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爱中医的:蒋戈利的中医多维创新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中医学因“爱”得以传承发扬

源于中华先人们“惜生爱命”智慧的中医药(学),发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我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我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我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的《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性典籍,标志着中医药学的形成。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先秦以来的丰富药学资料。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经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表明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

几千年来,源于中国历代人民的“惜生爱命”的实践经验和无数医药先贤们对民族医药的“大爱”智慧与不断创新发展,《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标志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许多经典医著,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对许多后世医学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丰富的中医药医学著作,独特的诊疗方法方药,对人类防治疾病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中医药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文化的精华,铸就了数千年的长盛不衰的学科传扬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健康与繁衍发展以及人类医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博大精深的文化、“惜生爱命”的民族天性,造就了中国医药学的“仁心大爱”。正是这一“仁心大爱”的超前产生、生生不息和持之以恒作用,成为了中医药的文化内核,造就了几千年来中医药的医学特性与医疗优势,促使中医药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中国的国粹。在此,本人拟基于“仁心大爱”的心路视角,从以下三个方面或层面,对中医药数千年的传承、发展特点,做一独特的梳理与阐释。

(一)先天大爱造就了中医学的超前优势

1.中医药文化的超前优势

早在中医药学的初始起源时期,中医药文化就适时地吸取了儒、道、释、法、阴阳、兵、农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思想精华,尊崇与追求着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与传统哲学、历法、天文、地理和礼仪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不仅赋予了中医学理论不断完善、中医药知识技能不断丰富的不竭之源,更体现出中医药文化的包容胸怀、大爱天性。尤其是,中医药在成型伊始就提出、并一以贯之地崇尚、践行“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与四时相符、天地万物为一”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整体思维模式[11],无不包容着华夏贤哲的思想智慧,无不闪耀着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芒。从而,造就了相对于同时期的东(如印度等)、西方医学的绝对优势,也铸就了中医药学的人文医学、生态医学、整体医学、身心医学的特征与属性。

2.中医药理论的超前优势

窥探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便可发现:中医药学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发展而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以身心整体调治为调控手段,注重人体生命机能和自我修复平衡潜能的激发,始终以维护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最高原则和终极目标。

这些形成于几千年以前的医学理论,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等,当今时代也堪称先进科技理论的思维范式和理论内涵。中华先贤的这些超前理论智慧、科学认识,应当是同时期的异域民族、异域科学所难以企及的,这不仅造就了中医药理论的超前优势,更让世人惊叹、折服,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感到庆幸与骄傲。

3.中医药医疗的特色优势

中医药的临床医疗,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变机制和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特点;进而判断、把握邪正消长状态、病证转变趋势,从而确定病名、辨出证型;依据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如“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等),采用恰当的治疗手段(如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以促使人体恢复“阴阳调和、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中医医疗,不仅要求协助人体恢复阴阳平衡,还追求在消解病痛的过程中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止于治病,还力求在防治疾病的同时,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生命境界与精神状态。

中医药的这一基于人体生命整体调治的“理—法—方—药(穴)—术”五位一体的临床医疗模式,相对于“就病治病、对症干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等其他诊疗方式,具有显著的医疗特色和疗效优势。

(二)持恒大爱书就了中医学的千年精进

1.古典医学经典的时代疏解阐发

著就于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充分汇聚了我国秦汉以前诸子百家的思想智慧,高度浓缩了秦汉医学鼎盛时期医药先贤的理论精华与经验智慧,成为了后世历代医家理论研发的思想源泉,成为了所有中医药人医疗实践的行动指南,成为了所有中医药学人习医行医的必修经典,成为了一切医药文化自觉、学术撰著的权威依据,犹如治世法典、基督圣经,俨然成就了中医药学特有的一道学术风景线……

其后历代医药精英、名医大家,甚至官府医药衙门,对这些医学经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溯源考据、校注编撰、点评疏解、研究阐发、运用心得等,著就了诸如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宋·王惟一《难经集注》、(南北朝)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冯世纶著《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等,无数的医学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的学术宝库,成为了继承、发扬中医药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以及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

2.经方古法的持续运用发挥

长期以来,历代医家不仅基于古典医学经典做了全面多维的阐释或传扬,形成了可谓汗牛充栋的医学著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的理论内涵。同时,还与时俱进地基于中医药的经方、古法,在持续开展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中医疗法、中药方剂,显著提高了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临床中医药学的内容,造就了无数中医药名医名著。

名医大家层出不穷,如药王孙思邈、针灸名家皇甫谧、道教名医葛洪、儿科名医钱乙、妇科名家傅青主、温病学家吴鞠通及叶天士等;医学名著不断涌现,如病生理学方面的《诸病源候论》、针灸医学方面的《针灸大成》、方剂学方面的《和剂局方》、热病学方面的《温病条辨》、百科全书类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不胜枚举,从而铸就了祖国医药学的辉煌历史。

3.中外医学的交流汇通融合

纵观中外医学交流汇通历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与现实:

一是中医药对外传播趋势日益增强。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中医药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医药的有效性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认可,中国针灸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兴起了针灸热、中医热,迄今全球已有经200个国家或地区接受、使用中医,30多个国家已为中医药立法、中医药的教育、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有些国家的中医药研究与发展大有超越中国之势。

二是中医药对异域医学包容性增大。唐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医学开始流入、渗透中国,当时的中医药大量吸收了其医药精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大肆传入我国,虽然中医药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但也有相当部分的“洋为中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三是中西医学的汇通融合趋势日盛。自西方医学强势传入后,中医药在相当程度上主动开展了早期的“衷中参西”,后来逐渐演变为中西医结合,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医学门类,并由此形成了当今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现代大爱奠定了中医学发展新基础

1.学科之爱升华到了国家战略新高度

从起源与发祥来看,中医药一开始就与华夏民族相伴而行、生息与共,并具有浓厚的皇家色彩、重要的官方地位,诸如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与岐伯论医道等。历代朝廷官府,均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如宋朝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虽然金元时代,中医药开始衰落,至清末民初备受摧残,濒临被废止的地步,但因受到广大国人的持续信赖,仍发挥着“防治疾病、护佑含灵”的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获得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空前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受到党和国家的顶层领导者的青睐与关爱。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做出了“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应用”等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指示,并亲自促成“西医学习中医”和以中医药为主体的“新医学”运动;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情有独钟、大力支持,指出“中医药是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科学”,并将中医的科学理念运用于治国理政之中。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发展。

二是中医药的医、教、研得到广泛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扶持、保护中医药”政策落实,“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平等并重”国策的确立,中医药的医、教、研工作逐步广泛开展,并日益完善,促进了中医药的学术发展、潜力发挥。

三是中医药的法律、战略地位空前提升。突显中医药重要性的,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设立外,还有就是制定、颁布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中医药法》,并将“保护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为中医药学的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现代大爱促成了中医药学的新发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有利于中医药研究发展的国内外形势的出现,为现代方式“爱中医、研究中医”提供了客观条件与适宜环境,并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尤其值得一提的两项重大成就是:

一是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和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1996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12]

二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教授在中药(青蒿)的现代研究中,成功萃取出高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临床应用,得到充分验证与证明,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3.当今时代为创新中医学提供了新契机

前文我们以“中医药因‘爱’得以传承发扬”为线索,对几千年来中医药的延续与精进全貌,做了简略的梳理性探讨,较清晰地了解传统中医药的来路和现实。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医药萌发于华夏先民对生命的“自爱自卫”,发源于先民们对生命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的“惜生爱命”,成形于先哲贤达的“大爱智慧”,并因历代先民和医药精英的“持恒大爱”与文化自觉,而得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益臻完善。其中,谨守初衷、适时精进的“仁心大爱”,亦即“深邃研习、诚信应用、创新发展”是传承、发扬中医药学的源动力。

那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现代医学日益强盛,而传统科学越显古朴、传统医学越显式微的境遇中,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而科学地“爱”中医呢?怎样既能延续中医药的学术风格、激发中医药所蕴藏的技能潜力,又能突破中医药的发展瓶颈、实现中医药的时代化科学化呢?!这是摆在所有中医药同仁面前的“必答卷”,这是中医尤其是中医药学者专家们所面对的“必行事”,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医药的兴衰存亡,不可回避,更不容逃避!

当今时代,中医药虽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难,但也存在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创新发展契机,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变革思维观念,抉择好新阶段新形势下,“爱”中医的精准方式和正确路径。

[1]http://tieba.baidu.com/p/743072953.

[2]http://wenda.so.com/q/1369931457061801.

[3]蒋戈利.医学观念的变革与人文整体医学模式的构建[D].天津:南开大学,2015.

[4]蒋戈利.感悟与感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37.

[5]蒋戈利.杏林春秋[M].廊坊:海军测绘出版社,2008:375.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235.

[7]阮芳赋译.医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43.

[8]李春苗,蔡宝鸿,申荷勇.“爱”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功能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100.

[9]王俊义.一位世纪学人的文化情怀——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论解读[J].学术研究,2003,7:9-16.

[10]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gaomingyz_846572276.htm.

[11]许燕春,郑洪.人文中医[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1-2.

[12]http://www.med66.com/html/ziliao/07/65/07722d8de042d62f3f208fd18fc3976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