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韦编三绝追圣贤,著书立说开新篇——记我国中医疼痛学奠基人、著名中医疼痛学家韦绪性(代前言)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韦绪性,自幼随其父韦献贵学习中医,并立志成为一名造福一方的名医。在父亲的指导下,他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脉诀等必备中医药知识,并逐渐接受临床实践的锻炼。读初中时,他就利用寒暑假参加县里的专业培训班,并能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令他终生难忘的是,1969年秋乙脑疫疾大流行, 16岁的他被抽调到乡卫生院帮助工作,通宵达旦地救治患儿,练就了抢救危重病人及“腰椎穿刺”等基本功。这一年,16岁的他正式步入了中医临床殿堂,开始了他对中医学长达40年的执著追求。

1972年,韦绪性进入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习。带着从事中医临床多年所遇到的难题和对未来远大目标的追求,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拼命地从中医学宝库中汲取营养。上学三年半,他读书笔记记了20余本,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学毕业后,韦绪性被分配到安阳地区卫校(今河南省卫校)从事中医临床及高等中医教育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非常重视身教重于言教,严格遵循中医教育规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他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深知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要十分重视持续给自己加“水”,并要有密集型的知识结构与良好的技能,力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古有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今有韦绪性读书到五更。他抱着书本入睡是常事,他很多时候是彻夜看书、笔耕,清晨洗一把脸就去教书,勤奋好学的他成为师生学习的榜样。《安阳日报》记者把他勤奋好学的事迹写成长篇人物通讯《今日“韦编三绝”》在该报头版发表,并配发“编者按”报道他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丰硕的学术创获。1982~1984年韦绪性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中医研究班学习期间,长期随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时振声、王琦等教授课堂、临床学习,尽得其传。其间,任应秋、董建华、陈可冀、姜春华、李振华、何任、潘澄濂、万友生、李今庸、黄星垣等中医大家都曾亲自授课,他不仅系统研读了中医四大经典原著等课程,同时也学习了科研方法和诸多名师珍贵的治学方法,使其眼界大开,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韦绪性教授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深感“疼痛”是一个广涉临床各科、人体各部、危害严重的病证,对其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学术体系,临床诊疗亦未形成独立学科。为填补这一重大学科空白,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踏上了“中医疼痛学”的研究之路。为此他十余年如一日,寒暑不辍,笔耕不止,深入临床观察,在系统总结大量临床经验和学术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继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大型疼痛学专著《中医痛证诊疗大全》和《中西医临床疼痛学》,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在医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分别在序文中,盛赞这两部著作“实从古未有之奇编”“不仅实用性强,且颇多创建,弥足珍贵”。2000年9月27日《中国中医药报· 学人访谈》专栏发表了对其专访,对他创建中医疼痛学新学科予以高度评价:“中医学对此(疼痛)尚无明确的学科划分。为弥补这一空白,韦绪性相继主编出版了《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构建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突破中医‘见痛休止痛’等传统观点,率先提出‘辨主证,务在止痛’的诊疗观,创“论治步骤”新格局,充分代表了当今中医痛证研究的较高水平。”韦绪性教授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内公认的“中医疼痛学创始人”,中医疼痛学由此兴起。在电脑尚不普及的年代,他每写一本书,光是草稿纸就足有一麻袋。从医40余年来,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44部,其中主编的15部著作多为国家级出版社重点图书,有的已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同时还发表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40余篇。

为推动疼痛医疗、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韦绪性教授又积极努力,多方奔走,相继创办了当地疼痛诊疗中心和疼痛分院;2000年1月又推动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厅级疼痛专业学会,并被大会推选为主任委员。韦绪性教授取得了多项骄人成绩,党和人民也给予了他多项荣誉。青年时期,他就被安阳市政府和团市委分别命名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新星”“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步入中年后,他相继荣获“市管优秀专家”“省管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称号。

几十年来,韦绪性教授躬身临床实践,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诊查疾病认真细致,解释病情耐心热忱,始终注重以他人品的吸引力、行为的亲和力及语言的感召力真诚对待患者,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尊敬。韦绪性教授还将自己的经验方研制成“笑痛胶囊”“笑痛散”“笑痛液”“笑痛膏”等系列纯中药高效制剂,分别用治神经痛、椎体痛、风湿痛、癌痛等疼痛,价格低廉,疗效可靠,经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原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报道·共和国辉煌60年专题》2009年第3期,有删节)

宋汉晓

(作者时任《中国医院报道》杂志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