教,久而久之张炳厚掌握了其退热的良方。总之老先生们各有所长,张炳厚都学来“归为己有”。
大学毕业后,张炳厚一头扎到新疆石河子建设兵团,一待就是15年。这15个春秋的生活是艰难的,但它却给了张炳厚丰富的临床经验。当他于1979年调回北京中医医院时,他那坚实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很快在院内外名声显赫。
张炳厚医术之高明,在于他毕生酷爱中医事业及刻苦钻研的精神。他有诸多方面的建树。
在临床方面,他鉴于中医治疗规律繁复漫散,不好掌握,影响疗效的情况,30多年来,他谙熟中医经典名著,博览医籍,综各家所长,结合临床实践,揣出一整套自己独特的辨证治疗规律。
在辨证方面,力求精细入微,泛用各种辨证方法,而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张炳厚非常欣赏王清任有关脏腑重要性的论述:“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在用方方面,无分经方、时方,纵揽伤寒、温病,冶诸方为一炉,摆脱门户之见。他创出众多类方和通用方,如:以自拟川芎茶调散类方(益气茶调散、养血茶调散、益气养血茶调散、滋肾茶调散、理气茶调散、化瘀茶调散、化痰茶调散等)治疗多种内伤头痛;以加味滋生青阳汤治疗高血压、三叉神经痛;以益气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加味爽胃饮治疗肝胃不和的疾患;以胆囊1号治疗胆囊炎;以止咳定喘汤治疗咳喘;以痹证三两三加减十四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加味控涎丹治疗胸水;以油发煎治疗血尿;以清利通淋汤治疗泌尿系感染;以五皮五藤饮治疗多种皮肤病。他还擅治温病,尤以治湿温病见长。他以三石汤加味和三仁汤加味治疗无名高热,效果甚佳。他还擅用活血化瘀、涤痰滚痰法治疗多种疑难怪证。以上所举均有论文发表。
在用药方面,无寒温攻补门户之偏,权衡临床而应用。擅用虫蚁之品、毒麻之剂,常奏意外之功。药物剂量主次分明,有时取其量大力宏,有时用其轻可去实。讲究引经报使,用方新颖,选药奇特,别树一帜,充分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作为一名中医高手,张炳厚独树一帜的风格和高超的医术,使他在治疗心、肺、肾、脾、胃等疾病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和功效。而使他名声日益剧增的是治疗头痛病绝招。
头痛病是一种常见的顽病。几乎人人都有过头痛的体验。当头痛发作时,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什么也干不下去,有些人在头痛剧烈时,甚至想往墙上撞,有些人则已被头痛折磨了几十年。为此,张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研究出一组以川芎茶调散为主的系列处方,用以治疗外感头痛、内伤头痛、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和肝阳、肝风、肝火头痛。他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对这些方子进行随症加减、灵活变化。
一位34岁的女性1年前因车祸致头部受伤,乃至留下了头部隐隐刺痛的毛病,且伴有头晕目涩、月经量减少等症状。跑了若干家医院,均按“瘀血头痛”治疗,毫无效果。张炳厚接诊后,认为此例虽属外伤头痛,但细审其症,为一派肝肾阴虚的征兆,遂采用滋补肝肾茶调散,8个疗程后病人痊愈。一位72岁的男性病人慕名找到张炳厚。此病人已被头痛折磨了22年,每遇头痛发作,便遗尿,甚至出现尿闭。张炳厚认为此属气阴两虚头痛,采用益气养阴茶调散为其治疗,并根据症状的变化加减用药,4个疗程后痊愈。像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成百上千个,可以说,张炳厚治头痛堪称中华乃至世界一绝。许多患者听人说张炳厚是“神医”“怪杰”后,开始总是怀疑,而当亲自上门就诊一次后,就全都信服了。
有人说,张炳厚的“绝招”在于他用药之“毒”。许多看头痛的病人都发现,在张炳厚开的处方里,都有全蝎和蜈蚣。谁都知道,蝎子和蜈蚣都是身附有毒腺的昆虫。正是鉴于这点,经潜心研究并亲身试验后张炳厚才这样认为:“蜈蚣和全蝎,在此必加。两者同用,效果更捷。虫类药能通经窜络,刮剔瘀垢。我治疗头痛反复验证得出,方中有无蜈蚣、全蝎,功效竟能增损各半,一药之差,效果判然。”
张炳厚的这一独到见解,不仅被无数实验所证实,而且他还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的一位高徒深有感触道:川芎茶调散一般被用于治外感头痛,而用来治内伤头痛,为很多医家所忌讳。因为这个方子里的药都是散风的药,容易耗散元气。但张先生别出心裁,用川芎茶调散既治外感头痛,也治内伤头痛。他认为,内伤头痛病位在头,但病因是内脏功能失调。茶调散中轻清上浮的散风药,把治本的药效引到头上去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方子是非常有效的。
现年56岁的张炳厚从医30载。不知挽救过多少病人,不知有多少患者因他而延年益寿,重振人生。仅治疗头痛病一项,近3年中就有数千例之多,痊愈率达98%。他的功德犹如泰山。
张炳厚如今有诸多头衔:中国农工党中央医卫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肾病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促进会理事,北京中医名医咨询函诊部顾问。眼下,他身居几个要职:北京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肾病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副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等等。作为一位名医,一位专家,张炳厚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也成果硕硕。他长期承担了中医院校和国内外研修生的教课任务。所编写的《中医内科学问答题库》曾获北京联合大学教学成果奖。《中医学基础》和《中成药入门及形象图解》两部著作出版后,不仅在国内医学界受到普遍好评,而且被引入日本作专业教材所用。他在国内外学术界发表和参加演讲的论文数十篇。近年进行的“川芎茶调散类方治偏头痛虚证216例临床观察与机理研究”,获得部级科研成果奖;他的“清肾丸治疗原发性肾类及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机理研究”,也已取得初步成果。
张炳厚的三怪秘笈
——《中华英才》
天还不亮,北京中医医院门诊挂号处就已排起长队。“你看什么病?挂谁的号?”“嗨,我妈病了几十年了,没地方能治好,这不,来这儿试试。”“听说这儿有个叫张炳厚的大夫,专治疑难病。”“我就是张大夫的病人,他治病神了,什么疑难杂症,到他这里都能找到良方。”七嘴八舌中发现,很多人都是奔着张炳厚来的。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学会会长张炳厚,不仅以擅长治痛证、肾病等疑难重证享誉京城,还因为他擅治怪病,擅用怪药,擅选怪方,被中医界称为“医林怪杰”。
一、治怪病,又杂又灵
两年前,一位妇女突然出现腹痛,经西医内、外、妇科多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吃了不少中西医药物,也没有缓解病情。朋友介绍她找张炳厚试试,结果3剂药下肚,腹痛就止住了,后来又吃了4剂,她的腹痛就彻底根治了。像这样的疑难病证,张炳厚不知看了多少。40
经过近年的临床实践,张炳厚整理出一套独特的辨证施治的治疗规律。他精通内、外、妇、儿、皮等诸科,现在主要治疗痛证、肾病、疑难病证,尤其在治疗各种疼痛方面有“绝招”。
疼痛是人群中发病最多的一个症状,中西医称其为“顽疾”。从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到外部的皮肉骨筋,都可能产生疼痛。有的疼痛是主症,有的疼痛则是其他病的兼症。
张炳厚介绍说:中医治疗疼痛有一套很完整的理论,而且有很好的辨证方法和方药。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由于导致痛的原因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血瘀引起的痛要行血;血虚引起的痛要补血;因寒引起的痛用温热通滞;因热引起的痛用清凉解毒;气滞引起的痛疏理肝气。张炳厚形象地将此比喻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张炳厚治疗疼痛,当数治头痛最为拿手。他根据中医理论,潜心研究出一组以川芎茶调散为主的系列处方11个,分别治疗外感头痛、内伤头痛、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和肝阳、肝风、肝火引起的头痛。同时他遵循中医辨证的原则,在这11个方子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随症加减,灵活处方。
一位34岁的女性1年前因车祸致头部受伤,以后就留下了头部经常隐隐刺痛的病证,发病时还伴有头晕目涩、月经量减少等症状。她跑了若干家医院,均按“瘀血头痛”为其治疗,毫无效果。张炳厚接诊后,认为此例虽属外伤头痛,但细审其证,为一派肝肾阴虚的征兆,遂采用滋补肝肾茶调散,8个疗程后病人痊愈。
一位被头痛折磨了22年的72岁男性病人慕名找到张炳厚,他说自己每次头痛发作便遗尿甚至出现尿闭。看过西医,吃了很多西药也不见好。张炳厚认为,此人是因气阴两虚引起头痛,便采用滋肾益气茶调散为其治疗,并根据症状的变化加减用药,两个疗程后病人的疼痛消失,4个疗程后痊愈。
三叉神经痛也是一个棘手的痛证,长期以来疗效欠佳,有人得了此病会困扰终生。张炳厚治疗此病却有奇效。一位69岁的男性,患三叉神经痛多年。10年前曾做手术,但不久复发,医治无效。病人主要表现为:右脸疼痛,口角疼痛尤其厉害,并由此产生放射性头痛。病情严重时,每天发病数次,疼得不能说话,不能进食,整天呻吟,痛苦不堪。1990年1月病人找到张炳厚治疗。张炳厚认为他的病情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夹痰阻络所致,给他开了平肝息风、化痰解痉、开窍通络的滋生青阳汤,后又加大平肝药物剂量,至第9疗程时,在药中再加白花蛇1条,病人疼痛递减。至第15疗程,病人痛止症消,3个月后随访,病人再无复发。除了病根的老人竖着大拇指夸赞:“张教授,绝了!”
二、用怪药,又“毒”又“狠”
张炳厚的“绝招”还在于他用药之“毒”。这里的“毒”是指有毒的虫蚁及麻毒药。许多看过头痛的病人会发现,在张炳厚开的处方里,都有全蝎和蜈蚣,甚至还有剧毒的马钱子。医院药房的司药人员见到马钱子、细辛等毒药方子,也都知道多半是张炳厚所开。
张炳厚用“毒”的方法不仅有严谨科学的理论根据,更多的是他多年行医的经验积累。他说:“虫蚁药被中医称为血肉有情之品。我爱用蝎子、蜈蚣、山甲、土鳖虫、水蛭、蛇这些虫蚁药,是因为它们有一个‘窜’的作用,能起到通经活络搜刮瘀垢的作用,是草木药无法比拟的。”
许多中医书中讲到用虫蚁药一般时间不要太长,但是张炳厚找到了长期服用的“绝招”。他曾亲自试服马钱子,从三分的量一直吃到十分,竟没有什么副作用。当然他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来选择用量。张炳厚还实践出了马钱子最简便的解毒办法,就是吃了这味药以后,如果出现不良症状,只要喝上两口凉开水就没事了。每当有外地患者带药回去,他都要嘱咐那些患者:“如果出现不适,喝几口凉开水就管事。”
三、选怪方,又精又准
张炳厚说:治病如同与敌人作战,中医治病讲究理法方药。“理”是战略,“法”是战术,“方药”是武器。辨证立法有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还不够,要取得胜利还必须有“枪支弹药”,用药要精,选方要准。
在选方方面,他不分经方、时方,选方新颖而又不失规矩,并独创出众多类方和通用方,临床效果颇佳。他以自拟川芎茶调散类方(滋肾茶调散、理气茶调散、化瘀茶调散、化痰茶调散等)治疗多种内伤头痛;以加味滋生青阳汤治疗高血压、三叉神经痛;以益气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加味爽胃饮治疗肝胃不和性疾病等取得显著疗效。
川芎茶调散一般被用于治外感头痛,而用来治内伤头痛为很多医家所忌讳。但张炳厚别出心裁,用川芎茶调散既治外感头痛,也治内伤头痛。他认为,内伤头痛病位在头,但病因是内脏功能失调。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方子是非常有效的。
他的夫人王惠英有一次得了一种奇怪的荨麻疹,皮科名医赵炳南开了一张用两种植物藤组成的药方,5剂药下去病就除了根。张炳厚惊讶之余没有错过学习的机会,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凡是皮药大都能够走皮、利尿、利湿;凡是藤药大都能够通经、活络、祛风。在此基础上他独创消疹丸,不仅用来治疗荨麻疹,而且治疗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效果良好。
张炳厚还特别重视学习运用民间验方,他认为验方定有其疗效,有疗效说明组方就有其合理性。他常用的疼痛三两三为江南小验方,经过反复应用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治疗多种痛证的主方,加减应用疗效颇佳。
中药用量是不传之秘,同样的药,同样的病人,两个医生的治疗效果绝不一样,这往往是因为主要药的用量不同。张炳厚记得在新疆工作时,给一个柴油机厂的厂长治支气管哮喘,病有好转却总除不了根。后来他发现病人突然全好了,就问其病因。那位厂长说:“我还是吃了你的药,不过我们厂的大夫将你的药方中的麻黄10g加大到20g。”张炳厚效法其经验,治疗效果增强了许多倍。
张炳厚说:“其实我用的好多怪方,都是这样的经验方。”也许这就是张炳厚的成功秘诀。
四、学艺有道
张炳厚说:“我投身中医事业完全是因为中医的博大精深吸引了我。”
在他上初中的时候,一次体育课上练习在双杠上倒立,由于手没撑住,头朝下摔下来,得了轻度脑震荡,以后就经常头痛,等到上高中时,一用脑过度就会引起头痛。后经表兄介绍,到石景山一位中医大夫处治疗。这名老中医扎的穴位很特殊,一个百会,一个长强,扎完后马上就不疼了。
“这是我第一次领略中医的奥妙,也是我以后能走上学习中医道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1958年,张炳厚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他对中医学显示出了超人的悟性。每逢寒暑假回房山老家时,乡亲们都登门找他看病。
张炳厚长时间跟随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祝谌予等著名老中医学艺,耳濡目染,勤奋努力,同样“绝招”连连。
山西中医所妇科专家韩玉辉治疗妇女病有秘方,为向韩老师学习医术,他将自己收集的一大捆碑文拓片送给喜欢书法的韩玉辉,韩玉辉如获至宝,高兴地把秘方传授给他。为跟随著名儿科专家周慕新学习治疗小儿发烧、腹泻的新招,张炳厚坚持每天早晨接周慕新上班,同行时边走边请教,久而久之就掌握了良方。
刘渡舟爱下象棋,张炳厚先找其他人练功,不久就可与刘渡舟对弈了。张炳厚每次下棋总是先攻边卒,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叫“仙人指路”。结果连下连输。到吃饭的时候,刘渡舟兴高采烈地吃饭,张炳厚却老缓不过劲来。刘渡舟笑道:“炳厚,思虑过度伤心脾呀。为了以防后患,我教你一个方子。”刘渡舟给他开了一个开胃进食汤,主治“思虑过度,不思饮食”,张炳厚第二天就用上了,效果很好。至今张炳厚还记得刘渡舟下棋时说的一句话:别小看这个过河卒。看病和下棋一样,只要药用得精,用得对,花钱少的药也能够治大病。
张炳厚简介
——《科教兴国》
1937年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曾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医院医师,北京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方剂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学会会长,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全国第二、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杂志副总编。
张炳厚先生精通中医经典著作,博览各家学说,广纳众家所长,有雄厚的中医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谓是中医内科全科医师。历经40年,借助对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刻苦研究,形成了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的独特辨证诊治规律。临床选方新颖、遣药奇特、用量精到、讲究归经,可谓“博采众长、独辟蹊径、陶铸古今、自成一家”。
在辨证方面,力求精微入细,泛用各种辨证方法,而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欣赏王清任有关脏腑辨证重要的论述:“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在处方方面无论经方、时方,博采伤寒、温病,冶诸方为一炉,摆脱门户之见,创出众多类方和通用方。善用活血化瘀、涤痰滚痰法治疗多种疑难怪证,效果甚佳。在用药方面,无寒温攻补门户之偏见,权衡临床而应用。药物剂量主次分明,讲究使用引经报使药,用方新颖,选药奇特,别树一帜,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诊治的特色。临床擅长治疗各种痛证、中医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疑难杂症。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深受国内外广大患者的欢迎。又因为擅长用奇方怪药治疗疑难怪病,被人称为“医林怪杰”。
他主持的重点课题中益肾通脑宁胶囊主要治疗血管性头痛,2003年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研究批文,与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正在5家大医院进行临床研究。他主要的学术论著有《中医内科学概要及形象图解》、《中成药入门及形象图解》、《秘方奇术》(合著)。
张炳厚先生的“川芎茶调散类方治疗血管性头痛虚证216例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于1993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清胆利湿汤(丸)治疗肝胆湿热型胆囊炎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于1998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进步三等奖;“益肾通脑宁机理研究”于2001年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学进步一等奖。他是2003年全国和北京市防治“非典”的主要专家,并多次亲临一线救治病人。因此2003年获全国中医防治“非典”特殊贡献奖,同年获“北京市卫生局优秀党员”称号。
杏林一杰张炳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名医名药》
这里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朋友,又到了《茶余饭后》节目专门介绍中国名医名药专栏时间了,欢迎收听我的节目。
听众朋友,今年2月,中日医学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出张炳厚作学术报告现场实况)现在讲话的是北京中医医院的内科主任张炳厚,他在做题为“头痛的中医治疗经验介绍”的学术报告,张炳厚的眼睛不时离开讲稿侃侃而谈,他对这个领域太熟悉了,对中医治疗头痛,他已潜心研究20多年,多少顽固性头痛被他治愈,有些重证甚至是一剂见效果的。
张炳厚学术报告的主持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路志正教授,这位中医界的老前辈后来在谈到这次会议时认为他最大的体会是后生可畏,谈到张炳厚,他说:(出路志正讲话)“张炳厚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又注重研究,他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立方变化无穷,疗效当然很好,对各种头痛,他都研究出相应的系列方子,而不是单一方,可见他的水平不一般。”(讲话完)
的确,几乎人人都有过头痛,治疗也是很棘手的,张炳厚根据中医理论,共研究出以川芎茶调散为主的系列处方10多个,分别治疗外感、内伤头痛、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和肝阳、肝风、肝火头痛。同时在10多个处方的基础上还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随症加减、灵活变化。
一位37岁的妇女3年前因人工流产后受风引起头痛,发作时痛连头顶、头脸发冷、四肢不温,张炳厚用益气茶调散治疗,服用3个疗程共21剂后,头痛便痊愈了。一位36岁的男性病人,3个月前因患散发性脑炎而引起头痛,时时闷胀欲裂,失眠健忘,口渴心烦。张炳厚用滋生青阳汤为主,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的症状随时加减。病人服第3剂药时,便感觉有如头上有股水骤然下注,顿时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头痛大大减轻,至第5疗程即服用35剂药后,疼痛基本消失,经CT检查,脑颅已恢复正常。不久前,张炳厚曾对近3年头痛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统计,3年中收治2420例病人,总有效率98%。可以说,在北京中医界,张炳厚治头痛堪称一绝。
用方奇特是张炳厚多年行医的特色,在这次学术交流会议上,张炳厚就谈到他在治疗疼痛时,对全蝎、蜈蚣的运用。你知道,蝎子和蜈蚣都是身上有毒腺的昆虫,炮制后便成中药。这两味药在张炳厚治头痛的药方里起着独特的作用。(出张炳厚学术报告实况)
张炳厚说:“蜈蚣或全蝎,在此必加,两者同用,效果更捷。虫类药善能通经窜络、刮剔瘀垢。我治疗头痛反复验证得出,方中有无蜈蚣、全蝎功效竟能增损各半,一药之差,效果判然。”
张炳厚有不少学生,他们师从张炳厚几年后,得益匪浅,其中一位学生就谈到:(出学生讲话)“张老师特别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川芎茶调散一般治外感头痛,用来治内伤头痛,为很多医家所忌讳。因为这个方子里的药都是散风的药,容易耗散元气。但张老师别出心裁,用川芎茶调散既治外感头痛,也治内伤头痛。他认为,内伤头痛病位在头,但病因是内脏功能失调,用川芎茶调散轻清上浮的散风药,能把治本的药效引到头上去。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方子是非常有效的。”
今年54岁的他并不是名医世家出身。他之所以投身中医事业完全是由于中医的博大精深深深吸引了他,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6年期间,他精心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博览各家医籍,后来又曾多年师从秦伯未、宋向元、刘渡舟等名医大家。1964年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张炳厚不但治疗各种痛证有独到的一面,而且对治疗心、肾、肺、脾胃等疾病都很有造诣,他不但临床研究成果不断,而且著作、论文颇丰。他著有《中医内科学基础》《中成药入门及形象图解》两书,并发表有“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辨证治疗心率失常”“辨证治疗重证三则”等论文。从张炳厚的论文中,你还可以看到其中不少是他善于学习别人经验体会的结果。例如有一篇题为“五皮五藤饮在临床的应用”,“五皮五藤饮”是皮肤科专家赵炳南先生治疗隐疹的一个处方,疗效极好。张炳厚发现此方与众不同,便潜心研究,发现其秘诀,于是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