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中国教育改革的民间样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以理想主义和田野行动为主要特质的新教育实验,在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唤醒教师生命激情和教育梦想的同时,特别强调田野意识与行动精神,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行动,以及“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听读绘说、生命叙事剧等创新课程,职业认同加专业写作、专业阅读和专业交往等“三专”模式的教师成长方向,努力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新教育实验初期,我们曾经用这样四句话表达过我们的追求:(1)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2)成为教师实现自身成长的理想舞台。(3)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4)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村落”。这是“新教育实验”的“四重境界”,也是一种对新教育诗意化的表达。我们后来把“四重境界”浓缩为两大“愿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力打造植根本土的新教育学派。这两个愿景是我们新教育人的共同梦想。

(一)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素质教育讲了很多年,但实际上却依然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做应试教育”。究其原因,我认为素质教育缺的不是理论,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尽管对“素质教育是什么”有不同的论述和标准,尽管现在又推出了“核心素养”的理念,但有三个标准应该是大家公认的。第一个标准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与我们新教育实验“为了一切的人”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个标准是,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与我们倡导的“为了人的一切”的理念,与我们的发展论、崇高论是紧密联系的。第三个标准是,素质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与新教育实验强调的“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的理念也是紧密相连的。新教育实验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

更加重要的是,新教育实验以推进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为素质教育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的精神成长,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素质教育应该从阅读开始,阅读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如果没有阅读,中国是不可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如果离开了阅读,就谈不上素质教育。过去素质教育为什么走了弯路?因为人们理解的素质教育往往是简单的“吹拉弹唱”,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所以素质教育走了偏路、弯路。今后的核心素养教育,也应该注意不能再重蹈覆辙。由于新教育实验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主旨高度契合,新教育实验理所应当成为有影响力的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全力打造植根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努力建构新教育的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与学校文化,成为扎根本土的新教育学派。我们知道,中国教育目前对世界教育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在世界教育史上我们能看到的中国人大概只有孔子、陶行知等少数教育家。现在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言必称西方,我们讲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人本主义、多元智能,我们讲杜威、布鲁纳、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但是我们很少讲中国自己的东西。中华民族如果不给世界教育以惊喜,不为世界教育贡献自己的理论,那将是我们民族的巨大遗憾。我们新教育人希望,在扎根本土行动的同时也能够探索自己的理论,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品牌,为整个世界教育贡献自己的智慧。

尽管道路漫长,但我们坚信,新教育实验的愿景不是不可企及的目标。从学派产生的几个条件来看,这个愿景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一是实验基地的问题。我们目前虽然没有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帕甫雷什学校,但是我们拥有3500多所实验学校,目前正在制订新教育实验学校标准,计划建设一批示范校。二是理论代表人物的问题。新教育研究院的专家们正在健康地成长着,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正在健康地发展着,在他们中间,未来一定会产生能够载入中国教育史的人物。三是代表性理论著作的问题。有了第二条作为前提,这个目标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我觉得,与其抱怨教育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与其不断地批评应试教育让我们戴着镣铐跳舞,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跳出精彩的镣铐舞呢?我们为什么不利用每一个人的能量,行使每一个人的权利,在每一堂课上,在和孩子交流的每一分钟中,用心去发现,用心去行动,用心去探索中国教育的未来?

这两个愿景,如果落实在未来学生的身上,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未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将培养出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这,就是我们新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共同朝向。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也是一个远大的愿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