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发的形状与粗细
头发大体有直发、波发和卷发三种形状,它是区分种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中亚、北亚、东亚的大多数居民以及美洲印第安人都是直发。一般认为,因纽特人的头发最硬,欧洲人有浅波发的较多。属于波形发的有澳大利亚人及南亚、东南亚的一些居民。属于卷发的有非洲黑人及新几内亚和拉美尼西亚等地的居民。羊毛状发则为布须曼人及霍屯督特人所特有。
1.若发直而干如麻,不得曲伸,或小儿头发皆上逆者,多为病情危重表现。
2.头发竖直不弯,面部五官分布比例失调者,可见于近亲结婚所生的后代。
3.头发上逆而面色正常者,也可能是癫痫病人的特征。
4.小儿头发直立不顺多属惊吓证。
5.小儿头发黏而成穗者,多为血虚或疳积之征。成人毛发末端散裂呈穗状,枯燥不荣润,多为血虚火盛。毛发脆弱易断,提示甲状腺可能有毛病。
6.头发干的中段常裂开、末梢分叉,并有部分自然打结成结节状,称为结毛症,或结节性裂毛病。
7.头发干上有1~4毫米长的白色角质套,能沿发干上下滑动,称为管状毛发。角质套数目1~4个不等,紧绕发干,距头皮1~3厘米,可经发尖部滑出,角质套是由毛根内鞘的节段性脱屑和潴留形成。该征为一罕见疾病,有家族史,无自觉症状。
8.全部头发发干松软,呈螺旋状卷曲,纤细似绵羊毛状外观,称为羊毛状发。发色稍浅,远端可有分叉,毛发生长慢,一般不超过12厘米长。该征是罕见的先天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生后即有,儿童期严重,成年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9.头发变细或粗而稀疏,朝不同方向生长,不能梳理整齐,脆而易断者,称为玻璃丝发,又称“蓬发综合征”。头发多干燥,呈淡黄色,有特殊光泽。扫描电镜下毛干有1~2个与毛发长轴平行的纵行凹沟,断面呈三角形、扁平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多数于1岁内发病,少数在儿童期发病。该征仅限于头发,部分伴有外胚叶发育不良。
10.毛干粗细不匀,其病变像一串佛珠,故称为念珠状毛发。表现为毛干粗大部分为棱形,棱形结节之间是萎缩部分,易折断。头发稀少,干燥无光泽,全头受累或局限于一处,好发于枕部,其他受侵部位如眉毛,睫毛,腋毛,阴毛,面部、四肢、躯干的毳毛。病变处常有毛囊角化过度,在项部及颞部常有毛囊角化性丘疹。该征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皮肤弹性过度、白甲病、牙齿发育障碍及幼年白内障等。
11.头发根粗硬而逆起,局部头皮肿痛,是肝经有热的表现。顺便说一下,发尖的方向与性格也有一定关系:前额上头发的发尖偏右为血盛之人,性格较被动,过于偏右,则会出现沉郁的情绪;若偏左为气盛之人,性格较冲动,过于偏左,性情则更易冲动。
中医学认为,肾或脑之华在发,因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肾盛则发长,肾衰则发堕,脑减而发素(白)。又认为血之荣以发,因此,发者血之余也。故肾的盛衰、血的盈亏,以至全身正气的强弱、疾病的逆顺,均可从头发的形态、色泽反映出来。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家就已认识到疾病在头发上有所反映。如《灵枢·经脉》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发)色不泽”,“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灵枢·寒热病》有“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等,均说明不同病候会出现不同的毛发特征。
根据文献记载的临床观察,头发的异常,均与内脏有着密切关系。病源在于内脏,其本在于血,其标在于发。西医学中一些内分泌疾病所致的头发形色等异常现象,也都是因为血液的成分改变,影响了毛囊的营养代谢,从而出现各种毛发异常变化。现在对毛发中微量元素测定以诊断疾病的方法,实际上是望发诊病更深一步的发展。现已发现,头前部头发受女性激素、头侧部和眉外侧毛发受甲状腺素的影响而促进其生长,男性激素对其前额和头顶毛发的脱落起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