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九针、新九针针具及临床应用
第一节 古镵针与师氏镵针
一、古镵针(第一针)
(一)古镵针的形状
《灵枢·九针论》: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1],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灵枢·九针十二原》:“头大末锐。”
(二)古镵针的作用及应用
1.去泻阳气,治疗热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去泻阳气。”
《灵枢·九针论》:“主热在头身也。”
《灵枢·热病》:“热病先肤痛,窒鼻[2],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3]。”
《灵枢·热病》:“热病先身涩[4],倚[5]而热,烦悗[6],干唇口嗌[7],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
《灵枢·刺节真邪》:“刺热者,用镵针。”
小贴士
五十九刺
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少泽、关冲、商阳、少商、中冲、少冲,左右共十二穴),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后溪、中渚、三间、少府),凡八痏,足亦如是(束骨、临泣、陷谷、太白,左右共八穴)。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五处、承光、通天、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耳前后(听会、完骨)口下者(承浆)各一,项中一(风府),凡六痏。巅上一(百会),聪会一(囟会),发际一(神庭),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灵枢·热病》)
2.病在皮肤之表者
《灵枢·官针》:“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 取[8]。”
3.放血
《素问·刺疟篇》:“䯒酸痛[9]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10],以镵针针绝骨[11]出血,立已。”
小贴士
《黄帝内经》中的浅刺法与镵针
《灵枢·官针》中九刺、十二刺、五刺中的浮刺、毛刺、半刺、扬刺均属于浅刺,与镵针原理相同,可使用镵针达到治疗目的。
九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
十二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五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注 释:
[1]巾针:古时缝纫之针。
[2]窒鼻:鼻塞。
[3]五十九:指《灵枢·热病》中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可根据情况从中选取穴位。
[4]涩:身体不爽。
[5]倚:音yǐ,指无力倚靠着。
[6]悗:音mán。①烦闷:“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②迷惑。
[7]嗌:音yì,指咽喉,亦指咽头。这里指咽喉堵塞。
[8]肤白勿取:杨尚善:“痛处肤当色赤,故白处痛移,不可取也。”
[9]䯒酸痛:䯒,指胫骨。䯒酸痛即胫骨酸痛。
[10]胕髓病:胕,音fū。高世拭注:“按之不可,痛在骨也,髓藏于骨,故曰胕髓病。”《素问识》注:“考《四十五难》‘髓会绝骨’,今邪伏而附于髓,故针髓会之绝骨,以祛其邪。”张景岳:“其邪深伏,故曰胕髓病”。
[11]绝骨:绝骨穴,位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因此穴定位时由外踝尖往上推,恰好位于腓骨摸不到的地方,故曰绝骨,又名悬钟。
二、师氏镵针
(一)师氏镵针的形状
分针体与针柄两部分(见文前图3)。
1.针体 由耐高温的金属制成,长4cm,末端扩大为菱形,前面尖部及两边为锋利的刃,继承了古镵针“头大末锐”的特点,以适应“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的应用目的。针头锋刃可随时修磨,以保持锋利。
2.针柄 长10cm,为圆柱形,用优质木材或有机玻璃、合金等材料制成,以便于抓握及隔热。
(二)使用方法
以拇、食、中三指以持笔姿势抓握针柄,针体与皮肤呈垂直角度,在穴位皮肤部位划割,以微出血为度。临床常用的划割方法有以下三种:
1.口腔黏膜划割法 以针头之锋刃,在口腔内颊黏膜的横形条索状白斑(牙痕)或紫斑上进行垂直划割,割至血出为度。每针划割长度以1cm左右为宜。可根据条形斑的长度酌情决定所划割的针数。此法适用于多种胃肠疾患、面神经麻痹等。
小贴士
口腔颊黏膜条索斑
临床上有些患者常在两侧的口腔颊黏膜上有白色条索,如果属于气滞血瘀型多为紫色条索,为上下牙齿咀嚼形成的牙痕,多为胃肠病的反映,面神经麻痹患者亦常见。
2.耳壳划割法 用针尖轻微划割耳内侧、背侧之穴位,或耳背静脉。可按耳穴定位选取划割部位,每次以2~3穴(处)、微出血为度。常用于一些皮肤病,如湿疹、黄褐斑、脓疱疮、银屑病、皮肤瘙痒等。
3.背部腧穴划割法 即在背部腧穴进行划割,每次以2~3穴、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外感热病、痤疮等。
(三)针具消毒
针具使用完毕,用酒精棉擦拭干净,75%酒精浸泡30分钟,收藏,使用前再置酒精灯烧灼消毒,待凉后使用。
(四)师氏镵针的作用及适应证
师氏镵针具有泄热解毒、祛瘀活血、调理肠胃的作用。适用于外感表证,如感冒、发热;多种胃肠疾患,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面神经麻痹;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黄褐斑、脓疱疮、银屑病、皮肤瘙痒等。
(五)古今镵针的异同
古今镵针均是用于皮表浅刺、放血的针具,应用于热病,以取泻阳气。师氏镵针在制作形状上继承了古镵针“头大末锐”的特点,以适应刺激皮表不得深入的刺法要求,但其在针具制作上更加精细实用,刺激方法更多样,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如除了可治疗热病、皮肤病外,还可应用于胃肠病、面神经麻痹等。
三、镵针的现代临床应用
镵针割治对耳轮部治疗湿疹
治疗方法 对镵针针头及双侧对耳轮部消毒,然后用左手固定施治耳郭,使对耳轮部充分暴露,右手用持钢笔式紧握镵针针柄,按对耳轮弧形切线的垂直线方向,用针头之刃在对耳轮上轻轻划割,划痕长度不超过5mm,划痕间隔距离以2mm为宜,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盖于创伤面,约3~4小时后去掉,对耳轮上血痂待其自然脱落。
疗效 治疗湿疹12例均愈,其中急性期8例,亚急性期3例,慢性期1例,平均疗程7天,平均施治次数3~4次。
验案 丁某,女,18岁。小腿外侧对称性红色丘疹半月余,加重2天,夹有小水疱,渗出、糜烂,右侧约8cm×10cm,左侧约6cm×8cm,边缘不清楚,皮肤潮红,剧痒难忍,伴有小便短赤,苔薄黄微腻,脉滑数。诊断:湿疹(脾胃湿热)。以上法治疗,3日后二诊,疮面潮红、结痂,没有渗出液,稍觉痒感,对耳轮上血痂脱落,再次如前施治。5日后三诊,疮面红润微肿,范围缩小,痒感消失,基本治愈,终止治疗。追访3个月,患处皮肤正常,无红肿痒感。
出处 周秋芳,申允中,张明建.镵针割治对耳轮部治疗湿疹[J].四川中医,1989,8(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