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红色家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编 忠信笃敬鞠躬尽瘁

北伐家书

1926年11月6日 陆更夫致弟弟陆承志

正面

背面

家书原文

希圣五弟:

前在高安寄上一函,想已收到。我在高安已住二十多日,现南昌(江西省城)已克复,三、二日后,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我们的军队由广州出发,我也由湖南,湖北,江西,将来不知能否到南京、上海。南昌到汉口只须〔需〕二日,汉口四日到重庆,要是我回家也很容易,不过我现在不能回来!

我很久没有得到家信了,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久我该可以决定交信地点,决定时再通知你!

父亲现在何处?我不知信该交什么地方!母亲近来想也安好无恙!

我现在的身体很是安健,能吃苦!不害病,这是母亲和你们都喜欢的!

到南昌时再和你通信!你读书的进度怎样?你该自己管理自己!

敬祝

母亲安好!

更夫 由万里外的江西

1926年11月6日

陆更夫(左)在黄埔军校四期时与战友留影

家书背景

这封家书写于北伐战争途中,是陆更夫烈士所寄诸多家信中唯一幸存的遗墨,孤品。正面是家信全文,背面绘制了北伐战争进军线路略图,地图旁边用小字标注:“南昌文物‘滕王阁’被军阀所毁,实在可惜!”2005年6月,为响应抢救家书的号召,陆更夫烈士的侄子陆能亲自把伯父这封珍贵的家书送到了北京,捐赠给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这封家书2006年5月作为首批民间家书之一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陆更夫,1906年生于四川省叙永县。1920年考入叙永联立中学(现叙永一中),1923年考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校受恽代英、萧楚女等老师影响,创办了《心波》《红涛周刊》等革命刊物,宣传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政治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分配在叶挺独立团做政治工作,参加北伐战争。

陆更夫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留影,摄于1927年

陆更夫随北伐军从广州出发转战数省,最后胜利到达武汉。1927年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工作。当时,“陆更夫和陈毅是学校党的负责人”(徐向前元帅语)。陆更夫时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主编《革命生活日刊》,曾任军校“讨蒋大会”筹备委员特别总部负责人,其间曾多次署名发表《斥蒋介石!》《再斥蒋介石!》《蒋校长到何处去了!》等讨蒋徼文,轰动武汉。

陆更夫烈士家属合影,中排左为陆更夫大姐陆承雯,右为陆更夫弟弟陆达夫,中为弟媳章文,后排右为陆能,左为陆能母亲孙竞侠,前排男孩为陆能的儿子陆逊,女孩为陆能的侄女陆刘兴,摄于1985年

1927年底,陆更夫南征回广州,与徐向前、程子华等一起领导了广州起义。陆更夫任教导团一连连长,带队攻打市公安局。叶剑英元帅曾高度评价:“陆更夫很有才华,能说会写。”在广州起义中,陆更夫的女友郑梅先在战斗中牺牲。他强忍悲痛,带领战士们攻占了市公安局,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广州起义失败后,“由袁国平、叶镛、陆更夫等同志把剩下的部队带到了海陆丰去了”(黄克诚语)。他们在海陆丰根据地与彭湃会合,成立了红四师,徐向前是十团党代表,陆更夫是十一团党代表,后徐向前任师参谋长,陆更夫任师政治部主任。参见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

1928年陆更夫受中央指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1930年回国,先在中共北方局搞党务工作,后调上海,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军委工作。1931年10月,受中央指派,陆更夫任中央巡视员到广东检查军事工作,同年12月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1932年3月,中共两广省委在广州召开常委会时,因省委一委员被捕叛变,省委机关遭破坏,陆更夫等四位常委均被捕入狱。7月15日,陆更夫在广州东郊石牌村从容就义,年仅26岁。

1952年,陆更夫的弟弟陆承志曾将他精心保存的武汉军校《革命生活日刊》几十期合订本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主任胡华教授回信说:“感谢你们保存令兄陆更夫烈士的遗物的功绩及捐赠给我党中央的厚意……令兄陆更夫同志是1927年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胡华文集》,第六卷,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新中国成立后,陆更夫的母亲严兆莲仍健在。叙永县委、县政府非常照顾烈士母亲,逢年过节,县领导都会登门拜望,并送去礼品,这对老人家是极大的安慰。严兆莲直到90高龄去世,一直得到政府的关怀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