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建设论(1978-199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思考和战略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经历了由“两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五大,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六大在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做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的阐述,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第15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上书,第43页。。党的十七大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同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全面部署,不仅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总目标,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而且具体阐述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第29-31页。。党的十七大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同时,清晰明确、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建设的内容,社会建设被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从党的十七大到党的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又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强调,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7页。。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正式形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完整的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已经构建起来。

社会建设是指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健全社会保障,增强社会活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可见,社会建设的作用是与其他几个方面的作用有机联系、共同发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完善的。社会建设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形成促进其他方面建设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五大建设”中,社会建设是重要一环,但不能取代其他方面的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五大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整体发展。只有使社会建设与其他几个方面的建设相协调,才能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并不是一个包括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在内的社会生活构成的一切方面的概念,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范畴,它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并列的,有其特定的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涉及收入分配、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对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社会建设取得的新进步做了充分肯定,并且提出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过去的五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同时,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强调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六大方面的任务,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7年辞世这一时期,邓小平对社会建设问题做了大量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邓小平没有使用过“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但是,梳理他的思想,我们能够看到,他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深刻阐述了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依据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问题的概括,我们把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制度、收入分配、教育、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几个方面,并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邓小平在1978年至1997年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梳理,概括了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分析国情、做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形成于改革开放前期,当时许多社会矛盾还没有完全展开,许多社会问题还没有完全显露,还不可能有完善的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和总思路。尽管如此,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对社会建设基本问题的阐述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构建起完整的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认为,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

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有着较丰富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度建设是社会建设的立论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建设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社会建设问题的提出直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社会建设讲到底就是一个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在社会建设中,必须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如何实现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社会公平是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种种矛盾、利益差别,形成有力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的实现,是社会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它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要实现这样一个社会,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在社会建设中,我们就必须对社会主义公平及其如何实现有明确的看法。

第三,教育是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撑。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

第四,就业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是每一个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其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民生问题。

第五,基本公共服务是社会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社会建设为的是从民生角度,满足人的基本的公共生活需求。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强调了以人为本是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而且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家安全、实行环境保护、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服好务,这说明了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第六,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社会保障以其极为广泛而丰富的内容支撑着社会建设,更体现了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使民生的改善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社会保障作为实现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的重要手段和稳定压倒一切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加强社会建设提供了指南。

第七,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体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对应而又贯穿其中的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体制。在社会建设中,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到能否保证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关系到能否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因此,加强社会管理成为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邓小平在1978年至1997年形成的社会建设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是在没有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提下探讨未来社会发展的,虽然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建设思想,但他们的社会建设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体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38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保障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社会总产品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除了要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部分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外,还必须扣除用于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扣除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满足共同需要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的部分,以及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在新中国的建设之中,毛泽东率先对社会建设问题做了探索。毛泽东强调,“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50页。,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并将其视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在区分了敌我之间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及其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认真对待失业人员的问题,他指出:“必须认真地进行对于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的救济工作,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同上书,第71页。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28页。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政府在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方面制定了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复员安置等政策。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把握时代发展的变化,创造性地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思想。他非常强调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论断,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两个都讲全的思想,并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他极为关注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并强调战略实施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分步骤推进;他十分注重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处理好社会建设各方面关系的重要方法;他高度关注社会稳定问题,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命题,认为国家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从而把社会稳定提到了一个特殊重要的位置;他特别重视社会保障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强调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必须同步,提出了广开就业门路、扶贫救济等社会保障措施,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保证。

邓小平在1978年至1997年形成的社会建设理论,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建设问题的探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要求,以及党中央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建设理论,例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特别是深刻总结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建设目标,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建设”开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问题做了精辟的阐述,既分析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明确指出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和主要任务、社会建设的目标,强调了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纳入了社会建设之中。社会建设的范围包括了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第989992页。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并把社会建设的内容概括为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健康水平、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27-3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尤为重视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理念,提出了“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论断,提出了“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的思想,提出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提出了“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思想,等等。所有这些思想的提出,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建设的探讨日益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另一方面是对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建设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邓小平在1978年至1997年形成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带来了思想启迪。深入探讨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不仅对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正问题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长远建设,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建设论(1978—1997)》一书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具体分工情况如下:

导论、全书统稿: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第一章:李玉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第二章:胡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第三章:魏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第四章:李红梅(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副教授)

第五章:郝潞霞(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第六章:韩建新(北京城市学院教授)

第七章:齐英艳(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郭晓明编审、牛晋芳副编审对本书选题的推介,以及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