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说明
《女医杂言》为明代女医谈允贤所撰。谈允贤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享年96岁,明南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与西汉义妁、晋代鲍姑、宋代张小娘子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女医杂言》为谈允贤50岁时根据祖母传授的医理和自己的临证所得而成,采用追忆的方式撰录了谈氏三十一则医案。三十一则医案所治疗的患者全部为女子,但不只是囿于妇科疾病,实际包括了吐血咳嗽、风湿麻木、血淋、滑胎、疬疮、丹毒、缠腰疬、颈生痰核、癞疮、泄泻、小儿白泻、疟痢、翻胃呕吐、荷叶癣风、耳项风、不寐、痿证、黄疸、荔枝鼻、隔气、产后劳伤、不孕、气血俱虚、癥积、胎自堕、小儿食积、妊娠伤食、恶露不尽等内、外、妇、儿各科病证。从三十一则医案来看,谈氏辨证精细入微,遣方用药、临证施治平和而精准,反映了谈氏高超的医学水平。《女医杂言》是中国医学史上较早成书的个人医案之一,由谈允贤之子杨濂抄写,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付梓。
本次整理对《女医杂言》三十一则医案、序、跋等全书内容进行了点校,并对医案进行了评按和白话翻译。现将本次校注整理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谈允贤所撰《女医杂言》仅存明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锡山纯敬堂刻本一个孤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保存较好,卷帙完整,序跋齐全,字迹清楚。本次整理即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锡山纯敬堂刻本为底本,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胃论》《兰室秘藏》《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金匮钩玄》《医垒元戎》等著作之通行本为参校本。
二、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标点。将原书中繁体字竖排改为规范简体字横排。原书中“右”字用以代表前文者,改为“上”字。
三、原书中一般笔画之误,如“已”“巳”不分等,予以径改,不出校。
四、原书中药名用字一律径改为现行通用药名用字,如“黄莲”改为“黄连”,“匾柏叶”改为“扁柏叶”,“薄苛”改为“薄荷”,“三稜”改为“三棱”。
五、原书文字误字、脱字,据文义改、补者,予以出校。
六、异体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校记说明。
七、古今字,保留古字,并出校说明今字。
八、原书中独立成段方剂中药名后的炮制、用量等,用小字另体。
九、原书三十一则医案本无篇题,为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各医案所治病证及其内容,为每则医案设立了篇题。
十、对原书正文三十一则医案分别进行了白话翻译、评按、注释,故本书名《谈允贤〈女医杂言〉评按译释》,白话翻译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评按则针对医案内容进行相关发挥、解析,以供读者参阅。
十一、谈允贤于中医临证,受金元医家尤其是李东垣、朱丹溪影响较深,临证风格上倾向于丹溪学派与易水学派。为便于学者参考,本次整理将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兰室秘藏》《儒门事亲》《金匮钩玄》《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等著述中关于女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辑录,作为附编《金元四大家女科心法要诀》置于本书的后半部分。如此,一方面可较好地反映谈允贤医学学术思想与临证源流;另一方面,由于金元四大家是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中医临床家,对后世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本书以前,尚未有过对金元四家妇科内容的专门辑录,本书的这一次辑录对于有志于中医妇科研究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参考,有助于读者全面学习金元名医的妇科学术,提高自身的中医妇科临证水平。
本书的编写工作方面,原书全文的校注由云南中医学院汪剑、靳霞完成;三十一则医案的白话翻译由汪剑完成;医案的评按工作,吐血咳嗽、风湿麻木、血淋、滑胎、泄泻、小儿白泻、疟痢、翻胃呕吐由汪剑评按,其余医案由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曹毅评按;附编《金元四大家女科心法要诀》由云南中医学院谢薇、汪剑、祁天培点校辑录;书中的插画由董立长绘制;全书统稿工作及整理说明、谈允贤评传的撰写由主编汪剑完成。还要感谢云南中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及学科带头人王寅教授的支持。全体编委衷心希望本书的编写,能为读者了解明代女名医谈允贤生平轶事、传承谈氏中医学术与临证经验、提高自身中医临证水平提供帮助。由于编者学识有限,书中定有不少纰缪,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汪 剑
2014年12月于云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