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媒体环境的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报纸、电视等发展较早的媒体,而新媒体是指随着网络技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例如,我们在手机上看新闻,就属于新媒体的一种形式。而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没有固定的特指哪一类媒体的环境,而是一个高度集合了新技术手段运用,强化数据分析,重视社交参与理念,体现个体化的媒体环境。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媒体的种类,各种新闻、资讯等迅速地向人们传播开来。人们通过媒体了解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可以选择的媒体也更多,人们的生活也开始更加丰富起来。
1.新媒体环境是新技术的环境
新媒体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新媒体环境首先是新技术的环境。在2015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媒体技术席卷两会现场,各大媒体在拼抢新闻时,记者们纷纷用上了各种炫酷的采访神器。而会场内,无论是电子提案还是微博问政,亦或是各种互动APP,新媒体技术让代表委员们履职、获取会议信息都更加直接便利。新媒体俨然成为服务两会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图表3 2015年两会崔永元自拍
再来看看柴静复出之后,制作的引爆全社会的节目——《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正式发布24小时以后,在网络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17亿,评论39888条,超过13万人参与调查。此外,微信中多个新闻资讯类公众号,甚至生活类、娱乐类公众号也参与其中,微信朋友圈更是被与柴静有关的话题刷屏。在微博上,有媒体给出数据,以“柴静+雾霾”为关键词的内容阅读量,24小时达到了1.6亿次,这一切都成为了新媒体传播一个经典。这种快速而巨大的传播效应,不仅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无法企及,甚至也刷新了网络视频平台的播放量纪录。而这部片子更是全方位展现了记者专业能力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里面运用的六大前沿媒体技术让人耳目一新。
图表4 《穹顶之下》特效一览
图表5 《穹顶之下》屏幕效果
2.新媒体环境是数据化的环境
光有新技术的环境是不能称之为新媒体环境的,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数据是最具价值,用途广泛的内容,能够对趋势进行预测,因而,新媒体环境必定是充斥了数据的环境。《大数据时代》一书指出:大数据通过海量的数据和分析软件找出两种事物的相关关系,从而根据一件事情的走势来判断另一件事情的走势。如果A和B经常一起发生,那么只要A发生了,就可以预测B也会发生。比如: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如果有越多的人通过谷歌来搜索“流感”这个词语,则可以推断这个地区更多的人患了流感。这种相关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更多的新闻点,从而提前主动策划好新闻。尤其是针对电视新闻来说,新媒体环境下必将面临震荡,因为大数据已渗透到传统电视新闻业的各个角落,重新打造了电视新闻生产制作、评价体系、受众反馈等等环节。如果电视新闻媒体能广泛借助大数据技术来进行重大趋势的预测与分析,对电视新闻报道能力的提升会提供帮助。
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受众心理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许多公司基于庞大的数据库分析受众的喜好而制作受欢迎的节目。现在,大数据在分析用户行为后产生的电视剧已经诞生了。比如,美国付费视频网站Netflix已经通过分析用户过去多年的收视行为成功地推出了自制剧《纸牌屋》,并获得了较好的反响。2014年5月,隶属于亚马逊集团的亚马逊工作室宣布将采用这种方法来制作原创喜剧电视和儿童节目,他们打破传统的做法,将几部试片公开播放,其实节目最后是给观众看的,于是他们把选择节目的机会交给了观众,让观众从几部试播剧中选择最喜欢的一部,然后就将该剧制作出来,这样,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值更高,节目也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在国内,2014年5月初盛大文学新组建编剧公司,开始尝试借助大数据进行剧本创作。这些传统影视机构正在尝试和国内具备大数据影视生产所需“数据硬件”的百度(搜索)、新浪(微博)、腾讯(微信、QQ)、优酷这样的企业合作,通过数据分析为内容创作服务。他们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分析受众的收视行为,比如何时换台、在这档节目上停留多少分钟、何时暂停、后退和快进、以及收视时的表情等。二是与社交媒体结合,分析用户对节目的喜好和评价。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拥有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大数据通过海量的数据及相关运算能从中找到规律,为开发受众喜爱的节目所用。将来,大数据分析可提供更符合受众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比如说,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受众在某一时段的收视喜好,是更爱看深度报道还是更为轻松活泼的报道;更愿意了解国际事件还是本土新闻、更热衷于体育报道还是财经报道、更愿意看简单的资讯还是夹叙夹议的评论等,来制定更为合理的栏目定位和内容需求。
3.新媒体环境是社交化的环境
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被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线所串联,有人说如果你认识六个人就可以串起来一个世界,这在新媒体环境下是毫不夸张的,新媒体环境无疑是一种社交化的环境。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情,交流的圈子也进一步扩大,因此,新媒体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不仅是在获得信息,也是在进行社会交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人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其中,并在其中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使观众也成为了媒体的一部分,因此,新媒体能更好地得到观众的关注。而且,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使得人们更加没有局限地了解世界、了解周围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看自己想看的,了解自己想了解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交流的圈子也更加宽泛,与他人联系也更紧密,人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起来。
图表6 新网民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情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即时通信的总体使用率为90.6%,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5.88亿,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5.08亿。这么庞大的社交人群,构成了独特的新媒体社交环境。新媒体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实现了媒体终端与个人更好地、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两者绑定起来,使得观众更好地参与其中,并通过分享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其中。这样,就会产生消息爆炸模式,一条信息被更多人传播开来,产生更大更强的效应。因此,新媒体产生的舆论效应也是很强大的,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有相同想法的人产生共鸣,并形成一个有个性的圈子,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局限。因此,新媒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更能满足人们生活和交际的媒体。
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如2015年除夕夜的抢红包大战。据腾讯公布的数据显示,春晚直播期间,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峰值达到每分钟8.1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10.1亿次。红包的推出增加了用户的活跃度,使这些第三方支付工具能大量而快速地“吸粉”,提升用户粘度。再比如2015年两会,在赴京途中,山东的一些人大代表便在微信群中“聚集”了,同团代表在群内一起交流大家带来什么好议案,感觉在群里跟面对面沟通一样,不光开会有用,平常有问题还可以一起探讨,人人即媒体成为了社交化的新媒体环境最好注解,不再是广场式的广播式传播,每个人成为媒介,每个人成为自媒体。而刚刚开放注册的微信“摇电视”平台,则更是对新媒体环境是社交化的环境提供了很好注解。这种新的与电视节目的互动方式,在2015年的“两会”期间首次在新闻节目中大规模应用,有370万观众通过“摇电视”直接与“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目前已有50多家电视台近百个节目相继使用“摇电视”与观众互动,成为电视媒体与用户之间新的连接互动平台,这种新型社交互动成功的将观众重新拉回到客厅的电视屏幕前。
4.新媒体环境是个体化的环境
新媒体环境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内涵,就是个体化。现在,新媒体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这使得人们人们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和快捷。人们既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的观点形成共鸣。例如,现在,微信的使用非常广泛,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分享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把看到的信息传递下去,每个人都能在微信里面找到自己的空间,并在这片空间耕耘,找到自己的世界。
首先是以自媒体的方式体现存在。据微信官方2014年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2013年的8000个上升至1.5万个;微信平台推广功能公测期间,已有8000多个广告主、1000多个流量主参与其中,使用微信的用户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多,而且有许多公众号以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很多用户,有很多广告商也参与其中。网络正在迅速发展,把分离的个体联系起来,一起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网络就如一个个的网,将大家织结起来,也使个体与社会与他人联系更加紧密。例如,一个有意义有特色的活动通过网络的传播,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于是,它想传递的内容也就能更好更广泛地传达出来,这样也实现了媒体的真正意义。但是,凡事都有两面,网络给大家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弊端。网络能够传递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有利的信息,也可以是不利的信息,于是,有的人利用网络的传播进行诈骗。也有人通过网络制造各种恐慌来吸引大家注意等等。这些都是一直存在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是一个无形的世界,也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维户这个世界的环境,用户也要注意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不要上当受骗,也要有自我保护自己。